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清疼痛学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麻醉科收治的93例行胸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疼痛学指标、疼痛程度、镇静效果、舒适度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前列腺素E2(PGE2)、血浆P物质(SP)、白细胞介素-17(IL-17)以及高迁移率簇蛋白(HMGB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8 h的静息以及运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6、24 h的静息及运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8 h的Ramsay评分和Bruggrmann舒适度量表(B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6、24 h的Rams...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5,(30):4210-42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臂丛神经阻滞行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试验组患者给予0.375%罗哌卡因40 ml+右美托咪定100μg,臂丛神经注射;对照1组患者给予0.375%罗哌卡因40 ml+右美托咪定50μg,臂丛神经注射;对照2组患者仅给予0.375%罗哌卡因40 ml,臂丛神经注射。观察各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持续时间,术后首次疼痛时间和疼痛评分,术后镇痛时间,镇痛和肌松质量,麻醉诱导前(T0)、神经阻滞10 min(T1)、手术开始(T2)时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术后首次疼痛评分<对照1组<对照2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术后首次疼痛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对照1组>对照2组;T1、T2时各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均高于同组T0时,且T2>T1>T0,但试验组<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镇痛和肌松质量总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0μg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可明显改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缩短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45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组)和单纯罗哌卡因对照组(C组)。D组以0.375%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1μg/kg共20ml,C组以0.375%罗哌卡因20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30min时(T2)和手术结束时(T3)记录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OAA/S及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C组比较,D组T1-T3时HR、MAP降低,OA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升高,麻醉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延长,患者满意度升高(P〈0.05),心动过缓、恶心及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较单纯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显著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胸腔镜术胸椎旁阻滞对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非心脏手术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4例)、B组(53例)、C组(53例)。3组患者均行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A组患者经导管注入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B组患者经导管注入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C组患者联用A组和B组用药方案。结果 C组患者围术期的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A组和B组(P <0.05)。与术后2 h比较,3组患者术后4,8 h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显著升高;与术后8 h比较,3组患者术后12 h 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C组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 <0.05)。与术后1 d比较,3组患者术后2 d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项评分均显著降低,且C组显著低于A组和B组(P <0.05)。3组患者术后1 d的5-羟色胺(5-HT)、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升高,且C组患者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 <0.05)。3组患者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呼吸抑制、补救镇痛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拟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臂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59岁,体重46~ 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30);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C组神经阻滞用药为0.33%罗哌卡因30 ml,D组用药为右美托咪定100μg+0.33%罗哌卡因混合液30 ml.评价感觉和运动阻滞的效果,记录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于麻醉前(T0)、神经阻滞后1O min(T1)、30 min(手术开始、T2)、60 min(T3)、120min (T6)采静脉血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哌卡因血药浓度.记录ECG、HR、SPO2、NIBP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T2、T3、T4罗哌卡因浓度分别(2.4±0.12)μ g/ml、(1.784±0.16)μ g/ml 、(1.552±0.12)μ g/ml均高于C组T2、T3、T4时点浓度(1.42±0.15)μg/ml 、(1.36±0.10)μg/ml、(1.02±0.08)μ g/ml(P<0.05);C组4例使用芬太尼,1例更改麻醉方式;D组无一例使用芬太尼,无一例更改麻醉方式,4例心动过缓,两组均未见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与C组比较,D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延长(P<0.05),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延长罗哌卡因在肌间沟臂丛阻滞的血药浓度,增强其阻滞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7,(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椎旁阻滞在开胸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例。对照组诱导前椎旁给药及术后镇痛仅用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剂量1组(Dex1组)、右美托咪定剂量2组(Dex2组)、右美托咪定剂量3组(Dex3组)诱导前椎旁给予0.35%罗哌卡因0.3 mL·kg~(-1)和右美托咪定1μg·kg~(-1),术后椎旁患者自控镇痛(PCA)使用0.2%罗哌卡因和右美托咪定1、2、4μg·kg~(-1)。必要时静脉给予地佐辛,维持术后48 h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3分。记录各组阻滞后30 min,术后24 h,PCA结束后12、24 h的感觉阻滞节段数;术后48 h内PCA按压次数及地佐辛用量。比较各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阻滞后30 min及术后24 h Dex1组、Dex2组、Dex3组感觉阻滞节段数多于对照组(P<0.05);PCA结束后12、24 h,Dex2组与Dex3组感觉阻滞节段数多于Dex1组及对照组(P<0.05)。Dex2组与Dex3组术后PCA按压次数及地佐辛用量少于Dex1组及对照组(P<0.05)。Dex2组与Dex3组各时点感觉阻滞节段数、术后PCA按压次数及地佐辛用量无显著差异(P>0.05)。Dex3组心动过缓、嗜睡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椎旁阻滞用于开胸术后镇痛可增加阻滞范围,增强镇痛效果,其中右美托咪定2μg·kg~(-1)混合罗哌卡因术后持续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胸腔镜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80例肺癌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罗哌卡因TPVB麻醉,研究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PVB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脊神经阻滞范围、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椎旁阻滞起效时间,术后2、4、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血清皮质醇水平.结果两组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脊神经阻滞范围(5.40±0.51)节段高于对照组的(5.11±0.52)节段,椎旁阻滞起效时间(1.63±0.22)min早于对照组的(1.77±0.2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12、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12、24 h的血清皮质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时,给予超声引导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PVB麻醉,麻醉效果良好,术后疼痛程度轻,利于疾病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择期胸腔镜手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三组均在术前行超声引导T5横突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ESP)阻滞,D组给予1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0.4%罗哌卡因共25ml,R组给予0.4%罗哌卡因25ml,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三组术后均连接静脉镇痛泵。记录三组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术后静息时、咳嗽时VAS评分,记录三组患者镇痛药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与实际按压次数比(D1/D2)及不良反应。结果与C组相比,D组和R组胸腔镜置入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更为平稳;三组术后2、6、12、24、36、48h静息VAS评分和咳嗽VAS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变化更平稳,镇痛效果较好;与R组和C组比较,D组患者术后48h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减少(P<0.05),D1/D2显著增高(P<0.05)。D组术后恶心发生率低于R组、C组,术后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术前超声引导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ESP阻滞,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术后患者疼痛控制的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探讨胸腔镜术前10min行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的可行性。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4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4例)与参照组(23例)。研究组手术前10min行INB联合PCIA,参照组手术结束前行INB联合PCIA。比较两组术后4h、12h、24h和36h镇痛泵按压次数和Prince-Henry疼痛量表(PHPS)评分、疼痛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4h、12h和24h的镇痛泵按压次数和PHP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均P 0.05);两组术后36h的镇痛泵按压次数、PHPS评分及疼痛缓解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均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 0.05)。结论胸腔镜术前10min行INB联合PCIA能有效减少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关节外科收治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6例,术后均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按照神经阻滞药物配方分为对照组(C)、地塞米松组(E1)、右美托咪定组(E2)、地塞米松联合右美托咪定组(E3),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手术情况,比较4组患者术后6、12、24、48 h的VAS评分和术后6 h的Ramsay镇静评分,分析各组患者术后吗啡消耗量及镇痛持续时间,观察术后6 h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4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手术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E2、E3组的术后6 h的VAS评分、Ramsay评分显著低于C组,E3组的术后1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而4组术后24、48 h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E2、E3组的术后吗啡消耗量显著少于C组,且E1、E2、E3组的镇痛持续时间显著长于C组;4组患者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右美托咪定能够增强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且不...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评价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产妇90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3组(n=30):对照组(A组)、罗哌卡因组(B组)和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C组).术毕3组产妇均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每侧分别注入生理盐水、0.2%罗哌卡因、0.2%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μg/kg混合液各20 mL,并同时行相同配方静脉自控术后镇痛,分别记录初乳分泌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6h、12 h、24 h、48 h疼痛评分(NRS评分)、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B、C组在术后各时点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NR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C组在术后各时点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NR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B、C组24h内分泌初乳例数多于A组(P<0.05);B、C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A组(P<0.05),C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B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横肌平面阻滞能明显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促进产妇初乳分泌及缩短肛门排气时间. 相似文献
18.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17,(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0.5%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并测定血浆P物质和IL-6的水平变化。方法择期胸腔镜手术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四组:右美托咪定组(D1~3组)和对照组(C组)。关胸前行肋间神经阻滞,D1~3组用药分别为右美托咪定(0.5、0.75、1μg/kg)+0.5%罗哌卡因,C组为单纯0.5%罗哌卡因。检测术前(T_0)、术后1(T_1)、12(T_2)、24(T_3)和48 h(T_4)血浆P物质(SP)及IL-6的水平。观察患者T_(1~4)静息状态和躯体活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追加曲马多的次数,观察患者术后有无肋间神经阻滞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与C组比较,D1、D2组T_(3~4)及D3组T_(1~4)的静息VAS评分降低,D1组T_(3~4)及D2、D3组T_(1~4)的活动VAS评分降低;D2、D3组T_(1~4)的Ramsay评分降低;D3组T_(1~4)的SP浓度降低,D2、D3组T2~3的IL-6降低;D1~D3组术后48 h内追加曲马多、恶心呕吐及头晕的例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1组比较,D3组T_(1~4)的静息VAS评分降低;D2、D3组T_(3~4)的活动VAS评分降低,D3组术后48 h内追加曲马多、恶心呕吐及头晕的例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四组患者T_(1~4)的SP浓度降低,四组T1的IL-6水平升高,C组T2的IL-6也升高(P<0.05)。四组患者均无出现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口周麻木、气胸及血肿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0.5%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的镇痛适宜剂量是0.75~1.0μg/kg,该方法可以降低P物质及IL-6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9,(11)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均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麻醉插管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胸椎旁阻滞,试验组注入0.3%罗哌卡因和氢吗啡酮0.5mg的混合液共20m L,对照组注入0.3%罗哌卡因溶液20 m L, 2组其他麻醉诱导和维持方式均相同,术后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评估术后1、 4、 8、 12、 24、 48 h各时点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PCIA满意度评分,记录术后48h内PCIA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1、 4、 8、 12 h时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 PCIA有效按压次数减少(P <0.05), PCIA满意度评分升高(P <0.05)。术后48 h内2组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能提高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药实践》2017,(4):261-26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整形外科手术患者清醒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6月接受整形外科手术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分别接受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清醒镇静和舒芬太尼单用清醒镇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麻醉镇静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之前呼吸、心率、血压等理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开始后30 min,观察组患者呼吸、心率以及血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现低氧血症0例,术中哭泣1例,心率异常1例,主诉恶心、口干0例;对照组患者低氧血症4例,哭泣1例,心率异常1例,主诉恶心、口干2例。观察组麻醉镇静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形外科手术患者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清醒镇静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