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郑姿姿  李永烽 《新中医》2021,53(14):68-71
目的:探究百令胶囊联合肺康复训练措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功能的影响,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87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联合肺康复训练措施。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2组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_1)、FEV_1/FVC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肺康复训练措施有利于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抑制炎性因子,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补肺活血汤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50例,采用数字编号后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肺活血汤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数据的肺功能指标和临床疗效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稳定期COPD患者间的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FEV_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VC/FEV_1指标相比较(P 0.05)。治疗后,两组稳定期COPD患者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VC[(2.55±0.41)L]和FEV_1[(3.74±0.34)L]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稳定期COPD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P 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肺活血汤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肺益气汤加减辅治慢性阻塞性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肺益气汤加减治疗。比较肺功能、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及FEV_1/FVC、FEV_1、PaO_2指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MIP、PaCo_2、BMI及症状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益气汤加减辅治慢性阻塞性COPD稳定期可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子养亲汤加味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三子养亲汤加味,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_1)、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6分钟行走距离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58%和72.9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1)。③两组肺功能指标(FEV_1、FEV_1%、FEV_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各指标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④两组治疗后6分钟行走距离均较治疗前长(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增长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子养亲汤加味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COPD稳定期疗效良好,能够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尤志新  李慧娇 《新中医》2019,51(7):126-129
目的:观察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及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0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肺活血胶囊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 s呼气容积(FEV_1)、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VC/FEV_1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FVC、FEV_1、FEV_1%、FVC/FEV_1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FVC、FEV_1、FEV_1%、FVC/FEV_1指标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各项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给予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及噻托溴铵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肺益阳化痰中药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型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2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肺益阳化痰中药方,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9%)明显高于对照组(82.26%,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及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阳化痰中药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型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参芪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补肺汤,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等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咳痰、喘憋等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参芪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可促进肺功能改善,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肺背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肾亏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COPD稳定期肺脾肾亏虚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穿戴温肺背心。2组疗程均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血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氧饱和度(SaO_2)]、中医证候积分、中医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FEV_1、FEV_1/FVC、FEV_1%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FEV_1、FEV_1/FVC、FEV_1%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O_2)、SaO_2均升高(P0.05),p(CO_2)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p(O_2)、SaO_2均高于对照组(P0.05),p(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肺背心能有效缓解COPD稳定期肺脾肾亏虚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9.
林乾顶  谢尚任 《新中医》2021,53(1):23-26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合补肺汤加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玉屏风散合补肺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占预用值的百分比(FVC%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占预用值的百分比(FEV_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深吸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IC%pred)]、动脉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张力(PaO_2)、氧饱和度(SaO_2)、酸碱度(pH)]以及血清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前白蛋白(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α1抗胰蛋白酶(α1-AT)]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C%pred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IC%pred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aCO_2较治疗前降低,PaO_2、SaO_2、pH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aO_2、SaO_2、pH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PCT、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A、α1-A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血清PCT、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A、α1-A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合补肺汤加减可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缓解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补肺汤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120例COPD稳定期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补肺汤进行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啰音)、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占FVC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改善情况,并对两组的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及肺部啰音积分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EV1、FVC、FEV1/FVC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血清CRP、IL-8、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明显升高,CD~+8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补肺汤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肺颗粒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并从调控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型ST2(sST2)轴及相关炎性因子表达水平阐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来自4家三甲医院的271例轻中度COPD稳定期患者按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治疗组(136例)和对照组(135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疾病教育与慢病管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口服补肺颗粒,对照组给予补肺颗粒安慰剂。每袋10g,每次2袋,每日2次,疗程均为12周。观察患者COPD自我评估测试(CAT)问卷积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包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FEV1占FVC百分比(FEV1/FVC)],血清IL-33、sST2、IL-4和IL-10水平。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AT问卷积分,中医证候积分,SGRQ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单项积分和总积分,血清sST2水平降低(P0.01),血清IL-33、IL-4和IL-10水平提高(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FEV1%和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5.74%(103/136),优于对照组[9.63%(13/135),χ2=120.929,P0.01]。结论补肺颗粒能够有效改善轻中度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延缓肺功能下降,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IL-33、IL-4和IL-10水平,降低血清sST2水平,增强机体抗炎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2.
沈睿  朱亚琴 《新中医》2021,53(15):47-52
目的:观察补肺温肾活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0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肺温肾活血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白细胞介素-1 (IL-1)、白细胞介素-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中医证候积分、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生活质量评分、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TIMP-1)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73.0%。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EV_1、FVC、FEV_1/FVC与GSH-Px、SOD水平均升高(P0.05);咳嗽、咳痰及喘息等中医证候积分,IL-1、IL-8、TNF-α、MMP-9、TIMP-1、MMP-9/TIMP-1、LPO水平,各项SGRQ生活质量评分及总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FEV_1、FVC、FEV_1/FVC与GSH-Px、SOD水平均较高(P0.05);咳嗽、咳痰及喘息等中医证候积分,IL-1、IL-8、TNF-α、MMP-9、TIMP-1、LPO水平,各项SGRQ生活质量评分及总评分均较低(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补肺温肾活血方可减轻COPD稳定期患者炎性反应,降低氧化应激反应,阻止气道重构,调节蛋白酶平衡,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李献超 《新中医》2019,51(2):120-122
目的:观察补肺健脾益肾方治疗肺脾肾气虚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肺健脾益肾方口服;疗程均为2月,观察比较2组患者肺功能、BODE指数、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月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 (用力肺活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月后,研究组BODE指数、6 min步行距离(6MWT)积分、功能性呼吸困难(MMRC)积分和体质量指数(BMI)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西药联合补肺健脾益肾方可有效控制肺脾肾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BODE指数,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肺活血汤联合黄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157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78例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研究组79例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肺活血汤治疗,对比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EV_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及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后FEV_1、FEV_1%、FEV_1/FVC、WHOQOL-100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补肺活血汤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能明显提高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五子衍宗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COPD稳定期Ⅱ~Ⅲ级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1年后,评价所有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肺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2组治疗后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IL-8、TNF-α治疗后与治疗前以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子衍宗丸联合西药治疗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预防COPD急性发作,其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肺益肾平喘方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2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舒利迭、氨茶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服用补肺益肾平喘方,水煎分服,1剂/d。2组均以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症状积分、肺功能和生存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期间感冒次数、肺感染次数、抗生素使用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59%,对照组为7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学意义(P0.05)。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感冒发作次数、肺感染发作次数、抗菌素使用频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肺益肾平喘方能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肺固元膏对肺肾两虚型支气管哮喘(BA)缓解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0例肺肾两虚型BA缓解期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肺固元膏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哮喘控制水平、中医症候积分、肺功能以及炎性因子水平,并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嗜酸性粒细胞(EOS)均低于对照组,哮喘控制水平、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最大呼气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_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补肺固元膏治疗肺肾两虚型BA缓解期患者安全有效,可明显缓解患者哮喘症状,提高患者肺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推拿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2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痰上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FEV_1%、FEV_1及FV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痰上清中IL-8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下降(P0.0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痰上清中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推拿治疗稳定期COPD,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庞彩苓 《新中医》2019,51(6):138-141
目的:观察利金汤联合临床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9例COPD肺气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4例采用康复训练和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利金汤治疗。记录治疗前后2组临床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分(CAT)、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3.85%,明显高于对照组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CAT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FEV_1、FVC和FEV_1/FVC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PaO_2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PaCO_2值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金汤联合临床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COPD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不同给药方式治疗GOLD分级2-3级稳定期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GOLD分级2-3级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A组、治疗B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治疗A组予喘可治注射液臀大肌肌肉注射,治疗B组予喘可治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各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比较症状CAT评分,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FEV_1、FEV_1/FVC、FEV_1%)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①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A组、治疗B组分别与对照组的CAT评分、6MW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CAT评分下降、6MWD水平提高的程度均更甚于治疗A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A组、治疗B组分别与对照组的FEV_1、FEV_1/FVC、FEV_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FEV_1、FEV_1/FVC、FEV_1%水平升高的幅度均大于治疗A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A组、治疗B组分别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降低的幅度大于治疗A组(P0.05)。结论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GOLD分级2-3级稳定期COPD的疗效满意,且喘可治穴位注射比肌肉注射的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