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癌症研究发展迅速,化疗的出现可以提高大多数癌症的生存率.尽管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的治疗方式已开始在某些肿瘤中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但化学治疗仍是几乎所有癌症类型的全身治疗方案之一.尽管当今有各种各样的化学疗法可供选择,但是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耐药性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骨肉瘤化疗耐药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2.
骨肉瘤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肉瘤是最好发于10到20岁青少年的原发恶性骨肿瘤,易发生肺部转移,约20%的患者初诊时发现有肺转移,另有30%的患者肺转移是在确诊后1年内发生。由于骨肉瘤恶性程度及转移率高,其远处转移是大多数骨肉瘤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  相似文献   

3.
正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约占全部骨肿瘤的15%,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1])。OS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高位截肢治疗,随着影像学、辅助化疗、外科技术及生物力学工程学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OS的治疗由单纯高位截肢术发展为以保肢手术、新辅助化疗相结合的综合保肢治疗,OS患者的截肢率显著降低、5年生存率较过往有所提高,然而,尽  相似文献   

4.
骨肉瘤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肱骨干骺端、胫骨近端和股骨远端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虽然手术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将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30%提高至50%~70%,但其易复发且易发生转移,骨肉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依然很高。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骨肉瘤的发病机制除了与环境因素有关外,还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基因多态性是遗传因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目前,关于骨肉瘤易感性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已很多,并取得一定的成就,均是致力于骨肉瘤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本文就近年来关于骨肉瘤易感性与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阙祥勇  李新志 《肿瘤防治研究》2011,38(11):1326-1328
0 引言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期最常见的原发骨恶性肿瘤,年发病率约为3/100万[J],日前骨肉瘤主要采用新辅助化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其总5年无瘤生存率提高到了60%~80%.但近20年,尽管国际诸多研究机构进行了大量的努力,骨肉瘤生存率依然停滞不前[2].  相似文献   

6.
王雅灵  闵大六 《癌症进展》2016,14(4):311-315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术前和术后化疗结合手术治疗是目前骨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肿瘤多药耐药是骨肉瘤发生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明确骨肉瘤化疗的耐药机制,逆转骨肉瘤耐药,降低骨肉瘤患者复发转移率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骨肉瘤化疗耐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骨肉瘤的化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骨肉瘤化疗的意义、发展、实际价值,介绍了目前常用的主要药物、联合用药、其它辅助治疗及已出现转移灶病人的化疗。  相似文献   

8.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骨恶性肿瘤.自从化疗引入骨肉瘤的综合治疗,患者的生存率获得了显著的改善,大约2/3的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本文就骨肉瘤的化疗历史和当前的现状进行述评.骨肉瘤患者应当在专业的骨肿瘤诊治中心接受治疗,我国进行骨肉瘤多中心协作研究己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骨肉瘤是源于间叶组织以能产生骨样组织的梭形基质细胞为特征的恶性肿瘤,占原发性骨的恶性肿瘤的首位.随着手术、放疗以及化疗水平的提高,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明显提高,但仍有大部分患者死于肺转移.骨肉瘤的肺转移涉及一系列过程,包括肿瘤细胞从原发瘤成功地进入循环系统、在循环系统的存活、定居转移灶、浸润周围的组织、转移灶肿瘤血管的生成、肿瘤的生长等[1].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查骨肉瘤发病相关的基因,探讨其对于骨肉瘤发病的意义。方法:采用3个骨肉瘤细胞株(MG-63、Saos-2、U-2OS)及1个成骨细胞株(Hfobl.19),提取总RNA,合成生物素标记的cRNA,与Affymetrix~(?)GeneChip~(?)U133A芯片杂交,筛查骨肉瘤细胞差异表达≥2.0倍的基因。挑选其中10个差异表达基因,分别设计合成引物,用嵌合荧光(SYBR~(?) GreenⅠ)实时PCR法定量检测9例新鲜骨肉瘤标本中该10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应用ABI Prism 7 000分析其与成骨细胞株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在芯片包含的所有基因(约22 000个转录本)中,3个骨肉瘤细胞株与成骨细胞株相比较,共同上调58个基因,共同下调142个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包括能量和物质代谢基因、癌基因、信号转导基因、转录相关基因、细胞周期基因、细胞凋亡基因、免疫反应基因、抑癌基因等。在200个差异表达基因中挑选10个差异表达基因,利用实时RT- PCR检测9例骨肉瘤组织标本中该10种基因的表达结果与芯片结果完全相符。结论:骨肉瘤是一种多基因病变,应用基因芯片可以发现该肿瘤发病相关的基因,为深入探讨骨肉瘤的基因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骨肉瘤的化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肉瘤是最常见骨原发性恶性肿瘤,多危及青少年,病死率极高。1970年以前标准治疗是截肢术,但5年生存率在15%左右。80%的病人在确诊时已有微小转移灶。近25年来,随着新辅助化疗、保肢手术、肺转移瘤清扫术的开展,骨肉瘤治愈率明显提高,5年无瘤生存率已达80%。本就骨肉瘤化疗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骨肉瘤啊?""我家孩子得骨肉瘤了,怎么办啊?他刚刚20岁!"我在接诊时常常听到这样的问话。这里,我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骨肉瘤。骨肉瘤和常见的肺癌、胃癌、乳腺癌一样,都是恶性肿瘤,只是它们的来源不同。顾名思义,骨肉瘤长在骨头上,它来自于骨头的梭形间质细胞。正常的间质细胞发生了恶性变化,不受控制,生长得特别快、特别活跃。而且,这些快速生长的细胞还不愿意在一个地方好好待着,要通过血液向全身各个地方跑,最常见的地方是肺,这就形成了肺转移、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3.
骨肉瘤是儿童及青少年最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其发生率为每百万人口中4至5例,各种族间无差异。梭形的肿瘤细胞产生骨样基质是它的特点。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对骨肉瘤患者进行包括截肢手术在内的局部治疗后,其总体生存率在10%~20%。  相似文献   

14.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上世纪70年代以前,骨肉瘤的预后很差。随着化疗的引入,骨肉瘤的综合治疗得到发展,进而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本文总结了骨肉瘤化疗发展的过程,并就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说明,指出当前骨肉瘤的化疗策略,强调我国应开展骨肉瘤领域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5.
牛晓辉  黄真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24):1390-1392
骨肉瘤是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原发性骨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3/100万/年,中位发病年龄为20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5:1,多见于四肢长管状骨干骺端,尤其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血行转移至肺是骨肉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  相似文献   

16.
铂类药物化疗与基因多态性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支柱之一,选择敏感而低毒的化疗药物是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的关键。现阶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多种抗肿瘤药物可通过化疗药物疗效及毒性预测分子及其基因多态性预测患者对相应药物的敏感性和毒性。铂类药物是最常用的化疗药物,与其它药物组成了多种有效的化疗方案,这里我们对常见铂类药物的疗效预测分子做一综述,为临床深入开展“铂类药物疗效预测个体化化疗”提供依据和支持。铂类药物进入肿瘤细胞后与DNA结合,形成Pt-DNA加合物,导致DNA的链间或链内交链,引起DNA复制障碍。DNA修复能力是影响铂类药物疗效的…  相似文献   

17.
骨肉瘤患者肿瘤伴随抑制现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肉瘤患者的肿瘤伴随抑制现象(CTR)、预测肺转移的高危患者,并对其进行抗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骨肉瘤患者手术前后1周血清中内皮抑素(E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术后每月摄胸部X线片和每3个月行胸部CT扫描,以了解是否有早期肺转移。比较出现肺转移组患者与未出现肺转移组患者手术前后ES、VEGF、bFGF和TGF-β1变化值的临床意义。结果在肺转移组8例与无肺转移组9例手术前后血清中ES变化值和VEGF升高值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两组手术前后血清TGF-β1、bFGF变化值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本组骨肉瘤患者可能存在肿瘤伴随抑制现象。血清VEGF、ES手术前后的变化值有望成为骨肉瘤患者术后早期筛查肺转移的预测因子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基因的表达对胃癌的药物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有的基因与药物的疗效相关,有的基因与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关,而有的基因则与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相关。胃癌化疗相关基因的研究对提高患者化疗疗效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对胃癌化疗相关基因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在铂类、嘧啶类、紫杉醇类以及靶向药物相关基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骨肉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u X  Chen ZR  Zhang GJ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11):678-681
目的 探讨反映骨肉瘤预后的蛋白标记物。方法 对骨肉瘤石蜡组织作免疫组化和Tunel染色,研究p53 c-myc和bcl-2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l)的关系,及其与病理类型和患者颅后的关系。结果 p53、c-myc和bcl-2的表达水平与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与病理类型无相关关性。p53、c-myc、bcl-2和细胞凋亡指数与患者远期生存密切相关。结论 p53、c-myc和bcl-2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凋亡指数可作为判断骨肉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可指导临床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表面骨肉瘤的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从1996年10月至2002年2月共收治13例表面骨肉瘤病人,其中骨旁骨肉瘤10例,骨膜骨肉瘤2例,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1例。10例骨旁骨肉瘤病人中,9例行肿瘤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其中8例广泛切除,1例行边缘性切除;另1例股骨中段肿瘤的病例行肿瘤广泛切除,瘤骨壳灭活再植术。2例骨膜骨肉瘤病人1例行肿瘤广泛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另1例行肿瘤广泛切除,瘤骨壳灭活再植术。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的病人行截肢术。结果 对所有的病人进行了2个月至5年的随访。至今全部病例存活,其中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的病人随访时间为6个月。讨论 表面骨肉瘤是较少见的肿瘤,应加强对其临床表现、生物学行为、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认识。在正确诊断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