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门诊常见病,严重时可导致贫血,所以正确的治疗很重要。选择我院门诊77例病例,进行治疗、观察,目的是探讨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77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无禁忌证,每晚口服米非司酮10mg,连服3个月.每月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结果:用药后诱导闭经.月经复潮者经期缩短、经量减少,贫血得以纠正.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近期疗效确切,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医学创新》2013,(17):52-53
目的: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中的疗效进行观察,从而确定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最小有效剂量。方法:将9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确定治疗剂量A组10mg,B组15mg,C组20mg,口服,每天1次,连续口服满3个月为一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三组的性激素水平,并对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子宫大小及内膜厚度变化进行比较。结果:A组复发率为23.33%,闭经率为50.00%,均明显高于B、C两组;在接受药物治疗后,三组的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于雌二醇(E)水平,A组高于B、C两组(P<0.05)。结论:根据最小有效剂量的治疗原则,中间量15mg,每天1次,连续口服3个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方案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中的疗效进行观察,从而确定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最小有效剂量。方法:将9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确定治疗剂量A组10mg,B组15mg,C组20mg,口服,每天1次,连续口服满3个月为一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三组的性激素水平,并对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子宫大小及内膜厚度变化进行比较。结果:A组复发率为23.33%,闭经率为50.00%,均明显高于B、C两组;在接受药物治疗后,三组的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O.05);对于雌二醇(E)水平,A组高于B、C两组(P〈O.05)。结论:根据最小有效剂量的治疗原则,中间量15mg,每天1次,连续口服3个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方案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杨树玲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3):418-419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每晚睡前给予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血清性激素水平、肝肾功能指标及血常规各项指标。结果患者在服药期间均出现闭经,贫血得以纠正,用药后子宫内膜厚度呈逐月下降趋势,较治疗前明显萎缩(P<0.01),血清内分泌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服药后PRL略有降低(P<0.01),FSH、LH变化不明显,雄激素水平较稳定,无明显下降,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好,副作用小,无肝肾功能损害,不易诱发其他激素依赖性疾病,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8.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是指围绝经期妇女卵巢功能衰退,对垂体的负反馈变弱,不能正常排卵而引发的月经失调,并非生殖器官本身的器质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功血多发生在42—55岁,常造成不同程度贫血。我院近年来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37例,口服米非司酮10 mg,1次/d,连服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监测子宫内膜的厚度、血清性激素6项、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患者在服药期间均闭经,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变薄,余监测指征无明显改变.结论米非司酮可抑制子宫内膜生长,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 37例 ,口服米非司酮 1 0mg ,1次 /d ,连服 6个月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监测子宫内膜的厚度、血清性激素 6项、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患者在服药期间均闭经 ,雌激素水平下降 ,子宫内膜变薄 ,余监测指征无明显改变。结论 米非司酮可抑制子宫内膜生长 ,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50例中,治愈3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50例中,治愈20例,有效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较单独应用西药疗效更确定,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对采用两种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处于围绝经期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76例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围绝经期临床确诊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8例。分别采用剂量为25 mg/d和剂量为10 mg/d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临床治疗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低剂量的米非司酮对处于围绝经期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妇科自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15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与妈富隆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口服妈富隆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6.0%;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好,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分析用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2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6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使用妈富隆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与激素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的FSH、LH、P及E2水平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控制止血的时间与完全止血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子宫内膜厚度下降的幅度为(6.27±1.13)mm,对照组在进行治疗后其子宫内膜厚度下降的幅度为(4.15±1.39)mm,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使用妈富隆进行治疗可调节其体内雌孕激素的水平、月经周期与月经量,缩短其子宫出血的时间,恢复其子宫内膜正常的分泌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米非司酮12.5mg,每晚睡前服1次,连服3个月,疗程结束后,再行B超检查。结果所有患者用药期间全部闭经,总有效率100%。14例服药后出现恶心、食欲减退,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用黄体酮治疗对照组,以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观察两组的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等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0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治疗发现,对照组 P、LH 和 E2及观察组的 P、LH、E2、FSH 的水平都比治疗前得到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 P 和 LH 的到改善的水平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在治疗未经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时具有显著性疗效,应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