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心电图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47例,给予胺碘酮3~5mg/kg稀释后10min缓慢静脉注射。如果无效,再重复1~2次,总量不超过10mg/kg。如果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立即给予电复律,如果血液动力学稳定或已转为窦性心律,继以1mg/min,6h静脉滴注。6h后改为0.5mg/min,维持18h。以后改为口服胺碘酮。结果:成功复律39例,总有效率为82.9%;6例因不能转为窦性心律,后使用同步电击复律成功;1例因胺碘酮及电击复律均不成功,最后转为心室颤动死亡;1例发生尖端扭转性室速,给予异丙肾上腺素抢救成功。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是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有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口服胺碘酮口服治疗。结果 40例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21例,无效5例。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各40例。胺碘酮组给予口服胺碘酮片治疗,普罗帕酮组给予口服普罗帕酮片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服药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及12导联心电图检查的检查结果。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有明显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普罗帕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较普罗帕酮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lf缶床资料回顾分析法进行回顾分析自2008年11月一2011年3月这一时期来本院就诊的120例冠心病并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前7d给予患者1:3服胺碘酮0.2e,/次,3次/d后改为0.2∥次,2次/d,也连续用7d,后减为0.2g,1次/d进行维持治疗。采用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来评价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心率、Q-T间期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次120例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95%,其中显效78例(65%),有效36例(30%),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满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5.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方法84例心力衰竭并发室心律失常患者,经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同时,首先静脉注射胺碘酮针5mg/kg,然后以0.4~0.6mg/kg静脉点滴;第一天总量700~1000mg,然后改为口服胺碘酮0.2g,每日3次,连服1周后改为0.2g,每日2次连服1周,以后以0.2g每日1次维持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心率、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84例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72.6%,心功能提高Ⅰ级以上75.1%;心率减慢,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QT间期延长,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或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受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明显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或电复律成功后及心电监护下,静脉及口服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9例患者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好转,总有效率为90.6%;用药期间死亡1例,低血压2例。结论 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方法随机选取9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胺碘酮治疗组和普罗帕酮治疗组各45例,两组常规治疗基础疾病的措施相同,前组给予600 mg/d胺碘酮口服,3次/天,1周后剂量改为200~400 mg/d,分2次服,2周后改为每次维持200 mg或100 mg;后组给予患者150 mg盐酸普罗帕酮片口服,3次/天。4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应用胺碘酮治疗45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显效、有效、无效人数分别为21、19、5例,总有效率为88.89%,应用普罗帕酮治疗45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显效、有效、无效人数分别为18、14、13例,总有效率为71.11%,碘胺酮的疗效和总有效率均高于普罗帕酮(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同(P=0.25)。结论盐酸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明显,因其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适用于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胺碘酮(急性期静脉用药配合缓解期口服用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46例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取本院心内科急性心力衰竭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46例患者(自2011年7月13日~2011年10月19日入住),分为胺碘酮组和对照组,方法随机,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法;胺碘酮组应用胺碘酮治疗,首次静脉推注90~180mg,之后,以1~2mg/min静脉滴注,监测病情,如30min后症状改善不明显,追加85~200mg量,最多重复使用2次,如患者病情反复,3d后改为口服,0.2g/次,3次,d。疗程维持15d。结果胺碘酮组用药后患者有效率达91.3%,而对照组治疗后患者有效率仅为78.27%。统计数据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组治疗后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治疗后的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就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98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胺碘酮及盐酸维拉帕米治疗,观察和统计患者用药后症状的改善情况及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胺碘酮应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治疗成功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河南省柘城县人民医院心内科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9例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首剂静脉注射负荷量的胺碘酮150 mg加生理盐水20 ml,10~15 min内缓慢推注,如不能纠正,10~15 min后再给予1.5~3.0 mg/kg.负荷量后继以1.0 mg/min的维持量泵入,持续6 h后减为0.5 mg/min,一般再持续泵入24~48 h,总量在2400 mg以内.然后口服胺碘酮,第一周200 mg/次,3次/d;第二周200 mg/次,2次/d;第三周200 mg/次,1次/d.以后根据病情最小剂量维持.结果显著有效患者39例,占66.1%(39/59);有效患者15例,占25.4%(15/59);无效患者5例,占8.5%(5/59).出现静脉炎1例、低血压2例.结论胺碘酮在治疗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时安全、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白雪 《北方药学》2012,9(9):8-9
目的:以药物联合应用理论为指导,探讨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4月~2011年4月对来我院治疗的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维拉帕米组用6mg药物溶于20ml10%葡萄糖液制成注射液静脉滴注,用药最大剂量为18mg;普罗帕酮组用60mg药物溶于20ml10%葡萄糖液制成注射液静脉滴注,用药最大剂量为180mg,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普罗帕酮组平均复律时间(4.5±1.1)min,总有效率为95%,不良反应率为2.5%;维拉帕米组平均复律时间(8.1±1.5)min,总有效率为80%,不良反应率为15%。普罗帕酮组平均复律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维拉帕米组,总有效率高于维拉帕米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总有效率及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急诊及住院的PSVT患者86例,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45例和胺碘酮组41例,分别给予普罗帕酮、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后转复时间、转复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普罗帕酮组转复时间为(8.14±1.80)min,胺碘酮组为(19.31±2.9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8,P〈0.05);两组转复率分别为84.44%(38/45)、85.37%(35/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22%vs21.95%,χ2=0.01,P〉0.05)。结论静脉注射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均可作为治疗PSVT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小剂量三磷酸腺苷(ATP)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终止作用。方法对12例PSVT患者肘静脉快速弹丸式注射ATP5~10mg,给药前1—7min持续进行心电监护,观察起效时间、心率、心律、血压和不良反应。结果静脉快速注射小剂量ATP后,12例患者中10次PSVT得到终止,仅3例次患者发现轻微的不良反应,但均在2min内消失。结论静脉快速注射小剂量ATP能安全有效地终止PSVT。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经食道心房调搏术(TEAP)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术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共139例进行诊断。结果 78例患者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7例室性心动过速、32例心房扑动、22例心房颤动。PSVT患者中,46例AVRT,17例AVNRT,15例PAT。采用TEAP对PSVT发作进行诱发及终止,72例成功,6例失败,终止成功率为92.3%。采用TEAP对心房扑动进行终止,28例成功,4例失败,终止成功率为87.5%。采用药物终止心律失常,能够对患者心脏生理相关参数造成影响,而电刺激治疗不会对心脏造成影响。结论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采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术进行诊断,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经静脉注射腺苷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经静脉注射腺苷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速 )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有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且体表心电图提示室上速的病人2 2例 ,经静脉序贯冲击给药 ,依次予腺苷 3,6 ,12 ,18mg ,直至室上速终止。所有病例在完成研究后 1wk内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排除 2例非阵发性室上速的病人。结果 :腺苷递增给药 3,6 ,12 ,18mg中 ,累积成功率分别达 2 5 % ,6 5 % ,85 % ,95 %。副作用发生率累计达 30 % ,多不严重 ,为一过性 ,在停止给药后 2min内消失。结论 :腺苷经静脉序贯冲击给药可快速有效地终止阵发性室上速。该药重复性好。副作用常见 ,但多为一过性可耐受  相似文献   

16.
The efficacy of intravenously administered metoprolol, a cardioselective beta-adrenergic blocking agent, was evaluated in the treatment of supra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 in 16 patients. The arrhythmias that were treated were atrial fibrillation (11 patients), atrial flutter (2 patients),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2 patients), and multifocal atrial tachycardia (1 patient). Mean dose of metoprolol was 9.5 mg (range: 2-15 mg) administered in one or two separate infusions of up to 7.5 mg each over a cumulative maximum interval of 25 minutes. In the 13 responders (81%), mean ventricular rate decreased from 134 +/- 6 to 106 +/- 7 beats/min 10 minutes after metoprolol administration and was controlled for 40 to 320 minutes without further therapy. Minimum ventricular rate (98 +/- 6 beats/min) was reached 48 minutes after initiation of metoprolol. Metoprolol reduced ventricular rate by greater than 15% (decrease of 26-60 beats/min) in 11 (69%) of 16 patients, including 9 (82%) of 11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wo other patients, one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one with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entricular rate was reduced by greater than 12%. Hypotension, occurring in five patients, was the most frequent side effect but was transient and readily managed. Cardioselective beta-adrenergic blockade by metoprolol was rapidly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ventricular rate in a 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supra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 and may be of particular use in select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whom intravenous beta-adrenergic blockade is indicated. Hypotension is an important potential side effect.  相似文献   

17.
黄卫东  林样欢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103-2104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7例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维拉帕米组。对比2组患者:转复率、恢复正常窦性心律的时间和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复率:普罗帕酮组为98%,维拉帕米组为88%。恢复正常窦性心律的时间:普罗帕酮组平均为5.8分钟,维拉帕米组平均为7.5分钟。不良反应发生率:普罗帕酮组为8%,维拉帕米组为16%。结论:普罗帕酮转复率较维拉帕米高,复律时间较维拉帕米快,不良反应较维拉帕米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克林澳)联合比索洛尔对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符合诊断的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比索洛尔治疗14d,观察疗效。结果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能有效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有无差别。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65例PSV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普罗帕酮治疗患者31例(普罗帕酮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患者34例(胺碘酮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窦性心律转复成功率、转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无差别。结果普罗帕酮组与胺碘酮组成功转复窦性心律分别为25(25/31)例和28(28/34)例,两组患者成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帕酮组转复时间为8.02±3.21min,胺碘酮组为14.66±5.29min,胺碘酮组转复时间显著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PSVT临床有效率及副反应无明显差别,但胺碘酮组转复时间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20.
维拉帕米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维拉帕米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12月至2008年7月在我院急诊科确诊的PSVT患者82例,随机分为维拉帕米组42例,普罗帕酮组40例。维拉帕米组静脉注射维拉帕米,并与静脉注射普罗帕酮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维拉帕米组终止率为88.1%,平均起效时间为(21.78±13.60)min;普罗帕酮组终止率为85.0%,平均起效时间为(39.18±17.89)min。两组在复律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5 2,P<0.01),但终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9 0,P>0.05)。结论PSVT的治疗应用维拉帕米复律优于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