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的影响.方法 将8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舒血宁注射液.2组均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1、2周未ALT、TBiL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1、2周末ALT、TBiL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1、2周未ALT、TBiL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可通过降低ALT、TBiL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和黄疸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根据中医"扶土抑木"理论,探讨补气健脾中药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 10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均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凯西莱片护肝,治疗组加服补气健脾中药,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及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ALT、AST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治疗组TBiL异常例数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但由于例数少,无法进行统计学比较.结论 补气健脾中药可降低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八宝丹胶囊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等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八宝丹胶囊.2组均2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检测肝功能主要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肤酶(γ-GT)及总胆汁酸(TBA)]变化情况;观察TBiL复常时间及复常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8.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尿黄、肝区叩痛、舌苔黄腻及舌质紫黯改善例数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LT、AST、TBiL、γ-GT及TBA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rBiL及TBA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BiL复常时间(31.52±4.60)d,复常率80.4%;对照组TBiL复常时间(44.32±5.70)d,复常率60.7%,治疗组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八宝丹胶囊可明显改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退黄效果佳,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八宝丹胶囊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等的影响。方法将112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八宝丹胶囊。2组均2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检测肝功能主要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总胆汁酸(TBA)]变化情况;观察TBiL复常时间及复常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8.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尿黄、肝区叩痛、舌苔黄腻及舌质紫黯改善例数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LT、AST、TBiL、γ-GT及TBA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BiL及TBA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BiL复常时间(31.52±4.60)d,复常率80.4%;对照组TBiL复常时间(44.32±5.70)d,复常率60.7%,治疗组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八宝丹胶囊可明显改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退黄效果佳,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加味四逆散治疗2型糖尿病脂肪肝肝损害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加味四逆散治疗糖尿病脂肪肝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以加味四逆散治疗的25例糖尿病脂肪肝肝损害的病例与西药保肝药治疗的21例病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和中医症状学积分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白蛋白(ALB)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治疗后ALT、AST与AL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而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加味四逆散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培元解毒通络汤对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综合征患者肝功能指标及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2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培元解毒通络汤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后发热、恶心呕吐、便秘、肝区疼痛症状消失时间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血清肿瘤标记物AF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发热、恶心呕吐、便秘、肝区疼痛症状消失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热、恶心呕吐、便秘、肝区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及GGT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BiL及GG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2周血清AFP水平均降低(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退黄方治疗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静脉注射、口服保肝、退黄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除苦黄注射液)基础上,另口服退黄方随证加减,每日1剂。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分,检测肝功能指标[胆碱酯酶(CH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A),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及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CHE明显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退黄方加减联合常规治疗能明显降低黄疸患者TBiL,稳定CHE,改善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田基黄注射液联合结肠透析治疗高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高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一般治疗,治疗组56例加用田基黄注射液2 mL,每日1次肌肉注射,联合全结肠透析,每周5次。对照组50例加用门冬氨酸钾镁2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血清白蛋白(Alb)]变化、症状和体征复常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ALT、AST、TBiL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lb与本组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乏力、纳差、腹胀及尿黄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肝区叩痛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田基黄注射液联合结肠透析治疗高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月华丸加减治疗。1个化疗疗程结束后观察结核杆菌转阴情况并以转阴情况统计治愈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CⅢ)及层粘连蛋白(LN)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8.9%,对照组治愈率77.8%,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及TBiL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及TBi 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2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CⅣ、PCⅢ及LN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CⅣ、PCⅢ及L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月华丸加减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减少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保护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具有明显减毒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国荣  吴瑞林 《河北中医》2005,27(5):329-330
目的观察温阳益阴、培土荣土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运用温阳益阴、培土荣土法随证加减治疗,对照组50例运用肝必复、肝泰乐、维肝福泰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主要症状、体征,检测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总胆红素(TBiL)、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用PCR法测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ALT、AST、SB降低,白蛋白(Alb)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HBeAg、HBVDNA的转阴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阳益阴、培土荣土法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肝功能,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1.
洪明  张平  沈学斌  刘铮 《中医药学刊》2010,(9):1824-1825
目的:观察中药直肠给药治疗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降酶、退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疗程3周。结果:治疗组的症状缓解,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的复常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中药直肠给药对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陈利平  陈丹丹 《新中医》2012,(12):47-49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水蛭汤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的疗效。方法:将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柴芍六君水蛭汤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48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52.08%,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显效率为27.08%,总有效率为79.17%,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球蛋白(A/G)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2组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111型前胶原(PCIU)、Ⅳ型胶原(PCIV)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柴芍六君水蛭汤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赤红活血退黄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2例与对照组109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赤红活血退黄汤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36%,对照组为66.9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TBil、DBil、ALT、AST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TBil、DBil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赤红活血退黄汤有明显退黄、降酶作用,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梁云燕 《河北中医》2006,28(5):365-36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耳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龙胆泻肝汤、外敷青黛散,配合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2组均10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西医治疗,2组均4周为1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70%,2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疗效确切,疗程短,见效快。  相似文献   

16.
火把花根治疗IgA肾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西医常规疗法和火把花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火把花根在IgA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72例患者按3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火把花根,疗程2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尿分析、肾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对照组67%,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减少24h尿蛋白定量和尿RBC计数方面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0.001)。2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仅治疗组IgA下降(P<0.01)。结论火把花根治疗IgA肾病有效,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21,(1):43-47
目的:探讨加味芪参二莲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伴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芪参二莲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相关肝功能指标水平,治疗后的抑郁状态疗效,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01),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ALT、AST、总胆红素水平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状态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患者抑郁状态总有效率62.86%,两组抑郁状态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6,P=0.029)。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7.14%,对照组40.00%,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0,P=0.034)。结论:加味芪参二莲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伴抑郁症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和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宋易华  冯婷  李永清 《河北中医》2006,28(6):445-44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抗感染、输液、热敷等西医保守治疗。2组均7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八宝丹胶囊与苦黄注射液治疗急、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服用八宝丹胶囊0.6 g,3次/d;对照组服用苦黄注射液30 m l,3次/d;疗程4~6周。每周检查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八宝丹胶囊有良好的退黄、降酶作用,不良反应少,与苦黄注射液类似,可作为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成中  朱定德 《河北中医》2002,24(5):367-36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坐骨结节滑囊炎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1 5例单用西医方法 ,以坐骨结节滑囊炎穿刺抽液 ,并注入确炎舒松和普鲁卡因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阳和汤加减。 2组均 1 0日为1个疗程 ,5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9% ,对照组总有效率 73.3%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