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通过阻碍胃壁细胞H+-K+-ATP酶发挥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是目前最有效的胃酸分泌抑制剂和抗溃疡药物。常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根除幽门螺杆菌(HP)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等病,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良药。但是PPI作为强效抑酸药,会降低胃液中H+浓度,促使胃液pH升高,造成胃内环境的明显改变,影响某  相似文献   

2.
溃疡病是一常见的多发病,随着对病因研究的深入,抗溃疡药物也从传统的抗酸解痉药发展到抑制胃酸分泌的受体拮抗剂。其中研究最多的为组胺H_2受体拮抗剂,其次有抗胆碱能药、抗胃泌索药、抑制H~+、K~+-ATP酶药等。在增强防御作用的药物方面,也从覆盖于溃疡表面的硫糖铝、铋剂等发展到对粘膜细胞有保护作用的甘草制剂、生胃酮、Asparon、前列腺素类以及其他的粘膜保护剂。还有不少机制尚未弄清的新抗溃疡药,品种繁多。兹仅将尚在研究中的新药简介于下。一、抑制胃酸分泌药  相似文献   

3.
抗酸药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常用药。临床治疗溃疡病的药物有两大类:即抗酸药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其中碱性抗酸药能中和胃酸,发挥明显的止痛作用,如铝碳酸镁,氢氧化铝等。此类抗酸药抗酸效果强、作用快、止痛效果好,但对溃疡愈合不如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好。故临床上常将两药配合使用,既能缓解疼痛,又可达到治溃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抗酸药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常用药.临床治疗溃疡病的药物有两大类:即抗酸药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其中碱性抗酸药能中和胃酸,发挥明显的止痛作用,如铝碳酸镁,氢氧化铝等.此类抗酸药抗酸效果强、作用快、止痛效果好,但对溃疡愈合不如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好.故临床上常将两药配合使用,既能缓解疼痛,又可达到治溃疡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疾病,其病因学和病理机理迄今仍未完全阐明.但有充分证据说明它并非是一个单一的疾病,而是以溃疡这一共同临床表现为基础的多种疾病所构成.这就提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绝非涉及一种因素,而涉及多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其它因素或这些因素的结合.强大的抗胃酸分泌药,组织胺H2受体阻滞剂的出现及其对消化性溃疡病,特别是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显著疗效,进一步支持了多年来对胃酸在消化性溃疡病是多种原因所致,不排除这些因素,形成溃疡的条件始终存在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引言早在1910年,Schwarz 提出了“无酸即无溃疡”的名言,它对十二指肠溃疡来说,至今仍被认为是正确的。佐-埃二氏综合征患者中90%以上有高胃酸分泌。通常,抑制酸分泌,已成为治疗溃疡病的原则。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有三个主要类型:即抗胆碱能药、组胺 H_2受体拈抗药和促胃液素受体拮抗药。其代表性药物分别为阿托品、甲氰咪胍和丙谷胺。  相似文献   

7.
质子泵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消化性溃疡病包括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常见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迄今仍未阐明 ,目前公认的说法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及十二指肠的腐蚀作用与胃肠道粘膜的防御能力之间的不平衡造成的。另外 ,胃窦部幽门螺旋杆菌 (Hp)的感染也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病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 ,环境、地理、精神、个体神经内分泌反应和遗传因素的差异也不可忽视。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胃壁细胞分泌功能及胃粘膜防御功能的深入研究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药物作用从传统的抗酸解痉发展到抑制胃壁细胞的胃酸分泌功能和增强胃壁细…  相似文献   

8.
消化性溃疡病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胃排空迟缓、胃泌素和胃酸分泌增加,慢性胃炎,胆汁返流等因素可引起胃溃疡病。胃排空快,胃酸分泌增加,十二指肠内酸负荷增加等因素可引起十二指肠溃疡。近年来又发现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中很可能起病因学作用。总之,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是胃  相似文献   

9.
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约10%的人在其一生中某一时期患过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病药物中,雷尼替丁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成为世界畅销药物。消化性溃疡病的治疗药物在十多年来有了很大进展,新型抗溃疡病药物陆续涌现。1 消化性溃疡用药情况H_2受体阻滞剂问世后成为世界畅销药,80年代后以奥美拉唑为首的质子泵抑制剂(PPI)一跃成为消化性溃疡病的  相似文献   

10.
奥美拉唑(Omeprazole)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地控制壁细胞膜中的质子泵即H~+、K~+—ATP 酶,从而阻断酸分泌终末步骤,产生强力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溃疡合并出血及协同抗生素根除Hp 感染。而这些疾病的治疗对胃内 pH 值的要求是不同的。为分析奥美拉唑对胃酸的抑制情况,对94例消化性溃疡病人分别使用不同剂量的奥美拉唑,测定其用药后胃内24小时 pH 变化,以指导临床在治疗这些疾病时使用合适的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11.
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目前治疗本病的药物虽很多,但都只是对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机理中促发因素和防御因素2个方面,均非病因治疗。本文介绍了法莫替丁、奥美拉唑,该2药为抗分泌药的继续发展,后者有致类癌的副作用,限制了它的临床使用。化学合成的PGE_1,PGE_2类似物,既有加强胃肠粘膜的防御作用,又有抗分泌作用,是一类抗消化性溃疡病较为满意的新药。最近发现消化性溃疡病(可能部分病例)发病与弯曲样杆菌(CLO)感染有关,应用对该菌敏感的抗生素,治疗与该菌感染有关的消化性溃疡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确是一个新发现。  相似文献   

12.
王钊红 《黑龙江医药》2004,17(2):147-147
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简称溃疡病,通常指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分别称之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其中胃酸,胃蛋白酶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是基本原因,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溃疡病的主要症状是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上腹疼痛,可被制酸剂及进食缓解;部分病人无典型的上腹痛,  相似文献   

13.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疗法普遍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许多病人长期采取此种疗法。一份总数为365例病人的统计(男2O8,女157)显示,有132例间断治疗(6~Ic个月),233例连续治疗(>IO个月),占总数83%的病人为45岁以上,ZO%的病人同时服用NSAIDS,154例病人患有十二指肠溃疡。抑制胃酸分泌药主要是H。受体括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普遍用于消化道疾病。这对于45岁以上的病人尤为重要。他们中患恶性肿瘤危险性大,因而提倡长期连续使用H。受体措抗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然而很多病人却因为其它原因,有时候甚至没有明确诊断就接受长期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予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联合庆大霉素治疗。30d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能极大提高溃疡愈合率并降低溃疡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患有下述疾病的高血压老人,不宜服以下抗高血压药:胃、十二指肠溃疡,不可选用利血平和降压灵,因其能促进胃酸分泌,使溃疡病加重。 精神抑郁病者,不宜选用利血平、降压灵和α-甲基多巴,这些药有抑制中枢神经、加重抑郁症的作用,合用时尤为严重,故禁用。  相似文献   

16.
研制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有效药物已重新引起注意,既发现新药,又对病因学的阐明进行了探讨。寻找新抗溃疡药的主要方向是致力于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例如H_2受体阻滞剂。另一些值得重视的探索是涉及保护胃肠道,以防止有害物质损伤的药物。在这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前列腺素及其同类物。H_2受体拮抗体作为治疗药物的西米替丁(甲氰咪胍;1)的空前成功,加速高效和高特异性的第二代H_2受体拮抗药的发展。关于在胃液中形成N-亚硝基甲氰咪胍和亚硝胺以及其可能诱发胃癌的争  相似文献   

17.
周跃民 《中国基层医药》2002,9(12):1130-1131
目前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方法 ,除适当休息 ,养成有规律生活 ,适当饮食、避免刺激食物 ,以及心理调节外 ,药物治疗仍占有主导地位 ,而药物治疗也是从抑制损害和提高防御两个方面进行的。1 抑制侵害发生的制剂1 1 直接抗酸剂 氢氧化品制剂、碳酸钙、三硅酸镁等 ,主要作用中和胃酸 ,吸着胃酸。其中部分抗酸剂能与胃酸中和后 ,在溃疡面上形成薄膜 ,可使溃疡面免受胃酸刺激 ,并且有局部止血、止痛的作用。1 2 减少胃酸分泌的制剂1 2 1 抗胆碱药及类抗胆碱药 派仑西平、普鲁本辛、贝那替嗪等。选择性抑制胃蛋白酶原 ,降低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 …  相似文献   

18.
奥美拉唑别名洛赛克,是由Astra公司研制的苯并咪唑类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抗溃疡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佐一埃二综合征等,疗效优于H2受体拮抗剂,并对使用H2受体拮抗剂无效者亦同样奏效.现将其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临床药理作用奥美拉唑通过高选择性的作用机制降低胃酸的分泌,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泌酸过程的末端,降低壁细胞中的H+-K+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基础胃酸和各种形式的应激胃酸的分泌.对H2受体拮抗剂不能抑制的由二丁基环腺苷酸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本品对胃酸分泌的抑制是可逆的,对胃蛋白酶的分泌无直接影响.人体给予单剂量10 mg即可出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60 mg时完全抑制胃酸分泌,口服20 mg,每日1次,连续服用4d,胃酸分泌减少60%~70%,停药数日可恢复正常[1-2].若静脉滴注给药对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为西咪替丁的8~20倍[3].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1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评分、治疗总有效率以及Hp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能够有效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可作为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我院抗消化性溃疡药使用情况。方法 对2000~2001年抗消化性溃疡药的用药频率、金额、日用药金额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抗消化性溃疡药购药金额逐年增长,抑制胃酸分泌药用量占第1位。结论 价廉、效果佳的药物用量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