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采用微创脊柱创伤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脊柱创伤患者64例,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行常规开放式手术治疗对照组(n=32)与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实验组(n=32),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耗时、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手术相关指标及预后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2.
<正>骨外科学临床实习的教学内容较多、涉及面也较广,而脊柱外科又是骨外科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其理论性、实践性较强,且实习时间相对较短,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感到困难。如何增加学生的趣味性、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提高脊柱外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是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知方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骨外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脊柱外科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亟待改革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1-4]。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一项具有时代意义的高新技术,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优化流程在脊柱外科术后硬膜外血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脊柱外科自2011 年1月至2014 年12月收治的13 895例患者及实施优化流程护理后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 569例患者病例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 年12月收治的13 895例患者中,共发生术后硬膜外血肿37例,归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 569例患者中,发生术后硬膜外血肿4例,归为优化流程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发现时间及清创手术前后的肌力等级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血肿发生率为2.67%,优化流程组为0.88%;对照组血肿发现时间为(3.5±1.34)h,优化流程组为(0.81±0.68)h;对照组清创手术前肌力为(2.02±1.03)级,优化流程组为(2.50±0.50)级.对照组清创手术前后肌力等级之差为(1.40±1.15)级,优化流程组为(2.51±0.50)级.2组对比除清创术前肌力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外科应用优化护理流程可显著降低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对已发生硬膜外血肿的患者可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明显提高患者预后,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循证医学护理在预防脊柱外科围术期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脊柱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56%(7/45),显著少于对照组的57.78%(2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1,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2,P<0.05).结论 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脊柱外科围术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与探析在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中应用微创脊柱内固定手术的相关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研究对象选自于2015年9月~2017年10月来某院接受治疗的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并按照抛硬币原则将5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24)与实验组(n=28)。将单纯实施传统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组作为对照组,将实施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手术组作为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远比对照组少,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远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实施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手术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十分确切,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由此可以防治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着更为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融入医学教育,培养专业造诣与人文情怀兼备的新时代医生,对推动“健康中国2030”战略具有重大意义。脊柱外科涉及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脊髓损伤、脊柱感染、脊柱畸形等多种疾病,不仅是外科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导致人群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如何推动脊柱外科教学课程改革,加快脊柱外科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促进学生德才兼修,全面发展,实质性地提高脊柱外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脊柱外科教学中亟须认真研究并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探索脊柱外科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将政策引导、教师意识、课程建设作为发力点,通过挖掘脊柱外科教学环节中的课程思政元素,探索并实践多元化的思政教育融入方式,健全脊柱外科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法,逐步完善课程思政融入路径,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询证护理在脊柱外科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发生便秘3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对照组患者8例发生便秘,压疮4例,泌尿系统感染6例,3例下肢静脉血栓,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具有差异性,治疗组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循证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还能够降低患者临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脊柱外科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17例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3月一组脊柱外科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17例患者的护理资料,总结该类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护理对策;对该组患者采取了体位改变、切口护理、引流管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护理措施.结果 该组所有患者经处理,脑脊液漏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良好.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患者治疗依从性,脑脊液漏的控制,均起到了有效的作用,是脊柱外科护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应用在脊柱创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脊柱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和护理之后,两组患者都产生显著的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住院时间都要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其有效率为96%(48/50),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4%(42/50)。两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创伤患者接受微创手术治疗能够产生显著效果,对于提升患者康复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还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脊柱外科手术出现医院感染和手术室护理管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脊柱治疗同时实施手术的患者4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选取的42例切口感染病例实施调查,查阅和手术相关的资料,如手术地点、手术时间以及手术部位、手术类型、手术之前是否使用过抗生素等,同时对资料实施综合分析。结果 42例脊柱外科无菌手术出现医院感情和手术的手术地点、手术时间以及手术部位、手术类型、手术之前是否使用过抗生素等有直接的关系。结论在手术室的护理过程中,可以采取相关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最大限度的降低脊柱外科无菌手术的医院感染出现率。  相似文献   

11.
张西峰 《天津医药》2015,43(11):1250-125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脊柱外科手术微创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其术后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当或略胜一筹, 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也较高, 所以脊柱微创手术逐渐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但与传统手术相比, 由于其操作精细程度高、 学习曲线长等原因, 也就要求脊柱外科医生必须熟知脊柱微创手术的原则和相关的理念。只有遵循这些原则和理念, 微创脊柱外科才能健康、 持续、 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例9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1~4h,术中出血量为230~1350mL,术后随访9~36个月,X线片复查显示没有椎弓根钉误置、断钉以及拔出等情况发生,大部分患者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改善,其中单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手术有效率明显高于复杂性腰椎管狭窄手术,而并发症要低于复杂性腰椎管狭窄手术。结论脊髓造影诊断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按照有效减压和限制破坏的原则,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采用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术后复发,切口不愈合与术前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的关系。方法采用病灶清除术加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160例,其中男76例,女84例;年龄17~73岁,平均39.7岁。病程3个月至7年,平均17个月。胸椎结核46例,胸腰段结核40例,腰椎结核74例。以术前血浆白蛋白是否大于35g/L为界线分组:A组76例(血浆白蛋白≥35g/L),B组84例(血浆白蛋白≤35g/L),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抗结核治疗程序一致。观察指标:远期指标结核复发率及植骨融合率,近期指标为伤口引流量、愈合情况,血沉及血浆白蛋白恢复情况。结果 160例患者,142例获随访,A组有5例出现复发,1例切口裂开,2例内固定失败,B组8例复发,3例切口愈合不良,4例内固定失败。B组患者术后切口引流量较A组明显增加,血沉及蛋白恢复情况缓慢,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营养不良直接影响切口愈合及结核复发情况,血浆白蛋白值应当做为脊柱结核手术时机选择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颈椎手术患者的脊髓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麻醉科拟在全麻辅助下行颈椎手术的67例患者,记录炎性指标、生命体征、脊髓功能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右美托咪定组,35例)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生命体征、术前及术后的炎性指标、神经元损伤相关指标及脊髓神经功能。结果 T_0(麻醉诱导前)、T_1(输注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前)、T_4(拔除喉罩后)时,两组患者的MAP、HR及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右美托咪定负荷量静注后15 min)、T_3(手术开始后10 min)时,观察组MAP高于对照组,HR、CVP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脊髓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时,观察组TNF-α、IL-6、CRP、GFAP、NSE及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时,观察组患者JOA评分高于对照组(14.9±3.0 vs.14.0±2.1,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缓解颈椎术后脊髓继发损伤的程度,具有脊髓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5.
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围手术期处理对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86例脊柱内固定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手术时间、失血量及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等因素对术后感染的影响。结果 186例病人术后感染发生率为4.30%(8/186),颈椎、胸框、腰椎部位手术术后感染发生率依次为1.51%、14.29%、3.26%;手术时间60min以内、60min—和120min—术后感染发生率依次为1.22%、3.03%和13.16%;术中失血量50m1—、400m1—和800m1—术后感染发生率依次为2.15%、3.33%和12.12%;术中使用抗生素,术中和术后使用抗生素,术前、术中和术后均使用抗生素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20%、4.48%、11.11%。结论 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发生与手术部位、手术时间、失血量有关,以胸框部位手术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手术时间越长、失血量越多术后感染越易发生,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可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采用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对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METRx系统按显微内窥镜下椎问盘髓核摘除术MED方法,经椎板间隙切除黄韧带、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充分减压硬膜囊和神经根,并根据改良功能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本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12 min,平均术中出血90 ml,平均住院日10.1 d,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其中优15例,良2例,可3例.结论 显微内窥镜下手术能够充分解除硬膜囊及神经根压迫,较好地保持腰椎稳定结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半椎板与全椎板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对脊柱生物力学影响作用,以明确哪种方法对脊椎生物力学影响更少,术后恢复效果更佳。方法 12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半椎板手术组65例,全椎板手术组为63例,均于手术后第2周进行脊柱生物力学检查,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半椎板入路组术后脊柱生物力学功能较对照组强结论半椎板入路手术对脊柱功能损伤及术中出血少,患者适应性强,术后恢复也较快。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关于腰椎椎弓根螺钉的钉棒系统在腰椎融合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尚不能反映长期的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的疲劳特性,不能达到与人体完全仿真的程度,而且有些组织的材料性质目前尚不清楚。在研究过程中,人们对脊柱相关软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线性的简化和处理。一定程度上会对模型的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对于脊柱生物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能为今后的研究设计及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逆行插管在输卵管妊娠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1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作为治疗组对象,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逆行插管治疗,同时选取6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输卵管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61例患者中,52例对侧输卵管通畅,通畅率为85.25%,随访期间,宫内妊娠22例,宫内妊娠率为36.07%;对照组64例患者中,44例对侧输卵管通畅,通畅率为68.75%,随访期间,宫内妊娠13例,宫内妊娠率为20.31%,差异显著。结论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逆行插管通液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输卵管的通畅情况,提高宫内妊娠率,减少不孕症的发生,对于提高育龄妇女的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