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高危因素,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方法回顾分析6917例活产新生儿中142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窒息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新生儿不同胎龄组之间窒息发生率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不同出生体质量组之间窒息发生率有区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妇不同分娩方式组之间窒息发生率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妇各种妊娠合并症都增加了窒息的发生率。结论重视新生儿窒息相关高危因素,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及分娩时机,提前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各项准备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致残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的主要产科高危因素,并总结可行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活产婴儿5528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5281例中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43例,发生率为0.78‰。单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因素中高龄、流动人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紧急剖宫产(DDI)及全身麻醉剖宫产,胎儿因素中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儿、出生缺陷、胎位异常、胎儿性别、低出生体质量,胎儿附属物因素中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及羊膜炎均为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新生儿重度窒息受母亲因素、胎儿因素及胎儿附属物因素影响,加强对高龄、流动人口及高危孕产妇的管理,降低早产发生率,完善DDI流程,有效地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韦毅 《广西医学》2010,32(1):72-74
目的了解影响听力损伤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听力残疾发生率的措施。方法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DPOAE)对2621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复筛,对筛查2次未通过者,建议至上级医院检查确诊。统计初筛、复筛通过率,比较不同性别、孕周、出生体重及有无听损伤高危因素者的未通过率。结果2621例新生儿初次听力筛查未通过167例占6.37%,实际复筛39例,未通过8例占20.51%,不同出生体重、孕周,以及有无早产、窒息、高胆红素血症者初筛未通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低出生体重、有听力损伤高危因素初筛未通过率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听力保健知识,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早产、窒息,监测黄疸及时治疗,是降低听力残疾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与新生儿Apgar评分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根据是否发生低血压将其分成观察组(n=50)及对照组(n=50),同时根据低血压持续时间长短将观察组分成A组(〈5分钟)和B组(≥5分钟)。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及10minApgar评分,评判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为48.0%,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84.2%,明显高于A组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与A组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母体血压下降会增加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且母体血压下降的时间越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刘云  朱云龙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0):1370-1372
目的探讨分娩方式及其他相关因素对足月新生儿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响。方法选取73 665例足月新生儿,根据娩出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34 688例、择期剖宫产组26 781例和非择期剖宫产组12 196例,比较3组新生儿的ARDS发生率;并随机选取其中420名健康足月儿为对照组,102例ARDS患儿为病例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DS的危险因素。结果择期剖宫产组ARDS发生率为0.26%,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0.04%)和非择期剖宫产组(0.13%)(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婴、新生儿窒息史、胎盘异常史、羊水吸入史、母亲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均为新生足月儿发生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结论产妇在选择分娩方式时应尽量选择自然阴道分娩或非择期剖宫产,对于有相关危险因素的产妇,应及早干预以降低新生儿ARDS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李明霞   《中国医学工程》2012,(6):39+41-39,41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为早期干预和预防提供依据,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分娩的新生儿共1261例,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的64例,对窒息发生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结果两年内新生儿窒息64例,窒息率5.07%,胎儿宫内窘迫占首位(50%),胎儿、新生儿因素占第二位(40.6%),产时因素占第三位(7.8%)。结论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宫内缺氧的延续,由多种因素造成。做好产前预防保健,及早发现高危因素,加强分娩期监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符合条件在我院分娩的5987例新生儿中162例新生儿窒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产科因素、分娩方式等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研究中脐带因素、羊水异常、胎盘因素、早产和胎膜早破等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分娩方式以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最高,明显高于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应以预防为主,做好围生期胎儿监护,早期判断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选择恰当分娩方式,以及熟练掌握新生儿抢救措施,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256例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为综合因素所致,分娩方式不同,窒息发生率不同,羊水状况与窒息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剖宫产并不能降低窒息发生率.结论 及时处理高危妊娠及胎儿窘迫,综合分析可能发生窒息的高危因素,对羊水污染,巨大儿等放宽剖宫产指征,普及新法复苏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以便早期预防。方法总结287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结果287例新生儿窒息者中有胎儿窘迫占93.7%;羊水污染占82.2%;重度新生儿窒息患者Ⅱ-Ⅲ度羊水胎粪污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新生儿窒息(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新生儿窒息者产科因素中脐带因素、羊水过少和早产是主要原因,但重度窒息患者中以羊水过少及产程异常发生率最高。自然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阴道助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自然分娩组及剖宫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严密观察产程,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适时终止妊娠,熟练掌握阴道手术产指征与技术,提高监护技术,应用有效的新生儿复苏技术可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是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导致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分析。方法:2010年6月-2013年2月产科共分娩81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的76例,回顾812例产妇临床资料,自然分娩者设为观察组,剖宫产者为对照组1,阴道助产者为对照组2,分析新生儿窒息的的危险因素及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结果: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主要为胎儿高危因素、孕妇高危因素和产时因素,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相比,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几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助产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几率较前两者明显增加,且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产前及产时胎儿监护,恰当选择分娩方式,及时处理妊娠并发症,对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患者及时干预与治疗,降低新生儿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与顺产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效果。方法对比分析产科剖宫产组与顺产组新生儿窒息采用ABCDE新法复苏程序的抢救效果,比较剖宫产与顺产组两种分娩方式发生新生儿窒息率、重度窒息率、病死率、出生后1min内评分及复苏后(出生后5min内评分)效果与预后评估等。结果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轻度窒息率明显高于顺产组(P〈0.01),重度窒息及复苏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效果与预后均较理想,两组抢救成功率均100%,病死率均为0。结论剖宫产比顺产有更高的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与顺产的新生儿复苏效果均达100%,说明规范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强化培训,开展ABCDE新法复苏措施,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重度窒息率、病死率,提高复苏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甄润平 《中原医刊》2003,30(12):43-43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及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并积极预防 ,可从根源上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病数 ,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现将我院 2 0 0 1年 1月~ 12月活产窒息儿 12 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2 0 0 1年 1月~ 12月共分娩活产新生儿 2 0 69例 ,其中窒息儿 12 1例占 5 85 % ,1分钟Apgar评分轻度窒息 82例 ,重度窒息 39例。其中 64例有明显的宫内窘迫史占 5 2 3%。1 2 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 :见表 1。由表 1可以看出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脐带绕颈和妊娠高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85例新生儿窒息的病案资料,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5.31%(185/3 48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比值比(OR)大小依次是产前出血(OR:3.901)、孕周(OR:3.717)、出生体重(OR:3.099)、羊水污染(OR:2.375)、羊水过少(OR:2.317)、脐带异常(OR:2.254)、年龄(OR:2.083)。结论产前出血、孕周、出生体重、羊水污染、羊水过少、脐带异常、年龄为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产前系统检查和产时分娩监护,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早产儿糖代谢紊乱的监测方法、特点、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静脉血清葡萄糖测定及毛细血管全血糖测定2种方法对早产儿进行血糖监测分析,常规治疗对早产儿给予葡萄糖静脉输注,期间使用血糖仪对早产儿采足跟毛细血管全血动态监测血糖,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葡萄糖输注的浓度及速度,直至血糖稳定。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糖代谢紊乱的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118例早产儿中,静脉血糖异常发生率50.8%,静脉低血糖发生率49.2%,静脉高血糖发生率1.69%。低出生体质量和新生儿窒息既是早产儿静脉低血糖的危险因素(P<0.01和P<0.05),也是早产儿末梢高血糖的危险因素(P<0.01)。剖宫产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双胎和新生儿窒息是早产儿末梢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早产儿糖代谢紊乱发生率高,需要积极监测。采取阴道分娩、积极控制低出生体质量和新生儿窒息是减少早产儿血糖异常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孙群英 《西部医学》2017,29(5):670-674+678
【摘要】 目的 了解南充市2012~2014年新生儿科住院患者的发病情况及构成现状,并探讨相应的防控措施和提高新生儿疾病的治愈率。方法 选取2012~2014年南充市两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40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份将其分为A组(2012年收治)1305例、B组(2013年收治)1326例和C组(2014年收治)1459例。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纳入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统计归纳所有患儿的疾病发生情况及排名前五疾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分析排名前五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可采取的相关措施。结果 ①早产儿为新生儿疾病中最常见(1848%),其次为新生儿肺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594%、1188%、782%及699%,上述疾病依次为新生儿疾病中排名前五,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生率逐渐降低。②患儿之中男性2180例、女性1910例,男性约为女性114倍,男、女性疾病谱的前三位均为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其余疾病分布稍有不同。③排名前五疾病在各季节发病分别为623例(1523%)、631例(1543%)、617例(1509%)及629例(1538%),无明显差异(P>005),且早产儿、新生儿肺炎及新生儿体出生体重均为每个季节高发疾病。④排名前五疾病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随着时间推移不断降低。⑤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可知,早产儿的出生会加大新生儿肺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及新生儿窒息可能并呈正相关。⑥既往早产史或晚期流产史、母体携带病毒或细菌、母体原发肺内疾病、母体营养不良、多胎妊娠、胎龄过小、遗传因素等均为引发新生儿早产、新生儿肺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新生儿窒息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结论 本研究显示,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新生儿窒息为疾病谱排名前五疾病,可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选择正确分娩方式,提高新生儿疾病综合治疗手段以降低新生儿住院率及提高新生儿疾病治愈率,改善人口质量。  相似文献   

16.
韦秋敏 《当代医学》2013,(36):62-6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产科因素,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18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结果2年间在本院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3%,导致其发生的产科因素有脐带因素,胎位及第二产程延长,早产,剖宫产,胎膜早破及羊水过少,臀位助娩和胎头吸引和妊高症等,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脐带因素(36.4%),胎位及第二产程延长(19.5%),早产(13.6%)。重度窒息比例最高者为臀位助娩和胎头吸引,占66.7%。结论多种产科因素均可引起新生儿窒息,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脑损伤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活产婴儿的质量,现对本院妇产科出生的598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与新生儿窒息相关的各种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新生儿窒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韦瑞敏  张宁 《当代医学》2010,16(4):47-48
目的了解活产双胎与单胎新生儿窒息差异。方法随机抽取活产双胎产妇病历127份,抽取同期同龄活产单胎病历245份,比较活产双胎与单胎新生儿窒息差异。结果活产新生儿双胎窒息发生率6.40%(16/250),活产单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45%(6/245)。活产新生儿双胎窒息以重度窒息为主,占窒息人数的81.25%(13/16);活产单胎新生儿窒息以轻度窒息为主,占窒息人数的66.67%(4/6),活产新生儿双胎窒息发生率比活产单胎新生儿窒息要高,有显著性差异(x2=5.78,P〈0.05)。结论活产双胎新生儿窒息率是活产单胎的2.61倍,应加强双胎围生保健,确保双胎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与生存质量,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9.
陆玉明 《华夏医学》2014,27(2):27-3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方法:对在我院出生的窒息新生儿113例窒息原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与分娩方式有关,与自然分娩和剖宫产比较阴道助产、臀助产或牵引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早产儿、过期产儿窒息发生率远远高于足月儿(P<0.01).发生新生儿窒息原因前4位是:胎儿宫内窘迫、脐带因素、产程因素和妊娠合并症.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严密观察产程,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和导致此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57例产妇分娩的活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几率及导致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研究中,有30例新生儿发生窒息,其发病率为2.84%。母亲的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胎龄<37周、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发生胎盘早剥、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出生体重<2500g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母亲的分娩方式、发生妊娠期高血压、肝内胆汁淤积、胎膜早破、脐带异常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无关(P>0.05)。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上述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