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MI)后心脏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通路相关因子的变化情况,以探讨AngⅡ能否经由TGF-β1/Smad调节Cx43的表达。方法:采用左前降支冠状动脉(LAD)结扎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氯沙坦(20 mg·kg~(-1)·d~(-1))治疗组与MI组,分别于结扎后及治疗2周后检测心功能情况,并检测治疗2周后左室心肌组织不同区域AngⅡ、AngⅡ1型受体(AT1)、Cx43以及TGF-β1/Smad通路相关分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氯沙坦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明显缩小(P0.01),室间隔厚度(IVSd)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d)明显减小(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加(P0.01);梗死区和边缘区的AngⅡ水平明显降低;梗死区AT1表达显著降低;Cx43在心肌组织不同区域表达增高,TGF-β1、Smad 2、Smad 3在心肌组织不同区域表达均降低,而Smad 7表达增高。结论:心肌梗死后AngⅡ激活可能通过作用于TGF-β1/Smad通路导致Cx43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可溶性转化生长因子-β1Ⅱ型受体(sTβRⅡ)对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内TGF-β1诱导的Smad信号和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的抑制效应。方法培养新生大鼠的心肌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4组:PBS对照组、TGF-β1(5ng/ml)组、sTβRⅡ(50ng/ml)组和TGF-β1+sTβRⅡ组。30min、1h和2h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P-Smad2和Smad3的表达;24h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α-SMA的表达。结果与PBS对照组相比,TGF-β1组P-Smad2、Smad3(核阳性率)和α-SMA的表达显著性升高(P0.05);与TGF-β1组相比,TGF-β1+sTβRⅡ组P-Smad2、Smad3(核阳性率)和α-SM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sTβRⅡ可拮抗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内TGF-β1诱导的Smad2/Smad3蛋白的磷酸化与核转位,阻断Smad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肌成纤维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和手术组(n=52),手术组均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压力负荷增加心肌纤维化模型,术后4周,存活的32只成模大鼠中8只留作模型组(Model组),余24只分为TanⅡA低剂量组(L-TanⅡA组,10mg/Kg/天)、TanⅡA高剂量组(H-TanⅡA组,20mg/Kg/天)及阳性对照药物卡托普利组(Captopril组,100mg/Kg/天),每组8例。给药4周后,检测5组大鼠心肌肥厚指数和心肌组织形态、心肌羟脯氨酸(HYP)含量、心肌组织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OCK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蛋白含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的心肌肥厚指数、心肌HYP含量及心肌组织中ROCK1、TGF-β1和NF-κBp65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1),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与Model组比较,L-TanⅡA和H-TanⅡA组心肌肥厚指数、心肌HYP含量及心肌组织中ROCK1、TGF-β1和NF-κBp65蛋白含量均降低(P<0.05或P<0.01),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结论:TanⅡA能改善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纤维化,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ROCK1表达,下调TGF-β1和NF-κBp65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屈菜红碱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白屈菜红碱低剂量(10 mg·kg~(-1)·d~(-1))、中剂量(20 mg·kg~(-1)·d~(-1))和高剂量(40 mg·kg~(-1)·d~(-1))3个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CCl_4和橄榄油混合液8周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白屈菜红碱组于第5周开始灌胃给药。第14周后处死小鼠,观察白屈菜红碱各剂量组干预后小鼠的肝指数,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法观察小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及肝纤维化的程度;采用分光光度计和酶标仪测定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和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RT-q PCR检测TGF-β1、Smad3、Smad4和Smad7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GF-β1、Smad4和Smad7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明显,肝指数、AST、ALT、HA和Hyp均显著升高(P0.05);TGF-β1、Smad3和Smad4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Smad7的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TGF-β1和Smad4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Smad7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屈菜红碱不同剂量给药组均抑制上述指标的改变(P0.05)。结论:白屈菜红碱能够抑制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TGF-β/Smad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二甲双胍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对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制作腹主动脉缩窄(TAC)大鼠高血压心肌肥厚模型,术后1周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灌胃给药8周:sham组:假手术,予蒸馏水2mL;TAC组:TAC大鼠,予蒸馏水2mL;MET组:TAC大鼠,予MET300mg·kg-1.d-1;MN组:TAC大鼠,同时给予MET300mg·kg-1.d-1和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NOS抑制剂)50mg·kg-1.d-1;NAME组:TAC大鼠,予L-NAME50mg·kg-1.d-1。处理8周后测定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心肌组织学、心肌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水平及活性。结果:处理8周后,TAC组大鼠左心室室壁厚度、心脏重量/体重(HW/BW)以及左心室心肌血管周围纤维化及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较sham组显著升高,给予MET300mg·kg-1.d-18周后,左心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显著减轻,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善(P0.05)。同时给予NOS抑制剂L-NAME则显著抑制MET上述效应。MET组大鼠左心室心肌p-AMPKαThr172和p-eNOSSer1177水平以及心肌及血清一氧化氮水平较TAC组显著升高。结论:长期给予MET治疗,显著抑制压力负荷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程度,同时心功能改善。其机制可能与MET激活AMPK-eNO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MI模型。30只存活的MI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左西孟旦组(Levo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n=10)的大鼠接受相同的外科手术,只是不进行动脉结扎。Levo组胃灌注左西孟旦4.67 μg·kg-1·d-1治疗28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同时给等量蒸馏水。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Masson-trichrome评价心肌纤维化程度,RT-qPCR检测COL1A1、COL3A1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IRT1/TGF-β1/Smad3信号通路蛋白表达。 结果 超声心动图测量显示,与模型组相比,Levo组大鼠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降低(P<0.05),而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显著升高(P<0.01)。Masson-trichrome显示,左西孟旦治疗可显著减少坏死心肌组织、抑制炎性细胞的浸润并减少胶原蛋白沉积。RT-qPCR分析显示,左西孟旦治疗显著降低了MI大鼠心肌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含量(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左西孟旦治疗可显著上调MI大鼠心肌组织中SIRT1蛋白表达(P<0.01),下调TGF-β1和p-Smad3蛋白表达(P<0.01)。 结论 左西孟旦具有抗纤维化和心保护作用。这些作用可能通过SIRT1/TGF-β1/Smad3信号通路介导。  相似文献   

7.
张培勇  蔡辉  赵凌杰 《微循环学杂志》2013,23(1):12-15,5,2,74,75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SD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动脉夹闭4周后,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法舒地尔高剂量(FH,30mg/Kg/天)组和法舒地尔低剂量(FL,10mg/Kg/天)组。术后8周末,计算各组大鼠心脏质量指数(HWI)、左室质量指数(LVWI),观察心肌组织HE染色和Masson染色,碱水解法测定心肌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化分析磷酸化的肌球蛋白磷酸酶靶蛋白亚基1(p-MYPT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大鼠LVWI及HYP含量显著升高(P<0.01),心肌细胞排列紊乱,间质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心肌组织p-MYPT1水平升高(P<0.01),TGF-β1、CTGF表达升高(P<0.01);与Model组相比,FH组和FL组大鼠LVWI及HYP含量降低(P<0.05),间质胶原蛋白沉积程度减轻,心肌组织p-MYPT1、TGF-β1、CTGF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结论:Rho激酶参与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法舒地尔抑制心肌纤维化进展的作用与TGF-β1和CTGF水平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复方三七饮(CPNG)对博莱霉素(BLM)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CPNG大、中、小剂量组[CPNG(H、M、L)],每组10只.经气管内注入BLM(5mg/kg)制备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第2天,治疗组分别灌服醋酸泼尼松3.33 mg/(kg ·d)、CPNG大、中、小剂量(100、50、25) mg/(kg·d),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服等体积的蒸馏水,1次/d.28 d后处死大鼠,HE染色和Masson染色进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碱水法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Smad2、Smad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肺组织的病理组织学HE和Masson染色显示CPNG能明显减轻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P<0.01);CPNG各剂量组大鼠肺组织中HYP降低(P <0.01);CPNG各剂量组TGF-β1、Smad2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1),Smad7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 复方三七饮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可能与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活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是否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Ets-1通路有关。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Ⅱ+不同浓度rosiglitazone处理组、AngⅡ+不同PPAR-γ激动剂组、AngⅡ+不同PPAR-γ拮抗剂组,采用实时定量RT-q PCR、Western blot等检测Ets-1、CTGF mRNA及蛋白表达,并测定TGF-β1和Smad2/3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在CFs中,AngⅡ诱导Ets-1 mRNA及蛋白表达(P0.05),上调Ets-1下游靶基因CTGF的蛋白的表达(P0.05),增加TGF-β1和Smad2/3的表达及磷酸化(P0.05)。PPAR-γ激动剂rosiglitazone,15d-PGJ2抑制AngⅡ诱导的Ets-1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下调AngⅡ诱导的CTGF蛋白表达(P0.05),部分阻断AngⅡ诱导的TGF-β1的表达、Smad2/3的表达及磷酸化(P0.05)。PPAR-γ拮抗剂GW9662及BADGE均可阻断rosiglitazone对Ets-1及CTGF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PPAR-γ激活主要通过TGF-β1/Smad2/3通路介导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CFs转录因子Ets-1的过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中的表达以及缬沙坦干预后对ACE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24只12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SHR组、缬沙坦组,12只同龄雄性血压正常的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10周后处死,测定心脏重量指数(HWI)、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中AngⅡ的浓度;碱水解法测定心肌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肌中ACE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HR组LVWI、血浆中AngⅡ的浓度以及心肌羟脯氨酸的含量均增高(P<0.05),心肌组织中ACE2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SHR组比较,缬沙坦组LVWI、血浆中AngⅡ的浓度以及心肌羟脯氨酸的含量均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ACE2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缬沙坦可逆转高血压左心室重构,机制可能与增加心肌中ACE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益母草碱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微小RNA-1(miR-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10只SD大鼠作正常对照组;取另80只SD大鼠作为实验鼠,连续2周腹腔注射ISO诱导心肌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实验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益母草碱低(7.5 mg·kg~(-1)·d~(-1))、中(15 mg·kg~(-1)·d~(-1))和高(30 mg·kg~(-1)·d~(-1))剂量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抑制剂(0.3 mg·kg~(-1)·d~(-1))组。连续给予相应药物腹腔注射2周后,以透射电镜观察左心室肌组织超微结构;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左心室肌组织内皮素1(ET-1)和血管紧张素II(Ang II)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左心室肌miR-1和ET-1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38 MAPK、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及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益母草碱能明显改善左心室肌超微结构,降低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及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蛋白表达(P0.05),减少左心室肌ET-1和Ang II含量(P0.05),上调miR-1和α-MHC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下调ET-1 mRNA及p38MAPK和β-MHC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益母草碱可抑制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影响miR-1的表达,抑制ET-1/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紫薯花色苷提取物对Apo 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脂血症的作用。方法:将8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饮食组、花色苷低剂量组、花色苷高剂量组和立普妥组,共5组(n=10),除对照组小鼠饲喂普通饲料外,其它4组在饲喂高脂饲料8周后,再给予蒸馏水、紫薯花色苷提取物(1. 67 mg·kg~(-1)·d~(-1)和8. 35 mg·kg~(-1)·d~(-1))或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2 mg·kg~(-1)·d~(-1))灌胃8周。心脏取血检测小鼠血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油红O和HE染色评估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和肝脏的脂肪变性程度; RT-q PCR方法检测主动脉和肝脏中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小鼠血清的TC、LDL-C和HDL-C水平明显升高(P 0. 01),动脉的斑块面积明显增大(P 0. 01),肝脏的脂肪变性明显,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增加(P 0. 01),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表达降低(P 0. 05);高剂量紫薯花色苷提取物可以明显降低TC、TG和LDL-C水平(P 0. 01),减少动脉的斑块面积(P 0. 01),减轻肝脏的脂肪变性程度,同时还可以降低IL~(-1)β、IL-6和MCP~(-1)的表达(P 0. 05),提高PPAR-α的表达(P 0. 05)。结论:紫薯花色苷提取物可调节血脂,降低炎症细胞因子表达,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和高脂血症引起的肝组织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探讨人参皂苷Rh1(G-Rh1)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UUO组、G-Rh1低剂量组和G-Rh1高剂量组。手术后第2天开始,G-Rh1低剂量组和G-Rh1高剂量组分别每日灌胃50 mg/kg和100 mg/kg G-Rh1,连续2周。给药2周后,收集24 h尿测定尿蛋白,收集血清测定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对肾组织损伤程度评分。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观察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结果:肾功能检测显示,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UUO组BUN和SCr明显高于sham组(P 0. 05),G-Rh1低剂量组和G-Rh1高剂量组BUN和SCr明显低于UUO组(P 0. 05),同时G-Rh1高剂量组BUN和SCr低于G-Rh1低剂量组(P 0. 05)。光镜下观察,与sham组比较,UUO组病理改变显著,肾组织损伤明显,G-Rh1低剂量组和G-Rh1高剂量组与UUO组比较,肾损伤明显改善,G-Rh1高剂量组改善程度较G-Rh1低剂量组更显著。肾组织免疫组化显示,与sham组比较,UUO组肾小管及肾间质中TGF-β_1表达明显增多,G-Rh1低剂量组和G-Rh1高剂量组与UUO组比较,TGF-β_1表达明显下降,G-Rh1高剂量组较G-Rh1低剂量组降低更明显。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sham组比较,UUO组Ⅰ型胶原蛋白、α-SMA和CTGF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 0. 01),G-Rh1低剂量组和G-Rh1高剂量组与UUO组比较,Ⅰ型胶原蛋白、α-SMA表达明显下降(P 0. 05),G-Rh1高剂量组较G-Rh1低剂量组α-SMA和CTG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 05),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人参皂苷Rh1可缓解UUO大鼠肾组织纤维化,改善肾功能,其主要机制可能是抑制TGF-β_1信号通路中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心肌肥厚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SPF级体重240~300 g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瑞舒伐他汀组、厄贝沙坦组和联合组。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大鼠连续14 d给予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2.5 mg/kg)。自造模当天开始,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瑞舒伐他汀组、厄贝沙坦组和联合组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4 mg·kg-1·d-1)、厄贝沙坦(15 mg·kg-1·d-1)和瑞舒伐他汀(4 mg·kg-1·d-1)+厄贝沙坦(15 mg·kg-1·d-1)灌胃处理,连续干预4周。干预结束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心脏质量指数、左室质量指数,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肥大程度,RT-PCR测定肥大相关因子ANF、β-MHC和AT1受体(AT1R)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AT1R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心脏质量指数、左室质量指数、ANF和β-MHC的mRNA表达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瑞舒伐他汀组和厄贝沙坦组的心脏质量指数、左室质量指数、ANF和β-MHC的mRNA表达均降低(P<0.05),联合组效果优于单药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及厄贝沙坦组AT1R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而联合组AT1R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各单独用药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及厄贝沙坦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心肌肥厚。它们的抗心肌肥厚作用可通过下调AT1R的mRNA和蛋白表达实现。联合用药的效果优于单一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钱柳降糖组方(QQL组方)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霉素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中药高(300 mg·kg~(-1)·d~(-1))、中(150 mg·kg~(-1)·d~(-1))、低(75 mg·kg~(-1)·d~(-1))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每日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6周。观察QQL组方对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血清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抗氧化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QQL组方中、高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增加,血糖下降,血清胰岛素含量升高,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糖曲线下面积减少,胰岛组织损伤减轻,血清SOD和GSH增加,MDA、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结论:QQL组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高血糖症状和糖耐受情况有改善作用,对胰岛组织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能否通过促进肠道上皮屏障结构和功能的修复改善阿司匹林导致的小肠黏膜损伤。方法:本研究利用BALB/c小鼠,使用阿司匹林(200 mg·kg~(-1)·d~(-1))连续5 d灌胃的方法制作小肠损伤模型,并根据是否诱导小肠损伤及接受瑞巴派特(320 mg·kg~(-1)·d~(-1))的处理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瑞巴派特对照组及瑞巴派特治疗组。通过透射电镜、免疫组化、q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在不同时点系统地观察瑞巴派特对阿司匹林所致的小鼠小肠黏膜损伤模型中小肠黏膜结构及屏障功能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阿司匹林所致的小肠黏膜损伤小鼠,经瑞巴派特(320 mg·kg~(-1)·d~(-1))连续5 d处理后,小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的损害明显减轻,小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及occludin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环氧化酶2(COX-2)和增殖相关信号分子β-catenin、c-Myc的表达也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匀浆中前列腺素E_2浓度显著增加(P0.05),而COX-1的表达在治疗组中无明显改变。同时,治疗组血清中的D-乳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瑞巴派特能够通过上调COX-2的表达,促进阿司匹林所致的小鼠小肠黏膜损伤的修复,改善肠屏障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肌重构过程中心肌中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KCa3.1)蛋白表达与氧化应激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血管紧张素-肾素(AGT-REN)双转基因高血压(dTH)小鼠2、4、8、12月龄各6只进行相应指标检测。另取12只6月龄雄性dTH小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dTH组)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同时取6只dTH同品系野生C57B6小鼠作为对照(WT组)。NAC组小鼠腹腔注射NAC 400 mg·kg-1·d-1,WT和dTH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检测各组小鼠血压变化;ELISA法测定小鼠血浆中AngⅡ和Ang(1-7)含量变化;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心肌胶原蛋白collagen I、collagen III及KCa3.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dTH组小鼠血压、血浆AngⅡ、MDA及胶原蛋白含量均高于同龄WT组小鼠(2月龄除外),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5);血浆Ang(1-7)和心肌SOD活性随年龄增长下降,并低于同龄WT组小鼠(2月龄除外)(P<0.05)。NAC干预使6月龄dTH小鼠心肌SOD活性增强(P<0.01),同时心肌MDA、胶原蛋白和KCa3.1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高血压所致心肌重构过程中心肌KCa3.1蛋白表达增加可能与心肌氧化应激水平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环孢霉素A(CsA)诱导的大鼠心肌损伤及心肌纤维化的程度,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2和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TIMP) 2和TIMP1表达的变化,为探寻CsA诱导心肌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4只健康雌性6~8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剂量CsA组、中剂量CsA组和高剂量CsA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 mg·kg~(-1)·d~(-1)CsA、12. 5 mg·kg~(-1)·d~(-1)CsA和25 mg·kg~(-1)·d~(-1)CsA,分别在第1、2、3周时处死大鼠。利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结构,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MP2、MMP9、TIMP2和TIM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可见,随着CsA作用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加,心肌组织形态结构损伤严重,逐渐出现心肌灶状坏死及纤维化。Masson染色结果亦可见心肌纤维化程度随着时间和剂量的增加逐渐加重。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CsA导致大鼠心肌纤维化的过程中,同一时点MMP2和TIMP2随CsA剂量增加表达显著增高(P 0. 05)。第1周MMP2高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减低; TIMP2则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高(P 0. 05)。与对照组相比MMP9和TIMP1表达则减低。各用药组MMP9第1周低表达,第2周表达增高,第3周表达减低(P 0. 05);同一时点,CsA对于MMP9表达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TIMP1随CsA剂量增加表达增高(P 0. 05)。结论:CsA可引起大鼠心肌损伤及间质纤维化,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加,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CsA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与MMPs/TIMPs表达的改变及MMPs/TIMPs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