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对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3例经X线(DR)检查阴性而临床怀疑胫骨近端骨折的外伤患者进行膝关节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行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的MPR图像。结果 33例经多层螺旋CT重建MPR图像均确诊骨折。结论 MSCT的MPR图像对临床怀疑骨折而DR检查阴性的骨折病例能明确作出诊断,提高对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对胸骨细微骨折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16层螺旋CT常规胸部容积扫描诊断的胸骨细微骨折69例,利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选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即多平面重建(MIR)、容积再现法(VR)等重组观察,并与CT横断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69例胸骨细微骨折中,横断骨折为48例(占69.6%),斜行骨折12例(占17.4%),不全性骨折9例(占13.0%)。矢状位MPR图像对胸骨细微骨折显示率为100%,冠状位显示率为84.1%,横断位显示率为62.3%。结论 MSCT的后处理技术图像可以准确地检出胸骨细微骨折,明显优于横断面图像,尤其是矢状位MPR图像可以避免胸骨细微骨折的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 多层螺旋CT(MSCT)轴位扫描结合冠状面多平面重组(MPR)与矢状面MPR图像在诊断胸部骨折患者中应用。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经病理学诊断证实为胸部骨折的35例患者的常规轴位CT图像、冠状面MPR及矢状面MPR图像,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观察胸骨骨折类型及检出率,胸骨骨折患者胸部创伤的检查。结果 35胸骨骨折患者中,斜形骨折7例、横断骨折27例、粉碎性骨折3例、错位性骨折11例、无错位性骨折23例、错位性横断骨折10例、无错位性横断骨折20例。常规轴位CT检出胸骨骨折25例,检出率为71.43%;斜形骨折、横断骨折、无错位性骨折、无错位性横断骨折均有漏诊,结合冠状面MPR图像,可避免斜形骨折的漏诊;矢状面MPR可清楚的检查出各种骨折类型,检出率均为100%。常规轴位CT发现患者并发椎体骨折6例、多发肋骨骨折19例、锁骨骨折4例,胸腔积液20例,胸骨后纵隔血肿9例,胸骨后纵隔气肿3例,肺挫伤18例。结合冠状面MPR及矢状面MPR图像后,另发现胸骨后纵隔血肿7例(常规轴位CT漏诊)。结论 MSCT轴位扫描结合冠状面MPR与矢状面MPR图像可有效提高多种骨折类型的检出率,尤其是矢状面MPR可避免横断骨折、无错位性骨折、无错位性横断骨折的漏诊,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16-MSCT)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7例创伤性骨折病例经常规X线平片检查后,应用16层螺旋CT机扫描,在工作站进行表面遮盖(SSD)、容积再现(VR)及多平面重组(MPR),并与CT轴位图像(axial)、X线平片(X-rayplainfilm)比较。结果:37例创伤性骨折,依据轴位扫描及MPR、SSD、VR重建图像资料共发现骨折59处,CT轴位图像共发现骨折59处;MPR发现59处;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发现48处,检出率81.3%,容积重建技术(VR)发现49处,检出率83.0%;X线平片发现骨折44处,检出率74.6%。经统计学分析,上述几种方法检出爆裂性骨折的创伤量无显著性差异。16层SCT的重组影像可清晰显示骨折的立体形态;MPR影像则可明确显示骨折内部的骨质损伤情况如骨折的具体部位、表面碎裂及塌陷程度、骨折移位距离。结论:16-MSCT能够显示X线平片难于诊断的隐匿性骨折;三维重组及MPR成像技术有利于全面观察骨折的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及任意角度的平行范围重建(PRR)对眶尖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眶尖区骨折患者的MSCT单独轴位、轴位+斜矢状位、轴位+冠状位,轴位+斜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MPR+PRR成像对眶尖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在轴位+MPR+PRR检出的58例眶尖骨折患者中,通过横断面图像、横断面+矢状面检出、横断面+冠状面检出、轴位+斜矢状位+冠状位分别检出31、35、44、47例;轴位+MPR+PRR成像总检出病灶455处,明显高于单独轴位、轴位+斜矢状位、轴位+冠状位,轴位+斜矢状位+冠状位检出的病变处,轴位+MPR+PRR成像与单独轴位、轴位+斜矢状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变定位更准确,可发现更细微的病变。结论:在眼外伤的诊断中,MSCT冠状位、矢状位、MPR+PRR是轴位图像必要的补充诊断方法,并且MPR+PRR在眼外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对疑有眶尖骨折的患者,MPR+PRR应作为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在颌面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4 9例经X线、普通CT或临床检查可疑有骨折或关节脱位的创伤患者 ,应用MarconiMx 80 0 0型多层CT扫描机进行检查 ,并行多平面重建图像 (MPR)、常规容积重建 (VR) ,分析骨折或脱位的显示情况。结果 :4 9例患者中关节脱位 13例。MPR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影像明确诊断 4 7例 (95 .9% ) ,3D VR容积重建明确诊断 39例 (79.6 % )。MPR显示骨折线的走行和移位更具优势 ,3D重建更好的显示骨结构的空间改变 ,骨碎片的移位和关节脱位。结论 :多层螺旋CT对骨关节创伤的诊断具有很高应用价值 ,尤其是对于颌面部不规则骨骨折和关节脱位的诊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一种能够清楚,全面的显示骨折金属内固定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同时对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显示不同部位骨折金属内固定器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37例不同部位的骨折金属内固定术病人,全部行多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同时对原始图像进行MPR、SSD或VR重建,观察内固定器的显示效果。结果脊柱内固定术6例,骨盆4例,髋关节3例,股骨4例,髌骨1例,胫腓骨8例,踝关节6例,跟骨3例,肘关节2例。37例骨折金属内固定器经横断面扫描及MPR、VR重建均可明确显示,横断面扫描对内固定器的完整性显示欠佳,但可观察某一平面内固定器的情况。MPR法的矢状位与冠状位,对椎体与长骨内固定器显示最为清楚,同时对骨折线及骨痂形成也可明确显示。VR或SSD法显示的内固定器立体、直观,适用于骨盆以及不规则骨金属内固定器的观察。结论多层螺旋CT在以横断面扫描为基础的情况下,结合MPR的矢状位与冠状位、SSD或VR可多方位,多角度显示金属内固定器,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观察骨折金属内固定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韦吉风  马云彪  刘旭 《中国现代医生》2013,(35):58-59,F0003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盆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骨盆外伤患者的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后的影像学资料,即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同时与普通X线摄片(DR)图像进行对比. 结果 X线检查检出骨折89处,CT检查检出骨折143处,其中包括X线检查为阴性的隐匿性骨折和X线检查为阳性的其他部位隐匿性骨折. 结论 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是诊断骨盆隐匿性骨折的有效手段,提高骨折的检出率,对骨折的分类、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及三维重建在枢椎齿状突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枢椎齿状突骨折的CT横轴位图像、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及三维重建(3D)图像。结果10例枢椎齿状突骨折运用CT横轴位图像结合MPR及3D重建首次即明确诊断。2例隐匿性骨折首次未做MPR、3D重建而漏诊,再加做MPR、3D重建后确诊。结论多层螺旋CT的MPR、3D重建对枢椎齿状突骨折,尤其是隐匿性骨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容积扫描后处理重建技术对骶尾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直接数字X线摄影(DR)检查后未发现骨折而临床怀疑有骶尾椎骨折的患者行MSCT容积扫描,通过ADW4.1工作站对容积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重建,所有图像由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读并评定.结果 38例DR未显示骨折的患者经MSCT扫描及后处理重建,检出隐匿性骶尾椎骨折33例,阳性率为86.8% (33/38),包括横行骨折14例,侧块骨折5例,近关节骨折6例,劈裂骨折3例,撕脱骨折5例,共累及42节椎体,5例患者排除骨折.二维重建(MPR/CPR)检出33例,检出率为100.0%,三维重建(VR)检出26例,检出率为78.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5,P<0.05).结论 MSCT容积扫描后处理重建能对骶尾椎隐匿性骨折准确地做出诊断,当X线平片检查阴性或可疑骶尾椎骨折时应及时行MSCT检查.  相似文献   

11.
张金萍 《当代医学》2009,15(33):96-9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VR)和多平面重建(MPR)在鼻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鼻骨骨折的VR和MPR技术重建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维和多平面重建图像显示骨折情况立体、直观、清晰、准确。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VR)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对鼻骨骨折的检出率和检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宋杰  刘栋  蔡崧 《黑龙江医学》2019,43(4):385-38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足跗骨隐匿性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足踝部外伤后数字X线摄影检查未见明确骨折而临床疑诊跗骨骨折的病人,经64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薄层重建及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等图像后处理,比较不同后处理方法对跗骨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结果经CT检查后发现77例骨折,共累及81处骨折,3例病人出现多发骨折;其中跟骨骨折9处,距骨骨折16处,骰骨骨折14处,足舟骨骨折13处,楔状骨骨折29处。结论 64层螺旋CT薄层图像及后处理技术相结合能对跗骨隐匿性骨折做出准确的诊断,可明显的提高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李凤英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4):186-18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鼻骨骨折的检查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0例鼻外伤病例,采用16层螺旋CT行横轴位及冠状位扫描各50例并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及三维重建(3D)方法,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实用价值。结果:100例鼻外伤中,确诊鼻骨骨折91例,排除鼻骨骨折9例。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位扫描高分辨后重建在鼻骨骨折诊断中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9例眼眶爆裂性骨折病例进行16层螺旋CT轴位扫描并与多平面重建成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轴位图像漏诊眶底壁骨折23例,冠状位图像未见漏诊病例;矢状位图像显示眼眶底壁骨折及其移位情况83例.结论轴位图像能显示眼眶内、外壁骨折,冠状位图像能显示眼眶四壁骨折,矢状位图像能显示眼眶底壁骨折及其移位情况,多平面重建能在一次轴位扫描后获得冠状及矢状位图像,可弥补轴位图像对眶底壁显示的不足,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金晓青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4):1271-127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49例经X线、普通CT或临床检查可疑有骨折或关节脱位的创伤患者,应用MarconiMx 8000型多层CT扫描机进行检查,并行多平面重建图像(MPR)、常规容积重建(VR),分析骨折或脱位的显示情况.结果:49例患者中关节脱位13例.MPR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影像明确诊断47例(95.9 %),3D-VR容积重建明确诊断39例(79.6 %).MPR显示骨折线的走行和移位更具优势,3D重建更好的显示骨结构的空间改变,骨碎片的移位和关节脱位.结论:多层螺旋CT对骨关节创伤的诊断具有很高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于颌面部不规则骨骨折和关节脱位的诊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而数字X线摄影(DR)检查未见骨折征象的病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以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VR)4种图像处理方法重建,分析各方法诊断准确率.结果 45例患者共检出肋骨隐匿性骨折66处,以不完全性骨折为主(87.88%),多位于肋骨角处(59.09%).4种三维重建技术中以CPR检出率最高(100%),其次为MPR (96.97%)、VR (78.79%),MIP最低(31.82%).各方法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 =110.41,P<0.01),其中CPR总检出率明显高于VR、MIP(P均<0.01).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直观、准确、高效地显示肋骨隐匿性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不同重建方法 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80例外伤骨折及可疑骨折患者行计算机X线成像(CR)及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并对CT数据进行多种图像后处理,观察不同重建方法 对骨折的显示效果. 结果 80例中总肋骨骨折数为376根,CR显示骨折327根,检出率87%.多层螺旋CT多种图像后处理中,表面遮盖法(SSD)发现骨折363根,检出率96.5%.容积再现法(VR)显示369根,检出率98.1%.曲面重建(CPR)和多平面重建(MPR)显示全部骨折376根,检出率100%.并将CR、SSD、VR、MPR、CPR进行配对做x2检验,显示SSD、VR、MPR、CPR准确率显著高于CR,SSD、VR与C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SD与VR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多种重建方式对肋骨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各种重建方法 中以曲面重建(CPR)和多平面重建(MPR)对骨折显示最佳,将轴位与各种重建方法 相结合,可更准确发现骨折,是常规肋骨平片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8.
桂东川 《农垦医学》2009,31(1):36-39
目的:探讨螺旋CT薄层扫描和后处理技术在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薄层扫描范围覆盖怀疑有骨折区域,将原始数据进行差值运算后传输至工作站,用图像后处理软件生成多平面重建(MPR)、斜面重建和容积重建(VR)图像。结果:旋CT薄层扫描和MPR、SDD、VR图像处理软件重建能很好地显示隐匿性骨折,减少了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SCT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R)技术在诊断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腰椎MSCT容积扫描,经后处理重建检出的腰椎峡部裂35例,分析其MPR、VR成像的CT表现,并与常规椎弓CT轴位像进行对照,评价对峡部裂及其继发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MPR冠状面、经椎弓矢状面重建结合VR成像可清晰显示35例68处峡部裂;常规椎弓CT轴位像仅检出24例48处峡部裂,漏诊11例,漏诊率31%(11/35)。与常规椎弓轴位比较,MPR结合VR图像重建对峡部裂特征以及裂隙骨赘、椎间孔狭窄、椎体滑脱、椎间盘后突的相关继发病变征象显示均有明显优势。结论MPR、VR重建成像对峡部裂及其相关继发病变具有良好的显示能力,是检出峡部裂及其继发病变的理想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建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2例一般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斜面MPR图像扫描,并比较其MPR图像显示骨折的能力。结果从研究整体效果来看,64层螺旋CT的检出率与其他的常规检查方法相比效果更高,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64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建除了图像比常规方法更清晰外,对骨折的部位与形态的显示效果也更佳,有良好的临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