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T/MRI 融合技术在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和MRI融合技术在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例,由5名高年资放射治疗科医师在单一CT图像状态和CT/MRI融合状态下分别勾画鼻咽肿瘤靶区(分别以GTVCT和GTVfusion表示),比较单一CT图像状态和CT/MRI融合状态下不同医生间鼻咽肿瘤靶区勾画的差异性,研究影像融合技术对靶区勾画的影响.结果 GTVfusion比GTVCT大,单一CT图像状态下的肿瘤靶区(GTV)在不同医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CT/MRI融合能显著缩小不同医师间靶区勾画的差异性,从而提高靶区勾画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结论 MRI和CT融合图像提供了互补的信息,有助于医师确定肿瘤边界,勾画出更精确的靶区,为精确放疗的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皮文  于长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0):2820-2822
目的 观察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急性反应.方法 将124例初发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放疗组和IMRT组.IMRT组在CT融合图像上逐层勾划靶区,将靶区分成肿瘤靶区(GTV)、临床靶区(CTV)和计划靶区(P1V),分7个等角度共面野静态IMRT照射,1次/d,5次/周,共28次,其中GTV每次2.5Gy;CTV1每次2.2Gy,CTV2每次2.0Gy.放疗结束3个月后评价其疗效.结果 IMRT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放疗组,而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放疗组的急性放射反应明显高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的IMRT近期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放疗方法,急性反应低.  相似文献   

3.
皮文  于长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3):2820-2822
目的 观察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急性反应.方法 将124例初发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放疗组和IMRT组.IMRT组在CT融合图像上逐层勾划靶区,将靶区分成肿瘤靶区(GTV)、临床靶区(CTV)和计划靶区(P1V),分7个等角度共面野静态IMRT照射,1次/d,5次/周,共28次,其中GTV每次2.5Gy;CTV1每次2.2Gy,CTV2每次2.0Gy.放疗结束3个月后评价其疗效.结果 IMRT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放疗组,而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放疗组的急性放射反应明显高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的IMRT近期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放疗方法,急性反应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MRI及CT图像融合技术在鼻咽癌三维适行放疗大体肿瘤靶区(GTV)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鼻咽癌放疗病例60例,分为研究组及历史对照组,每组均30例。研究组进行CT及MRI扫描,历史对照组只进行CT扫描,根据勾画肿瘤靶区(GTV-ct及GTV-f)进行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后1、3、5年生存率和野外复发率。结果 CT/MRI融合图像对GTV的显示明显优于单纯CT图像。两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3、5年野外复发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与CT图像融合技术对于提高鼻咽癌肿瘤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降低野外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张芳  石涛  郎志斌  孙明娟  周明  赵义 《天津医药》2014,42(11):1109-1111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区勾画及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对30例确诊的NSCLC患者进行PET-CT扫描,分别以CT图像和PET-CT图像勾画肿瘤靶区(GTV)并以相同参数制定放疗计划,比较2套计划GTV、计划靶区(PTV)和周围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变化。结果30例患者中PET-CT融合图像上勾画的GTV及其相应PTV体积增大者有8例,体积减小有22例。PET-CT图像改变了常规CT图像勾画的GTV及PTV大小,但在PlanPET-CT和PlanCT中的VGTV及VPTV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Planct比较,PlanPET-CT双肺V20降低(P<0.05),双肺V30、平均全肺受照射剂量(MLD)及脊髓、食管、心脏的相关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PET-CT勾画靶区可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有利于提高靶区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与调强适形放疗( IMRT)作对照,探讨伽玛刀推量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接受常规外照射,鼻咽部剂量为70 Gy,然后针对鼻咽原发灶进行伽玛刀推量治疗6~10 Gy;对照组患者采用调强适形放疗技术( IMRT),鼻咽部大体肿瘤靶区(CTVnx)和其临床靶区(CTV1)的处方剂量分别为78 Gy、664Gy,颈部转移淋巴结(GTVnd)和其临床靶区(CTV2)的处方剂量分别为64-72 Gy、60Gy.结果 放疗后6个月,研究组的CR为100%.对照组的CR和PR分别为90%和10%,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口干和放射性外耳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和2.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伽玛刀推量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可以提高肿瘤完全消退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探讨应用于食道癌大体肿瘤靶区勾画的最佳医学影像方法,并研究其应用价值。方法35例行食道癌根治术的患者,手术前分别行CT、磁共振T2加权像、扩散加权像( b=800 s/mm2),分别勾画三种方法的食道癌大体肿瘤靶区( GTV),测量的GTV长度分别与手术后标本长度进行比较。结果患者食道癌病灶ADC值为(1 M.44±0.31)×10-3 mm2/s。手术后标本病灶长度为(41.55±16.63)mm,手术前CT、磁共振T2加权像、扩散加权像(DWI)所测量的GTV长度分别为(46.11±17.39)mm、(45.31±19.73)mm、(41.13±17.56)mm,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35、0.832、0.941。 DWI与CT图像能很好融合,并能清晰显示病灶范围。结论用扩散加权图像勾画食道癌GTV,所测量病灶长度能准确反映病灶真实情况;扩散加权图像与CT图像融合更有利于食道癌病灶GTV的勾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咽癌(NPC)三维调强放疗(IMRT)中腮腺的受照射剂量.方法 IMRT放疗的NPC患者49例,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计算鼻咽原发灶(GTV1)、阳性颈淋巴结区(GTV2)的照射剂量、两侧腮腺接受一定剂量照射的体积(V25)以及两侧腮腺一定体积所受的照射剂量.结果 GTV1照射剂量(70.81±1.79)Gy,GTV2(65.84±1.94)Gy.腮腺V25照射剂量:左侧(93.78±5.96)%,右侧(93.60±13.46)%.腮腺50%体积所受的照射剂量:左侧(36.72±3.29)Gy,右侧(37.53±3.21)Gy.临床口干症状:1级5例,2级31例,3级13例.结论 NPB IMRT中腮腺的受照射剂量比常规放疗低;唾液腺得到较常规放射治疗很好的保护,但仍然不能解决口干的放射性损伤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评估前列腺癌常规放射治疗中肿瘤及周围组织剂量的分布。方法未经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20例经体位固定、模拟机定位、体膜上标记射野中心后进行CT扫描,通过局域网将扫描图像传送到治疗计划系统。由主治医生先行肠道和膀胱造影,然后CT勾画GTV、CTV和PTV。物理师为每例患者设计3种野:A为常规野:以体膜上显示的标记点为模拟机定位中心,将模拟机定位的条件直接输入治疗计划系统;B为扩大野;C为适形野: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使靶区(GTV、CTV和PTV)和正常组织达到满意剂量。结果所有3种照射技术,95%等剂量线均能覆盖GTV、CTV,95%以上的PTV均能为90%等剂量线所包绕。在保护直肠方面,C适形野技术最佳。靶区剂量均匀性好,能明显减少膀胱的受照剂量,对股骨头的保护最好。结论三维适形放射疗法治疗前列腺癌疗效好、损伤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基于三维CT(3DCT)和锥形束CT(CBCT)图像定义的胸中下段食管癌内在大体肿瘤靶区即内靶区的体积(IGTV)及匹配度。方法15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首先完成胸部3DCT扫描,基于3DCT制定放疗计划,在3DCT上勾画得到GTV3D,依据山东省肿瘤医院通过四维CT(4DCT)图像测得的胸中下段食管癌靶区运动范围95%可信区间上限外扩得到IGTV,胸中下段食管癌GTV头脚、前后、左右方向分别外扩6.0、3.0、3.0 mm得到IGTV3D,放疗治疗前5次拍摄CBCT,并基于骨性标志配准校正,在CBCT图像上勾画得到IGTVCBCT。比较IGTV3D与IGTVCBCT靶区间体积及匹配度。结果 IGTV3D大于IGTVCBCT(t=2.531, P=0.018), IGTV3D与IGTVCBCT总匹配指数为(0.604±0.0430),亚组胸中段食管癌IGTV3D与IGTVCBCT匹配指数为(0.611±0.0371),胸下段食管癌IGTV3D与IGTVCBCT匹配指数为(0.562±0.0168),胸中段与胸下段食管癌IGTV3D与IGTVCBCT匹配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78, P=0.028)。结论在胸中下段食管癌的放疗中IGTV3DCT明显大于IGTVCBCT,两靶区的匹配指数为(0.604±0.0430), IGTV3DCT不能有效的包含IGTVCBCT,即使3DCT与CBCT配准校正后,也有可能导致较严重的脱靶,放疗期间利用CBCT图像不能提供可靠有效的在线校正。  相似文献   

11.
前鼻咽癌治疗普遍应用调强放疗,与传统三维适形放疗相比,调强放疗对摆位精确度要求更高,剂量更加准确。由于摆位误差需要对靶区进行外扩,本研究旨在探索与确定合适的外扩边界,在保护正常组织的前提下保证靶区剂量的均匀性。应用IGRT图像引导获取12例患者的摆位误差,在治疗计划系统中相应移动等中心,在不改变射野分布和权重的情况下,重新计算剂量分布。分析移动等中心后计划与原计划中各靶区与正常组织的剂量变化,确定适当的靶区外扩边界,以保证靶区剂量的均匀以及正常组织受量。当摆位误差为5 mm时,8.3%的GTV D99及16.7%的CTVD95剂量减少大于6%,当摆位误差为2 mm时,GTV D99、CTV D95剂量减少均小于3%。误差越大对剂量分布的影响越明显。靶区CTV较GTV对于摆位误差更为敏感,按照Stroom等推荐的公式2.0Σ+0.7σ计算GTV外扩边界PGTV:x=4.33 mm;y=2.80 mm;z=4.18 mm,据此生成的计划可有效避免由摆位误差导致的靶区剂量不足。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51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急性毒副反应和近期疗效,并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比较.方法 2008年5月-2009年5月对51例鼻咽癌患者采用调强放射治疗(IMRT): 1次/日,5次/周,GTV分次剂量为2.2Gy,其处方剂量为70.4~74.8Gy/32~34次;CTV1分次剂量为1.8 Gy,处方剂量为61.2~64.8 Gy/34~36次;CTV2分次剂量为2 Gy,处方剂量为50~54 Gy/25~27次;对59例鼻咽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分次剂量为2 Gy,1次/日,5次/周.GTVnx处方剂量70~78 Gy/35~39次,GTVnd处方剂量70 Gy/35次,CTV1处方剂量60~64Gy/30~32次,CTV2处方剂量50~54Gy/25~27次,有残留者适当缩野补量.采刚放化综合治疗,结合患者分期情况给予顺铂+氟腺嘧啶方案化疗,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结果 DVH分析显示IMRT可以获得较好的靶区剂量分布,正常组织保护好,特别是对腮腺的保护.RTOG标准评价急性反应均可耐受,IMRT组未发生严重的4级不良反应,IMRT组患者口干程度明显较3D-CRT组减轻.近期疗效:CR28例,PR3例,总有效率(CR+PR)100%.1年总生存率为100%.结论 IMRT在剂量分布和可耐受的毒性反应方面优于3D-CRT,近期临床疗效令人满意,但远期疗效和后期并发症还需进一步观察,且最佳的治疗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固定野逆向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γ射线立体定向放疗(Gamma ray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γ-ray SRT)在脑多发转移瘤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10例脑转移瘤患者入组,肿瘤个数1~4个,基于10例患者的CT扫描图像分别制定γ-ray SRT计划和7野IMRT计划。处方剂量要求:5 Gy/次,共10次。所有计划要求至少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至少98%靶区体积达到95%的处方剂量;IMRT允许5%体积靶区剂量超过110%。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比较两种技术的靶区剂量和正常组织的受照情况。结果两种计划均能达到治疗要求。其中,IMRT的靶区适形指数(CI)高于γ-ray SRT(t=-6.75,P<0.001),不均匀指数(HI)低于γ-ray SRT(t=13.94,P<0.001)。除V5无显著性差异外,全脑平均剂量、V10、V15、V20、V25、V30γ-ray SRT低于IMRT(t=-6.988~-2.685,P<0.05)。眼球、晶体、视神经、脑干受照剂量二者差异不大(t=-2.224~-1.128,P=0.04~0.289),且均未超过最大剂量限值。结论 IMRT和γ-ray SRT均能用于脑多发转移瘤的放射治疗,相比IMRT,γ-ray SRT能更好地降低正常脑组织的受照剂量,但靶区适形度较低,治疗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雷替曲塞、顺铂同步调强放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30例,按92福州分期Ⅲ期21例,ⅣA期9例,雷替曲塞2mg/m2,第1天,顺铂30mg/m2,第1~4天,每4周重复。放疗采用IMRT照射技术。鼻咽肿瘤(GTV)和颈部转移淋巴结(GTVnd)处方剂量为69.96Gy,鼻咽区域及上颈部临床靶区(PTV1)处方剂量为60.06Gy,下颈部锁骨上区域(PTV2)处方剂量为50.96Gy。按EORTC或RTOG标准评价急性反应。全组患者均给同步放化疗2周期,放疗结束予2周期辅助化疗。结果: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鼻咽病灶有效率为90%,颈部淋巴结有效率为86.6%。,1年无病生存率为100%,2年无病生存率93.3%。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急性粘膜反应、恶心、呕吐,大部分患者为I~II度反应,患者耐受良好。结论:雷替曲塞、顺铂同步调强放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晚期鼻咽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CT、MRI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初诊鼻咽癌一共有30例,30例患者均在治疗之前进行鼻咽以及颈部的MRI、CT检测,对2种诊断方法的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给予对比。结果60侧(30例患者)咽旁间隙当中,MRI的检出率为46.7%(28/60),CT的检出率为36.7%(22/60)。MRI对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结论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采取MRI进行诊断的效果明显优于CT,在鼻咽癌的三维适形强调放射治疗当中,两种诊断方法联合应用,可以使靶区勾画的精确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PET/CT不同阈值勾画方法及MRI/CT融合图像勾画方法示鼻咽癌肿瘤体积的差异,探讨PET/CT勾画鼻咽癌肿瘤靶区(GTV)最佳方法。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0例病理组织学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入组。在MRI/CT融合图像上勾画获得GTVMRI/CT,在PET/CT融合图像上以SUV值为2.5自动勾画得到GTVPET2.5,以40%最大标准摄取值自动勾画得到GTVPET40%,以50%最大标准摄取值自动勾画得到GTVPET50%。线性回归分析各体积之间相关性。结果 GTVMRI/CT,GTVPET2.5,GTVPET40%,GTVPET50%分别为(23.50±15.44) cm3,(30.72±17.72) cm3,(23.41±15.08) cm3,(19.12±13.26) cm3。GTVPET2.5大于GTVPET40%和GTVMRI/CTP<0.05),GTVPET40%大于GTVPET50%P<0.05),GTVPET50%小于GTVMRI/CTP<0.05),GTVPET40%与GTVMRI/C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TVMRI/CT与GTVPET2.5、GTVPET40%、GTVPET50%密切相关(r=0.978、0.991、0.990,P<0.05)。结论 采用40%最大标准摄取值自动勾画肿瘤靶区是临床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公认和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为放射治疗,或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从临床症状及体格检查可以了解其可能侵犯的部位,而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手段则可以提供较为明确的病变位置,尤其随着三维适形(3DCRT)及调强放疗(IMRT)治疗在临床治疗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对靶区勾画的精确度要求逐步升级,CT和MRI等影像检查手段所起的作用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18.
廖奎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3569-3570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09年12月鼻咽癌患者38例,均接受调强适形放疗.结果:本组患者均在49天内完成放疗,平均治疗时间46天.肿瘤区(GTV)放射剂量平均71.4 Gy,临床靶区(CTV)平均放射剂量61.5 Gy,计划靶区(PTV)平均剂量59.3 Gy.治疗结束后3个月,完全缓解率60.5%,部分缓解率为34.2%,无变化率5.3%.随访2年总生存率89.4%(34/38).皮肤和口腔黏膜放射性损伤以及口干症是主要不良反应.结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鼻咽癌肿瘤局部控制情况较好,对临近正常结构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患者放射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研究鼻咽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剂量情况.方法 在60例鼻咽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3D组)的治疗计划中,按三维计划要求,进行靶区勾画、照射野设计、剂量计算、剂量优化等,同时在同样患者、同样的照射野下再按常规放射治疗(CFRT)(2D组)的方法计算剂量(没有剂量优化).对比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二维放射治疗的剂量差别.结果 60例鼻咽癌患者中,3D组的处方剂量平均比2D组高7.2%(加15度楔形板)和5.0%(不加楔形板),95%等剂量曲线包含的靶体积3D组CFRT高50.2%(98.2% vs 65.4%).在3D-CRT计划中加用楔形板剂量分布比不加楔形板更合理.结论 3D-CRT的剂量分布明显比CFRT更符合临床放射剂量学的要求.加用楔板能进一步优化鼻咽癌的剂量分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鼻咽癌调强放疗过程根据患者解剖结构的改变及其导致的剂量分布结果的变化而重新实施治疗计划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于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进行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分别行CT扫描,并重新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计算初始治疗计划在新CT图像上的剂量分布情况,分析两套CT图像上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变化及体积变化,并重新优化和设计治疗计划。治疗结束后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嘱患者定期复查。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评价近期疗效,完全缓解者31例(59.62%),部分缓解者16例(30.77%),稳定者4例(7.69%),进展者1例(1.92%),总有效率为90.38%。观察患者1年和2年的生存率进行远期疗效评价,1年和2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6.15%。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过程中由于患者解剖结构的变化会导致实际剂量分布与初始计划产生偏差,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重新进行CT扫描,重新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重新设计和优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