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相多排螺旋CT(MSCT)定量测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COPD患者(病例组)和3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于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行MSCT检查,并于2d内行临床肺功能检查(PFT),比较两组吸气相与呼气相MSCT各项容积指标的差异,分析MSCT各项容积指标与PFT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MSCT扫描Vin、Vex、EVvin、EVvex、EIvin、EIvex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呼、吸两相MSCT各项容积指标与COPD严重程度呈明显负相关(P<0.05);呼、吸两相MSCT各项容积指标与PFT各指标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0.05)。结论:呼、吸两相MSCT各项容积指标可作为COPD患者肺功能的评估指标,可早期定量诊断COPD,以指导尽早进行临床治疗与呼吸功能的干预,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98例晚期NSCLC患者,根据肺功能结果分为COPD组(41例)和非COPD组(5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不同因素影响下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预后;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晚期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COPD组男性、吸烟占比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分别为75.61%、63.41%、(754.34±357.07)ng/L,高于非COPD组的54.39%、28.07%、(615.26±306.21)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胸腔积液、放疗、靶向治疗、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21-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肌酐、血尿酸、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8例晚期NSC...  相似文献   

3.
李永兰 《安徽医药》2014,(11):2125-212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评估测试( CAT评分)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共纳入2009年1月-2013年9月该院诊断为稳定期COPD患者220例,详细记录患者相关信息,积极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措施,于治疗前、治疗后3月行CAT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生活质量评估问卷(mMRC)等,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220例COPD患者中CAT评分轻微影响24例,中等影响95例,严重影响76例,非常严重影响25例。随CAT评分的增加,患者FEV1/FVC、FEV1及6MWT均有明显下降,而吸烟指数及mMRC明显上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影响、严重影响、非常严重影响吸烟指数高于轻微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者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FEV1/FVC、FEV1、6MWT及mMRC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治疗后FEV1/FVC、FEV1、6MWT、CAT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RC比较均无差异(P〉0.05)。 CAT评分与FEV1/FVC、FEV1、6MWT呈负相关关系,与mMRC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CAT评分可以对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同时与患者的肺功能,吸烟、耐力及呼吸困难指数等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存在密切相关性,可作为COPD患者预后评价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中期因子(MK)水平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33例作为肺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肺炎患者39例作为肺炎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健康组,分别在清晨空腹时抽取外周静脉血,进行MK水平检测,研究MK水平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肺癌组、肺炎组患者的外周血MK水平高于健康组,肺癌组患者的外周血MK水平高于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鳞癌与腺癌患者的外周血M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Ⅰ期、ⅡA-B期、ⅢA-B期患者的外周血MK水平均低于Ⅳ期,Ⅰ期、ⅡA-B期患者的外周血MK水平均低于ⅢA-B期,Ⅰ期患者的外周血MK水平低于ⅡA-B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化疗后外周血MK水平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中期因子在不同病理分期患者中水平表达不同,病情越严重的患者MK表达越高,且可化疗后患者MK水平有所降低,因此说明MK与患者的预后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黄伟  郑继坤  杨燕  毛晓雯  张永康 《河北医药》2023,(4):500-503+508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参数、肿瘤相关抗原199(CA199)、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早期肺癌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早期肺癌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MSCT参数、CA199、NSE水平,分析MSCT参数与CA199、NSE水平相关性,分析MSCT参数、CA199、NSE水平与早期肺癌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SCT参数、CA199、NSE水平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MSCT参数、CA199、NSE水平与早期肺癌临床分期的关系,分析早期肺癌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容积差低于对照组,肺容积比、肺密度差、CA199、NS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肺癌患者MSCT参数肺容积差与CA199、NSE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肺容积比、肺密度差与CA199、NSE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MSCT参数肺容积差、肺容积比、肺密度差、CA199、NSE水平均为早期肺癌发病影响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评价MSCT参数、CA199、N...  相似文献   

6.
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SISA法测定肺癌患者、良性肺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浆VEGF水平,并评价对肺癌转移和死亡的诊断效率。结果肺癌组、良性组的VEGF水平[(115.3±43.5)ng/L、(92.7±31.6)ng/L]明显高于对照组[(45.9±20.3)ng/L]。肺癌组的VEGF水平高于良性组,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良性组经治疗后的VEGF水平明显降低。肺癌组VEGF水平升高的阳性率为76%。在肺癌组VEGF水平升高组中,6个月内转移率为65%,死亡率为19%;在肺癌组VEGF水平正常组中,6个月内转移率为10%,死亡率为10%(与升高组比较,P<0.01,P<0.05);VEGF水平升高对肺癌转移和死亡的诊断效率为83%。结论血浆VEGF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肺癌生长和转移的重要因子,其高水平表达提示患者预后差,反之提示患者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OPD与肺癌的临床关系,以便早期诊断及降低肺癌发生率。方法分析临床68例COPD合并肺癌及30例单纯COPD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在所有的危险因素中,长期吸烟暴露率最高。COPD合并肺癌、单纯COPD以及正常对照组3组之间肺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是COPD和肺癌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动态监测COPD患者的肺功能特别是弥散功能有利于早期发现肺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2例COPD并发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8例经胸腔积液病理学确诊,2例经cT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2例经痰脱落细胞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其中手术治疗6例,存活5例,化疗、放疗20例,存活5例,二者存活率有差异。结论COPD并发肺癌诊断最重要的还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特定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改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时实施特定的护理干预能缓解病情,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肺部肿块微血管密度与多排CT灌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堂 《河北医药》2006,28(7):575-577
目的探讨肺部肿块的组织微血管密度(MD)与多排CT(MSCT)灌注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33例肺内肿块患者行多排CT灌注模式扫描,利用CT灌注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测定病变的血流量(BF)、强化峰值(PE)、血容积(BV)和对比剂到达峰值时间(TTP).用标准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微血管和基底膜,计算微血管密度(MD).结果肺部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的BF、PE和BV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肺内肿块的CT灌注成像参数值BF、PE与组织微血管密度成正相关(r=0.844,P<0.01;r=0.601,P<0.01).结论不同肺内肿块的CT灌注参数值BF、PE的差异由其组织微血管密度所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表达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与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以2010年4月-2013年7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9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研究对象新鲜肿瘤组织标本的ERCC1表达水平,给予所有研究对象2个疗程的化疗,化疗方案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2个周期后,采用《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79例NSCLC患者,37例ERCC1呈阳性表达,42例ERCC1呈阴性表达。(2)ERCC1阳性表达组与ERCC1阴性表达组之间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TNM分期、吸烟史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ERCC1阴性表达组的化疗疗效显著优于ERCC1阳性表达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检测ERCC1有助于预测患者对顺铂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CYP2C19基因型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胃癌无合并Hp感染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并通过通过电话、复诊等方式对所有患者随访2年,记录其生存情况,依据是否生存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对胃癌患者Hp感染及预后的影响,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基因型进一步采用Logistic分析法筛选其中危险基因型。结果两组患者在纯合子快代谢型及杂合子快代谢型分布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慢代谢型基因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慢代谢基因型胃癌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种基因型患者(P 0.001),而纯合子快代谢基因型与杂合子快代谢基因型间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胃癌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CYP2C19慢代谢型基因表达较高,且慢代谢型CYP2C19胃癌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70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生化的方法检测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VEGF及PCNA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VEGF阳性率分别为67.1%和3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CNA阳性率为74.3%,显著高于对照组15.0%(P<0.01);观察组患者VEGF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PC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期和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观察组VEGF阳性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VEGF阴性者(6.4%vs 21.7%,P<0.01);观察组PCNA阳性者与阴性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7%和22.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EGF及PCNA过度表达与肺癌发生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GC)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EG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与EGC的预后相关,与该因素其他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不是EGC预后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 EGC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EGC预后相关,应注意提高EGC检出率,以降低胃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王伟斌  王舒 《贵州医药》2022,46(4):513-514+517
目的 探究血清E-钙粘蛋白(E-cadherin)和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水平与结肠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92例结肠癌患者纳入研究组,另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92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两组血清E-cadherin和Galectin-9水平,血清E-cadherin和Galectin-9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1年预后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血清E-cadherin和Galectin-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E-cadherin和Galectin-9水平比较,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的结肠癌患者低于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的结肠癌患者,TNM分期为Ⅲ~Ⅳ期的结肠癌患者低于TNM分期Ⅰ~Ⅱ期的结肠癌患者(P<0.05);随访1年,存活结肠癌患者血清E-cadherin、Galectin-9水平高于死亡结肠癌患者(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血清E-cadherin、Galectin-9水平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预后密切相关,可能作为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首次症状和就诊到开始治疗延迟的时间与预后的关系。方法483例非小细胞肺癌分为两种延迟类型(症状治疗延迟和医院延迟),比较延迟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和延迟时间影响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对存活期的影响。结果37%在首次就诊4周内得到治疗,56%在6周内得到治疗。症状到治疗平均延长4.6个月.医院延迟1-4个月。老年人,肿瘤进展期,非手术治疗与较差的生存期相关。症状治疗延迟和医院延迟分别提供其他资料.在其他因素,仅症状治疗延迟与较好预后相关。由于疾病进展,短期延迟与较差预后相关。结论短期延迟与较差预后相关.反映了严重症状和体征的病人得到了合适的治疗,表明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等待治疗时间比劝告长。  相似文献   

18.
何志钢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9):1269-1270
目的:探讨maspin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maspin在肺癌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肺癌组maspin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细胞凋亡亦显著减少,两者呈正相关。结论:maspin表达下调可能通过减少细胞凋亡导致肺癌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DNA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90例NSCLC组织中ERCC1表达。结果 NSCLC组织ERCC1总阳性率为45.55%(41/90),与癌旁组织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ERCC1表达及强度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临床Ⅱ期以上ERCC1阳性表达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P=0.004)。临床Ⅰ期ERCC1阳性表达者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CC1蛋白表达可作为临床Ⅱ期以上NSCLC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