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12联合干预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叶酸、维生素B12联合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前(基线水平)及治疗后3个月测定患者血浆Hcy水平及反映血管内皮的功能的指标,包括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前列环素I2(prostaglandin I2,PGI2)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变化率(flow mediated endothelium dependent dilation,FMD)。结果叶酸、维生素B12联合干预组治疗3个月后,Hcy、ET-1和TXA2水平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NO、PGI2水平及肱动脉FMD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叶酸、维生素B12联合干预治疗不仅可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并可改善老年高血压不良的血管内皮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
王希柱  宋月霞  张丽娜 《中国药房》2006,17(17):1327-1329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77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浓度及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 WF)水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Hcy及v WF水平均降低,NO浓度升高,FMD明显升高(P<0·001或P<0·05)。结论:贝那普利降压治疗同时可降低血浆Hcy水平,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奥美沙坦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及奥美沙坦组(n=30),观察用药前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奥美沙坦组及对照组血压无显著性差异;奥美沙坦治疗后,IMT、ET-1显著降低(P<0.05),FMD及NO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IMT及ET-1显著降低(P<0.05),FMD及NO显著增加(P<0.05).结论 奥美沙坦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具有独立于降压作用以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以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给予氯沙坦50 mg口服、每日1次,血压下降不理想者则增加至100 nag口服、每日1次或2次,连用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变化,并进行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肱动脉测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的测定.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氯沙坦治疗12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P<0.05或P<0.01),而心率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浆NO和FM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血浆ET-1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经氯沙坦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浆NO和FMD水平明显升高,而ET-1水平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氯沙坦具有良好降压效果,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
宋月霞  王希柱  钟雪莲 《中国药房》2007,18(20):1572-1574
目的:研究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生长素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限盐、低钠饮食、适当锻炼、减轻体重、口服利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非洛地平5mg,1次.d-1,治疗8wk。观察血浆生长素水平(Ghrelin)、肱动脉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浆Ghrelin水平、NO、FMD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ET-1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以上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降压治疗同时可提高血浆生长素水平,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的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ISH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20mg,每晚1次口服,疗程1年。分别在治疗前后监测血压、脉压(PP)、血脂的变化,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并采用超声法检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P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BP及P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O的水平、FMD明显升高,ET-1的水平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伐他汀对老年ISH患者有协同降压的作用,且可缩小PP、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的关系.方法 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根据血浆Hcy水平分为观察组(82例H型高血压患者,Hcy≥10 μmol/L)和对照组(38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cy<10 μmol/L),选择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为空白组,检测3组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FMD)表达水平,Peaeson直线相关分析法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cy表达与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相关性,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分析血管内皮功能指标(NO、NOS、EDFMD)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高血压患者血浆Hcy较空白组显著较高,观察组H型高血患者Hcy较对照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NO、NOS、EDFMD较空白组低,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显著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e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血浆hcy表达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27、-0.608、-0.713,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法显示血浆Hcy、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是血管内皮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OR=1.162、1.427、3.584,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浆Hcy异常升高和伴有血管内皮功能损害,且在H型高血压患者中表现尤为明显;血浆Hcy过度表达是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异常的影响因素,二者表达呈高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的影响,探讨该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9例发病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除基础治疗外加用法舒地尔60 mg/d,治疗前及治疗15 d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及血管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血浆N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ET-1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法舒地尔能有效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保护神经细胞,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5,(27):3789-3791
目的:探讨叶酸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血管舒张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叶酸片5 mg,口服,每日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cy水平、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cy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FMD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MMSE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叶酸可有效降低老年脑梗死患者Hcy水平,提高患者认知功能,降低脑组织损伤,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苯扎贝特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餐后三酰甘油(TG)、血管活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苯扎贝特治疗前后均行6 h脂肪餐试验,观测血清TG、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等血管活性因子的动态变化,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空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及脂餐前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后餐前、餐后2 h、4 h及6 h时血清TG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餐前、餐后2、4、6 h血清NO、t-P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血清ET-1、PAI-I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C-IMT及ΔFMD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餐前、餐后4 h FMD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苯扎贝特可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餐后高TG血症,改善血管活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导致骨折风险增加。成人的骨量通过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来维持动态平衡,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理想策略是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或增强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功能。目前针对保护成骨细胞及增强其功能的骨质疏松疗法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针对成骨细胞相关功能蛋白、各种细胞损伤机制(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机械过载、微小RNA和长链非编码RNA的影响等)及骨质疏松的治疗与预防作一综述,以期为针对增强成骨细胞功能的骨质疏松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PTEN和DNA含量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和DNA含量与NSCLC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PTEN在78例肺癌标本中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肺癌标本中DNA含量.结果:肺癌标本中PTEN蛋白总缺失率为42.3%,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肺癌表达缺失率分别为52.1%和26.7%(P<0.05),其表达缺失率随TNM分期增加而上升,分期越晚表达缺失率越高.PTEN缺失率高者生存时间短.DNA指数(DI)的分布范围在1.04~1.93.异倍体肿瘤24例,DI值随TNM分期增加而增加(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 肺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肺癌细胞DNA含量与肺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检测PTEN蛋白表达和DNA含量将有助于判断肺癌的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alkaloids of A. Vasica has been studied with change of season. The study also resulted in the detection of glycosides and N-oxides of vasicine and vasicinone.  相似文献   

18.
CD44与肿瘤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CD44是一种跨膜受体蛋白 ,属于黏附分子家族 ,可与透明质酸等配体结合 ,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黏附。近年来发现CD44及其变异体在许多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 ,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的预后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因此 ,可作为一个辅助性指标预测肿瘤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