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不良情绪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徐州市8所医院心内科37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调查一般资料、职业倦怠、社会支持、焦虑及抑郁情况,分析职业倦怠与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 258人职业倦怠发生率为69.35%,护士情感耗竭、去人性化维度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成就感低落维度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社会支持水平护士的情感耗竭、去人性化、成就感低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50分组的情感耗竭、去人性化明显高于50分组,成就感低落明显低于50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50分组的情感耗竭、去人性化明显高于50分组,成就感低落评分明显低于50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护士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与成就感低落呈正相关,与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及总分呈负相关(P0.05)。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与SAS、SDS呈正相关,成就感低落与SAS、SDS呈负相关(P0.05)。结论心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发生率较高,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是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探讨护士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的关系。采用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的22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倦怠量表(MB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离职倾向问卷等工具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本研究受访者在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三个维度上的评分均明显高于Maslach常模(P均<0.05),精神质与去人格化、低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内外向与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量表以及离职倾向均呈显著负相关;神经质与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以及离职倾向呈显著正相关;掩饰性与情感衰竭和低成就感呈显著负相关;同时离职倾向与工作倦怠各维度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护士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压力、应对方式、职业倦怠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绵阳市中心医院手术室护士65人为调查对象,调查工作压力源量表(NJSQ-R)、简易应对方式量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HSS)。结果手术室护士NJSQ-R评分为(2.54±0.53)分,压力来源前3位的因素为工作量与时间分配、护理专业与工作、病人护理。手术室护士的积极应对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5);MBI-HSS中情感淡漠、情绪衰竭评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个人成就感评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5);情感淡漠、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缺乏均以中度为主。职业压力、消极应对与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P0.05);而积极应对与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压力及职业倦怠问题突出,职业压力越大、消极应对方式会增加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开封市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工作能力及离职意愿与职业倦怠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开封市9家医院的530名临床一线护士,运用马氏职业倦怠量表、综合工作能力指数量表及离职意愿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倦怠的检出率为43.9%。36~45岁护士情感衰竭得分高于其他年龄段护士(P<0.05);护师情感衰竭得分高于护士(P<0.05);本科学历护士个人成就感得分高于大专学历护士(P<0.05);工龄6~10年护士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得分高于1~5年护士(P<0.05);工作能力为优的护士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得分低于工作能力为差、中、良的护士(P<0.01);工作能力为优的护士个人成就感得分最高(P<0.01)。工作能力及离职意愿与职业倦怠相关(|r|=0.618~0.178,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能力、离职意愿及工龄是影响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结论开封市护士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工作能力及离职意愿影响护士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山东省东营地区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与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及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2月—2019年2月,使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职业倦怠量表(M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和护士压力源量表对山东省东营地区56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东营地区护士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情感衰竭25.32±9.27,去个性化7.43±5.62,个人成就感26.76±10.23。(2)东营地区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职业倦怠阳性人数为510人,阳性率为90.75%。轻度倦怠者的人数共计163人,占29%;中度倦怠者的人数共计239人,占42.53%;重度倦怠者的人数共计108人,占19.22%。(3)不同年龄和护龄护理人员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婚姻状况护士情感衰竭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护士的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东营地区护士职业倦怠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2个维度的评分与工作压力的5个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r=0.329、0.516、0.431、0.373、0.532、0.441、0.332、0.556、0.463、0.307,均P0.05),个人成就感评分与工作压力5个维度评分呈负相关(r=-0.382、-0.413、-0.287、-0.343、-0.449,均P0.05)。(5)良好的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东营地区护士社会支持3个维度的评分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2个维度评分均呈负相关(r=-0.179、-0.136、-0.237、-0.126、-0.213、-0.195,均P0.05);社会支持3个维度的评分与职业倦怠的个人成就感评分均呈正相关(r=0.238、0.259、0.097,均P0.01)。结论东营地区护士职业倦怠的情况较为严重。年龄、护龄、婚姻状况、职称、编制、夜班情况、平均月收入及医院级别都是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和缓解压力有助于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某医院肿瘤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及职业倦怠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护理人员52名作为调查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调查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及职业倦怠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肿瘤科护理人员的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5);MBI-HSS中情感淡漠、情绪衰竭评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而成就感缺乏评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5),情感淡漠、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缺乏中分别有63.46%、57.69%、94.23%为高度倦怠。MBI中情感淡漠、情绪衰竭与SCL-90各维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个人成就感与各评分间呈负相关(P0.05)。情感淡漠、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对心理状态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肿瘤科护理人员存在中度心理健康问题及中高度职业倦怠感,且两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对护理人员自我效能及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40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态、职业倦怠及自我效能感、离职意愿。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各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倾向评分明显降低,个人成就感消失评分明显升高,观察组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倾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个人成就感消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均明显升高,观察组干预后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离职意愿量表(TIQ)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干预后TI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有效改善了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提高了自我效能感,降低了职业倦怠感和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对护士职业倦怠、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 2014年10月,选取某医院护士492名,采用专业自我概念量表、职业倦怠问卷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护士中出现职业倦怠的比例高达77.64%,职业倦怠护士在情感耗竭(27.15±7.18)、去人格化(9.32±4.07)、职业效能(18.76±7.61)3个维度方面与无职业倦怠护士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士的护龄越长、学历越高、加班时间越久,职业倦怠情况越严重(P0.05)。护士中具有离职意愿的比例达80%,且离职意愿随着学历、加班时间呈上升趋势(P0.05),随着护龄呈下降趋势(P0.05)。具有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的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与无职业倦怠、无离职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与职业倦怠、离职意愿均呈高度相关,可对护士的职业倦怠、离职意愿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增强护士的专业自我评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及离职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某市6所医院的肿瘤科护士304名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社会人口学信息、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及离职倾向。结果离职倾向与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倾向呈正相关,与成就感低落、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P0.05);工作满意度与成就感低落呈正相关,与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倾向呈负相关(P0.05);情绪耗竭与去人格化倾向呈正相关,与成就感低落呈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学历、工龄、工作满意度、成就感低落、情绪耗竭是预测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工作满意度对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有直接效应(P0.05)。工作满意度对职业倦怠的直接效应为-0.687,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直接效应为-0.374,工作满意度通过职业倦怠对离职倾向的间接效应为-0.063,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总效应为-0.437;职业倦怠对离职倾向的直接效应为0.092。结论肿瘤科护士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有较高的离职倾向,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有正相关关系,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有负相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10—1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河南省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的精神科护士使用心理资本问卷、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和职业倦怠感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750份,有效回收722份,有效率为96.27%。心理资本总均分为4.23±0.64,工作家庭冲突总均分为3.17±0.61,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分别是情感衰竭18.61±11.27、去人格化5.22±5.76和个人成就感29.13±11.60。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家庭冲突、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呈显著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r=-0.167、-0.380、-0.365、0.418,均P0.01);工作家庭冲突与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呈显著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显著负相关(r=0.460、0.368、-0.169,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精神科护士情感衰竭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心理资本和工作家庭冲突;影响精神科护士去人格化的因素有年龄、心理资本和工作家庭冲突;影响精神科护士个人成就感的因素有职称、心理资本和工作家庭冲突。结论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有待改善,特别是低年龄和低职称的护士。医院有关部门应重视和提高护士的心理资本状况,尊重及了解护士需求,降低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提高个人成就感,以缓解护士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天津市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天津市9所三级甲等医院415名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职业倦怠各维度中情感衰竭总分为25.19±9.98,去人格化总分为10.70±4.65,个人成就感总分为29.72±9.62,职业倦怠程度较高;社会支持总得分为39.85±8.19,属中等水平,其中客观支持得分为9.53±3.17,主观支持得分为22.22±5.14,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为7.60±2.69。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与个人成就感维度均呈正相关(P0.01),与情感耗竭维度及去人格化维度均呈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对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及个人成就感维度均有影响(P0.01)。结论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高,且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与社会支持之间联系紧密,应加强对儿科护士支持系统的构建,提高儿科护士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降低对工作的倦怠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咸阳地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和职业稳定性现状,探讨职业倦怠与职业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法,选择咸阳市8家二级以上医院2 60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职业倦怠和职业稳定性现状及其关系。结果咸阳地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发生率为95.41%,其中成就感降低最严重(22.87±6.00);职业稳定性评分为15.49±3.41,其中获得外部工作的可能性最大(4.61±1.24),辞去目前工作的可能性(5.40±1.54)和寻找其他工作的动机(5.48±1.60)较小。男性、年龄≥40岁、硕士、离异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各维度评分较高,而男性、年龄30~39岁、硕士以及离异和丧偶医务人员职业稳定性各维度评分较低。不同科室、岗位医务人员在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以及离职意愿Ⅰ和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工龄、职称医务人员在职业倦怠各维度和离职意愿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职业倦怠与职业稳定性呈显著负相关(r=-0.231,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情感耗竭和成就感降低对职业稳定性的作用最大(Beta=0.279,0.249)。结论咸阳地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较严重,获得外部工作的可能性较大,职业倦怠与职业稳定性呈显著负相关,情感耗竭和成就感降低对职业稳定性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基层卫生人员职业倦怠对离职意愿的影响以及感情承诺的中介作用。方法对45家乡镇卫生院的803名卫生人员采取问卷调查。结果职业倦怠三维度得分分别为:情感耗竭(19.13±10.43)分,去人性化(3.92±4.30)分,低成就感(11.48±8.59)分;感情承诺(14.08±2.92)分,离职意愿(9.50±2.59)分。男性、本科学历人员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水平较高。职业倦怠各维度中,只有情感耗竭对离职意愿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65,P0.05),感情承诺在情感耗竭和离职意愿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基层卫生人员职业倦怠既可直接增强其离职意愿,也能通过降低感情承诺间接增强其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高校医护人员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重庆市高校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单维度工作压力量表和马斯勒职业倦怠量表,对重庆市高校医院(卫生科)的医护人员53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护人员职业倦怠量表中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15.43±7.13),(15.80±8.21),(35.59±9.39)分;53.6%的被试压力轻微,28.0%的被试压力较大;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相关系数分别为0.523(P<0.01),0.341(P<0.01),0.020(P>0.05).结论 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耗竭、去人性化2个维度呈正相关,尤其是工作压力可以很好地预测情感耗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6年4—6月,应用马氏工作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一般资料问卷对深圳市226名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所调查的护士职业倦怠的总检出率为31.0%。社会支持总分与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得分为负相关(r=-0.274,-0.353,均P0.05),与个人成就感得分为正相关(r=0.285,P0.05);年龄、科室、每周工作时间、护患不满程度和主观支持为情感衰竭的影响因素(β=-0.1037、1.278、2.488、2.390和-0.141,均P0.05);去人性化的影响因素包括科室、每周工作时间、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β=0.591、1.185、-0.163和-0.316,均P0.05);月收入和主观支持情况影响个人成就感高低(β=1.924、0.253,均P0.05)。结论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职业倦怠情况不容忽视,良好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可降低职业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陕西省咸阳市护士职业倦怠和职业稳定性现状,探讨职业倦怠与职业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法,于2017年6—9月选择咸阳市8家二级以上医院共1 163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职业倦怠和职业稳定性的现状及其关系。结果咸阳市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为66.72%,其中成就感降低最严重,评分为22.41±6.15;职业稳定性评分为15.60±3.41,其中辞去目前工作的可能性评分为5.54±1.59,获得外部工作的可能性评分为5.40±1.54,寻找其他工作的动机评分为4.65±1.21。男性、年龄≥35岁、本科和离异护士的职业倦怠各维度评分较高,而女性、年龄25~29岁、硕士、离异和丧偶护士职业稳定性各维度评分较低。不同科室和岗位的护士在情感耗竭、人格解体、离职意愿Ⅰ和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工龄、职称护士在职业倦怠各维度和离职意愿Ⅲ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职业倦怠和职业稳定性呈负相关(r=-0.209,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职业稳定性的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是情感耗竭、人格解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人际冲突处理型态、职业疲溃感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4—5月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45名临床护士采用护士人际冲突处理型态量表、护士职业疲溃感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护患冲突是临床护士工作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冲突,占比为77.4%;临床护士人际冲突处理型态得分最高的维度是整合(12.33±3.02);职业疲溃感中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分别为21.54±8.36、5.14±3.28和28.32±6.25。临床护士的离职意愿处于中高水平(43.85±5.27),护士人际冲突处理方式中整合与让步维度与职业疲溃感和离职意愿呈正相关,逃避与支配维度与职业疲溃感和离职意愿呈负相关;临床护士职业疲溃感与离职意愿各维度呈正相关(P<0.01)。离职意愿对职业疲溃感中的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维度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护理管理人员应该注重临床护士人际冲突不同处理型态所产生的后果,引导护士正确处理人际冲突,降低职业疲溃感,降低护士离职意愿,以稳定护士队伍,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夏丽 《职业与健康》2022,(18):2454-2459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科工作人员成就动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人口特征及工作情况问卷、成就动机量表(the achievement motive scale,AMS)和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MBI-GS),于2021年3—6月,选取天津市河西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2名社区科专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科人员成就动机得分为2.00(-4.00,10.00)分,追求成功的动机为38.00(34.00,42.00)分,避免失败维度得分为(35.11±7.09)分;职业倦怠情绪衰竭维度得分为11.00(7.00,16.00)分,去人性化维度得分为6.00(2.00,10.00)分,个人成就感维度分为23.00(17.00,30.00)分。追求成功与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呈负相关(r=-0.313,-0.349,均P<0.05),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r=0.780,P<0.05);避免失败与去人性化呈正相关(r=0.179,P<0.05);成就动机与情绪衰竭、去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感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以本院60名手术室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辅导,观察组采用焦点解决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护士职业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的得分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倾向评分明显低于同组干预前,个人成就感消失评分明显高于同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倾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个人成就感消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主观幸福感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焦点解决模式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干预,有效减轻职业倦怠感,提升自我效能感及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和心理健康量表对北方32所高校中504名辅导员进行施测。结果 42.9%的辅导员职业倦怠感严重,其中男性占比41.2%,女性占比58.8%。9.3%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不同性别辅导员在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上无显著差异,在情感衰竭上差异极其显著(P0.01)。不同学历辅导员在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P0.001),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与全国常模比较躯体化和人际关系2个维度差异显著(P0.01)。职业倦怠3个维度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躯体化和心理健康对辅导员职业倦怠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减少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