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痰嗜酸粒细胞增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198例AECOPD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分为痰嗜酸性粒细胞阳性激素治疗组(A组)、痰嗜酸性粒细胞阳性非激素治疗组(B组)、痰嗜酸性粒细胞阴性激素治疗组(C组)、痰嗜酸性粒细胞阴性非激素治疗组(D组)。4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 d测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及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统计6个月内首次发生COPD急性发作时间和COPD急性加重发生率。结果:A组治疗后痰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逐渐降低,且病人MMRC评分逐渐降低;A组较B组痰嗜酸性粒细胞降低更明显,MMRC评分及肺功能改善A组均优于B组(P<0.05);同为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A组较C组MMRC评分及肺功能改善有差别(P<0.05);A组6个月内首次发生急性加重间隔时间为(110.23±36.23)d,6月内发生急性加重发生率33.6%,与其余各组比较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粒细胞阳性AECOPD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能及早缓解临床症状和改善肺功能,预示痰检嗜酸粒细胞阳性是临床AECOPD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方芳  张开光  吴正祥 《安徽医药》2019,23(2):277-279
目的 探讨无确定过敏原的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1例在安徽省立医院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并确诊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成人病人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检查、内镜及病理学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研究中8例病人血中白细胞升高,10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黏膜型(8例)最为常见,且以腹痛、腹泻为首发或主要临床表现。内镜下多部位(6例)累及,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以十二指肠最为明显,活检或腹水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确诊。单部位4块或以上组织或多部位活检可提高病理检测阳性率。激素或激素联合抗感染(7例)治疗、单纯抗感染(4例)治疗均可缓解症状,降低嗜酸性粒细胞,预后良好。结论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对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有提示作用,确诊仍有赖于组织或腹水病理学。感染可能是无过敏史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诱因或病因之一,单纯抗感染和抗感染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样有效,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嗜酸粒细胞性膀胱炎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 例嗜酸粒细胞性膀胱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诊断性治疗,随访患儿病情转归情况。并复习嗜酸粒细胞性膀胱炎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女,7 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及夜尿增多,血常规提示嗜酸粒细胞明显升高,给予糖皮质激素及抗过敏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复查血常规提示嗜酸粒细胞降低。结论:对于临床以尿路刺激症状为主要表现结合嗜酸粒细胞升高患儿需警惕儿童嗜酸粒细胞性膀胱炎。  相似文献   

4.
程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38(13):1419-1422
目的:探讨达托霉素致嗜酸粒细胞性肺炎的特点,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达托霉素"和"嗜酸粒细胞性肺炎"与"Daptomycin"和"Eosinophilic Pneumonia"为检索词,检索达托霉素上市后CNKI、VIP、Wanfang及PubMed数据库收载的达托霉素致嗜酸粒细胞性肺炎病例个案报道,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有效个案报道24篇,共计45例患者,其中男37例,女8例,年龄60岁及以上患者33例(73.3%)。使用达托霉素1周后出现嗜酸粒细胞性肺炎39例(86.7%)。45例患者均停用达托霉素,24例治愈,21例好转。结论:老年男性可能更易发生嗜酸粒细胞性肺炎,应加强达托霉素致嗜酸粒细胞性肺炎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嗜酸粒细胞性肺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与鼻息肉的关系以及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中嗜酸粒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HE染色,检测60例鼻息肉组织和鼻喷布地奈德(400μg/d)后30例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数,并进行比较。结果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鼻喷布地奈德2周后的鼻息肉组织,激素组与鼻息肉未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嗜酸粒细胞浸润程度与鼻息肉发展相关.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对嗜酸粒细胞浸润程度的调控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7,(1):24-27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4年1月经病理学证实的46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糖皮质激素治疗组(n=25)与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组(n=21),分析全部患者临床及病理表现情况,并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分析发现,腹痛、腹泻为该类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经血液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检查发现,E计数个体间差异较大是该类疾病的一大特点;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E计数比较无明显性差异(t=0.516,P=0.619),但经治疗后糖皮质激素组患者血液E计数明显低于非糖皮质激素组(t=-2.787,P=0.023);且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治疗后相比治疗前下降程度显著(t=4.156,P=0.002);且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患者血液E计数下降率显著高于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患者(χ2=11.529,P=0.001)。结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表现和内镜下表现均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线索首先是临床症状加上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水平在不同患者间变异程度较大,确诊需要病理学支持,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识别药物不良反应(ADR)中的作用,提醒临床注意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引起药物性肺损伤的可能,并与感染性疾病相鉴别。方法 对1例粒细胞降低患者因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出现急性肺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评估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与急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的关联并分析可能的机制。同时,临床药师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和判断,提出相应的治疗建议。结果 患者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双肺炎症加重,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考虑为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相关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及时停用抗感染及抗病毒药物,并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肺部症状好转,嗜酸性粒细胞恢复正常。结论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引起罕见嗜酸性粒细胞肺炎,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有助于提高对药源性疾病的识别和管理,从而调整治疗方向,保证临床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8.
达托霉素可致嗜酸粒细胞性肺炎FDA已通告患者和保健工作者,静脉注射达托霉素(daptomycin,Cubicin)可能发生嗜酸粒细胞性肺炎。达托霉素2003年批准用于重度皮肤感染,2006年批准治疗血液感染,但2004~2010年FDA已收到  相似文献   

9.
嗜酸粒细胞性肺病(或肺浸润)可分为二组。一组疾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故称为特发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病,其中包括单纯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病(即Loeffler's Syndrome,过敏性肺炎),迁延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病(即慢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伴有哮喘的嗜酸粒细胞性肺病,热带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病,伴有结节性多动脉炎的嗜酸粒细胞性肺病,还有一组疾病的病因已基本明确,故称为特异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病,多见的病因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他巴唑引起的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他巴唑引起的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例在服药后2个月内发生粒缺,1例在2年后发生。临床表现均为突发高热、咽痛。所有患者停用他巴唑,选用广谱抗生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4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他巴唑治疗过程中应高度警惕并发急性粒细胞缺乏症之可能。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迅速提升白细胞,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积极治疗甲亢等综合治疗措施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