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耳手术过程中,听骨链的机械性能,通常是由手术者的视力和触觉作主观判断。利用声探针刺激和同时进行脑干电反应测听,能对传导性耳聋程度、病变部位和用听骨或赝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刺激强度下健康成人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peech-ABR)的潜伏期特性及其在脑干神经元编码言语信息中的意义。方法记录32例健康成人32耳在4种刺激强度(20、40、60、80dBSPL)、11.1次/s速率下的speech-ABR,分析不同强度条件下speech-ABR的潜伏期和相关性。结果 speech-ABR由一系列主波组成,分为起始部分(包括V和A波)、过渡部分(C波)、频率跟随部分(D-E-F波)和终止部分(O波)。随着强度的降低,各主波潜伏期逐渐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度降低20dBSPL级差时,潜伏期的平均延长值表现为V、A、C、O波接近,D、E、F波接近。不同强度下,V-A-C波潜伏期之间、D-E波潜伏期、E-F波潜伏期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相关系数大于0.40,其中V-A波潜伏期的相关系数大于0.80;强度降低时,潜伏期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的主波逐渐增多。结论健康成人speech-ABR各主波的潜伏期随着刺激强度降低而显著延长;起始反应和频率跟随反应的潜伏期及其显著相关性具有不同的变化特点。言语强度降低时,speech-ABR主波潜伏期的显著延长以及主波潜伏期间相关性的改变可能与言语的不易被识别有关。  相似文献   

3.
对 50例 (94耳 )缺铁性贫血 (IDA)患儿治疗前后脑干听性反应 (ABR)的结果进行分析 ,认为 IDA可造成听传导路的周围性损害 ,主要表现为 ABR波形分化不良 ,反应阈值提高 , 、 、 波绝对潜伏期 (PL )延长 ,少数患儿的 - 峰间期 (IPL)达临界值 ,而 - IPL无异常 ,经补铁治疗后 ,ABR各参数恢复正常 ,说明这种改变是可逆的。提示 ,对小儿 IDA应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李炬  边秋华 《耳鼻咽喉》2000,7(5):263-266
对50例(94耳)缺铁性贫血(IDA)患儿治疗前后脑干听性反应(ABR)的结果进行分析,认为IDA可造成听传导路的周围性损害,主要表现为ABR波形分化不良,反应阈值提高,Ⅰ、Ⅲ、Ⅴ波绝对潜伏期(PL)延长,少数患儿的Ⅰ-Ⅲ峰间期(IPL)达临界值,而Ⅲ-ⅤIPL无异常,经补铁治疗后,ABR各参数恢复正常,说明这种改变是可逆的。提示,对小儿IDA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听性脑干诱发反应(ABR)及听性稳态反应(ASSR)分析,探讨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的听力障碍及脑干听通道功能变化。方法:采用美国GSIAudera听性脑干反应及听性稳态诱发电位测试仪,测试脑瘫患儿52例104耳。对照组为同龄健康儿童19例38耳。结果:脑瘫组患儿的ABR各波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脑瘫组ASSR结果以轻度低频听力损失为著,并且各频率听力损失的平均值非常接近。结论:ABR和ASSR同时应用,为脑瘫患儿听力损失进行定性定量诊断提供了客观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6.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名称极不统一,有称听性脑干反应(ABR,本文使用此名称),也有称脑干诱发反应测听法(BERA)、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等。目前以ABR及BAEP最为通用。ABR是目前听觉诱发电位中最常用的一种,它对于了解听敏度及听觉功能异常的病变部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要正确地分析记录ABR,必须对其影响因素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7.
已往动物实验表明,缺氧能降低对维持正常耳蜗敏感性非常重要的耳蜗电化学电位。猫的血氧饱和度为25~50%时,其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ER)的振幅及阈敏性降低。大白鼠暴露于含氧5%的氮气中2小时后,其ABER阈敏感性下降,Ⅰ、Ⅴ波潜伏期延长。对人的研究也表明:肺泡PO_2为7.33kPa,ABER中、长潜伏期波的潜伏期显著延长。暴露于含O_29~12%的氮气中30分钟,听觉敏感性显著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观察突发性聋(以下简称突聋)是否伴眩晕与听性脑干反应(ABR)的关系。方法对87例伴和不伴眩晕的突聋患者的听性脑干反应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伴有眩晕的突聋患者波Ⅰ潜伏期长于不伴眩晕的患者(P<0.01)。结论突聋伴眩晕者Ⅰ波潜伏期延长可能为伴膜迷路积水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影响听性脑干反应(ABR)波Ⅴ潜伏期-声刺激强度函数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我们将88耳ABR资料分别按聋病原因、听力曲线类型分类,行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BR短声反应阈是影响斜率的主要因素,其原因是阈上声刺激不足,造成斜率增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在有听力损失儿童中行短纯音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tbABR)测试时记录到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的特点.方法 在有听力损失的0~6岁儿童中应用SmartEP听觉诱发电位仪记录短声和短纯音ABR的反应阈,在记录到ASNR的受试者中分析其反应阈和潜伏期.结果 在所有80受试耳中共7耳(8.75%)在cABR测试中引出ASNR,40耳(50%)在tbABR测试中引出ASNR,其中1 kHz引出率最高(37耳,46.25%),2 kHz次之(25耳,31.25%).引出ASNR者ABR波V反应阈最低65 dB nHL,ASNR反应阈最低80 dB nHL.0.5、1、2和4 kHz短纯音诱发的ASNR潜伏期分别为6~8、5~7、3~5、3~4 ms.随刺激强度的增加,其潜伏期缩短.结论 有听力损失的儿童tbABR测试中可以记录到AS-NR,但不影响以波V反应阈评估听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铅中毒对学龄儿童听觉神经系统的损害。方法 对100例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的铅中毒儿童进行听性脑干反应、纯音测听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测,并将其分为补钙组和未补钙组,观察治疗前后的听性脑干反应、纯音测听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变化,同时与5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血铅正常儿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铅中毒组和正常组听性脑干反应比较:铅中毒组Ⅴ波潜伏期较正常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P〈0.01),Ⅰ、Ⅲ波潜伏期较正常组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者t=2.06,P〉0.05,后者t=1.64,P〉0.05)。铅中毒组Ⅲ~Ⅴ、Ⅰ~Ⅴ波间期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t=7.30,P〈0.01,后者t=3.14,P〈0.01),Ⅰ~Ⅲ波间期较对照组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P〉0.05)。铅中毒组Ⅰ、Ⅲ、Ⅴ波波幅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波-t=3.20,P〈0.01,Ⅲ波:t=3.31,P〈0.01,Ⅴ波:t=3.41,P〈0.01)。补钙组、未补钙组及血铅正常组治疗半年前后比较:3组听性脑干反应各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纯音测听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测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铅中毒可以引起神经系统的亚临床损害,补钙对治疗后ABR无显著改变,ABR对于早期发现铅中毒对神经系统损害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缺氧对听性脑干反应影响的研究张志坚综述吴展元审校缺氧可影响听力是人们早已注意到的现象,研究缺氧对听性脑干反应(ABR)的影响可全面了解听觉通路损伤的机制和规律。同时,ABR检测是评价脑干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缺氧时ABR的变化,对阐明脑干缺氧、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水合氯醛麻醉对成年豚鼠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的影响.方法 分别在清醒状态(w aking state,W)及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CH)麻醉状态下对20只健康成年雄性白色豚鼠进行短声(click)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以引出率最高的波来判断反应阈值,比较两种状态下90 dB peSPL刺激声强下ABR各波的潜伏期、波间期及不同强度下的Ⅱ 、Ⅲ 、Ⅳ波振幅及引出率.结果 20只豚鼠水合氯醛麻醉状态与清醒状态下ABR反应阈分别为25.50±2.76、28.5±3.66 dB peSP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合氯醛麻醉状态下ABR各波潜伏期较清醒状态均延长,Ⅲ 、Ⅳ 、Ⅴ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 、Ⅱ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合氯醛麻醉状态下Ⅰ-Ⅴ 、Ⅲ-Ⅳ 、Ⅳ-Ⅴ波间期较清醒状态下延长(P<0.05),而Ⅰ-Ⅱ 、Ⅱ-Ⅲ波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合氯醛麻醉状态和清醒状态均显示波Ⅱ振幅及引出率最高;水合氯醛麻醉状态波Ⅱ 、Ⅲ振幅在高强度刺激声时较清醒状态高,而波Ⅳ振幅较清醒状态低(P<0.05).结论 水合氯醛麻醉及清醒状态下豚鼠ABR反应阈无明显差异,但水合氯醛麻醉会使豚鼠ABR的波Ⅲ 、Ⅳ 、Ⅴ潜伏期明显延长,并对振幅产生影响;豚鼠ABR波Ⅱ出现率最高,可以Ⅱ波判断反应阈.  相似文献   

14.
作者为确定年龄对听力和复杂言语句子识别率下降与听觉诱发电位的相关性,选择纯音听阈不超过30dB(250Hz~4KHz)患者152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老年组在安静条件下合成语句识别率(SSI)比语音平衡词识别率(PB)下降更为明显。②增加短音刺激率引起听觉脑干反应波Ⅴ潜伏期延长的现象在老年人更为明显,这种现象在老年组和年轻组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分析感音神经神经性聋512耳的0.5k、1k、2k和4kHz纯音听阈级与短声诱发ABRⅠ、Ⅴ波潜伏期的关系,结果表明,各频率的有效刺激级(ECL)与Ⅰ、Ⅴ波潜伏期均有很好的相关性。与正常耳比较。显示感音神经性聋耳在能引出ABR时,就有重振现象。4kHz纯音主观听阈大于50dBHTL的感音性听力减退耳,ABR波Ⅴ潜伏期比同一有效刺激级的正常组短,Ⅰ-Ⅴ波间期与正常组一致。  相似文献   

16.
骨导听性脑干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不同位置放置骨振荡器 ,不同的刺激速率等对骨导听性脑干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 2 0例听力正常青年人以不同的骨振荡器放置位置、不同的刺激速率行骨导ABR测试 ,并与气导ABR进行对比。结果 :2 0例受试者在较高强度刺激下 (4 0dBnHL以上 )均可记录到清晰、稳定的骨导ABR各波 ,且气、骨导ABR反应阈相似 ,均在其主观阈上 5~ 10dB ;前额和乳突放置骨振荡器相比较 ,其ABR波Ⅴ潜伏期差异有显著性 ;气导和乳突骨导ABR波V潜伏期差异不显著 ;骨导短声刺激速率从 2 0次 /s增到 5 2次 /s时 ,ABR波Ⅴ潜伏期明显延长。结论 :骨导ABR测试受骨振荡器的位置、刺激速率等的影响 ;但其仍不失为一可行而有效的听力检测手段 ,对婴幼儿听力筛选、耳蜗残余功能的判定及各种听力损失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放疗对听性脑干功能的远期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听性脑干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对鼻咽癌33例(66耳)患者于放疗前,放疗后第1天及第3、6、12、24、36个月分别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结果:放疗完成后第1天与放疗前对比,听性脑干无明显减退。听性脑干部分指标3个月后开始减退,6个月后全面减退。在6~12个月之间,听性脑干部分修复,但此后听性脑干呈缓慢减退的趋势。结论:常规的鼻咽癌放疗对患者近期听性脑干可能无明显影响,但会引起其远期的损伤,为了防止出现严重后果,必需早期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的影响因素,揭示s-ABR更多的电生理特性。方法将24名健康成人(24耳)的s-ABR采用两种刺激率(11.1次/s、20.0次/s)和两种刺激强度(80d B SPL、60d B SPL)进行2×2×6析因实验,分析s-ABR波形评分值、各主波潜伏期及幅值。结果 s-ABR波形评分值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各主波潜伏期的刺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幅值(除外Ⅴ波)的刺激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大部分主波潜伏期(除外A波、F波及O波)的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主波幅值(除外Ⅴ波和O波)的强度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波形量化评分、各主波潜伏期和幅值均无刺激率和刺激强度的交互效应(p>0.05)。结论 s-ABR测试的刺激率和刺激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没有相互影响,测试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刺激率和刺激强度。  相似文献   

19.
中耳注射利多卡因对听性脑干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中观察了不同浓度的利多卡因注射于24只豚鼠中耳14天内ABR(90dB RL)波Ⅰ、Ⅲ潜伏期和Ⅰ-Ⅲ波间期及波形的变化。结果表明:15%利多卡因组波Ⅰ、Ⅲ潜伏期延长显著,10%组次之,均以给药后10小时、1、3天为主,5%组和生理盐水组均无显著延长;而Ⅰ-Ⅲ波间期均无显著延长;药物组波Ⅱ均有分裂出现,浓度越高,出现率越大,一般为双峰。  相似文献   

20.
对97例双耳纯音听阈皆<26dB(HL)者进行ABR检查,波Ⅳ~Ⅴ波形出现9种变化,而影响了波Ⅳ、Ⅴ的潜伏期,波Ⅲ少数出现双峰。各波潜伏期男性比女性稍长,并随年龄的增长而有轻微延长,且随刺激强度的降低而延长;波间潜伏期男性比女性稍长,但不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比较双耳波潜伏期差及波间潜伏期差时,除考虑Ⅳ~Ⅴ波形变化对潜伏期的影响之外,应考虑在相同的感觉级上作比较,蜗内性聋存在响度重振时,判断更应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