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碳酸锂联合氯氮平与单用氯氮平治疗伴兴奋攻击症状的难治性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伴兴奋攻击症状的难治性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碳酸锂联合氯氮平,B组单用氯氮平。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末,进行PANSS评定,以PANSS的P4、P7、G8、G144条目评定兴奋症状,以Sl、S2、S33条目评定攻击危险性症状,并在第8周末评定其疗效;用TESS评定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检查脑电图。结果:兴奋攻击因子评分A组在治疗的第4周末,B组在治疗的第6周末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结束时,A组总体疗效明显高于B组;2组间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碳酸锂联合氯氮平能快速、有效地控制难治性分裂症及其兴奋攻击症状。  相似文献   

2.
李东  刘殿国  赵洪宇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1):464-464,466
目的:比较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与利培酮合并氯硝西泮治疗伴有兴奋攻击性行为的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伴有兴奋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按入院时间的先后分成两组,A组为利培酮合并MECT,B组为利培酮合并氯硝西泮,分别在2、4.6、8周末,进行PANSS评定。并在第8周末评定疗效,并用副作用量表(TESS)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PANSS量表的兴奋攻击因子评分A组在治疗的第2周末,B组在治疗的第6周末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结束时利培酮合并MECT组总体疗效明显高于利培酮合并氯硝西洋组,A、B两组间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利培酮合并MECT能快速有效地控制分裂症的兴奋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与利培酮合并氯硝西泮治疗伴有兴奋攻击性行为的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伴有兴奋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按入院时间的先后分成两组,A组为利培酮合并MECT,B组为利培酮合并氯硝西泮,分别在2、4、6、8周末,进行PANSS评定.并在第8周末评定疗效,并用副作用量表(TESS )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PANSS量表的兴奋攻击因子评分A组在治疗的第2周末,B组在治疗的第6周末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结束时利培酮合并MECT组总体疗效明显高于利培酮合并氯硝西泮组,A、B两组间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利培酮合并MECT能快速有效地控制分裂症的兴奋症状.  相似文献   

4.
丁启方  王静 《中外医疗》2008,27(36):2-3
目的 比较无抽搐电休克(MECT)与氟哌啶醇针剂治疗伴有兴奋攻击性行为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8例伴有兴奋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为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B组为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氟哌啶醇针剂.分别在1、2、3、4周末进行PANSS评定,并在第4周末评定疗效.并用副作用量表(TESS)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PANSS量表的兴奋攻击因子评分A组在治疗的第2周末.B组在第4周末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结束时MECT组总体疗效明显高于氟哌啶醇针剂组.A、B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2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MECT和氟哌啶醇针剂治疗急性期兴奋患者的激越症状均有很好疗效.MECT的疗效、依丛性、疗效指数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10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无抽搐电休克合并氯氮平治疗与单用氯氮平治疗各50例,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与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入组前及治疗后1、2、4、8周末进行评定,评定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合并MECT合并氯氮平治疗组BPR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单用氯氮平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MECT合并氯氮平治疗组TESS评分在治疗结束后第2周末明显降低。结论: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比较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与肌肉注射氟哌啶醇治疗兴奋攻击行为精神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对60例伴兴奋攻击行为的精神障碍患者分MECT组与肌注氟哌啶醇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3、5、14d用PANSS评定,以PANSS的P4、P7、G8、G14评定兴奋症状,以S1、S2、S3评定攻击危险行为,并在第14天评定其疗效,以及在第14天时用TESS、肝功能、心电图和脑电图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兴奋因子评分MECT组在第1天时即开始下降,肌肉注射氟哌啶醇组在第5天开始下降,两组间在第1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攻击危险性因子评分MECT组第1天时即开始下降,肌肉注射氟哌啶醇组在第3天开始下降,两组间在第3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时MECT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肌肉注射氟哌啶醇组;除了MECT组脑电图异常率高于肌肉注射氟哌啶醇组外,其他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肌肉注射氟哌啶醇都能够控制治疗兴奋攻击行为,但是MECT起效快和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10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无抽搐电休克合并氯氮平治疗与单用氯氮平治疗各50例,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与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入组前及治疗后1、2、4、8周末进行评定,评定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合并MECT合并氯氮平治疗组BPR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单用氯氮平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MECT合并氯氮平治疗组TESS评分在治疗结束后第2周末明显降低。结论: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阿立哌唑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兆生  李佟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780-1781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合并氯氮平治疗(A组)及单用氯氮平治疗(B组),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A组第8周末显效率54.5%,B组第8周末显效率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氯氮平治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杨福收  王新友  李冲 《中国民康医学》2003,15(9):536-536,538
目的:探讨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情况。方法:将5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氯氮平组和利培酮联合氯氮平组(联合组),采用PANSS和TESS评定其疗效和副作用。结果:两组8周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有效率氯氮平组46.4%,联合组57.1%。联合组副作用比氯氮平组少。结论:利培酮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难治性分裂症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
胡永东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1):413-414
目的:评价联合急性期MECT及维持期MECT对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例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最近一次使用氯氮平治疗无效),联合急性期MECT及维持期MECT,分别在MECT治疗前、急性期治疗结束、维持治疗3个月末、维持治疗6个月末,测评PANSS量表以评定疗效。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1)急性期MECT结束时与治疗前比较,PANSS总分、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有明显下降;阴性症状评分有下降。(2)所有入组患者在急性期MECT结束时均有效。维持期MECT6个月末、3个月末与治疗前比较,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有明显下降。(3)急性期MECT有轻度不良反应。结论:联合MECT治疗对氯氮平无效的老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仅在急性治疗期有效,而且在维持期也可能提供了一个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段德香  王萍  赵洪祖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8):2115-2117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6水平的影响及与精神症状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CCMD-3标准及MECT治疗条件的住院患者31例作为研究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次、第8次后测定血清IL-6水平,并用PANSS量表评估精神症状。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IL-6水平在各个时段研究组均比对照组高(t=22.229,23.935,23.085,P均〈0.05),研究组在各个时段IL-6值的变化无区别(F=1.458,P=0.238),研究组在各个时段的IL-6值和PANSS评分无相关性(总分)(r=0.257,0.216,0.268,P均〉0.05),随着治疗的进展PANSS评分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6水平无影响,IL-6水平与精神症状变化无关系。  相似文献   

12.
鲍立迎  王坤明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5):198-198,200
目的:以氯氮平为对照组,探讨阿立哌唑合用氯硝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症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2例精神分裂症兴奋症状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合用氯硝西泮组(31例)和氯氮平组(3l例)进行治疗,疗程1周。治疗前及治疗1周末,分别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PANSS—EC)和TESS量表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合用氯硝西泮组和氯氮平组均获得明显疗效(P〈0.0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氯氮平组嗜睡、便秘、流涎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高于阿立哌唑合用氯硝西泮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合用氯硝西泮可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症状,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3.
张盛杰  陈静  张利红 《中外医疗》2010,29(24):10-11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药物治疗4周起加用MECT治疗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MECT对记忆力的影响。结果 MECT治疗后PANSS评分明显降低,WMS评分在治疗结束后1d明显降低,1周及2周时恢复。第16周末,总有效率82.76%。结论 MECT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虽对记忆力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是短暂的,可逆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利培酮合并氯丙咪嗪对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按前瞻性、随机单盲法,将67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合并氯丙咪嗪组和氯丙咪嗪组,疗程10周。在疗前,疗后2、4、6、8、10周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合并氯丙咪嗪组起效快,第2周末时各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从第4周末始各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第4、6、8、10周两组间各分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利培酮合并氯丙咪嗪组总体疗效优于氯丙咪嗪组,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利培酮合并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较氯丙咪嗪好,起效快,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大鼠肝肺综合征形成中肺组织NOS表达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形成中大鼠肺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将体重220~250 g的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和模型组(18只)。正常组给予正常饲料和自来水;模型组采用复合因素致病法复制大鼠肝硬化动物模型,分别于实验4周末、6周末、8周末处死大鼠,各时间点至少有6只大鼠纳入研究。取肝、肺组织标本备用。结果:在大鼠HPS形成过程中,第4周末肺组织诱导型NOS和内皮型NOS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高(P<0.05),且在6周和8周均呈持续上升趋势(P<0.05~P<0.01)。结论:在大鼠HPS形成中,早期即有肺组织NOS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衰退期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住院60例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氯氮平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末和6个月末测定PANSS总分、GQOLI-74各因子评分和TES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后PANSS评分总分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PANSS评分总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时A组GQO-LI-74总分、躯体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因子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其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氯氮平在改善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精神症状方面效果相当,但前者更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合并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71例TRS患者按随机系统抽样法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研究组给予MECT合并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12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定治疗前、治疗4周末、8周末和12周末时疗效,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各脱组5例。两组治疗前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4、8、12周末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量表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8、12周末PANSS阳性症状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及GAF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8、12周末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量表及GAF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12周末阴性症状量表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8、12周末PANSS总分、阴性症状量表分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8、12周末PANSS阳性症状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及GAF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12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53.33%。对照组总有效率25.81%,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TE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ECT合并利培酮治疗TRS阴性症状较单用利培酮治疗更为有效,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