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某医院肿瘤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及职业倦怠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护理人员52名作为调查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调查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及职业倦怠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肿瘤科护理人员的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5);MBI-HSS中情感淡漠、情绪衰竭评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而成就感缺乏评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5),情感淡漠、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缺乏中分别有63.46%、57.69%、94.23%为高度倦怠。MBI中情感淡漠、情绪衰竭与SCL-90各维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个人成就感与各评分间呈负相关(P0.05)。情感淡漠、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对心理状态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肿瘤科护理人员存在中度心理健康问题及中高度职业倦怠感,且两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的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现状,明确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为减轻ICU护士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10月对唐山市工人医院13个ICU 204名护士,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简易应对方式、职业倦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总分为(2.36±0.42)分,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是其护士最主要工作压力源(2.95±0.67)分。ICU护士积极应对方式为(1.78±0.46)分,与全国常模无差异;消极应对方式为(1.16±0.54)分,低于全国常模;ICU护士情感枯竭为(26.60±10.23)分,个人成就感为(26.20±9.78)分,去人格化维度为(6.99±5.31)分。相关性分析显示,ICU护士职业压力、消极应对与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积极应对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 ICU护士职业压力愈大,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愈重,积极应对方式可提高护士的个人成就感,消极应对方式易使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内科护士职业倦怠对工作能力及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调查绵阳市6家三甲综合医院312名心内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及与其工作能力、离职意愿的相关性。结果 140人存在职业倦怠(44.87%),护士的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均值均明显低于常模,个人成就感均值明显高于常模(P0.05)。不同离职意愿护士的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职意愿很低的护士情感衰竭、去人性化评分最高,个人成就感评分最低;离职意愿很高的护士情感衰竭、去人性化评分最低,个人成就感评分最高。不同工作能力护士的职业倦怠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能力各维度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去人性化评分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评分呈正相关(P0.05)。离职意愿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去人性化评分均呈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心内科护士职业倦怠可降低工作能力,增加离职意愿,而工作能力和离职意愿又会影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护士的职业道德倦怠现状,探讨护士的心理特征和职业倦怠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提高护士的心理一致感和压力应对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对4所综合医院和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75名护士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其职业倦怠状况及人格特质分布,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本次调查护士的职业倦怠感程度较M氏常模较高,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方面的差异显著(P0.01)。心理一致感与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相关(P0.01),即护士的心理一致感越高,职业倦怠程度越轻;职业倦怠与内外向,精神质、神经质存在显著相关(P0.01)。结论护士的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处于中等水平,个人成就感降低处于高度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职业倦怠对代谢性指标的影响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在湖北省9家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426名儿科护士参加本次调查。所有被调查者建立个人档案,记录基本信息。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计算体质指数(BMI)。血糖和血脂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1周内的职工健康检查数据。健康检查时间为2019年9—11月。使用职业倦怠量表(MBI-HSS)中文版调查护士职业倦怠情况。结果所有被调查者性别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29.5±5.5)岁。所有被调查对象按情感衰竭维度划分,轻度倦怠126人(29.58%),中度倦怠230人(53.99%),重度倦怠70人(16.43%);按去人格化维度划分,轻度倦怠183人(42.96%),中度倦怠168人(39.44%),重度倦怠75人(17.61%);按个人成就感维度划分,轻度倦怠178人(41.78%),中度倦怠205人(48.12%),重度倦怠43人(10.09%)。在情感衰竭维度,不同职业倦怠情况人群BMI、收缩压和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去人格化维度,不同职业倦怠情况人群BMI(P0.05)、收缩压(P0.05)和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情感衰竭维度,职业倦怠评分分别与BMI、收缩压和TC呈正相关(r=0.131、0.145、0.149,均P0.05);在去人格化维度,职业倦怠评分分别与BMI、收缩压和TC呈正相关(r=0.134、0.135、0.194,均P0.05)。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在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维度,职业倦怠评分分别与BMI(P0.05)、收缩压(P0.05)和TC(P0.01)存在线性相关。在情感衰竭维度和去人格化维度,职业倦怠均能够正向预测儿科护士的收缩压(γ=0.18,t=3.55,P0.01;γ=0.16,t=4.22,P0.01)。结论在情感耗竭和个人成就感维度,职业倦怠能增加湖北省9家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BMI、收缩压和TC升高的风险,职业倦怠能正向预测儿科护士的收缩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影像科护士的共情能力、职业倦怠和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共情能力与职业倦怠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10名影像科护士,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幸福感指数量表(IWB)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203份,有效回收率为96.67%。203名护士的IRI-C总均分为(2.46±0.44)分;MBI-HSS问卷中情绪耗竭均分为(2.71±0.54)分,情感淡漠均分为(1.53±0.32)分,个人成就感均分为(2.53±0.56)分;IWB总均分为(10.49±1.29)分。影像科护士的IRI-C总分与MBI-HSS各维度评分呈明显负相关,与IWB评分呈明显著正相关(P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影像科护士的共情能力对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具有中介效应(0.599,95%CI为0.413~0.815)。结论影像科护士的共情能力是职业倦怠对主观幸福感负面影响的保护因子,在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简化版和职业倦怠量表(MBI),对唐山市某医院302名护士进行职业倦怠、压力源、个性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现状调查。护士职业倦怠评分为66.38±18.27,情绪衰竭维度得分24.95±11.43,去人格化维度得分8.65±7.99,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32.83±8.8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情绪衰竭水平的影响因素依次是压力源、积极人格特征、收入满意度、社会支持、再选护理工作;去人格化水平影响因素依次是积极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压力源、积极应对方式、收入满意度;个人成就感的影响因素依次是积极人格特征、积极应对方式。该医院护士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工作压力源、个性特征和应对方式对护士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有不同的影响。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孙伟铭    袁也丰  董香丽    邹卿    何璐    林武 《现代预防医学》2015,(9):1570-1570
摘要:目的 探讨江西省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现况及其关系。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职业倦怠问卷—服务行业版(MBI-HSS)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对江西省各地652名基层医务工作者进行测评与分析。结果 (1)SCL-90得分:基层医务工作者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抑郁、敌对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3.193,2.615,3.009,3.327,3.102;P<0.05);而强迫症状、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MBI-HSS得分方面:情感淡漠(5.53±4.67)处于轻度水平,个人成就感(24.39±10.21)和情感衰竭(36.79±9.39)均处于中度水平;(3)SCL-90中部分因子与MBI-HSS中的情感淡漠和情绪衰竭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SCL-90中各因子与个人成就感维度之间相关程度相对较低。结论 江西省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倦怠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均较差,二者密切联系,应加强对该群体的关注并实行积极有效的对策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不良情绪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徐州市8所医院心内科37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调查一般资料、职业倦怠、社会支持、焦虑及抑郁情况,分析职业倦怠与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 258人职业倦怠发生率为69.35%,护士情感耗竭、去人性化维度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成就感低落维度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社会支持水平护士的情感耗竭、去人性化、成就感低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50分组的情感耗竭、去人性化明显高于50分组,成就感低落明显低于50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50分组的情感耗竭、去人性化明显高于50分组,成就感低落评分明显低于50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护士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与成就感低落呈正相关,与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及总分呈负相关(P0.05)。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与SAS、SDS呈正相关,成就感低落与SAS、SDS呈负相关(P0.05)。结论心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发生率较高,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是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天津地区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350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病房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高于门诊;工作职称越高,职业倦怠程度越低;个人月收入越低,职业倦怠程度越高。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情绪耗竭、去人格化维度与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存在正相关,低个人成就感与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呈负相关。③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护士总体工作压力对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和低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均具有预测作用;个人月收入和职称对情绪耗竭和低个人成就感2个维度均具有预测作用;工作类型对情绪耗竭、来自专业及工作的压力对去人格化均具有预测作用。结论不同的工作压力源和个人背景对护士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探讨护士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的关系。采用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的22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倦怠量表(MB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离职倾向问卷等工具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本研究受访者在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三个维度上的评分均明显高于Maslach常模(P均<0.05),精神质与去人格化、低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内外向与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量表以及离职倾向均呈显著负相关;神经质与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以及离职倾向呈显著正相关;掩饰性与情感衰竭和低成就感呈显著负相关;同时离职倾向与工作倦怠各维度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护士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天津市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天津市9所三级甲等医院415名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职业倦怠各维度中情感衰竭总分为25.19±9.98,去人格化总分为10.70±4.65,个人成就感总分为29.72±9.62,职业倦怠程度较高;社会支持总得分为39.85±8.19,属中等水平,其中客观支持得分为9.53±3.17,主观支持得分为22.22±5.14,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为7.60±2.69。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与个人成就感维度均呈正相关(P0.01),与情感耗竭维度及去人格化维度均呈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对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及个人成就感维度均有影响(P0.01)。结论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高,且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与社会支持之间联系紧密,应加强对儿科护士支持系统的构建,提高儿科护士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降低对工作的倦怠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助产士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现状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方便抽样法,2017年2月-2018年2月抽取山东省5所三级医院的130名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助产士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助产士职业倦怠程度为中等水平,去人格化属于中度倦怠,情绪耗竭、低成就感达到了高度倦怠;工作量及时间分配为主要压力源;助产士职业倦怠各维度及总分与职业压力各维度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P0. 05)。情绪耗竭与职业压力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去人格化与职业压力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低成就感与职业压力各维度(患者护理问题除外)呈显著正相关(P0. 05)。结论助产士职业压力较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对工作及身心健康均有严重影响,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缓解,保证助产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开封市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工作能力及离职意愿与职业倦怠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开封市9家医院的530名临床一线护士,运用马氏职业倦怠量表、综合工作能力指数量表及离职意愿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倦怠的检出率为43.9%。36~45岁护士情感衰竭得分高于其他年龄段护士(P<0.05);护师情感衰竭得分高于护士(P<0.05);本科学历护士个人成就感得分高于大专学历护士(P<0.05);工龄6~10年护士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得分高于1~5年护士(P<0.05);工作能力为优的护士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得分低于工作能力为差、中、良的护士(P<0.01);工作能力为优的护士个人成就感得分最高(P<0.01)。工作能力及离职意愿与职业倦怠相关(|r|=0.618~0.178,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能力、离职意愿及工龄是影响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结论开封市护士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工作能力及离职意愿影响护士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为管理者有效提高护士创新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与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江苏省6所医院的844名肿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得分为24.05±10.95,去人格化得分为6.11±5.89,个人成就感得分为32.21±9.73,创新行为的总得分为31.00±7.10。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情感耗竭、去人格化维度得分与护士创新行为呈负相关(r=-0.223、-0.212,均P0.01),个人成就感得分与其呈正相关(r=0.338,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倦怠中的情感耗竭、个人成就感是影响护士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P0.01)。结论肿瘤科护士较高的职业倦怠感会阻碍其创新行为,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其职业倦怠程度,从而提高护士的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山东省东营地区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与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及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2月—2019年2月,使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职业倦怠量表(M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和护士压力源量表对山东省东营地区56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东营地区护士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情感衰竭25.32±9.27,去个性化7.43±5.62,个人成就感26.76±10.23。(2)东营地区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职业倦怠阳性人数为510人,阳性率为90.75%。轻度倦怠者的人数共计163人,占29%;中度倦怠者的人数共计239人,占42.53%;重度倦怠者的人数共计108人,占19.22%。(3)不同年龄和护龄护理人员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婚姻状况护士情感衰竭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护士的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东营地区护士职业倦怠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2个维度的评分与工作压力的5个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r=0.329、0.516、0.431、0.373、0.532、0.441、0.332、0.556、0.463、0.307,均P0.05),个人成就感评分与工作压力5个维度评分呈负相关(r=-0.382、-0.413、-0.287、-0.343、-0.449,均P0.05)。(5)良好的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东营地区护士社会支持3个维度的评分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2个维度评分均呈负相关(r=-0.179、-0.136、-0.237、-0.126、-0.213、-0.195,均P0.05);社会支持3个维度的评分与职业倦怠的个人成就感评分均呈正相关(r=0.238、0.259、0.097,均P0.01)。结论东营地区护士职业倦怠的情况较为严重。年龄、护龄、婚姻状况、职称、编制、夜班情况、平均月收入及医院级别都是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和缓解压力有助于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10—1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河南省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的精神科护士使用心理资本问卷、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和职业倦怠感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750份,有效回收722份,有效率为96.27%。心理资本总均分为4.23±0.64,工作家庭冲突总均分为3.17±0.61,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分别是情感衰竭18.61±11.27、去人格化5.22±5.76和个人成就感29.13±11.60。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家庭冲突、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呈显著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r=-0.167、-0.380、-0.365、0.418,均P0.01);工作家庭冲突与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呈显著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显著负相关(r=0.460、0.368、-0.169,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精神科护士情感衰竭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心理资本和工作家庭冲突;影响精神科护士去人格化的因素有年龄、心理资本和工作家庭冲突;影响精神科护士个人成就感的因素有职称、心理资本和工作家庭冲突。结论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有待改善,特别是低年龄和低职称的护士。医院有关部门应重视和提高护士的心理资本状况,尊重及了解护士需求,降低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提高个人成就感,以缓解护士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重症医学科(ICU)护士的职业压力、心理资本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泸州市4所医院ICU护士120名,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JSQ-R)、心理资本问卷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调查,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69名(57.50%)存在睡眠障碍,除催眠药物外,PSQI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较全国常模明显升高(P0.05)。NJSQ-R和心理资本量表的平均分均处于中等水平。NJSQ-R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与PSQI总分呈明显正相关,心理资本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与PSQI总分呈明显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显示,职称、排班制度、NJSQ-R中工作环境与性质、职业发展及总分、心理资本各个维度及总分是影响PSQI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ICU护士普遍存在中度职业压力与心理资本,且普遍有睡眠质量下降现象,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的状况,分析手术室护士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对110名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职业紧张量表及睡眠质量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结果不同年龄、工龄及婚姻状况的手术室护士职业紧张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职称、工龄、婚姻状况的手术室护士睡眠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护士职业任务、紧张反应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应对方式评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护士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失调、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及睡眠总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护士职业任务与睡眠效率呈负相关(P0.05),与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总分呈正相关(P0.05);手术室护士紧张反应与睡眠时间呈负相关(P0.05),与睡眠失调、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总分呈正相关(P0.01);手术室护士应对方式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失调、睡眠总分呈正相关(P0.01),与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呈正相关(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存在职业紧张及睡眠质量问题,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感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以本院60名手术室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辅导,观察组采用焦点解决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护士职业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的得分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倾向评分明显低于同组干预前,个人成就感消失评分明显高于同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倾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个人成就感消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主观幸福感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焦点解决模式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干预,有效减轻职业倦怠感,提升自我效能感及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