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湿病中医称之为“痹证”。在金匮中相当于“历节”、“湿病”等。中医治疗风湿病有上千年的历史,实践证明效果是确切的。《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中诊治杂病的第一部专书,确立了很多治疗杂病的原则,创制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它对风湿病治疗切实的临床指导意义不仅在于提出的有效方药,更重要的是指导对风湿病进行辨证论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以郑钦安“万病一气说”为指导,在整体把握“三焦气化”与“伏邪”致病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三焦瘀滞、邪气伏藏”是风湿病发生的病机之一,同时也是导致该类疾病反复发作、治愈难、预后差的重要原因。结合临床应用对风湿病的中医治疗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学的一些疾病和中医的某些病或证有不少的相似之处和一定的内在联系,因而不少人一见西医的某病,不进行具体综合分析,即认为是中医的某病或某证,对号入坐,施用某法、某方、某药治之,体现不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影响了中医药的疗效。对这些疑似之处进行辨析,探讨“病”与“证”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医药的疗效,而且有利于中西医在临床的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4.
“络病学说”作为重要的中医基础病机之一,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类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其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等机制研究与治疗均有理论指导意义。“络病”在形态与功能上与现代医学中的肿瘤微血管、微循环概念相似;瘀阻络脉与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类似,故运用“通络法”抗肿瘤具有充足的理论依据。虫类药是动物药的别称,作为通络药的代表,善于搜刮剔络,在肿瘤的防治中起到了活血化瘀通络、攻毒散结通络、搜风解毒通络以及补益培本通络等作用。通过梳理“络病学说”的起源、发展与成熟阶段的主要思想内涵,整理并总结现代肿瘤治疗中“络病学说”的相关研究与应用,并分析虫类药在通络法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开展中医络病防治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汤桌林 《江西中医药》2005,36(11):53-54
慢性前列腺炎历代医家将其归纳为“白浊”、“精浊”、“白淫”等,属于中医学“淋证”、“淋浊”、“癃闭”、“痿”的范畴。对其病因病机有“五淋”辨证之不同,临床治疗大都局限在下焦膀胱湿热蕴结的认识基础之上。传统治疗方法皆以清热利湿通淋为主。本人认为,中医之淋证有二,一为水道淋证,一为精道淋证。病在水道之淋,多为泌尿系感染,病在精道之淋,多为生殖系感染。现将本人的认识列述如下,并与同道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安丹丹  庞秀花 《新中医》2022,54(10):66-69
<正>庞秀花主任医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周耀庭学术经验继承人,北京市中医药“125”人才,曾跟随著名肝病专家关幼波,针灸专家贺普仁、周德安,风湿病专家王为兰,儿科专家王应麟,糖尿病专家周志成,皮肤专家陈凯等学习,为北京市第七批中医师承指导老师、门头沟区区级师承及院级师承老师,荣获“优秀名中医”称号。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脾胃病等内外妇儿及皮肤科等的常见病及一些疑难杂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具有特色的临床治疗方案,尤善于从肝肾论治各种杂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庞秀花主任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妇科疾病的医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朱文  汪悦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2):2536-2537
风湿病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疾病,中医学对其认识按病因的不同可分为外感性的风痹、寒痹、湿痹、热痹、燥痹等。按病位的不同可分为五体痹、五脏痹、六腑痹等等,而从肝论治风湿病则较少有人提及。文章将从肝为五脏之贼理论入手,结合风湿病的常见临床特点论述"风湿病从肝论治"的理论依据,并介绍了解郁平肝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清热凉肝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调肝育阴法治疗干燥综合征,解郁清肝法治疗白塞氏病。强调了中医风湿病的诊疗过程中应重视肝木为病这一重要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从《内经》"有故无殒"思想看中药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内经》“有故无殒”的思想出发,阐明了“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有病则病当之”等中药毒性理论,突出了在中药毒性研究中“药”和“证”密切联系的特点。指出了我国目前中药毒性研究中离开证去孤立研究中药毒性的错误,分析了由此导致的新药研发中有效新药被淘汰,临床上合理用药受到限制,中药安全性在国际上受到质疑的现况。进一步提出将“有故无殒”、“药以治病,因毒为能”等中医思想的现代科学研究作为中药毒性研究的关键性科学问题及采用证候动物模型进行中药毒性研究等举措,以建立新的中药毒性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不同的辨证体系的比较,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辨证论治”进行重新定义,提出“阶段证候群”概念,将阶段证候群分为显性证候群、隐性证候群、可显证候群3层,通过对其研究,进一步认识不同疾病证候在辨证论治中的关联性,从而更为有效地指导临床其中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金匮》在风湿病源流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金匮》这本中医经典名著创立了风湿病病名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在风湿病病因病机源流中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金匮》创建了风湿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给后人开拓了思路,并具有完善的风湿病治疗方法且一直影响着历代医家;在风湿病史上《金匮》对国内外的影响意义深远,对后世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金匮》“治未病”学术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世风湿病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