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泸州市某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实施干预提高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以泸州市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重症科、手术室工作的640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和护士的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随年龄和工龄的增长,各部位肌肉骨骼疾患患病率多明显升高(P0.05)。科室间比较,患病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其中急诊重症科护理人员患病率最高;儿科护理人员患病率最低。患病组护理人员的工龄、月值夜班天数、日工作时间、每小时重复动作次数均高于非患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工龄、月值夜班数、日工作时长、重复护理动作是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危险因素。结论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患病率较高,护士工龄、月值夜班数、日工作时长、重复护理动作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某市电子行业流水线作业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现况和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危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企业员工职业安全与健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对电子行业400例流水线作业工人进行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情况的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的电子行业流水线作业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率高达52.8%;不同部位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7,P0.01),其中腰部年患病率最高为35.3%。不同性别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夜班对患病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间各部位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时长之间,除了臀部大腿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市电子行业流水线作业工人存在一定的职业性肌肉骨骼损害,必须引起劳动者、用人单位及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机械加工业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北京市丰台区4个机械加工行业工厂990名工人进行肌肉骨骼疾患的问卷调查。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0.9%的工人患有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其不同人体部位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466,P<0.01),腰部患病率最高(45.1%)。不同工种之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10,P<0.01)。进入回归方程的为工龄、工作疲劳感、自我健康状况评价、多次重复操作、不良体位、外伤史6个因素。结论所调查4个工厂的工人存在较严重的职业性肌肉骨骼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信息技术企业人员的肌肉骨骼系统疾患情况。方法 2018年采用肌肉骨骼系统疾患调查表,对512名调查对象颈部、肩部、背部、肘部、腰部、手腕、手指、髋臀部、膝部和踝足部的肌肉骨骼系统疾患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信息技术人员的颈部(62.1%)、肩部(55.3%)和腰部(49.6%)是肌肉骨骼疾患患病率最高的部位;男性颈部(49.2%)、肩部(46.9%)和腰部(39.5%)肌肉骨骼系统疾患患病率均低于女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1~15年工龄组的工作人员颈部(80.6%)、肩部(77.8%)和腰部(69.4%)肌肉骨骼系统疾患患病率最高,且各患病部位不同工龄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35岁年龄组的工作人员颈部(73.6%)和腰部(62.6%)患病率最高,且颈部和腰部不同年龄组之间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加班时间10 h组的工作人员颈、肩和腰部患病率最高,且不同加班时间组颈部和腰部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电脑时间8 h组的工作人员颈和肩部患病率最高,且不同使用电脑时间组颈部和腰部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工作紧张的工作人员颈部(67.1%)、肩部(63.3%)和腰部(60.8%)肌肉骨骼系统疾患患病率最高,且不同紧张程度组之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技术工作人员颈、腰和肩3个部位易发生肌肉骨骼系统疾患,其中颈部是最容易发生疾患的部位,不同个体特征的工作人员肌肉骨骼系统疾患患病率不同,其影响因素为工龄和年龄。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某电子企业作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了解其患病情况和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电子企业459名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经修改的北欧国家标准调查表进行肌肉骨骼疾患横断面调查。结果肌肉骨骼疾患以颈、肩、腰部为主,年患病率分别为41.8%,37.5%和35.7%。女性各部位患病率均高于男性(P0.05)。颈、肩、手腕、踝足疾患为20~30岁年龄段的工人患病率较高,不同年龄段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手腕疾患外,其余各部位的患病率基本上随工龄增加而升高,不同工龄段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髋臀疾患外,体力劳动者肌肉骨骼患病率均最高(P0.05)。而各部位的患病率在不同文化程度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电子企业作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较为严重,尤其是女性工人,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昌市三级医院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2—3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症状自评问卷对南昌市4所三级医院1 284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南昌市三级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患病人数为1 037例,患病率为80.76%,≥2个部位患病人数为948例,患病率为73.83%。年龄、低头工作时间、工作弯腰时间、日均搬运患者频次、工作强度、工作环境舒适度及防护措施是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南昌市三级医院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发病率高,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患病率,提升护理人员身心健康,促进护理队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上海市临床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上海市4所综合医院临床护士618名,采用北欧国家肌肉骨骼疾患标准调查表、幸福感指数量表(IWB)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分析。结果 618名护士累计WMSDs患病率为85.92%,≥2个部位患病率为75.89%,因病请假率为9.79%。护士SSRS和IWB总平均分分别为(38.42±5.31)和(9.93±2.35)分,处于中等水平。年龄、工龄、夜班频次是护士发生WMSDs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主观幸福感及社会支持度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临床护士WMSDs发生率较高,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度居中等水平,是WMSDs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某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选择318名该院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北欧国家肌肉骨骼疾患标准调查表调查WMSDs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价睡眠质量。结果 PSQI中护理人员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安眠药物使用、日间功能评分和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5);护理人员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9.54%,WMSDs周患病率为54.28%,年患病率为69.74%。睡眠障碍护理人员的WMSDs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睡眠障碍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龄、职称、倒班、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是WMSD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护理人员具有睡眠障碍,较高的WMSDs患病率,睡眠质量越差,罹患WMSDs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珠宝加工厂作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现况,探讨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3家珠宝加工厂作业工人8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经修改的北欧国家标准调查表进行肌肉骨骼疾患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肌肉骨骼疾患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珠宝加工厂作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以颈、腰和肩部疾患为主,年患病率分别为29.8%、25.8%和23.1%。不同年龄和工龄的作业工人颈部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OMSD)年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部OMSD年患病率随工龄增长而有增加的趋势(P<0.05)。而性别对各身体部位疼痛年患病率未见显著性影响(P>0.05)。颈、肩和肘部OMSD年患病率在不同工种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颈部对其OMSD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显示,长时间坐位工作、颈部长时间前倾、颈部长时间后仰、颈部扭转或长时间保持、部门人员短缺等均可增加颈部疼痛的年患病率(P<0.05),可认作为颈部疼痛的危险因素。选择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颈部长时间前倾、颈部长时间后仰被选入模型。结论珠宝加工厂作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以颈、腰、肩和背部疼痛为主,颈部长时间后仰、颈部长时间前倾是导致颈部疼痛的首要危险因素,应积极采取工效学手段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绍兴市中心医院临床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疲劳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以绍兴市中心医院的108名临床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国际通用疲劳量表-14(FS-14)描述、分析护理人员的疲劳现状。结果不同工龄护理人员的疲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评分及疲劳总评分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升高。不同科室护士的疲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护士躯体疲劳、脑力疲劳及疲劳总评分最高,急诊科次之。注射室躯体疲劳评分居第3,手术室脑力疲劳评分居第3,五官科、妇产科、感染科的疲劳总评分相对较低。不同职称护理人员的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评分及疲劳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躯体疲劳评分和疲劳总评分最高,护师的脑力疲劳评分最高,主管护师及以上躯体疲劳评分及疲劳总评分最低。运动频率≥2次/周的护士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评分及疲劳总评分均明显低于运动频率2次/周者(P0.05)。夜班频率≥2次/周的护士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评分及疲劳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夜班频率2次/周者(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普遍存在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疲劳现象,工龄、值夜班、运动、职称、科室分布等都与疲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巴中地区妇产科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现状及心理弹性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8月巴中地区各级医院妇产科护士40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WMSDs调查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评价心理弹性水平,并分析其对WMSDs的影响。结果 388名护士完成调查,有效样本数为97%。388名妇产科护士WMSDs年患病率为89.95%,周患病率为71.91%,发病率居前3位依次为肩部、颈部、腰部;心理弹性居中等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龄、职称、轮中夜班、心理弹性均是影响妇产科护士MWSDs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妇产科护士WMSDs患病率较高,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良好的心理弹性对护士WMSDs发生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疆某医院医务人员的肌肉骨骼系统疾患现状。方法采用肌肉骨骼系统疾患调查表,对414名调查对象最近1年中颈部、肩部、背部、肘部、腰部、手腕、髋臀部、膝部、踝足部的肌肉骨骼系统疾患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的颈部(67.9%)、腰部(67.6%)及肩部(54.6%)是最容易出现肌肉骨骼疾患的部位;医生颈部(76.3%)、腰部(76.3%)肌肉骨骼系统疾患的患病率高于护士(颈部为74.0%、腰部为63.6%)(P0.05);11~15 a工龄组的医务人员颈部(79.3%)、肩部(64.2%)肌肉骨骼系统疾患患病率最高,5~10 a工龄组的医务人员腰部(75.7%)肌肉骨骼系统疾患患病率最高(P0.05);30~40岁年龄组医务人员腰部(77.2%)肌肉骨骼系统疾患患病率最高(P0.05);汉族医务人员的颈部(71.5%)患病率最高(P0.05);本科学历医务人员颈部(74.8%)、腰部(78.2%)及本科以上学历医务人员颈部(81.0%)、腰部(76.2%)肌肉骨骼系统疾患患病率高于本科以下学历医务人员(P0.05)。结论医务人员颈、腰、肩3个部位易发生肌肉骨骼系统疾患,其中颈部是最容易发生疾患的部位,不同个体特征的医务人员9个部位的肌肉骨骼系统疾患患病率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某家具制造企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WMSDs)的患病情况和特征。
方法 选取某家具制造企业437名工人为研究对象,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工人肌肉骨骼疾患患病情况。
结果 WMSDs年患病率为32.27%, 以下背(腰)部、颈部和肩部为主, 年患病率分别为11.21%、9.84%和7.78%。男性以下背(腰)部疾患年患病率最高(10.27%), 女性以颈部和下背(腰)部疾患年患病率最高(均为16.42%)。女性颈部和手腕/手疾患年患病率均高于男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颈部疾患的年患病率在各段工龄之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且患病率有随工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 < 0.05)。手工搬举重物者颈部WMSDs年患病率(17.95%)高于不搬举重物者(8.08%)(P < 0.01), 工作台座椅与个人尺寸不相符者颈部WMSDs年患病率高于工作台座椅与个人尺寸相符者(P < 0.01)。
结论 该家具制造企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较为严重, 以下背(腰)部、颈部和肩部发生较多, 可能与性别、年龄、工龄以及工效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办公室文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实施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将深圳市10家企业中的514名办公室文员列为调查对象,综合北欧国家肌肉骨骼疾病标准调查表(NMQ)、荷兰肌肉骨骼疾病调查表(DMQ)、国内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设计制作调查表,调查办公室文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的年患病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病率较高的3个部位(颈部、肩部、腰部)患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  办公室文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的年患病率为54.12%,依次为颈部(39.4%)、肩部(36.2%)、腰部(30.9%)、背部(18.6%)、膝部(11.5%)、手腕部(10.1%)、髋臀部(8.1%)、踝足部(7.7%)、肘部(4.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部不处于自然位置(OR = 0.893 8,P < 0.05)是颈部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的保护因素;相比男性,女性是肩部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的危险因素(OR = 1.162 7,P < 0.05);经常改变坐姿(OR = 0.890 3,P < 0.01)是腰部患病的保护因素。
  结论  办公室文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的患病率较高,患病部位最高的是颈部,其次是肩部、腰部;工作中人体保持各种不良姿势均会增加身体各关节肌肉骨骼的负担,造成肌肉骨骼损伤。应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办公室文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加油站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选择华北地区工龄≥1 a的加油站工人为调查对象。将加油站按其地理位置进行编号,根据数字表随机抽取加油站40个,再以加油站为单位作整群抽样。排除由外伤引起的肌肉骨骼疾患。发放问卷601份,回收有效问卷561份,问卷回收率93.3%。问卷内容包括WMSD、职业应激、职业疲劳、工作满意度以及抑郁等。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年龄范围18~40岁,平均年龄为(27.8±5.2)岁;平均工龄为(6.5±2.4)a。加油站员工不同部位肌肉骨骼疾患的发生率为51.2%,其中发生频率每月1次的为26.8%,46.0%的加油站员工回答肌肉骨骼疾患的发生频率为1年数次,近21.9%的加油站员工肌肉骨骼疾患的发生频率很高,达到每天或每周1次。而3.5%的工人肌肉骨骼疾患的发生没有确切的规律,主要发生在下夜班、上班一段时间后、休息后等。肌肉骨骼疾患组工作控制、疲劳、工作满意度得分低于非肌肉骨骼疾患组(P0.01),而该组的工作需求和抑郁得分明显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社会支持在肌肉骨骼疾患和非骨骼肌肉疾患组之间无显著差异。Logistic分析显示,在影响肌肉骨骼疾患因素中,疲劳和工作满意度是最主要的因素(P0.001或P0.01),此外工龄、抑郁、工作需求和工作控制也对肌肉骨骼疾患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P0.05)。提示,加油站员工WMSD发生率较高,与职业心理健康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和海安市中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护士中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RMDs)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和海安市中医院ICU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肌肉骨骼症状问卷、中文版肌肉损伤风险感知量表、生理因素评价量表、中文版工作内容量表和付出-回馈失衡量表、中文版医院安全氛围量表对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和海安市中医院ICU 100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96名护士(96.0%)报告在过去一年内至少经历过一次WRMDs;80名护士(80.0%)患有腰背痛,78名护士(78.0%)患有颈部痛,70名护士(70.0%)患有肩部痛;职业相关性肌肉骨骼疾患与女性(OR=0.114)、已婚状态(OR=0.135)、更高的风险感知(OR=2.351)和缺乏安全的工作环境(OR=1.055)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腰背痛是ICU护士最常见的职业相关性肌肉骨骼疾患,性别、婚姻状况、风险感知和安全环境是ICU护士WRMDs的危险因素。ICU护士和管理人员需要加强风险意识,改善身体和心理社会工作条件,以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7.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1,47(5):395-398
目的调查护士职业相关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的患病率,并探讨工作方式、体育锻炼与WMSD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如皋市人民医院360名护士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WMSD的危险因素。结果过去1 a内WMSD患病率为84.0%,颈部患病率最高(68.2%),其次是腰部(67.6%)和肩部(54.6%)。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均显示,体育锻炼,夜班和熬夜与护士的WMSD患病率有关。缺乏运动,夜班和熬夜显著增加WMSD的风险(P0.05)。结论护士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率较高,缺乏体育锻炼、工作轮班和熬夜的护士WMSD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天津市河东区消防官兵肌肉骨骼肌疾患现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7—12月以天津市河东区6个消防支队全部消防官兵为调查对象。自制职业健康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职业特征、工效学因素、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失眠、肌肉骨骼疾患患病情况等。结果随着消防官兵出警次数增加,职业相关疾患逐年增加。至少患1种肌肉骨骼疾患的官兵有133例,患病率为71.1%。患3种及以上疾患的官兵有94例,患病率50.3%。所有不同部位肌肉骨骼疾患中腰部患病率最高为47.1%;其次为膝部40.6%。学历高中/大专、24 h备战官兵肌肉骨骼疾患就诊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76,3.674均P0.05)。每日弯腰≥2 h、上肢重复活动≥2 h、上肢举过肩≥2 h、长时间蹲着≥2 h、推动5 kg物体≥2 h、脚下打滑≥5次的官兵肌肉骨骼疾患就诊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946、11.025、11.534、14.620、11.572、23.789,均P0.05)。结论消防官兵肌肉骨骼疾患患病率较高,多种疾患的聚集性强,腰部、膝部肌肉骨骼疾患最为严重。消防官兵应合理安排训练站姿、弯腰、手举过肩等训练时间,降低发生肌肉骨骼疾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不同工作场所工效学负荷与肌肉骨骼疾患的剂量反应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工作场所工效学负荷与肌肉骨骼疾患的剂量反应关系,为预防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提供依据。[方法]用工效学负荷综合评估方法(CQEC)现场评估火力发电和人造板制造行业不同工作场所工人的工效学负荷,用Nordic量表研究调查对象的肌肉骨骼症状,用多因素分析二者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工效学高负荷组的肌肉骨骼患病率高于低负荷组,且随着负荷增高,症状阳性率亦升高;多因素分析工效学负荷增高是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负荷的增高,危险度(OR值)亦逐渐增大,在下背、手腕部位表现尤为明显。[结论]工作场所工效学负荷与肌肉骨骼疾患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尤其是下背和手腕部位的负荷。  相似文献   

20.
李静芸  武珊珊  何丽华  王生 《职业与健康》2011,27(19):2161-2164
目的调查采油工人健康状况和工作有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自填式调查表方法,对某采油厂工人的健康状况和WMSDs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采油工人健康状况较好,因病就诊和缺勤较少见,常见疾患为肌肉骨骼疾患、高血压(病)和胃病,吸烟和锻炼与自评健康状况明显相关(P<0.05)。采油工人WMSDs的高发部位前3位是腰、颈和肩部,女性工人的颈肩疾患显著高于男性,髋(臀)和膝WMSDs年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不同工种之间的膝WMSDs年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油工人健康状况较好,WMSDs对工人的危害较为常见,应深入探讨工人的健康影响因素,加强工人安全防护和疾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