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个性化护理及效果。方法将56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结果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均有较好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是老年痴呆护理中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常规药物治疗联合个性化分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患者2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分别给予2组患者吸氧、降血压、血糖水平控制、脱水、神经营养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摄入等对症支持治疗和阿司匹林、肝素钠注射液、尿激酶及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个性化系统性的分级护理,使用脑卒中专用生存质量评估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9个月后生存质量调查得分为(196.8±14.1)分高于对照组的(151.4±12.5)分,观察组患者在自理能力、社会活动、思维能力、上肢功能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及时地接受系统的康复训练有助于脑卒中患者身体状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个性化针对性心理护理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个性化护理,观察组在接受个性化护理同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2组治疗前后抑郁情况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间 HAMD评分及 GQOLI-7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2组 HAMD 评分均有所降低,GQOLI-74评分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接受个性化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常规药物治疗联合个性化分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及预后的综合影响。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4例,2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依达拉奉、肝素钠注射液、尿激酶及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予个性化分级护理,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分别于患者入院1个月后观察并统计其吞咽功能、肢体运动康复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吞咽功能评分、肢体运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联合个性化分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和肢体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良好的康复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双盲法规则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11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分别接受出院后常规护理(对照组55例)及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组55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降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升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均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肿瘤患者中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老年肿瘤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与B组各65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入院时,A组SAS、SDS评分与B组无显著差异(P> 0.05);出院时,B组SAS、SDS评分低于A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A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给予老年肿瘤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后,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并研究老年痴呆患者的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8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4例。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以后的效果。结果 6个月以后,对两组患者的智能量表(MMSE)、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更好,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痴呆患者在临床护理干预的时候,为患者配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智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医情志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愤怒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愤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5例急性脑卒中后愤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情志护理,在干预后分别采用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问卷和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状态-特质愤怒问卷各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量表得分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功能状态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51、4.62、3.21、4.87、2.98、5.13,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有利于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愤怒情绪,减轻负性情绪对身体的不良影响,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颈椎病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颈椎病患者9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9例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9例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疗效、SDS、S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症状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77.55%,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颈椎病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并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医药科学》2017,(8):154-156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8月在我院康复科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出院后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出院前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出院前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责任制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对改善老年男性患者夜尿症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住院的老年男性夜尿症患者60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本院住院的老年男性夜尿症患者6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按照泌尿外科夜尿症护理常规要求给予护理,实验组在此护理措施基础上,由具备夜尿症专科疾病护理知识的护士结合老年患者生活习惯、心理状态和患者夜尿特点针对性给予健康指导和饮水计划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夜间排尿次数、排尿量、第1次睡醒时间,评价两组夜尿症疾病护理知识的掌握和执行计划的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夜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量、第1次睡醒时间和执行计划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0、13.491、-19.448,x2=5.688,均P<0.05);实验组对夜尿症护理知识和防跌倒知识掌握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53、-6.466,均P<0.01).结论 责任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减少老年患者夜间如厕频率,提高患者执行治疗护理措施依从性、睡眠质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6,(18):116-118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舒适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焦虑情绪变化、日常生活能力变化(BI)、护理满意度。结果察组患者焦虑情绪得分(45.02±3.7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8.78±4.25)分,(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分(60.25±5.34)明显高于对照组(48.35±7.58),(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舒适护理模式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值得广泛推荐。  相似文献   

14.
Clopidogrel is an effective antiplatelet medication used for 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ischemic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various cardiovascular, cerebrovascular and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condition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role of clopidogrel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nd to review the existing data from randomized trials supplemented by pilot and mechanistic studies that supports these indications for its use. An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pharmacology of clopidogrel is provided. After Phase III trials, such as the CAPRIE (Clopidogrel versus Aspirin in Patients at Risk of Ischemic Events) and MATCH (Management of Atherothrombosis with Clopidogrel in High-risk patients) trials, the role of clopidogrel in secondary prevention is well defined. The role of clopidogrel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neuro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is evolving based on new pilot trials. At present, there is insufficient data to recommend the use of clopidogrel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Clopidogrel may be a valuable alternative to aspirin. However, more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assess the role of clopidogrel in selected patient groups with respect to acute ischemic stroke.  相似文献   

15.
Clopidogrel is an effective antiplatelet medication used for 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ischemic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various cardiovascular, cerebrovascular and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condition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role of clopidogrel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nd to review the existing data from randomized trials supplemented by pilot and mechanistic studies that supports these indications for its use. An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pharmacology of clopidogrel is provided. After Phase III trials, such as the CAPRIE (Clopidogrel versus Aspirin in Patients at Risk of Ischemic Events) and MATCH (Management of Atherothrombosis with Clopidogrel in High-risk patients) trials, the role of clopidogrel in secondary prevention is well defined. The role of clopidogrel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neuro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is evolving based on new pilot trials. At present, there is insufficient data to recommend the use of clopidogrel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Clopidogrel may be a valuable alternative to aspirin. However, more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assess the role of clopidogrel in selected patient groups with respect to acute ischemic stroke.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发作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发作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Ashwarth评分情况以及患者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Ashwarth评分(62.42±1.21)分、(2.04±0.4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1±1.42)分、(1.73±0.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3.33%、并发症发生率1.6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1.66%、3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发作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肌张力缓解,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45例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高龄老年缺血性卒中组(高龄组,≥80岁)和低龄老年缺血性卒中组(低龄组,60~<80岁),其中高龄组96例,低龄组249例,测定空腹血浆Hcy水平,比较高龄组和低龄组以及不同缺血性卒中各亚型间的血浆Hcy水平,观察血浆Hcy水平与其他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高龄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为(21.07±14.63) μmol/L,低龄组为(15.89±9.05) μmol/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Hcy血症发生率与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r=0.480、0.571,P<0.05).高龄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者血浆Hcy水平为(26.58±4.76) μmol/L,与其他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Hcy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高血压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Hcy水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7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跌倒评估,并采取防跌倒知识宣教.比较两组的跌倒发生率.结果 年龄≥80岁者发生跌倒的危险性最高,21:00~8:00为跌倒事件高发时间段,跌倒的地点多发生在床边,患者体力不支等是发生跌倒的主要因素.观察组的跌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全面动态评估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策略,可减少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对脑梗塞患者应用个性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共10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个性化康复计划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患者临床缓解比例(68.0%),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比例(96.0%)具有显著优越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脑梗塞患者应用个性化康复计划护理,能够收到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提高患者临床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丁咯地尔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发病时间在 72h之内的脑梗死住院患者 ,给予丁咯地尔静脉滴注 14d,评估其治疗前后神经功能 ,并观察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 ,发现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明显 ,血液流变学亦有显著改善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发病 72 h内使用丁咯地尔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