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方海洋  朱凯  吴芳琴  胡晶  陆鹏  陈琦  吴延庆 《江西医药》2021,56(8):1140-1143
心源性休克是指左心和(或)右心功能不全导致的循环衰竭.心源性休克除了表现为心脏泵功能衰竭,还会出现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严重不足,继而导致缺血、缺氧、代谢障碍,甚至重要脏器损害[1].对于初始治疗失败的顽固性心源性休克,机械循环辅助可以提供血流动力学支持[2].近年来,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作为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在心源性休克中凸显出重要的治疗价值[3].近来,我们成功抢救1死亡风险极高的心源性休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对体外循环术后出现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实施无肝素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临床效果。方法行体外循环术的患者中选取58例术后心源性休克病例,其中25例为冠心病,10例瓣膜病,8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大血管疾病,2例冠心病伴瓣膜病,4例其他病种,对所有患者实施无肝素ECMO辅助治疗,观察包括脱机率、生存率、并发症情况等在内的治疗效果。结果 ECMO辅助时间为8~335 h,平均时间(84.8±75.6)h,其中20例未脱机死亡(34.48%),38例脱机(65.52%),18例脱机后死亡,20例脱机后生存(34.48%)。结论无肝素ECMO可为体外循环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提供有效的循环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阿加曲班与普通肝素在重度心肺功能不全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中的抗凝作用,比较2种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阿加曲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40例ECMO患者,按照当时ECMO抗凝方式不同分为普通肝素(Hep)组25例和阿加曲班(Arg)组20例。比较住院期间血小板(PLT)计数,血液流变学、血凝指标及并发出血疾病、穿刺部位并发症、泵管凝血程度情况和膜肺使用寿命。结果 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凝指标治疗后24及48 h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rg组血液流变学较Hep组降低更明显(P<0.05),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Hep组(P<0.05);膜肺,泵及管路凝血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5);出血和穿刺部位不良情况明显降低(P<0.05),膜肺使用寿命显著延长。结论 Arg在重度心肺功能不全患者ECMO治疗中有良好的抗凝疗效,对血小板计数无影响,发生不良事件少,使膜肺使用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4.
体外膜肺氧合在急性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术期间的护理.方法 用ECMO救治心肺功能衰竭患者2例.护理要点:严密监测患者的意识水平、基本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参数、呼吸参数、尿量、末梢循环、脉搏血氧饱和度和血气等;ECMO支持期间,肝素经微量泵静脉泵入,使全血激活凝血时间(ACT)维持在160~200 s,注意观察ECMO置管等部位有无出血倾向;选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加强呼吸道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结果 2例患者在使用ECMO后顺利撤机,行ECMO时间分别为6.5 d和10.0 d.结论 在ECMO治疗中,优质护理在预防和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近年来危重症领域重要的生命支持技术,ECMO与CBP联合应用也取代了良好的效果,方法是在ECMO上串联血滤器。但在缺乏整套ECMO设备时,在CBP设备上串联膜肺是否有满意效果,目前少见相关临床应用报道。本科近期在一瓣膜性心脏病术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了CBP串联膜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南  冯斯婷  韩静 《中国医药》2013,8(5):602-604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方法以回顾性方法序贯入选2009--2012年心脏术后或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并于ECMO辅助的患者,对其采用统一的监测与管理方法,从而获取数据资料,并采用t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比较患者存活与死亡的各项变量。结果在入选的29例患者中,7例患者不能撤离ECMO,占总数的24.1%,而在成功撤离ECMO的22例患者中,仍有5例患者不能存活,占总数的22.7%。死亡患者平均年龄(60±12)岁,存活患者(51±11)岁,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MO辅助24h后的高乳酸水平[死亡组:(6.8±2.7)mmol/L,存活组:(2.3±1.8)mmol/L,P〈0.01]、长时间ECMO辅助[死亡组:(81±52)h,存活组:(61±37)h,P〈0.01]也是不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是评估心外手术后或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是否能从ECMO获益的独立预测因子,血乳酸水平是ECMO治疗后不良预后的有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陈盛奎 《现代临床医学》2022,48(1):57-58,61
我国目前面临较大的心血管疾病负担,且心血管疾病中的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均会造成患者出现心搏骤停和心源性休克,临床上治疗心脏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是采用体外膜肺氧合.本文对体外膜肺氧合的概况、适应证与禁忌证、并发症及在心脏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生命体征、累积液体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用2019年5月—2022年5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接收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常规组给予球囊反搏(IABP)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ECMO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累积液体平衡量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方案治疗后,研究组心率、中心静脉压较常规组明显下降(P<0.05),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常规组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两组3d内每日累积液体平衡量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常规组下降更快(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院内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采用ECMO支持技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纪振华  武婷 《天津医药》2019,47(10):1117-1120
摘要:离心泵以其体积小、质量轻、安全系数高、流量大、对血液有形成分破坏轻等优点作为新一代体外循环 (CPB)动力装置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国外医院离心泵广泛应用于体外膜肺氧合(ECMO)、左心辅助循环以及 常规CPB心脏手术。近些年国内虽然也有离心泵的临床应用报道,但基本都是用于ECMO,常规CPB心脏手术绝大 多数还是以滚压泵作为驱动血泵。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离心泵研究现况、临床应用、优点以及使用注意事项,以 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0.
总结1例因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辅助下行冠脉搭桥术的护理经验。主要的护理要点包括:患者行冠脉搭桥术前及时评估并上机,术后对循环系统及生命体征的监测,联合应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主动脉球囊反搏的配合以及做好皮肤、气道等各方面的综合管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ECMO上机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入住重症医学科一病区第12天体外膜肺氧合机器撤机,入住第14天依次撤离呼吸机、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第18天顺利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转入心外科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