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4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老年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行辅助治疗,并给予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结果经IABP辅助治疗,临床治愈32例;因不可逆的心源性休克、伴随严重疾病及IABP应用时机过晚等于应用IABP过程中死亡11例.认为在冠心病继发泵衰竭患者中应用IABP疗效肯定,对救治术中易出现低心排老年患者起到重要作用.但在使用IABP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影响治疗,细致的护理可预防或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制定出有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同时经口插管机械通气、床旁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植入术(IABP)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我院2008年3月成功救治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的患者,对其行机械通气、床旁行IABP及ECMO,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给予全面整体的精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联合应用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患者,给予全面整体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冠心外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许多重症病人获得了手术的机会,围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的病人也明显增多,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共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80例,其中应用IABP辅助12例,现总结使用IABP的护理体会,提出各项操作、监护及护理的规范,以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32例主动脉球囊反搏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术后护理经验,主要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IABP监测护理及导管撤除护理等。认为临床积极有效的护理对主动脉球囊反搏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我院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资料,探讨此类手术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的时机选择.方法 总结6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其中31例术前应用了主动脉球囊反搏术;3例死亡,62例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危重冠心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应用IABP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体外循环的建立,增加动脉移植血管的使用比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机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11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应用机械通气的效果。结果 :本组无 1例因应用机械通气而死亡 ,出现肺部并发症 8例 ,其中肺不张 3例 ,气胸 2例 ,肺部感染 3例 ,经对症治疗 ,调整呼吸机和使用抗生素后治愈。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有效地应用机械通气 ,在患者配合下 ,可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高血糖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治疗的21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高血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治疗及护理,患者血糖控制满意。术后肺部感染2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病死1例。结论选择简单易用的血糖控制方法,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内,可减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移植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的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冠状动脉移植术后IABP辅助治疗的糖尿病病人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冠状动脉移植术后IABP辅助治疗的非糖尿病病人资料188例作为对照,并总结护理。[结果]糖尿病病人术后急性肾衰竭需肾脏替代治疗11例(16.4%),医院感染17例(25.4%),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病人病死率29.9%,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14.4%)。[结论]针对冠状动脉移植术后IABP辅助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在加强基础护理同时,密切监测并调控术后血糖,及时处理各类并发症,以降低此类病人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辅助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二年来 7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在IABP辅助下行OPCAB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 ,并监测应用IABP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全组患者在IABP支持下手术顺利 ,心绞痛均消失 ,无围手术期死亡 ;应用IABP辅助时间平均 32 6h ,无明显IABP并发症 ,术后并发低心排 1例 ,应用IABP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IABP在OPCAB中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改善心功能 ,稳定血流动力学 ,保证手术成功 ,尤其是抢救重危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我院80例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例的治疗经验及随访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进行的80例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例,统计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术后2~5年随访情况,并与同期80例行择期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80例患者中围术期死亡8例,2~5年随访患者死亡7例,其中因心脏因素死亡3例;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使用率、ICU天数及住院费用均较择期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高(P<0.05),远期生存率与择期手术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充分术前准备、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及术后监护条件下.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实施随访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采用非同期对照法,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出院护理和指导方法;实验组100例患者由责任护士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康复手册>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复诊与随访指引手册>实施电话随访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的伤口疼痛评分、睡眠...  相似文献   

12.
7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分析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02年1月-2009年2月间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术中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非体外循环组发生并发症1例,体外循环组6例;非体外循环组住院死亡1例,体外循环组死亡3例.结论 在多支病变中,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再血管化的应用上无差别;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低,但是合并瓣膜病或严重的3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室壁瘤形成的患者更适宜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不能取代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移植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的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和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09年2月冠状动脉移植术后IABP辅助治疗的111例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1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9例,其中死亡19例,非医院感染的患者死亡11例,两类患者病死率比较有显著差异.29例院内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阳性菌8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7株,革兰阳性菌23株,真菌17株.结论 医院感染是老年冠状动脉移植术后IABP辅助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之一,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加强护理和监测,控制/减少医院感染的机会,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移植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的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和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09年2月冠状动脉移植术后IABP辅助治疗的111例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1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9例,其中死亡19例,非医院感染的患者死亡11例,两类患者病死率比较有显著差异.29例院内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阳性菌8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7株,革兰阳性菌23株,真菌17株.结论 医院感染是老年冠状动脉移植术后IABP辅助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之一,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加强护理和监测,控制/减少医院感染的机会,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正>心源性休克(CS)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及主要死因,目前其病死率接近70%[1]。术前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可改善C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及周围血管灌注;术后应用IABP可促进左心室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低心排血量。2015年10月,我科收治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给予IABP+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应其莉 《护理与康复》2011,10(12):1047-1049
总结168例高危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护理。术前做好卫生宣教及备选血管的护理,按医嘱正确用药积极治疗合并疾病;术后加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血糖监护,重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做好手术切口及患肢护理。168例高危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162例存活,手术存活率96.4%,死亡6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病人公路转运途中的应用,总结其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手术期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56例CABG病人围手术期应用IABP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携带IABP病人转运的护理要点。结果:平均IABP辅助时间(103.2±87.6)h。救护车市内公路及高速公路转运IABP病人20例,未发生断电及机械故障,IABP管道无打结、脱出,转运过程中无心脏事件发生。结论:IABP作为简单有效的循环辅助手段之一,能提高高危CABG病人围手术期安全性,周密细致的观察护理,对于提高病人公路转运安全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躁动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躁动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式“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躁动的因素调查表”,对8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24h、48h、72h的躁动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气管插管刺激、痰液堵塞、术中使用氯胺酮不当、低氧血症、体位不适、疼痛、各种导管刺激、心理因素等是引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躁动的主要原因。结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适当使用氯胺酮,术后及时吸痰,及早拔除气管插管,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充分给氧,加强病程观察及预见性护理干预是减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躁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背景:研究表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别.导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桥血管病变和心律失常.目的: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比是否具有优越性.方法:检索2000/2009国内关于检索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后疗效的临床对比研究,收集相关数据并用RevMan 4.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检索并纳入本次研究的文献共16篇,其中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的病例1 392例,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的病例1 252例.Meta分析结果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的手术效果优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在ICU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上都明显低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P<0.05),但在移植血管数上低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P<0.05),而两组在年龄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近期观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比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治疗效果更好,但远期效果如何,尚未形成定论.  相似文献   

20.
张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187-5187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的心理变化和护理对策。方法观察50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冠心病患者的睡眠、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率、血压、空腹血糖值波动情况,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的心理分析和护理策略。结果冠心病患者在失眠及绞痛发作次数、心率、收缩压、空腹血糖值方面,积极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可有效减少或避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出现的心理异常。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在围术期多出现程度不等的心理异常,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