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比骨髓干细胞移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及局部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G-CSF动员3种方法对糖尿病兔缺血组织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40只健康新西兰兔,用四氧嘧啶(ALX)诱导成为糖尿病兔后,均结扎右后肢股动脉,建立糖尿病下肢缺血动物模型,然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其中1组不进行治疗作对照(A组),余3组分别用G-CSF动员(B组)、局部骨髓干细胞移植(C组)及G-CSF动员联合局部骨髓干细胞移植(D组)进行治疗.28 d后均以右侧股内侧正中部位为中心等距离取局部肌肉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肌组织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结果:上述A、B、C、D 4组缺血组织微血管密度(1)分别为(22.0±6.0)、(35.8 4±7.5)、(38.1±7.2)和(48.7±9.1)个/高倍视野,VEGF蛋白表达水平(2)分别为(8.87 4-1.51)%、(11.83 4-1.65)%、(12.32±1.34)%和(17.13±2.73)%,局部干细胞移植(1)和G-CSF动员(2)对微血管密度和VEGF的表达有影响(F1分别为50.599、35.930,F2分别为39.846,25.435,P均<0.001,但F1x2分别为2.256,0.437,P>0.05).结论:G-CSF动员和局部骨髓干细胞移植均可用于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缺血性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25只家兔均切断左侧股动脉及其分支,制作实验兔左后肢缺血模型后,随机分2组:实验组(n=15)皮下注射重组人G-CSF(rhG-CSF)动员兔自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缺血组织,对照组(n=10)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监测血常规;术后4周,2组均行腹主动脉造影观察侧支循环血管形成情况,取内收肌和腓肠肌组织行HE染色并计数微血管密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内收肌和腓肠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表达的血管数.结果:实验组家兔侧支循环血管条数、微血管密度及VEGF阳性表达的血管数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缺血状态得到改善.结论:应用G-CSF使骨髓干细胞动员后,可促进缺血组织血管新生,增加缺血组织血液灌注,改善肢体缺血状态.  相似文献   

3.
方青波  戈小虎 《农垦医学》2009,31(3):208-210
目的:探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骨髓动员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可行性。方法:于2008年3月-2008年6月进行兔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骨髓动员治疗下肢缺血实验研究。建立新西兰雄兔右后肢缺血动物模型,将其分为4组:实验1组(7只)单纯应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骨髓动员,实验2组(7只)取自体骨髓干细胞制备成干细胞悬液,注射于右后肢缺血部位,实验3组(7只)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进行骨髓动员组,4组(7只)为生理盐水注射组,于动物模型制备后第5周行血管造影观察血管新生程度,CD34免疫组化检测毛细血管密度。结果:动脉造影显示进行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骨髓动员的新西兰雄兔缺血右后肢缺血部位动脉较其他组明显增多,CD34免疫组化标记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骨髓动员是一种方法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骨髓动员与动员后单个核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大鼠后肢缺血的疗效.方法 糖尿病大鼠后肢缺血模型建立后,将36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其中15只于动员后行单个核细胞移植(A组),15只进行骨髓动员(B组),其余6只为空白对照组(C组),不进行骨髓动员和动员后单个核细胞移植.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计数毛细血管数目.结果 A组与B组大鼠缺血后肢毛细血管生成的数量均高于C组(P<0.05),但A组大鼠缺血后肢毛细血管生成的数量高于B组(P<0.05).2种治疗方法均使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下降(P<0.05),但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髓动员与动员后单个核细胞移植均能促进缺血后肢毛细血管的生成,尤以动员后单个核细胞移植效果显著.2种方法均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内皮功能,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联合 rhVEGF 对兔肢体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手术制作兔后肢缺血模型,之后将骨髓基质干细胞和/或 rhVEGF 注射到局部缺血组织中,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结果移植后2周、4周各组微血管计数比较,均为 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移植后2周、4周缺血组织中 VEGF 蛋白的变化:各组间比较,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联合 rhVEGF 治疗肢体缺血效果显著,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促进 VEGF 分泌,而后者反过来促进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形成新生微血管,加快侧枝循环网络的重建,增加缺血组织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观察内皮祖细胞(EPCs)和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下肢动脉缺血的动脉变化.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30只诱导成糖尿病模型,其中25只成模,成模鼠结扎左下肢股动脉制造下肢缺血模型,此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于生理盐水(A组,n=7),内皮祖细胞(B组,n=9),骨髓单个核细胞(C组,n=9),沿股动脉走向、多点肌肉注射.继续喂养28 d后行下肢动脉造影检测下肢血流.结果 动脉造影结果显示EPCs移植治疗组缺血侧下肢动脉显影血管数多于对照组(P<0.05); EPCs移植治疗组血管数多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EPCs移植治疗对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生长因子(VEGF)在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的表达,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HIF-1α、VEGF与斑块内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36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B组(假手术组: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组)、C组(空白对照组)。A组造膜成功后耳缘静脉注射同种异体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C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在基线水平、移植前、后测血脂、炎症指标、易损斑块内新生血管参数。结果移植后A组血清TC、T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RAAPIs、I/M明显高于B组(P<0.05),微血管密度(MVD)明显高于B组和C组,HIF-1α、VEGF、MVD均高于B组(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可增加VEGF的表达,VEGF可协同HIF-1α促进As斑块内血管生成,从而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hVEGF165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通过影像学观察、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等方法评价疗效。方法使用马血清与醋酸泼尼松龙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后分为4组,分别进行以下治疗:A组(不作任何处理);B组(髓心减压+自体骨移植);C组(髓心减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骨移植);D组(髓心减压+Ad-VEGF165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白体骨移植)。术后3周处死行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及Western Blot检测股骨头内VEGF的表达,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D组在软骨下血管、VEGF阳性面积百分比、股骨头内VEGF的相对浓度均高于其他各组;在VEGF平均灰度值、空骨陷窝率低于其他各组,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转染了Ad—VEGF165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宿主股骨头局部可以表达VEGF蛋白,且较单纯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表达的强度更高,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进行早期治疗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单独或与必要的诱导因子组合移植治疗实验性大鼠股动脉闭塞症,为临床应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等血管闭塞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MSCs,结扎并断离大鼠双侧股动脉,复制成大鼠股动脉闭塞症模型.分别在大鼠后肢局部缺血肌肉通过多点注射的方法注射生理盐水(A组),BrdU标记的MSCs悬液(B组);BrdU标记的MSCs与利于血管新生的细胞因于悬液(C组).14天处死大鼠,取双下肢缺血部位肌肉做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FVIII、BrdU)检测.结果 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MSCs,移植后14d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肌束间B组、C组有BrdU阳性的血管,而A组无Brdu阳性的血管.平均每视野FVIII染色阳性的血管数目:A组为2.8&#177;O.6个HP,B组为8.4+2.3个、HP,C组为12.6&#177;2.9个/HP;B组明显高于A组(p<0.01).C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MSCs:在体外扩增的MSCs移植于缺血的活体组织可以发育成血管,从而改善缺血部位的血液循环.无论是MSCs单独移植还是与必要的细胞因子组合移植其血管再生作用都超过大鼠自身在缺血环境中的血管重建或再生.但MSCs与必要的细胞因子组合的血管再生作用明显超过MSCs单独移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RNAi技术沉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基因,探讨其对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其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将自行构建的以VEGF基因为靶向表达短发夹状RNA的重组质粒(pAVU6 27-VEGF-siRNA)转染到结肠癌HCT116细胞株中(C组),以空质粒(pAVU6 27)转染为阴性对照(B组),经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细胞,未转染质粒的HCT116细胞株为空白对照(A组),建立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测量移植瘤的质量、体积观察移植瘤生长;免疫组化检测瘤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及组织内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改变.结果 C组肿瘤瘤块的体积(0.169±0.009)cm3和质量(0.192±0.022)g明显小于A、B组(P<0.05).A、B组荷瘤组织中VEGF均表达强阳性,表达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及细胞膜上,呈棕黄色.C组荷瘤组织中VEGF呈弱阳性表达,组间差异显著(P<0.05).C组荷瘤组织中MVD明显小于两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VEGF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810,P<0.01).结论 应用RNAi技术沉默VEGF基因能明显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裸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与其抑制移植瘤中VEGF的表达和瘤组织内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和分析测量了139具尸体的小肠长度。成年男性54例,均长414.30±9.60厘米;成年女性47例,均长345.87±8.19厘米;男女两性小肠均长382.48±6.40厘米,且两性小肠长度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男性胎儿13例,均长218.46±8.76厘米;女性胎儿25例,均长211.60±7.31厘米;胎儿两性小肠均长213.95±5.68厘米,两性间无差异。求相关系数表明,r=0.039,小肠长度与身高完全无关。  相似文献   

12.
用200例(男124、女76)长春市郊出土的干燥成人下颌骨进行了下颌孔定位的研究。所测得的数据,均通过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下颌孔的位置是变化的,但下颌孔主要位于冠突最高点与下颌角连线的上五分之三与下五分之二交界处。同时进行了男、女性别之间及同一性别两侧之间的对比研究。从研究结果看,除下颌孔至下颌角的距离在男、女性别之间存在着明显性别差异以外,其余各项未看出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162例成年尸体上观察的结果如下:腹腔动脉起点的高度,以平L_1上1/3者最多,平Th_(12)下1/3者次之,平均在L_1上1/3上部。肠系膜上动脉起点的高度,以平L_1上1/3者最多,平L_1下1/3者次之,平均在L_1中1/3下部。肠系膜下动脉起点的高度,以平L_3下1/3者最多,平L_3中1/3者次之,平均在L_3下1/3上部。腹腔动脉起始部下缘与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上缘间的距离,以在0.1~0.5厘米之间者最多,平均距离为0.41厘米。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下缘与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上缘间的距离,以在5.0~7.0厘米之间者最多,平均距离为6.36厘米。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下缘与腹主动脉分叉角顶之间的距离,分别以在12.0~14.0厘米、10.0~13.0厘米和3.0~5.0厘米之间者最多,它们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3.03厘米、11.28厘米和4.21厘米。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对家兔胰腺器官内的淋巴管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胰腺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存在小叶间和被膜下。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与其他器官所见相同。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成年猫8只,向直肠壁浆膜下层和肌层内多点注入10%HRP溶液200微升,研究结果证明①猫直肠初级传入神经来自双侧(?)_1至腰_5和骶_1至尾_1的脊神经节,其高峰节段是腰_2和骶_2节段。②脊神经节内直肠的初级传入神经元胞体多为圆形和椭圆形,少数是梭形和不规则形。③直肠初级传入神经元的中枢突经李氏束深面进入骶髓_(13)节段,围绕后角形成较大的外侧束和较小的内侧束。两束沿后角外侧阳内侧缘行向腹侧,其终末均终止于灰质Ⅱ,Ⅲ层和Ⅴ、Ⅶ层.④直肠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双侧骶_1至尾_1节段的中间带外侧核,并在网状核、侧素、后外侧核、中界核和前角后外侧核也见到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了83例119眼弱视治疗及随访情况,其中经随访一个月以上的93眼中,56眼(60%)视力恢复三排以上或达1.0以上。 视力恢复与开始治疗的年龄有明显的关系,5岁以前开始治疗者疗效较5岁以后开始治疗者显然好得多。非中心凹注视者疗效不一定比中心凹注视者差,而大多数非中心凹注视眼视力提高者转变为中心凹注视。定期随访,严格认真地遮盖健眼,及强迫多使用弱视眼是治疗弱视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8.
19.
20.
研究了68例12岁以下的远视性屈光参差弱视及合并屈光参差的斜视性弱视,以探讨屈光参差程度与弱视深度的关系及屈光参差性弱视发病的机制及临床意义。远视性中心注视组屈光参差性弱视中,弱视深度与屈光参差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弱视深度与引起弱视时的屈光参差程度、发生年龄及其他因素有关,屈光参差程度的增加为伴随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