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颈腰痛患者对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知晓率、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及对干预措施的支持度。方法对2014年下半年本医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颈腰痛患者开展问卷调查,计算不同人群的知晓率、知识来源构成比和干预措施支持度。率或构成比的差异性检验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调查对象对WMSDs知识知晓率为53.4%;调查对象获取相关知识途径依次是"医生"(60.7%)、"亲友"(14.6%)、"互联网"(11.2%)、"电视"(10.1%)、"报纸、杂志"(3.4%);疼痛程度高、年龄较大的人群对干预措施的支持度高于其他人群。结论颈腰痛患者WMSDs知识知晓率低,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深圳市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发病情况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深圳市机械加工、珠宝加工、钢结构、设备制造企业2 044名员工进行WMSD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的问卷调查。对调查对象工作情况进行聚类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对象曾患WMSD患病率56.4%,曾因患WMSD请假率7.5%;近1年患WMSD患病率48.1%,近1年因患WMSD请假率5.6%;近1周患WMSD患病率38.0%,近1周因患WMSD请假率3.7%。工作满意感评分与曾患WMSD率、年患WMSD率、周患WMSD率的比值比(OR)值分别为:0.766、0.865、0.779,消极心理情绪评分与曾患WMSD率、年患WMSD率、周患WMSD率的OR值分别为:1.406、1.458、1.455,积极心理情绪评分与曾经因患WMSD请假率的OR值为0.813,工作有危险性评分与周患WMSD率、周因患WMSD请假率的OR值分别为:1.123、1.226,支持与人际关系评分与周因患WMSD请假率的OR值为1.437。本次调查尚未发现工作任务、工作控制自评分与WMSD发生相关的统计学证据。结论调查企业的员工WMSD患病率较高,因患WMSD的工时损失不容忽视。职业相关心理社会因素对WMSD发生有一定影响,可从提高工作满意感,疏导化解悲观、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支持与人际关系,营造安全舒适的工作氛围等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定义、分类、好发职业人群和危险因素等进行了概述,指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是各国主要职业健康问题,应对工作环境进行工效学干预,减少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发生。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韩长磊  张强 《职业与健康》2008,24(3):264-265
在职业卫生或工效学领域通常所说的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因为受力引起的肌肉或骨骼的损伤。由于发生损伤的部位不同,对该类疾患的采用的名称不尽一致。根据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下背痛(low back pain,LBP)和上肢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of the upper extremity,UEWMSDs)2大类,分别指腰背部和上肢与颈肩部的疾患。作为一种常见的职业性多发病,WMSDs已成为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的主要职业健康问题,美、英、德等国家已将其列入职业病,我国把它列为工作有关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某市电子行业流水线作业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现况和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危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企业员工职业安全与健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对电子行业400例流水线作业工人进行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情况的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调查的电子行业流水线作业工人职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机械加工业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北京市丰台区4个机械加工行业工厂990名工人进行肌肉骨骼疾患的问卷调查。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0.9%的工人患有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其不同人体部位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466,P<0.01),腰部患病率最高(45.1%)。不同工种之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10,P<0.01)。进入回归方程的为工龄、工作疲劳感、自我健康状况评价、多次重复操作、不良体位、外伤史6个因素。结论所调查4个工厂的工人存在较严重的职业性肌肉骨骼损害。  相似文献   

7.
慢性肌肉骨骼损伤十分普遍,在我国已成为主要的职业健康问题。据报道,慢性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在职业性疾病的发生中占第二位.仅次于职业性皮肤病,已严重地威胁着广大职业工作人员的健康。该次通过对黄石市冶金、建筑、纺织3种行业中主要作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的调查。了解其患病情况和发生的规律,为制定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心理社会因素对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作业活动引起的肌肉骨骼损伤称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根据损伤部位的差异,WMSD分为下背痛(low back pain,LBP)和上肢肌肉骨骼疾患(upper extremity disorders,UED)等。UED又可区分为腕管综合征(carpalt unnel syndrome,CTS)和颈肩腕综合征(neck-shoulder-wrist syndrome)。作为一种常见的职业性多发病,WMSD已成为工业发达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的主要问题。美国劳动统计局2003年的资料表明,WMSD是对工人保险赔偿中最主要的部分,至少有1/3的工时损伤是由WNSD引起的。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WMSD也已成为职业卫生和健康工作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绍兴市中心医院临床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疲劳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以绍兴市中心医院的108名临床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国际通用疲劳量表-14(FS-14)描述、分析护理人员的疲劳现状。结果不同工龄护理人员的疲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评分及疲劳总评分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升高。不同科室护士的疲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护士躯体疲劳、脑力疲劳及疲劳总评分最高,急诊科次之。注射室躯体疲劳评分居第3,手术室脑力疲劳评分居第3,五官科、妇产科、感染科的疲劳总评分相对较低。不同职称护理人员的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评分及疲劳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躯体疲劳评分和疲劳总评分最高,护师的脑力疲劳评分最高,主管护师及以上躯体疲劳评分及疲劳总评分最低。运动频率≥2次/周的护士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评分及疲劳总评分均明显低于运动频率2次/周者(P0.05)。夜班频率≥2次/周的护士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评分及疲劳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夜班频率2次/周者(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普遍存在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疲劳现象,工龄、值夜班、运动、职称、科室分布等都与疲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达州市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性骨骼疾患的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达州市6家三甲医院妇产科护理人员400名进行调查,采用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RMDs)调查一般情况,分析影响妇产科护理人员WRMDs患病率的因素。结果WRMDs年患病率为89.5%。WRMDs患病率由高到低为颈部、肩部、腰部、背部、踝足、膝部、手腕、肘部、髋臀。WRMDs的影响因素中经常加班(79.89%)、经常值夜班(85.20%)、消极应对工作(70.39%)、经常搬重物(72.07%)的比例较高,且经常加班、经常值夜班、消极应对工作、经常搬重物在是否导致WRMDs年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加班、经常值夜班、消极应对工作、经常搬重物是妇产科护理人员WRMDs患病率的危险因素。结论妇产科护理人员WRMDs患病率较高,经常加班、经常值夜班、消极应对工作、经常搬重物是危险因素,应采取措施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1.
710名坦克乘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调查坦克乘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发生原因及流行特征,探讨预防措施。方法:以问卷结合体检的方式,对某学院710名从事坦克专业的干部战士进行调查。结果:坦克乘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OMD)的总发病率37.2%,其中驾驶员最高,为51.2%,车长最低,为19.5%。各专业均以腰骶痛为主,车长和一炮手颈部痛、二炮手肩背痛的发病率亦较高。从事专业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10年者发病率为5.9%。坦克乘员OMD发生的主要原因:工作姿势为60.2%,工作负荷为36.7%,振动为33.7%。结论:坦克乘员OMD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卫生宣教,并重视和加强防护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某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选择318名该院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北欧国家肌肉骨骼疾患标准调查表调查WMSDs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价睡眠质量。结果 PSQI中护理人员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安眠药物使用、日间功能评分和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5);护理人员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9.54%,WMSDs周患病率为54.28%,年患病率为69.74%。睡眠障碍护理人员的WMSDs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睡眠障碍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龄、职称、倒班、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是WMSD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护理人员具有睡眠障碍,较高的WMSDs患病率,睡眠质量越差,罹患WMSDs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上海市临床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上海市4所综合医院临床护士618名,采用北欧国家肌肉骨骼疾患标准调查表、幸福感指数量表(IWB)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分析。结果 618名护士累计WMSDs患病率为85.92%,≥2个部位患病率为75.89%,因病请假率为9.79%。护士SSRS和IWB总平均分分别为(38.42±5.31)和(9.93±2.35)分,处于中等水平。年龄、工龄、夜班频次是护士发生WMSDs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主观幸福感及社会支持度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临床护士WMSDs发生率较高,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度居中等水平,是WMSDs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巴中地区妇产科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现状及心理弹性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8月巴中地区各级医院妇产科护士40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WMSDs调查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评价心理弹性水平,并分析其对WMSDs的影响。结果 388名护士完成调查,有效样本数为97%。388名妇产科护士WMSDs年患病率为89.95%,周患病率为71.91%,发病率居前3位依次为肩部、颈部、腰部;心理弹性居中等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龄、职称、轮中夜班、心理弹性均是影响妇产科护士MWSDs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妇产科护士WMSDs患病率较高,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良好的心理弹性对护士WMSDs发生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5.
赵鹏飞  马强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647-1649
该文主要阐述了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的劳动负荷评价方法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从劳动负荷评价方法、WMSD的流行病学研究和WMSD发生与劳动负荷关系评定等3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美国2001~2010年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 (MSD ,Work relatedmusculoskeletaldis orders) ,如腰背痛、肌腱炎、手臂振动症状和腕管综合征 ,是美国工作有关疾病费用的主要部分 ,近期估计每年 13 0到 5 40亿。据美国劳工部统计局报告 ,1997年MSD造成 60 3  相似文献   

17.
对国内外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发病现状以及主要评估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护理人员WMSDs发病情况较为严重,但国内研究多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极少应用国际上推荐的工效学负荷和工作环境评估量表,建议将这些方法广泛应用于预防我国护理人员WMSDs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温室作业对蔬菜种植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西北某地区602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温室作业人员(温室组)307人、非温室作业人员(非温室组)295人.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研究对象个人基本信息和各部位WMSDs检出信息.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WMSDs...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加油站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选择华北地区工龄≥1 a的加油站工人为调查对象。将加油站按其地理位置进行编号,根据数字表随机抽取加油站40个,再以加油站为单位作整群抽样。排除由外伤引起的肌肉骨骼疾患。发放问卷601份,回收有效问卷561份,问卷回收率93.3%。问卷内容包括WMSD、职业应激、职业疲劳、工作满意度以及抑郁等。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年龄范围18~40岁,平均年龄为(27.8±5.2)岁;平均工龄为(6.5±2.4)a。加油站员工不同部位肌肉骨骼疾患的发生率为51.2%,其中发生频率每月1次的为26.8%,46.0%的加油站员工回答肌肉骨骼疾患的发生频率为1年数次,近21.9%的加油站员工肌肉骨骼疾患的发生频率很高,达到每天或每周1次。而3.5%的工人肌肉骨骼疾患的发生没有确切的规律,主要发生在下夜班、上班一段时间后、休息后等。肌肉骨骼疾患组工作控制、疲劳、工作满意度得分低于非肌肉骨骼疾患组(P0.01),而该组的工作需求和抑郁得分明显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社会支持在肌肉骨骼疾患和非骨骼肌肉疾患组之间无显著差异。Logistic分析显示,在影响肌肉骨骼疾患因素中,疲劳和工作满意度是最主要的因素(P0.001或P0.01),此外工龄、抑郁、工作需求和工作控制也对肌肉骨骼疾患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P0.05)。提示,加油站员工WMSD发生率较高,与职业心理健康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企业人类工效学现状及流水线作业劳动者人类工效学负荷、肌肉骨骼疾患现状。方法对辖区内20家小型企业进行人类工效学现场巡检,并对流水作业生产线上492名劳动者进行人类工效学负荷及肌肉骨骼疾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人类工效学巡检项目符合率为53.93%,港资企业在物料存放和运输、工作台、生产设备安全、照明等的符合率高于私营企业(P〈0.05或P〈0.01);流水线作业劳动者以长时间坐位工作、长时间同一姿势工作、上臂手指每分钟多次做同一动作、经常用手或臂取物、手腕长时间弯曲、手保持在肩及以下水平、经常稍微弯腰、经常稍微转身、颈部长时间前倾等负荷为主;流水线作业劳动者中,症状阳性率较高的身体部位为背部(39.02%)、肩肘部(38.21%),膝盖及以下部位最低(5.89%)。结论企业对人类工效学措施未给予足够重视,流水线作业劳动者背部、肩肘部、颈部、手腕/手掌疼痛等症状与其作业中相应部位典型工效学危险活动或姿势有关,应针对劳动者作业特点积极采取工效学手段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