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四肢骨巨细胞瘤(GCTB)伴病理性骨折的外科治疗及并发症。方法 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09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2例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伴发病理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以及术后并发症、随访、功能评估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中发生关节外、关节内骨折各6例。12例一期行肿瘤刮除植骨或骨水泥填充内固定术;其中1例在一期手术后,经地诺单抗治疗,二期行刮除植骨骨水泥填充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119(35.0±22.5)个月,无复发病例,MSTS评分20~30(27.0±4.2)分。10例无近远期并发症,骨折愈合;2例骨折未愈合行翻修术,其中1例行扩大切除人工髋关节假体重建术,另1例行扩大切除人工膝关节肿瘤型假体重建术。2例患者翻修术后分别随访2个月和5个月,功能评分分别为28分及26分。无局部复发。结论 四肢GCTB伴病理性骨折可行一期手术,选择肿瘤刮除植骨或骨水泥填充内固定术,术后功能良好。对于肿瘤巨大,骨质破坏明显的病理性骨折患者,如果能够保留关节,可选择二期手术。对于骨折不愈合或缺损较大、一期手术后畸形及功能障碍者可考虑行扩大切除假体重建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增强CT对地诺单抗治疗骨巨细胞瘤的效果。方法采用临床病例自身对照研究,根据入组条件选择我中心就诊的骨巨细胞瘤病例进行研究。选自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共纳入18例。平均年龄为31.3(18~48)岁,男9例,女9例。病变位于骶骨或骨盆9例(骶骨7例,髂骨和坐骨各1例),位于四肢骨9例(胫骨3例,桡骨2例,肱骨、股骨、尺骨和腓骨各1例)。采用CT强化率变化评价地诺单抗用药后肿瘤血运变化。用药前接受骨病灶部位增强CT检查,地诺单抗治疗3个月再次接受增强CT检查。计算病灶部位的CT强化率(同一检查部位增强后的CT值/平扫的CT值)并比较用药前后强化率的变化。结果用药前和用药后病灶平均强化率分别为2.08和1.40,用药后的CT强化率显著降低(P=0.000)。用药前和用药后病灶平均平扫CT值分别为45.7和84.8,平扫CT值显著升高(P=0.038)。骶骨或骨盆病例用药后病灶强化率降低至用药前的60.8%(P=0.000)。四肢骨病例用后病灶强化率降低至用药前的76.6%(P=0.042)。骶骨或骨盆病例比四肢骨病例的强化率降低更为显著(P=0.024)。结论地诺单抗治疗后,CT显示骶骨、骨盆和四肢骨部位的骨巨细胞瘤病变内血运均显著降低,骶骨和骨盆部位肿瘤血运降低更为明显,同时病变内新生骨形成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术前应用地舒单抗治疗骨巨细胞瘤后,肿瘤血运变化的情况。方法 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共22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32.1 (18~48)岁。肿瘤部位包括:骶骨9例,桡骨4例,胫骨2例,肱骨2例,髂骨、坐骨、尺骨、股骨和腓骨各1例。对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组织学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比较用药前后的影像学和组织学变化评价地舒单抗治疗肿瘤后肿瘤血运的变化情况。用药前行肿瘤部位增强CT检查,地舒单抗治疗后每3个月行增强CT检查,比较用药前后的强化率的变化,并评价是否可行手术。对术前穿刺标本和术后病理标本进行微血管密度检测,评价用药前后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术前平均接受地舒单抗治疗5个月(中位4,范围3~12)。用药前和用药后血管的平均强化率分别为3.10和3.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肿瘤的平均CT强化率分别为2.01和1.43,用药后强化率显著降低(P=0.000)。用药前和用药后肿瘤的平均平扫CT值分别为46.2和93.1,用药后CT值显著升高(P=0.032)。骶骨或骨盆病例比四肢骨病例的强化率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12)。术后组织学检查显示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几乎消失,单核基质细胞明显减少,药物治疗后的微血管密度显著降低(P=0.000)。结论骨巨细胞瘤接受地舒单抗治疗后,肿瘤的CT强化率显著降低,术后标本的微血管密度显著降低,术前应用地舒单抗治疗可显著降低骨巨细胞瘤的肿瘤血运。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脊柱骨肿瘤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87例脊柱骨巨细胞瘤(GCTB)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于术后随访1年,依据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与否将其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分析影响脊柱GCTB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87例脊柱GCTB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26例,复发率为29.89%(26/87);复发组手术方式为次全椎节切除术、病灶边缘未灭活、术后未放疗、未使用双磷酸盐、侵袭至室间外占比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肿瘤位置、Ennecking分期、术前Frankel分级、手术入路、年龄及肿瘤长径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为次全椎节切除、病灶边缘未灭活、术后未放疗、未使用双磷酸盐、侵袭至室间外为影响脊柱GCTB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 采用次全椎节切除术、侵袭至室间外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较高,进行病灶边缘灭活、术后放疗、使用双磷酸盐治疗的患者术后复发率较低,分析脊柱GCTB患者术后相关影响因素有利于指导临床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骶骨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我中心于1990~2017年接受治疗的27例骶骨骨巨细胞瘤患者的病历资料,男10例,女17例,平均34 (19~50)岁。其中2例A型(累及S3以下)接受病灶边缘性切除;8例B型(累及S2及以下)、12例C型(累及S1及以下)、5例D型(累及骶髂关节)接受瘤内刮除术。术后随访18~132个月,平均58个月。其中5例失访,入组22例。结果术后复发6例(27%),均为接受病灶刮除病例。2例行再次刮除后未复发,4例行保守治疗(连续栓塞,迪诺单抗)后1例肺转移,其余病变未有进展,目前均带瘤存活。刮除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鞍区麻木及一过性二便功能障碍。5例术后出现伤口深部积液,1例出现肠瘘,1例出现内固定断裂。结论对于S3以下骶骨骨巨细胞瘤整块切除术可获得较好效果;对于S3以上病变瘤内刮除可以保护患者的鞍区感觉和二便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 3D 打印人工椎体在颈椎骨巨细胞瘤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 前后联合入路肿瘤切除后重建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12 月至 2019 年 4 月应用 3D 打印人工椎体在颈椎 GCTB 前后联合入路肿瘤切除后重建的 5 例患者。其中男 2 例,女 3 例;年龄 36~64 岁,平均 46.8 岁。颈椎肿瘤病灶位于 C_4 1 例、C_5 1 例、C_(6~7) 1 例,C_7 2 例,初次手术 3 例,外院治疗后复发 2 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协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 颈椎脊髓功能评分、并发症、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发生重要血管神经损伤。3 例行一期手术,2 例行二期手术,总手术时间 220~320 min,平均 (266±40) min,总术中出血量 450~3000 ml,平均 (1550±1105)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 12~48 个月,平均 26.4 个月,所有病例术后疼痛消失、功能改善,术后 3 个月 VAS 评分 1~2 分,平均 (1.60±0.55) 分,术后 3 个月 JOA 评分13~15 分,平均 (14.20±0.84) 分。未见假体松动、移位、断裂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现局部复发和其它部位转移灶。结论 3D 打印人工椎体在颈椎 GCTB 前后联合入路肿瘤切除后重建的临床应用可获得满意的肿瘤控制及重建效果,可进一步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骶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s,GCT)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法、局部复发率、并发症等。方法 2000年7月至2013年12月,共790例骶骨原发肿瘤患者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骶骨GCT 141例,占骶骨原发肿瘤总和的17.8%。其中男69例,女72例,平均年龄34.2(16~61)岁。129例骶骨GCT患者的治疗方式为病灶内边缘切除(切刮)术,6例接受肿瘤切除术,6例因肿瘤巨大,只接受了多次血管栓塞术。99例应用了术中腹主动脉临时阻断技术(血管阻断组),其余36例术中未进行腹主动脉临时阻断(非血管阻断组)。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复发和骶神经保留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500~12 000 ml,平均(3223.3±2379.6)ml。血管阻断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546.3±590.7)ml,明显少于非血管阻断组的(4727.8±2296.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25例复发(18.5%),其中血管阻断组有13例(13.1%)复发,非血管阻断组有12例(33.3%)复发,血管阻断组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非血管阻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骶骨GCT发生肺转移5例,发生肉瘤变3例。结论对于骶骨GCT,通过术中控制出血措施,利用切刮除术可以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骶神经功能,是目前外科治疗较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脊柱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较为少见,诊断依靠临床、影像和病理三结合原则。脊柱GCTB的治疗难度较大,目前还没有基于循证医学的治疗流程和共识,因而具有很强的挑战性。手术仍然是脊柱GCTB治疗的首选方法,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完整切除肿瘤及术后辅助使用地诺单抗(denosumab)是目前推荐的综合治疗方法。整块切除是脊柱GCTB的理想治疗方式,但手术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不同的部位制定不同的手术方案。地诺赛麦对于手术无法完全切除、复发及转移性GCTB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术前使用能够有效降低GCTB外科分期,并为整块切除手术创造条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骶骨脊索瘤发病率低,手术切除复杂,获得安全的外科边界困难,术后复发风险较高。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计算机导航辅助骶骨脊索瘤切除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9年至2016年,在我院接受计算机导航辅助切除的骶骨脊索瘤病例资料,共纳入32例,包括27例原发肿瘤和5例复发肿瘤。肿瘤的最高水平有29例位于S3水平以上,3例位于S3水平以下。术前将患者骶骨部位CT和MRI的数据导入导航系统工作站,分别在CT和MRI图像上描绘出肿瘤范围,再将CT与MRI图像融合。术前计划按照距离肿瘤边缘1.5 cm设计切除范围。术中在导航辅助下确认和标记出肿瘤位于骶骨的水平、截骨线和软组织的安全切除范围。术后对完整切除的肿瘤标本进行处理,评价切除边界。观察和记录伤口不愈合、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每3个月进行复查随访。结果全部患者均按照术前导航系统中设计的切除计划完成手术。导航平均注册误差为(1.5±0.6) mm,导航注册和扫描过程平均用时 (18.2±4.7)min。手术时间 140~495 min,平均305.9 min,术中失血量为300~8500 ml,平均(2773.8±1816.0)ml。肿瘤切除的外科边界包括广泛切除24例、边缘切除4例和囊内切除4例。伤口并发症包括2例伤口感染和4例伤口延迟愈合。术后随访 2~102个月,平均 (47.5±23.31)个月,术后复发4例 (12.5%)。复发病例均为囊内边界,外科边界与肿瘤复发显著相关(P=0.000)。患者术后 MSTS 评分19~30分,平均 (27.4±2.1) 分。结论计算机导航辅助骶骨肿瘤切除,可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在获得安全的外科边界和控制局部复发方面有积极作用。该手术的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91年11月-2005年9月手术治疗的44例骨巨细胞瘤。结果 4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至14年1个月,平均10年2个月。病灶刮除植骨11例,肿瘤复发3例;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16例,肿瘤复发2例;瘤段切除灭活再植7例,肿瘤复发1例;瘤段切除关节融合3例,肿瘤复发0例;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7例,肿瘤复发0例。病灶刮除组总复发率19%,瘤段切除总复发率为6%。结论 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术和肿瘤瘤段切除术均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骶骨骨巨细胞瘤的CT增强扫描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骶骨肿瘤患者的CT增强扫描特点,依据病理结果,划分骨巨细胞瘤(实验组)与非骨巨细胞瘤(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研究CT增强扫描后CT值的变化特征.结果在60例骶骨肿瘤中,骨巨细胞瘤22例,增强后强化最显著区域平均CT值为121.59±21.82HU;非骨巨细胞瘤38例,增强后强化最显著区域平均CT值为61.24±20.60HU;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当CT值≥97HU时,诊断骨巨细胞瘤的敏感度为90.9%,特异性为99.97%.结论 CT增强扫描,CT值的定量分析在骶骨骨巨细胞瘤的定性诊断中有一定的导向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成人脊柱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经验,探索儿童脊柱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儿童脊柱良性肿瘤患者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2~14岁,平均(9.2±3.7)岁。颈椎5例,胸椎6例,腰椎9例,胸腰椎多发2例。其中前路(3例)采取颈椎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路(19例)采取刮除植骨内固定手术,对于椎体肿瘤注意尽量保留病椎上下终板,保留骨骺。结果本组病例无失访,随访1~5年,平均(3.1±1.2)年;除1例出现复发,其余患者术后局部疼痛症状在术后2周内明显好转,VAS疼痛评分由术前的(5.8±1.2)分下降至术后2周时的(1.7±0.8)分(P0.05);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2例由C级恢复至E级,10例由D级恢复至E级,其余患儿无神经功能障碍。其中并发扁平椎改变患儿8例,病变椎体高度由术前(0.5±0.1)cm到术后1年增加到(1.2±0.3)cm(P0.05)。结论在儿童脊柱良性肿瘤切刮除手术治疗中,如果能对脊柱椎体骨骺进行一定的保留,同时仅行有限节段的脊柱融合治疗,内固定的早期取出,都有利于减少手术对儿童脊柱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原发骶骨肿瘤手术治疗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骶骨肿瘤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10年间,我院收治的29例原发骶骨肿瘤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13例。平均32.6岁。病程1年4个月~3年。低位14例,高位15例。偏位17例,中央12例。骨巨细胞瘤13例,脊索瘤8例,软骨肉瘤4例,神经纤维瘤2例,副神经节瘤和黑色素瘤各1例。单纯后入路骶骨肿瘤切除或刮除术19例,前后联合入路骶骨肿瘤切除或刮除术10例;同期行腰骶椎骨盆内固定1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死亡。术中出血平均为1800ml。14例低位肿瘤,13例术后神经功能正常,1例神经功能恢复不理想。15例高位肿瘤中,术后1例失访,12例神经功能恢复,2例神经功能异常。21例患者获得平均4年10个月的随访,5例复发,2例死亡,余14例正常。结论应根据肿瘤的位置高低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采用前入路时同时结扎髂内血管,可减少术中出血;在不影响肿瘤切除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双侧S1~2及至少一侧S3神经根,或一侧S1~3神经根,可获得较理想的神经功能恢复;高位骶骨肿瘤应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固定方式重建腰骶髂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骶骨肿瘤的外科治疗复杂,本文就我科收治的37例骶骨肿瘤治疗经验探讨骶骨肿瘤的外科治疗要点.方法:回顾1999-2007年间我科收治的37例骶骨肿瘤患者,年龄19~78岁,中位年龄51岁,女性17例,男性20例.其中,脊索瘤11例,骨巨细胞瘤8例,转移瘤6例,骨髓瘤4例,神经纤维瘤3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骨肉瘤2例,软骨肉瘤1例.病变侵犯S3以下的21例;侵犯S2及以上16例.37例预期生存时间大于6个月,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S3及以下部位多采取骶骨肿瘤外科边界切除为主,侵犯S2及以上多采用囊内切刮-脊柱骨盆重建术.结果:全部手术成功,无一例术中死亡,疼痛均较术前缓解,术后患者大小便功能改善11例.26例获得随访,随访4个月至8年,中位数为37个月,6例死于远位转移,3例死于全身衰竭,2例复发再次手术,其余15例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充分做好严密的止血措施、脊柱稳定性的重建及神经根的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娴熟的手术操作是成功手术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阻断联合内固定重建技术治疗高位骶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于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38例骶骨肿瘤患者,采用腹主动脉阻断下骶骨肿瘤切除+骨水泥填充+改良Gaveston内固定技术重建。原发性肿瘤29例,转移癌9例。肿瘤位于S1椎体14例,S2椎体12例,S1~S2椎体12例。记录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疗效、并发症以及随访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330~420min,手术出血量为(2400±1656)ml,无术中死亡。术后患者腰骶部疼痛及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7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半年后恢复;6例术后切口感染及延期愈合。术后随访6~36个月,复发3例,死亡2例。1例脊索瘤患者术后半年复发,1例尤文肉瘤患者术后2月复发,1例转移癌患者3月复发。2例转移癌患者分别于术后14个月、20个月因全身衰竭而死亡。结论 腹主动脉阻断联合肿瘤切除+骨水泥填充+改良Gaveston内固定技术是治疗高位骶骨肿瘤的有效手段,该术式可以减少出血,保证骶骨肿瘤切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有利于骨盆和脊柱的稳定性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术后可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盆肿瘤的发病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46例骨盆肿瘤及瘤样病变,男30例,女16例;年龄16~70岁,平均48岁;良性肿瘤20例,占44%.其中内生性软骨瘤6例,骨软骨瘤5例,单纯骨囊肿2例,骨巨细胞瘤2例,韧带样纤维瘤2例,骨巨细胞瘤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恶性肿瘤26例,占56%.其中骨肉瘤2例,软骨肉瘤6例,骨转移瘤18例.从临床、影像和病理分析骨盆肿瘤特点,39例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肿瘤复发情况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0例良性肿瘤完整随访,随访1~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4个月,均无复发,髋关节正常.26例恶性肿瘤随访1~9年,平均5年,6例软骨肉瘤未复发,2例骨肉瘤局部无复发,出现肺转移,均死于呼吸功能衰竭,1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中仍存活3例,19例手术后患者骨盆处症状明显改善,9例行骨盆重建术的患者术后复查均能做蹲起动作,步态基本恢复正常.7例行耻骨扩大切除术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内脏器官的下坠.结论骨盆肿瘤中恶性肿瘤占较高比例,良性肿瘤手术后复发机会少;骨肉瘤及软骨肉瘤采取半骨盆截肢效果佳,肿瘤局部复发率低;骨盆恶性肿瘤切除重建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明显优于半盆截肢术,但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于恶性肿瘤单纯骨转移患者手术可明显减轻局部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04.co m编辑部(版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研究骨盆参数包括骶骨角、骨盆倾斜度、骨盆指数与老年脊柱矢状位平衡性的相关性,探讨骨盆参数在判定老年脊柱平衡性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诊治的26例老年脊柱矢状位曲线不良的病例(包括老年退变性胸腰椎侧弯后凸畸形1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胸腰椎后凸畸形12例);男9例、女17例,平均年龄69.2岁(56~79岁)。判定脊柱矢状位平衡性,判定标准包括:(1)患者站立位时不需要双髋过伸及双膝屈曲代偿为脊柱矢状位平衡,如需代偿则为脊柱矢状位失衡;(2) SVA值:侧位像上脊柱矢状面的C7铅垂线位于距S1后上角的±2.5 cm之内为脊柱矢状位平衡,否则为脊柱矢状位失衡。对脊柱矢状位平衡性判定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进行分析。根据脊柱矢状位平衡性分为平衡组和非平衡组,测定两组病例骶骨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度(pelvic tilt,PT)和骨盆指数(pelvic incidence,PI),应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比较两组SS、PT和PI有无差异。结果 脊柱平衡性判定的一致性为92.3%,Kappa系数为0.861;对脊柱平衡性判定的可重复性为96.1%,Kappa系数为0.938。分为平衡组14例,非平衡组12例;平衡组中SS为(37±11)°,PT为(22±10)°,PI为(63±13)°,非平衡组病例中SS为(26±12)°,PT为(21±13)°,PI为(47±14)°;两组病例中SS和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脊柱矢状位曲线不良病例的脊柱矢状位平衡性与SS和PI相关,其中SS为主要影响因素可作为脊柱矢状位平衡性和手术策略制订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骶骨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常见的骶骨肿瘤术后并发症类型及相应预防治疗措施,为提高骶骨肿瘤的手术治疗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5年8月进行手术切除的92例骶骨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骶骨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类型、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骶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术中大量出血和伤口相关并发症:本组中14例(15.2%)围手术期失血量大于3000ml,切口局部发生延迟愈合的8例(11.59%),切口感染5例(7.25%)。在获得长期随访的69例患者中30例(43.48%)发生肢体麻木、括约肌功能障碍和男性性功能障碍。行ISOLA内固定者术后6例(17.14%)出现腰部僵直。结论术中大量出血、神经根丛损伤、伤口并发症、腰椎骨盆失稳-重建相关并发症是除肿瘤局部复发之外最常见骶骨肿瘤术后并发症类型,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可以将并发症的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EOS影像系统在成人脊柱侧凸评价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进行EOS影像摄片的脊柱侧凸患者共41例。其中男5例,女36例,平均年龄64.6岁。利用ster EOS软件三维模型重建获得脊柱侧凸的各个测量数值,包括:Cobb’s角、顶点椎体轴面旋转角、T_(1~12)后凸角、T_(4~12)后凸角、L_(1~5)前凸角、L_1~S_1前凸角、骨盆入射角和矢状面骨盆倾斜角、外侧骨盆移位以及骨盆轴面旋转度。由2名放射科医师分别独立重建,并共同对模型与影像契合度进行评分。利用观察者间变异系数评价2名医师测得数据的观察者间变异。同时根据Cobb’s角将患者分为3组,并分析各组间契合度评分有无差异。结果脊柱测量值中,Cobb’s角、顶点椎体轴面旋转角、T_(4~12)后凸角、L_(1~5)前凸角和L_1~S_1前凸角的观察者间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别为0.990、0.911、0.971、0.972和0.949(P0.01)。仅T_(1~12)后凸角的观察者间ICC较差,为0.194(P=0.104)。骨盆测量值中,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矢状面骨盆倾斜角、外侧骨盆移位以及骨盆轴面旋转度的观察者间ICC分别为0.846、0.885、0.914、0.987和0.779(P0.01)。3组Cobb’s角不同的患者模型契合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21,P=0.015)。结论使用EOS系统摄片和sterEOS后处理软件对成人脊柱侧凸进行3D建模能获得很好的测量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医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以更好地评判脊柱侧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四肢长骨初发非恶性骨巨细胞瘤(Jaffe病理学Ⅰ~Ⅱ级)刮除植骨术与刮除骨水泥填充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本院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且随访36个月以上的64例初发四肢长骨非恶性骨巨细胞瘤病例,将其按病灶刮除后植入材料的不同分为2组,进行术后1年和3年疗效的评比.刮除植骨组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19~59岁,平均29.0岁,Jaffe病理学Ⅰ级9例、Ⅱ级29例;刮除骨水泥填充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21~53岁,平均31.2岁,Jaffe病理学Ⅰ级5例、Ⅱ级21例.结果:根据Mankin疗效评定标准:Ⅰ~Ⅱ级骨巨细胞瘤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1年复发率(7.7%)低于刮除植骨组(31.6%)(χ2=5.15,P<0.05),其中Ⅱ级骨巨细胞瘤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1 年复发率(9.5%)亦低于刮除植骨组(34.5%)(χ2=4.16,P<0.05).Ⅰ~Ⅱ级骨巨细胞瘤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3年复发率(15.4%)低于刮除植骨组(44.7%)(χ2=6.03,P<0.05),其中Ⅱ级骨巨细胞瘤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3年复发率(14.3%)亦低于刮除植骨组(48.3%)(χ2=6.27,P<0.05).结论:四肢长骨初发非恶性骨巨细胞瘤刮除骨水泥填充术后1年和3年疗效均优于刮除植骨术,在临床情况允许下可采用肿瘤刮除骨水泥填充术来治疗四肢长骨初发非恶性骨巨细胞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