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纯音测听时应用检测技巧和心理暗示,配合声导抗、ABR对外伤后听力损失程度的评估。方法:对外伤性聋进行客观声导抗、ABR测试和主观纯音测听。如果结果不符,根据客观听力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以取得真实的纯音听阈。结果:408例外伤后称听力下降病例中,294例纯音测听与声导抗、ABR结果一致,伪聋和夸大性聋114例,后经纯音测听时的检测技巧和心理暗示才与声导抗、ABR结果一致。结论:应用检测技巧和心理暗示对外伤性聋进行听力检测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声导抗与纯音听阈测试在伪聋检查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声导抗测试与纯音听阈测试并辅以心理疏导方法,以自身对侧耳和正常人耳(20例40耳)作对照,对389例外伤后主诉单耳听力损失者进行检查诊断.结果:本组病例中对侧耳纯音听阈各倍频率听阈≤20 dBHL,声导抗检查正常.9耳纯音听阈各倍频为30~40 dBHL,声导抗示:B型鼓室图,耳咽管闭塞,鼓膜静态声顺值<0.3 ml,镫骨肌反射消失,后经鼓膜穿刺抽液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21耳气导纯音听阈各倍频率听阈50~85 dBHL,声反射阈>90 dBHL,经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耳声发射等客观检查确诊为中重度聋,359耳纯音听阈各倍频率听阈85~100 dBHL.声导抗示:A型鼓室图,耳咽管功能正常,鼓膜静态声顺值0.3~1.8ml,声反射阈正常,诊断为伪聋.结论:伪聋在临床上可以通过声导抗与纯音听阈测试进行检查诊断.  相似文献   

3.
学龄前儿童综合听力评估120例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耳声发射、中耳声导抗、ABR相结合的综合听力评估方法,在学龄前儿童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20例无法配合行为测听的儿童,检测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以及中耳声导抗,结合短声以及有频率特异性的短纯音刺激的ABR测试来评估听力。结果120例受检者中,上述3项检查都通过者51例,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聋64例,混合性耳聋2例。传导性耳聋1例,神经性耳聋1例,听神经病1例。结论采用有频率特异性的短纯音刺激的ABR。结合耳声发射、中耳声导抗能较好地评估5岁以下无法配合行为测听的儿童的听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准确评定外伤后听力损失程度的方法。方法 :测试主诉外伤后听力下降的 85例、97耳的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 (ABR)及 4 0Hz听觉相关电位 (4 0HzAERP) ,并综合分析测听结果。结果 :97耳均测试出真实听力 ,其中反应真实 2 3耳 (2 3.71% ) ,夸大性聋 5 8耳 (5 9.79% ) ,伪聋 16耳 (16 .4 9% )。结论 :采用多种听力学检查方法综合评估能鉴定伤耳的真实听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听神经病的听力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3例听神经病患者的病史、纯音测听、言语识别率、镫骨肌反射、听性脑干反应、畸变耳声发射及对侧白噪声抑制试验.结果 纯音测听示全部患者均为轻至中度低频感音性聋,听力损失最严重的频率是0.25 kHz和0.5 kHz,听力图上升型38耳,鞍型7耳,平坦型1耳.声导抗鼓室图全部正常,45耳镫骨肌反射消失,仅1耳引出且反射阈升高.全部病例可引出DPOAE,不能被对侧噪声抑制.ABR不能引出,或仅出现波Ⅰ和(或)波Ⅴ.23例言语识别率差,与纯音听阈不成比例.结论 ABR缺失或严重异常而DPOAE正常引出,纯音听力图多呈上升型以低频损失为主,镫骨肌反射及OAE交叉抑制异常,言语分辨率差与纯音听阈不成比例,是听神经病的主要特征,应与一般感音神经性聋和中枢性聋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耳外伤在耳科门诊较常见 ,就诊时患者大部分诉听力下降或丧失 ,有些则为伪聋或者夸大聋。纯音测听是主观测听 ,结果的准确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受患者心理因素影响较大。本文探讨了患者心理因素对纯音测听结果的影响 ,以及纯音测听对非器质性听力损失诊断的可行性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接诊耳外伤非器质性聋患者 117例 14 2耳 ,主诉为听力损失。其中手掌击伤 4 8例 5 0耳 ,暴露伤 30例 4 1耳 ,头部摔伤 18例 2 3耳 ,棍棒击伤 12例 14耳 ,车祸 9例 14耳 ;男 96例 ,女 2 1例 ;年龄最小…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1月至2 0 0 3年9月我们收治突发性聋2 0例,男12例,女8例,17~73岁,平均4 5岁,以眩晕为首发症状6例,眩晕较轻14例。查体示眩晕较重者,患耳AC、BC均不存在,健耳AC >BC ,WT偏向健耳,纯音测听患耳测不出,ABR :12 0dB未诱发出V波或12 0dB勉强诱发出V波,V波延长,1~3波消失。无眩晕者纯音测听4 1~90dB ,诱发电位:1~3波消失,V波延长。入院后静脉点滴葛根素氯化钠、能量合剂、70 6代血浆,肌肉注射病毒唑、维生素B1、B12 ,配合高压氧治疗。眩晕较重者肌肉注射安定及口服敏使朗。治疗一个疗程后,眩晕较重者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听力…  相似文献   

8.
分析耳内镜、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检查对分泌性中耳炎(SOM)的诊断效能。回顾性分析经本院确诊的120例SOM患者(166患耳),耳内镜下鼓膜颜色、活动度、光泽度,计算鼓膜颜色变化、活动度受限、鼓室积液征发生情况;记录纯音测听结果;比较声导抗指标:鼓室压、声顺值、鼓室导纳图曲线梯度(Grad值);计算B型、C型鼓室图出现情况;结果显示,耳内镜下SOM患耳表现为鼓膜呈淡黄色或琥珀色、鼓膜活动受限、见气泡或气液平面;纯音测听时SOM患耳可出现气导听阈减退或气导、骨导听阈均减退,0.5~4 kHz气骨导差≥15 dB;SOM患者声导抗检查可见B型、C型鼓室图。SOM患耳组声导抗检查中鼓室压、声顺值及Grad均显著低于正常耳(P<0.05)。结果提示,耳内镜、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检查是SOM重要的检查手段,在SOM诊断中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外伤后听力损失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准确评定外伤后听力损失程度的方法。方法:测试主诉外伤后听力下降的85例、97耳的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ABR)及40Hz听觉相关电位(40HzAERP),并综合分析测听结果。结果:97耳均测试出真实听力,其中反应真实23耳(23.71%),夸大性聋58耳(59.79%),伪聋16耳(16.49%)。结论:采用多种听力学检查方法综合评估能鉴定伤耳的真实听力。  相似文献   

10.
听神经病     
目的 :介绍一种特殊的感音神经性听力疾患—听神经病 ,探讨其临床特征及听力学特点。方法 :报道 5例听神经病患者 ,2例为成人 ;3例为儿童。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对患者进行纯音测听、脑干电反应测听、耳声发射、耳蜗电图及语言辨别率等听力学检查。结果 :5例均主诉听力下降 ,听力学检查纯音听阈为轻、中度感音神经性聋 ,与纯音测听不相符的语言辨别率明显下降 ,不能引出脑干诱发电位 (ABR) ,耳蜗电图基本正常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基本正常。提示外毛细胞功能正常 ,病变可能在听神经。结论 :听神经病是一种主诉听力下降 ,纯音听阈为轻、中度感音神经性聋 ,不能引出脑干诱发电位 (ABR)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正常的听力疾患 ,临床上应与其他感音神经性聋区别  相似文献   

11.
246例疑似职业性听力损伤的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疑似职业性听力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46例疑似职业性听力损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分析。结果246例疑似职业性听力损伤患者中,观察对象53例(21.5%);听力损伤40例(16.3%),包括职业性轻度听力损伤34例(13.8%),职业性中度听力损伤4例(1.6%),职业性重度听力损伤2例(0.8%);不能诊断为职业性听力损伤者153例(62.2%),其中伪聋或夸大聋患者102例,占66.7%(102/153)。102例伪聋或夸大聋患者中,91例表现为纯音测听检查重复性差,占89.2%(91/102),主、客观听力检查不符合者98例,占96.1%(98/102)。结论在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中,利用纯音测听的重复性特征,结合听觉诱发电位(ABR)、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ASSR)、声导抗等客观听力检查,对做好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ASSR)在突聋听力检查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在长航总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并符合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制订的突聋诊断依据的双耳突聋患者20例,上述患者在同一天内的安静或自然睡眠状态下分别进行ASSR、听性脑干反应(ABR)和纯音测听检查,分析ASSR与纯音测听和ABR的相关性。结果 0.5、1.0、2.0、4.0 k Hz ASSR与纯音测听相关性分别为0.834、0.921、0.961、0.935。其中0.5 k Hz ASSR阈值与纯音测音阈值的差值在10~20 d B,其余频率差值在5~15 d B。除0.5 k Hz外,其他几个频率段ASSR与纯音测听结果均有较高的相关性(P<0.05)。ASSR与Click ABR的比较表明两种测试方法所得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P<0.05)。结论 ASSR频率特异性好,刺激强度高,能同时测试左右耳共8个频率的听阈,是一种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客观测听方法。ASSR与纯音测听和ABR有极高的相关性,在突聋诊断和听力损失程度评定中有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遗传性聋三家系听力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无综合征的遗传性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三个家系的听力学特点及遗传特征。方法:三家系纯音测听33人,耳聋14例,声导抗、ABR测试4人。对这些家系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和听力学检查。结果:三个家系语前聋1个家系,语后聋2个家系,表现为双侧对称性进行性听力下降,A家系耳聋始于12岁后,B家系耳聋始于20岁后,首先是高频区受损,迅速依次向中、低频扩展,C家系出生后即耳聋,表现为聋哑症。4例8耳声导抗及ABR测试均证实为耳蜗性感音性听力损失,三个家系男女均有发病,显示了很高的外显率,全身检查未发现其它部位畸形。结论:三个家系可能为无综合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觉稳态诱发反应(ASSR)和纯音听阈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33例(65耳),行ASSR阈值纯音听测试。结果:ASSR、纯音听阈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听阈有显著相关性,0.5、1.0、2.0、4.0 kHz频区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769、0.772、0.743、0.756。ASSR阈值较行为阈值高,ASSR阈值与纯音听阈间差值多在3.0~10.0 dB HL之间,在0.5、1.0、2.04、.0 kHz频区间分别为:4.77、8.83、6.49、3.67 dB HL,随频率增高,两者的差异有缩小趋势。结论: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ASSR阈值与纯音听阈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测试ASSR阈值可推断出被检查者纯音听阈的阈值。  相似文献   

15.
儿童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听力特点分析(附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的听力学特点。方法对6例2.5~8.5岁患有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的病儿在初次发病时进行听性脑干诱发反应(ABR)、40 Hz诱发反应、多频稳态诱发反应(ASSR)检查,并在初次发病及最近一次发病时行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声导抗及纯音听阈(或行为测听)检查。结果 6例12耳初诊及最近一次的声导抗检查均为A型鼓室图,镫骨肌反射均未引出。TEOAE检查均未通过。ABR、40 Hz诱发反应、ASSR、纯音听阈检查结果均为中度、重度甚至极重度听力损失,且98 dBnHL click刺激声时ABR检查结果示在潜伏期2.77 ms左右均有显著负反应波(ASNR)出现。纯音听阈结果示在250、500、1 000 Hz时均有气骨导差且均大于15 dBnHL。结论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病儿初次发病时一般为双侧中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随后波动性听力逐渐下降直至全聋。ASNR的出现可以作为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听力学诊断的参考指标,但确诊仍依靠影像学检查。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纯音听阈可以有低范围的气骨导差,但原因不明。本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及时助听语训,对病儿的言语语言发育是有效的。重视日常防护及发病时尽早治疗,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是可以有效预防或延迟发作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听神经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听力学特征,以指导临床诊断与诊治。方法分析28例听精神病患者临床表现、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查,并与耳蜗性聋对照。结果听神经病多发于青少年,多为双侧发病,听力损失呈轻、中、重度,以低频区为重,听阈图以低频区阈值升高的上升型为主。同、对侧镫骨肌反射消失。ABR引不出或严重异常,DPOAE幅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听神经病发病以青少年为多,听力损失与语言辨别情况不相符。低频区听阈升高的上升型听阈图对听神经病的早期发现和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声导抗检查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声导抗对分泌性中耳炎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 10 2耳患儿进行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测试。结果 声导抗检查结果阳性率为 97.0 5 % ,而纯音测听阳性率为 91.17%。结论 声导抗检查是一种适用于儿童的敏感快速又客观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常青年人听力学检查的参考值范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确定听力室各项听力学检查的参考值范围。 方法:选100名正常青年受试者,计200耳进行纯音测听、高频测听、声导抗及ABR检查。 结果:纯音听阈(dB HL)0.5、1.0、2.0和4.0 kHz 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9.22~23.68、8.01~20.25、7.76~20.94和6.55~21.17;高频听阈(dB SPL)8.0、10.0、12.5和16.0 kHz 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5.92~14.08、15.06~26.94、28.03~40.97和47.25~62.25;刺激声Click 100 dB nHL时ABRⅠ、Ⅲ、Ⅴ波及Ⅰ-Ⅴ潜伏期均值(ms)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39~1.59、3.41~3.91、5.28~5.62和3.81~4.09;声导抗反射阈值(dB HL)0.5、1.0、2.0和4.0 kHz同侧反射阈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95.36~107.64、93.18~105.82、101.41~110.59和91.21~105.79,对侧反射阈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88.18~102.82、87.24~94.76、86.66~92.34和80.25~93.75。 结论:正常青年人听力学检查参考范围可作为临床听力学检查判定正常与异常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9.
耳外伤聋患者主客观检查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关系诉讼的外伤性聋385例用电测听仪、声阻抗仪及ABR进行测试,发现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伪聋、伪聋率占97%。提示在检查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者面部表情的变化,反复测试,耐心解释,尽量缩小伪聋分贝数;在客观测听时,如发现声反射阈在纯音听以上15dB时,可疑为假性听力损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对语前聋儿童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回顾30例在我院接受人工耳蜗植入、开机至少6个月的语前聋患者的术前检查资料,根据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结合术后听觉康复疗效进行分析.对全部患者均采用回顾临床资料和进行自由声场测试纯音、言语察觉率和开放式、闭合式言语分辨率的方法及噪音中语言辨别率的测定及其电话测听,评价人工耳蜗补偿听力的效果.结果:23例已上正常幼儿园及小学,全部患者声场测听均低于40 dB,言语均明显提高,3例能接听电话.结论:颞骨高分辨率CT、MRI耳蜗水成像等影像学检查;纯音测听和听觉诱发电位(ABR)、声导抗、耳声发射(DPOAE)、40Hz相关电位(40HzAERP)40HzAERP和耳镜检查对手术的成功性,预防并发症以及患者听觉康复的可能疗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术中NRT、电阻检测评估手术的成功性及术后程序编程处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