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疑似胃炎的门诊及住院病人150例进行了胃镜活检及幽门螺旋杆菌(HP)检查,HP阳性者91例,占60.6%提示该菌存在与胃粘膜炎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回顾分析了近年来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 (H .pylori)相关性胃病的文献 ,结果发现 ,H .pylori相关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与中医的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中药治疗特别是中西药联合治疗在H .pylori转阴、症状改善和控制溃疡复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炎活动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多种消化系统疾病与幽门螺旋杆菌(Hp)的关系受到关注.大量研究资料表明,Hp感染与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对我院不同活动程度的胃炎患者Hp的感染情况及Hp根除前后胃炎活动性的变化的观察,来探讨胃炎的活动性与Hp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慢性胃炎的最常见病因之一,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使胃黏膜炎症减轻甚至消失.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文献逐渐增多,文章着重梳理了其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阐述了中医辨证治疗、分期治疗、专方治疗、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展示了中医药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5.
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从胃黏膜活检标本成功地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已达成共识,现就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关性胃病的文献,结果发现,H.pylori相关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与中医的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中药治疗特别是中西药联合治疗在H.pylori转阴、症状改善和控制溃疡复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从胃黏膜活检标本成功地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已达成共识,现就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果胶铋、雷尼替丁及安慰剂治疗106例HPAG,疗程2周。上述药物的Hp清除率依次为60.9%、40.0%、23.8%、4.6%及0%。克拉霉素组和阿莫西林组的HP清除率与安慰剂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果胶铋组和雷尼替丁组与安慰剂组比较却无显著差异(P〉0.05),胃炎好转率与Hp清除率完全一致,克拉霉素组最高(65.2%),阿莫西林组次之(40.0%),果胶铋组(19.1%)及雷尼替丁组(4.6%)无效。  相似文献   

9.
儿童结节性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丽萍  许春娣 《上海医学》1996,19(9):526-528
儿童结节性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肖丽萍,金伯平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许春娣国内外许多文献均已报道与证实Hp感染与慢性胃炎相关。在儿童中也渐有报道。临床流行病研究发现儿童患者存在一定的Hp感染率,且Hp感染的患儿胃粘膜形态学改变多系...  相似文献   

10.
王婷  杨杰  武胜 《疑难病杂志》2024,(2):249-252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全球范围内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与胃内外很多疾病的发生有关,目前H.pylori相关性胃炎(HAG)具体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晰,部分原因与H.pylori感染后刺激体内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细胞因子在控制感染和维持慢性炎性反应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分析在H.pylori感染过程中的细胞因子反应是理解胃部炎性反应如何被调节的关键,并与病理和疾病结果相关。文章对参与HAG的相关细胞因子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四川医学》2007,28(12):1350-1350
目的 观察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Hp)的关系。方法 将92例Hp感染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根除Hp,对照组仅用制酸治疗。结果 Hp感染阳性的疣状胃炎,根除Hp后,治愈率和好转率明显高于Hp未根除者,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5)。结论 Hp感染可能是疣状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近代研究证实,幽门螺旋杆菌(HP)与胃炎的发病密切相关。我们从1997年6月至1998年6月,运用黄连汤治疗HP感染的慢性浅表性胃炎48例,与西药常规治疗44例对照观察,结果显示:黄连汤有一定的抗HP作用,且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两组病例均经胃镜和HP检测确诊,且具有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的特点。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2岁~58岁,平均44.3岁;病程1年~16年,平均11.2年。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1岁~5…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胃炎(chronic gestritis)系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慢性胃炎的发病关系密切。加味半夏泻心汤是笔者根据中医理论及多年临床实践筛选的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方,为了进一步验证该药的临床疗效,笔者进行了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组织病理学、胆酸测定和电镜观察三种方法对溃疡病和溃疡病术后残胃炎患者的胃粘膜组织和胃液进行研究。溃疡病患者胃窦粘膜均合并不同程度的炎症,吸窦粘膜幽门螺旋杆菌的检出率为81.97%。比门螺旋杆菌阴性组的胃窦粘膜各类炎细胞计数明显高于阴性组;在幽门螺旋菌感染的胃窦粘膜中,胃小凹增生和腺体萎缩明显多见。残胃炎患者空腹胃液的pH,胆酸浓度显著高于溃疡病者,而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则较后者低。电镜下显示幽门螺旋杆菌对其粘附的微绒毛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旋杆菌(HP)与慢性胃炎的关系己引起广大医学界的重视,但对治疗前后胃粘膜改变的研究报道不多。作者为了从治疗角度探讨 HP 与慢性胃炎的关系,用痢特灵对 HP 阳性胃炎进行治疗,得到病理复查82例,现就治疗前后的粘膜病理改变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来源:病例均系1989年10月至1990年12月经作者胃镜检查诊为慢性胃炎、病理切片HP 阳性、接受笔者治疗并得到准时复查者。二、一般资料:男62例,女2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9岁,平均40岁。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相似文献   

16.
血清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旋杆菌与萎缩性胃炎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萎缩性胃炎(AMB)的关系,以及血清PG检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08例慢性胃炎患者,行胃镜检查做病理诊断,其中非萎缩性胃炎患者(non-AMB)30例,慢性轻度萎缩性胃炎患者28例,中度萎缩性胃炎患者24例,重度萎缩性胃炎患者26例,并以正常胃黏膜(NM)32例作对照.用ELISA法定量检测PGⅠ、PGⅡ浓度和幽门螺旋杆菌Hp-IgG抗体.结果 在HP-IgG抗体阳性和HP-IgG抗体阴性患者中,随着胃体黏膜由NM→non-AMB→AMB转变,血清平均PGⅠ、PGⅠ/PGⅡ都逐渐降低,且与病变程度呈负相关;同一组中血清平均PGⅠ、PGⅡ在HP-IgG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通过检测血清PGⅠ、PGⅡ浓度可评价胃黏膜萎缩的程度和对胃癌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合用诺氟沙星(氟派酸)与甲硝唑合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HPAG)24例.疗程15天.HP清除率63%.对照组HP清除率9.5%.两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胃炎好转率与HP清除率一致.治疗组症状缓解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提示两药合用治疗HPAG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左金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疗效。方法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左金丸联合三联疗法(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片),对照组单用三联疗法。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胃脘胀痛、口苦口臭)、病理组织学炎症改善及Hp根除率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金丸适用于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