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用于股骨干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到2018年5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手术患者30例,采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超声定位后注入0.5%罗哌卡因15 mL阻滞股神经和0.375%罗哌卡因5 mL阻滞股外侧皮神经。观察患者神经阻滞前(T0)、阻滞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30 min(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感觉及运动阻滞的起效和持续时间;同时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及术后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 30例患者T0、T1、T2、T3、T4收缩压分别为(144.67±14.81)、(141.53±14.32)、(141.67±13.88)、(142.00±12.40)、(145.00±11.65)mmHg,不同时间点收缩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T3、T4舒张压分别为(79.73±4.39)、(77.90±4.29)、(79.87±3.87)、(78.77±4.29)、(79.17±3.48)mmHg,不同时间点舒张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T3、T4心率分别为(80.00±4.98)、(78.90±3.21)、(78.33±3.92)、(79.33±3.02)、(78.07±3.38)次/分,不同时间点心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平均为(6.77±0.90)min,持续时间为(339.90±65.67)min;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平均为(12.23±2.28)min,持续时间为(213.00±39.08)min。30例患者均无恶心、呕吐及术后尿潴留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应用于股骨干骨折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时间长,术后并发症极少,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9,(23):221-22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骨科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10月我院骨科拟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全身麻醉组实施单纯的喉罩全麻,复合麻醉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比较两组病例使用不同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术后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平均动脉压以及平均心率;平均下床活动的时间、平均拔管时间、持续阻滞时间、麻醉起效时间。结果复合麻醉组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实施喉罩全麻组,P 0.05;复合麻醉组术后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单纯实施喉罩全麻组,P 0.05;干预前两组平均动脉压以及平均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复合麻醉组平均动脉压以及平均心率优于单纯实施喉罩全麻组,P 0.05。复合麻醉组平均下床活动的时间、平均拔管时间、持续阻滞时间、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单纯实施喉罩全身麻醉组,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骨科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B超引导下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期间采用单纯的插管全麻,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期间采用B超引导下股神...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和坐骨神经阻滞在急诊膝关节以下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小腿、足部或膝关节外伤,拟行清创缝合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超声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行患侧股神经和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定位穿刺,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定位.在穿刺点注入1.5%利多卡因.在30 min内每5 min观察1次感觉阻滞的效果.记录局麻药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效果,镇痛维持时间、并发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超声组的患者局部麻醉药的起效时间比对照组短,超声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和坐骨神经阻滞比传统阻滞方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诊断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进行双侧体感诱发电位检测,观察P40潜伏期及波幅。结果应用体感诱发电位检测57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有48例异常,异常率为84%,患侧与健侧的P40潜伏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感诱发电位检测是诊断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一种客观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手术患者应用全身麻醉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FNF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按不同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行全身麻醉、研究组(30例)行全麻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生命体征、术后苏醒情况、认知功能。结果 研究组术后1 h、术后2 h、术后1 d及术后2 d的VAS评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相较对照组,切皮时(T1)、骨膜剥离时(T2)、术毕(T3)及拔出喉罩时(T4),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降低;拔管时间、麻醉苏醒及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 <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2 d及术后3 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老年FNF手术患者应用全身麻醉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可能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且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对37例患者采用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35例非手术治疗和2例手术治疗后症状均消失,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本病主要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髂前上棘内侧1~2cm Tinel征阳性是重要依据。大多数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少数症状重,局部手术或创伤引起本病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ASAⅠ级或Ⅱ级择期拟行上肢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均分为解剖定位组和超声引导组,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后待患儿睫毛反射消失和对言语指令无反应时,分别在常规定位法和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阻滞和腋路臂丛阻滞,术中根据情况吸人不同浓度的七氟醚维持麻醉深度,观察两组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效果、七氟醚用量和相关并发症,并评价其安全性和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超声引导组完成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明显短于解剖定位组,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优于解剖定位组,七氟醚用量明显少于解剖定位组,麻醉后血液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解剖定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能很好地满足小儿上肢手术的麻醉需要,极具优势,安全性高,与传统解剖定位方法相比,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可提高麻醉质量,减少全麻药用量,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指南》2017,(2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术中的阻滞效果。方法 40例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ASAⅡ~Ⅲ级,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每组20例。记录两组感觉和运动神经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和持续时间,观察两组麻醉效果、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患者麻醉优良率96%,B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与B组比较,A组患者感觉、运动持续时间长,恶心、呕吐及头痛发生率低(P<0.05);B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大(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定位股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穿刺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股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恶性呕吐、穿刺部位疼痛及低血压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神经刺激器定位股神经阻滞,能有效提高阻滞效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阻滞+肋间臂神经阻滞在肱骨内上髁骨折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肱骨内上髁骨折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麻醉方式选择臂丛神经阻滞+肋间臂神经阻滞,对照组选择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以针刺法测定手术切口感觉阻滞效果并记录,注药后30min评价阻滞完善成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有7例需辅助静脉镇痛药,11例需要改为全麻,其余阻滞完善;试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良好,25例阻滞完善,4例需辅助静脉镇痛药,l例最后改为全麻完成手术;两组均未观察到局麻药中毒、气胸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臂丛复合肋间臂神经阻滞可以安全地运用于肱骨内上髁的骨折,麻醉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麻醉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19,(10)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前入路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足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糖尿病足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组(PF组)和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组(SA组),每组40例。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Tb)以及麻醉后5(T5)、10(T10)、15(T15)、30(T30) min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观察2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T1)、完全阻滞时间(T2)及完全消退时间(T3),术后首次排尿时间(Tm)。比较2组患者术后6、12、18、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2组患者麻醉满意度,麻醉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2组Tb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A组在T5、T10、T15、T30的收缩压、舒张压较Tb下降(均P<0.05),且低于PF组T5、T10、T15、T30(均P<0.05)。PF组T1、T2、T3长于SA组(均P<0.05),Tm短于SA组(P<0.05)。PF组术后12、18、24 h VAS评分低于SA组(均P<0.05)。SA组与P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2.5%、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前入路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足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镇痛及阻滞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单侧下肢手术患者60例,ASAII或Ⅲ级,随机均分为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A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分别在坐骨神经及股神经周围注射25ml、20ml0.5%罗哌卡因。记录两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完善及持续时间,术后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A组在超声引导下顺利完成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B组比较,A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在3分以下,且术后24h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手术准确及成功率高,明显增加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探讨转子下坐骨神经阻滞加股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60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麻醉阻滞效果。结果两组麻醉阻滞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子下坐骨神经阻滞加股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6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组和联合组,各31例,单纯组予喉罩全麻,联合组予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前(T0)、插喉罩时(T1)、切皮时(T2)、拔喉罩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两组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苏醒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苏醒时躁动和术后嗜睡发生情况。结果组内比较:联合组T3时MAP、HR均比T0时高;单纯组T2、T3时MAP、HR均比T0时高。组间比较:联合组T2、T3时MAP、HR均比单纯组低,且联合组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苏醒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苏醒时躁动和术后嗜睡发生率各指标均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可以减少全麻用药量,保持循环系统稳定,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女性对疼痛敏感程度较高,加之经腹手术创伤较大,多数患者在一些妇产科手术术后会经历中度至重度的疼痛,因此对镇痛的要求较高。神经阻滞可阻断源自损伤处的伤害性刺激,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手术的辅助麻醉及围术期的镇痛,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阻滞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因此,本文综述了妇产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方式,并简述它们的阻滞方法、应用进展等,提供相关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