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苎麻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荨麻科苎麻属植物苎麻Boehmeria nivea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反复利用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化学方法及参照文献鉴定单体成分结构。结果 从苎麻根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10,13-二十碳二烯酸酯(Ⅰ)、胡萝卜苷(Ⅱ)、β-谷甾醇(Ⅲ)、三油酸甘油酯(Ⅳ)、白桦酸(Ⅴ)、齐墩果酸(Ⅵ)、19α-羟基乌苏酸(Ⅶ)。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苎麻根甲素(niveain A),化合物Ⅳ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黑骨藤Periploca forrestii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反复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黑骨藤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乙酰基-乌苏-12-烯-11-酮(Ⅰ)、3β-羟基-齐墩果-11,13(18)-二烯-28-羧酸(Ⅱ)、齐墩果酸(Ⅲ)、滇杠柳苷元A(Ⅳ)、正十六烷酸(Ⅴ)、正十七烷(Ⅵ)、东莨菪素(Ⅶ)、山柰酚(Ⅷ)、槲皮素(Ⅸ)。结论 除化合物Ⅳ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Ⅱ、Ⅶ为首次从杠柳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化合物,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包括单晶X射线衍射)鉴定结构。结果 从两面针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2个香豆素:飞龙掌血酮内酯(Ⅰ)和飞龙掌血内酯(Ⅱ);5个生物碱:6-甲氧基-5,6-二羟基两面针碱(Ⅲ)、白鲜碱(Ⅳ)、岩椒碱(Ⅴ)、茵芋碱(Ⅵ)和5-甲氧基白鲜碱(Ⅶ)。对化合物Ⅰ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实验。结论 化合物Ⅰ~Ⅲ、Ⅴ、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首次得到化合物Ⅰ的单晶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数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宽叶荨麻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多种波谱数据以及和对照品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宽叶荨麻地上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α,6β-二羟基胡萝卜苷(Ⅰ)、2α,3α,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Ⅱ)、2,3,4,9-四氢-1H-吡啶骈[3,4-b]吲哚-3-羧酸(Ⅲ)、2,3,4,9-四氢-1-甲基-吡啶骈[3,4-b]吲哚-3-羧酸(Ⅳ)、东莨菪素(Ⅴ)、对羟基桂皮酸(Ⅵ)、对甲氧基苯甲酸(Ⅶ)、己二酸(Ⅷ)。结论 化合物Ⅰ~Ⅷ均为首次从宽叶荨麻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Ⅲ、Ⅳ为首次从荨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进一步研究常山胡柚Citrus changshan-huyou Y. B. Chang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和纯化,并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胡柚甲素(2′-羟基-丙二酰-3,4-二羟基-苯甲酸,Ⅰ)、3′-羟基-4′,5,6,7,8-五甲氧基黄酮(Ⅱ)、圣草酚(Ⅲ)、二十四酸(Ⅳ)、十二酸甘油酯(Ⅴ)、新圣草枸橼苷(Ⅵ)、柚皮苷(Ⅶ)、新橙皮苷(Ⅷ)、4-甲氧基-3-羟基苯甲酸(Ⅸ)、3,4-二羟基苯甲酸(Ⅹ)。结论 胡柚甲素为新化合物,这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黄荆子Vitex negundo抗肿瘤的有效部位及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采用裸鼠移植瘤实验进行体内抗肿瘤活性验证;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经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有效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Ⅰ)、3,4-二羟基苯甲酸(Ⅱ)、芥子醛(Ⅲ)、阿魏醛(Ⅳ)、丁香酸(Ⅴ)、6-羟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3-羟甲基-7-甲氧基-3,4-二氢-(3R,4S)-2-醛基萘(Ⅵ)、6-羟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3-羟甲基-5-甲氧基-3,4-二氢-(3R,4S)-2-醛基萘(Ⅶ)、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Ⅷ)。结论 黄荆子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为抗肿瘤的有效部位,化合物Ⅲ、Ⅳ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大叶金花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12个有机酸化合物,鉴定了10个,分别鉴定为2,5-二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2,5-dihydroxybenzoate,Ⅰ)、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phthalic acid bis-(2-ethylhexyl)ester,Ⅱ]、棕榈酸(palmitic acid,Ⅳ)、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Ⅴ)、三十烷酸(triacontanoic acid,Ⅶ)、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3-hydroxy-4-methoxybenzoic acid,Ⅷ)、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Ⅸ)、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Ⅹ)、对甲氧基苯甲酸(p-methoxy-benzoic acid,Ⅺ)、丁香酸(syringic acid,ⅩⅡ)。结论 化合物Ⅰ、Ⅱ、Ⅳ、Ⅶ、Ⅷ、Ⅹ、Ⅺ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了通关藤Marsdenia tenacissim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分离提纯,经理化常数测定,结合MS、IR、UV、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学技术确定了其结构。结果 从通关藤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美国商陆脑苷(poke-weed cerebroside,Ⅰ)、β-D-黄夹吡喃糖苷-(1→4)-β-D-磁麻吡喃糖甲苷(Ⅱ)、11α、12β-丙酮缩二羟基-通关藤苷元B(Ⅲ)、牛奶菜醇A(Ⅳ)、1-(4-羟基-3-甲氧基-苯基)-2-{2-甲氧基-4-[1-(E)-丙烯-3-醇]-苯氧基}-丙烷-1,3-二醇(赤式)(Ⅴ)、半乳糖醇(Ⅵ)、东莨菪素(Ⅶ)、直立牛奶菜双糖(marsectobiose,Ⅷ)、胡萝卜苷(Ⅸ)、丁二酸(Ⅹ)。结论 化合物Ⅰ、Ⅴ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Ⅵ~Ⅷ、Ⅹ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大叶千斤拔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柱色谱及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中异黄酮4个,双氢黄酮3个,黄烷醇1个,分别是染料木素(Ⅰ)、5,7,3′,4′-四羟基异黄酮(Ⅱ)、5,7,4′-三羟基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Ⅲ)、5,7,4′-三羟基-8,3′-二异戊烯基双氢黄酮(Ⅳ)、5,7,4′-三羟基-6-异戊烯基异黄酮(Ⅴ)、云南千斤拔素(flemichin D,Ⅵ)、胡枝子黄烷酮A(lespedezaflavanone A,Ⅶ)、赛金莲木儿茶精(ouratea-catechin,Ⅷ)、3,4,5-三甲氧基苯-O-β-D-葡萄糖苷(Ⅸ)、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Ⅹ)、豆甾醇(Ⅺ)。结论 化合物Ⅲ~Ⅴ、Ⅶ~Ⅺ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化合物Ⅰ~Ⅺ为首次从该植物根中得到,其中以生理活性成分染料木素为代表的异黄酮为该植物根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瓦松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瓦松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木栓酮(Ⅱ)、2,2-二甲基-色满环-6-羧酸(Ⅲ)、对羟基苯甲酸(Ⅳ)、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Ⅴ)、没食子酸(Ⅵ)、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Ⅶ)、山柰酚(Ⅷ)、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Ⅸ)、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Ⅹ)、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Ⅺ)、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ⅩⅡ)、山柰酚-3-葡萄糖-7-鼠李糖苷(ⅩⅢ)、槲皮素(ⅩⅣ)、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ⅩⅤ)、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ⅩⅥ)、2,7-脱水-β-D-阿卓庚酮吡喃糖(ⅩⅦ)。结论 化合物Ⅱ~Ⅴ,Ⅶ,Ⅸ,Ⅺ,ⅩⅡ,Ⅹ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和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丝毛瑞香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性质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oleodaphnal (Ⅰ)、sesquiterpene oxolactone (Ⅱ)、对羟基桂皮酸(Ⅲ)、对羟基桂皮酸正二十酯(Ⅳ)、对羟基桂皮酸正二十二酯(Ⅴ)、咖啡酸甲酯(Ⅵ)、咖啡酸正二十酯(Ⅶ)、β-谷甾醇(Ⅷ)、β-谷甾酮(Ⅸ)和胡萝卜苷(Ⅹ)。结论 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毛排钱草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对干燥的毛排钱草地上部分以甲醇于50 ℃下萃取浓缩,以水溶解滤过得水溶及水不溶性两部分,水可溶部分用正丁醇提取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对照品比较及与文献报道对比鉴定其化学结构。并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研究。结果 正丁醇提取物分离纯化后得到8个化合物。经鉴定为N,N-二甲基色胺(Ⅰ)、5-甲氧基-N,N-二甲基色胺(Ⅱ)、柠檬酚(Ⅲ)、异柠檬酚(Ⅳ)、(Z)-1-(4-羟基-2,3-二甲氧苯基)-3-(4-羟基苯)丙烯(Ⅴ)、(Z)-1-(3-羟基-2,4-二甲氧苯基)-3-(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烯(Ⅵ)、原儿茶酸甲酯(Ⅶ)、香橙素[(2R,3R)-2,3-二氢-3,5,7-三羟基-2-(4-羟基苯基)-4H-1-苯并吡喃-4-酮,Ⅷ]。结论 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在MTT抗肿瘤实验中,化合物Ⅰ、Ⅲ~Ⅵ均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新疆产准噶尔大戟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95%乙醇提取后用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梯度萃取,经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纯化等方法进行分离。结果 对分离得到的8个化合物用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柯伊利素(Ⅰ)、邻苯二甲酸(2,5-二甲基己基)二酯(Ⅱ)、秦皮素(Ⅲ)、4-O-β-D-吡喃葡萄糖-3,5-二甲氧基-2E-苯丙烯醇(Ⅳ)、秦皮苷(Ⅴ)、3-甲基鞣花酸-3′-O-β-D-木糖苷(Ⅵ)、3,3′-二甲基鞣花酸硫酸酯(Ⅶ)和(+)异落叶松脂素-9-O-β-D-木糖苷(Ⅷ)。结论 化合物Ⅶ为一新天然产物,其余7个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阔苞菊Pluchea indic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醛基吲哚(Ⅰ)、槲皮素(Ⅱ)、valene-1(10)-ene-8,11-diol(Ⅲ)、豆甾醇(Ⅳ)、豆甾醇葡萄糖苷(Ⅴ)、豆甾醇-6′-十六酸葡萄糖酯苷(Ⅵ)、4-allyl-2,6-dimethoxyphenyl glucoside(Ⅶ)、3,5-二咖啡奎尼酸(Ⅷ)、3,4-二咖啡奎尼酸(Ⅸ)、3,4,5-三咖啡奎尼酸(Ⅹ)、胆甾醇(Ⅺ)。结论 其中化合物Ⅰ~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糙龙胆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共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β-香树脂醇(β-amyrin,Ⅰ)、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Ⅱ)、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Ⅲ)、乌苏醇(uvaol,Ⅳ)、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Ⅴ)、6-去甲氧基-7-甲基茵陈色原酮(6-demethoxy-7-methylcapillarisin,Ⅵ)、芒果苷(mangiferin,Ⅶ)、异牡荆素(isovitexin,Ⅷ)和异牡荆素-7-O-葡萄糖苷(isovitexin-7-O-glucoside,Ⅸ)。结论 化合物Ⅰ~Ⅸ均为首次从糙龙胆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Ⅵ属首次从龙胆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美丽蛇根草Ophiorrhiza rosea的化学成分。方法 美丽蛇根草用90%甲醇浸提,然后采用硅胶、氧化铝和大孔吸附树脂、MCI几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分析(MS、1H-NMR和13C-NMR)鉴定化学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Harman(Ⅰ)、2-羟基-3-羟甲基蒽醌(Ⅱ)、1-羟基-2-羟甲基蒽醌-3-O-β-D-葡萄糖苷(Ⅲ)、1-羟基-2-羟甲基蒽醌-3-O-β-D-樱草糖苷(Ⅳ)、乌苏酸(Ⅴ)、3α,19,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Ⅵ)、19,23-二羟基-3-氧代-12-烯-28-乌苏酸(Ⅶ)、3α,24-二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Ⅷ)、3,20-环氧-3α,16-二羟基-15-氧代-7-海松烯-19,6-内酯(Ⅸ)、β-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Ⅹ)、β-谷甾醇(Ⅺ)。结论 对美丽蛇根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发现其含有大量的生物碱Harman、多种三萜和蒽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益智Alpinia oxyphylla仁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益智仁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杨芽黄素(tectochrysin,Ⅱ)、益智酮甲(yakuchinone A,Ⅲ)、益智醇C(oxyphyllol C,Ⅳ)、刺参酮(oplopanone,Ⅴ)、7-表-香科酮(7-epi-teucrenone,Ⅵ)、胡萝卜苷棕榈酸酯(Ⅶ)、胡萝卜苷(Ⅷ)。结论 化合物Ⅴ~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也是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千斤拔Flemingia philippin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反向硅胶及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千斤拔根的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upinifolin(Ⅰ)、flemichin D(Ⅱ)、5,7,3′,4′-四羟基异黄酮(Ⅲ)、5,7,2′,3′,4′-五羟基异黄酮(Ⅳ)、染料木苷(Ⅴ)、槐属苷(Ⅵ)、大黄酚(Ⅶ)、大黄素甲醚(Ⅷ)、大黄素(Ⅸ)、岛青霉素(islandicin,Ⅹ)、咖啡酸二十八烷酯(Ⅺ)、单棕榈酸甘油酯(ⅩⅡ)、滨蒿内酯(ⅩⅢ)、水杨酸(ⅩⅣ)、对甲氧基苯丙酸(ⅩⅤ)、白桦酸(ⅩⅥ)、羽扇豆醇(ⅩⅦ)、β-谷甾醇(ⅩⅧ)。结论 以上化合物中,除Ⅱ、Ⅲ、Ⅴ、ⅩⅦ、ⅩⅧ外均为首次从千斤拔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Ⅳ为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远志科远志属植物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黄花倒水莲的化学成分,通过波谱方法对结构进行解析和鉴定。结果 确定了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3-O-β-D-glucopyranosyl senegenic acid(Ⅰ)、远志皂苷(tenuifolin,Ⅱ)、细叶远志皂苷元(presenegenin,Ⅲ)、1,7-二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1,7-dimethoxy-2,3-methylenedioxy xanthone,Ⅳ)、芥子酸(sinapinic acid,Ⅴ)、阿魏酸(ferulic acid,Ⅵ)。结论 化合物Ⅲ~Ⅵ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的远志酸型皂苷,且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黄花倒水莲皂苷A(fallaxsaponin A)。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巴西人参Pfaffia paniculata根的化学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利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技术和理化常数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蜕皮甾酮(Ⅰ)、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Ⅱ)、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醛酸苷(Ⅲ)、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Ⅳ)、齐墩果酸(Ⅴ)、豆甾醇-β-D-葡萄糖苷(Ⅵ)、豆甾醇(Ⅶ)、胡萝卜苷(Ⅷ)、β-谷甾醇(Ⅸ)、20,22-异丙亚二氧基-β-蜕皮激素(Ⅹ)、1-O-β-D-吡喃葡萄糖基-(2S,3S,4R)-2-[2′R-羟基-十六碳酰胺]-十八碳-4-烯-1,3-二醇(Ⅺ)、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苷(ⅩⅡ)。结论 化合物Ⅱ、Ⅲ、Ⅸ、Ⅹ、ⅩⅡ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Ⅳ、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