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近 2 0年来 ,全世界范围内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上升。我国 1990年全国儿童哮喘流调结果 ,小儿哮喘的发病率为 1.15 % ,2 0 0 0年第 2次流调小儿发病率增加至 2 .1% ;在此期间 ,美国增加了 2 9% ,英国增加了 16 % ,加拿大增加了 2 1% ,澳大利亚增加了 2 8% ,新西兰增加了 2 0 %。防治哮喘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故自 2 0 0 0年起 ,WHO把每年 5月 8日定为世界哮喘日。哮喘是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可逆性气道狭窄所致的喘息、呼吸困难和咳嗽症状的间断性发作。它具有弥漫性、阵发性、可逆性和阻塞性等特点 ,严格讲 ,哮喘不是单一的疾病 ,而是一个综合征。GINA方案中关于支气管哮喘的定义是 :哮喘是一种嗜酸性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对易感者此类炎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广泛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 ,呼吸困难 ,胸闷或咳嗽 ,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其气道具有对刺激物的高反应性。一、哮喘持续状态 (SA)的定义大多数哮喘患者发作较轻 ,常规治疗即可缓解 ,也有发作开始就非常严重 ,或经常规...  相似文献   

2.
儿童哮喘临床类型与非过敏性哮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过敏性哮喘(气道嗜伊红细胞EOS性炎症性哮喘,eosinophilicasthma)仅占儿童哮喘发病的40%~50%[1~3],而非过敏性哮喘占60%[4]。其气道内炎症以中性白细胞为主要炎细胞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阻塞,引发哮喘征象。现讨论其发病机理、病理生理特点、诊断、治疗及儿童哮喘类型。一、哮喘病发病与Th1/Th2变化(Th1/Th2Paradigm)[5]过敏性哮喘系因Th2系统占优势而导致患儿气道产生EOS为主的慢性炎症,从免疫学角度研究哮喘,CD4 Th细胞具有重要功能。最近研究除Th0、Th1、Th2等T细胞外,过去5年更集中研究了管理TCell(regulatoryTCell…  相似文献   

3.
哮喘是儿科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气道阻塞的可逆性是哮喘的重要特点之一,而支气管舒张试验作为判断气道可逆性的客观指标,在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方面成为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小儿哮喘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其对策   总被引:52,自引:11,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哮喘是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伴有气道高反应性 (BHR) ,异常免疫反应在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各国报道的发病率不完全一致 ,但均证实儿童哮喘发病率在近二十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一些发达国家发病率高达 2 0 %~ 30 % ,我国儿童哮喘总发病率为0 .9%~ 1.1% ,南方地区 12岁以下  相似文献   

5.
褪黑素对哮喘大鼠肺组织活性氧产生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支气管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肺组织活性氧产生可以导致气道炎症 ,本研究目的探讨褪黑素 (MT)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活性氧 (ROS)生成以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 2 4只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哮喘组 (n=8) :用 10 %鸡卵白蛋白 (OVA) 1ml、氢氧化铝凝胶 10 0mg无菌腹腔注入 ,2周后用 1%OVA超声雾化吸入 2 0min ,连续激发 1周致其哮喘发作 ;MT组 (n =8) :模型制作同哮喘组 ,在每次激发前 30min腹腔注入MT 10mg/kg ;对照组 (n =8) :以生理盐水代替OVA吸入。每组分别于最后一次激发后 6h测定气道反应性 ;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进行白细胞计数、分类 ;取肺组织进行活性氧产量测定。结果 MT组大鼠气道反应性及BALF中炎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哮喘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肺组织活性氧产量在哮喘组、MT组及对照组分别为 (114 .8± 11.3)U/mgprot、(95 .2± 5 .9)U/mgprot及 (87.5± 7.4 )U/mgprot,哮喘组高于其它两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哮喘组大鼠肺组织活性氧产量增加。MT干预可以降低肺组织活性氧产生 ,降低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 ,这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与气道可逆性的相关性及其在哮喘患儿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5~14岁哮喘患儿161例,根据病情分为过敏组与非过敏组,2组均进行FeNO及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分析2组患儿FeNO水平与支气管舒张改善率的相关性。结果 (1)过敏组的哮喘患儿FeNO水平明显高于非过敏组(P=0.002)。(2)过敏组的哮喘患儿FeNO水平与支气管舒张的改善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基础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1秒率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50%用力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50%)、25%用力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25%)、中段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75/25%)呈负相关(P<0.05),与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用力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75%用力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75%)无明显相关性(P>0.05);(3)非过敏组的哮喘患儿FeNO水平与支气管舒张改善率及基础肺功能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对于存在过敏体质的哮喘患儿,FeNO水平与气道可逆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该类哮喘患儿预测气道可逆性及评估哮喘病情的一个良好的无创性指标。而对于无过敏体质的哮喘患儿,FeNO水平则不能有效反映其气道可逆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IgE介导的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气道可逆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初诊为哮喘急性发作的6~14岁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特异性IgE结果分为IgE介导组(n=61)及非IgE介导组(n=25),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将IgE介导组进一步分为1、2、3种和4种及以上过敏原阳性组。检测FeNO水平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常规通气肺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FeNO与肺功能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gE介导组的FeNO水平明显高于非IgE介导组(P < 0.05);FeNO水平随着血清特异性过敏原阳性种类的增加而增加(P < 0.05);IgE介导组FeNO与支气管舒张试验用药前后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FEV1)的改变量(△FEV1)和改善率(△FEV1% pred)呈正相关(分别r=0.655、0.473,P < 0.05),而与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呼气峰流速(PEF)、用药前后PEF的改变量(△PEF)和改善率(△PEF% pred)、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 pred)无相关性(P > 0.05);非IgE介导组FeNO与上述指标均无相关性(P > 0.05)。结论 FeNO水平与过敏程度有关;对于IgE介导的哮喘患儿,FeNO水平与气道可逆性存在正相关,对哮喘的诊断、评估病情及了解气道可逆性有一定价值;对于非IgE介导的哮喘患儿,FeNO则不适用于间接了解其气道可逆性,两者需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南、西南地区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支气管哮喘(下称儿童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病之一,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发育和健康。为了对儿童哮喘进行一次全国性调查,全国小儿哮喘协作组提出了按地区进行调查的要求。南片(中南、西南地区)协作组于1988年1月在武汉市儿童医院召开了预备会议,制订了流调方案,同年4月在郑州市举办了南片八省小儿哮喘学术讲座及哮喘流调学习班,布置了流调实施方案。流调工作于1988年7月1日开始,至1989年6月30日完成。现将南片(河南、湖北、广东、四川、贵州和西藏)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缓解期哮喘患儿的支气管反应性与小气道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测定缓解期哮喘患儿支气管反应性及小气道功能 ,探讨支气管反应性与小气道功能及临床缓解时间的关系。方法 对 39例缓解期哮喘患儿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 ,用传统方法测定肺通气功能。比较最大呼气中段流量 (maximalmid expiratoryflow ,MMEF) <80 %患儿和MMEF≥80 %患儿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 ,以及临床缓解时间≤ 12个月和 >12个月的患儿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结果 缓解期哮喘患儿 39例中 2 8例 (72 %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15例 (38% )MMEF <80 %。在MMEF <80 %患儿和MMEF≥ 80 %患儿之间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缓解时间≤ 12个月和 >12个月的患儿间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缓解期哮喘患儿仍然存在支气管高反应性及小气道阻塞 ,提示缓解期气道炎症仍持续存在 ;症状缓解时间超过 1年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较缓解时间 1年之内者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可存在气道炎症、可逆性气道梗阻、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微小RNA(miRNAs)是一类转录后水平基因调节的非编码小RNA,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文章综述miRNAs在哮喘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中的研究进展,以及miRNAs作为治疗哮喘新靶点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反映气道炎症情况的痰液炎性细胞检测在婴幼儿哮喘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患儿每次喘息发作时均进行诱导痰液炎性细胞检测 ,共对 3 17例患儿进行了 690例次痰液涂片检测。于患儿 4至 5岁间进行随访调查 ,凡符合儿童哮喘诊断标准者为哮喘组 ( 10 8例 ) ,否则为非哮喘组 ( 2 0 9例 )。 结果  哮喘组痰液嗜酸性粒细胞中位数为 18 1% ,与非哮喘组 (中位数为 1 3 % )比较 ,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u =14 3 6,P <0 0 0 1) ,两组间其他炎性细胞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哮喘组痰液嗜酸粒细胞具有明显随病情进展和发作次数增加而增加之趋势 ( χ2 =10 676,P <0 0 0 5 ) ,但非哮喘组炎性细胞均无明显的随病情进展和发作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之趋势。 结论  痰液炎性细胞可能为早期诊断婴幼儿哮喘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正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一种异质性疾病[1]。近年来哮喘发病率逐年攀升,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委员会调查显示,全球约有3亿人受到哮喘困扰[2],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至2025年全世界哮喘患者将会增至4亿人。研究发现,哮喘患者气道菌群在丰度及多样性等方面与正常人存在显著差异[3],而且  相似文献   

13.
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20  
在 2 0 0 2年哮喘全球防治创议 (GINA)中 ,除仍强调哮喘病理学概念为气道慢性炎症伴反复恶化 (代表急性炎症反应 )外 ,并提出与慢性气道炎症平行的是气道重塑。炎症、重塑和气道神经控制的变化引起哮喘反复恶化及更持久的气流阻塞[1] 。尽管哮喘时这些病理改变在起源、调节、预后方面极其复杂 ,但随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对有关启动机制的了解取得较大进展 ,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哮喘的治疗 ,本文就目前关注的方面介绍如下一、支气管上皮细胞的作用哮喘是一种主要累及传导系统的疾病 ,可能与气道上皮细胞的特征有关[1] 。随着对哮喘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幼年哮喘大鼠嗜酸细胞 (EOS)凋亡及凋亡基因fas和bcl 2的mRNA表达及牛膝多糖对其的作用。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5组 :正常对照组 (C) ,哮喘组 (A) ,牛膝多糖治疗组 (T1、T2、T3 )。采用卵清白蛋白复制幼年大鼠哮喘模型。用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法和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fas和bcl 2mRNA在气道壁EOS上的表达和气道壁EOS的凋亡率。结果 ( 1)C组大鼠肺组织EOS上fasmRNA的表达率为 ( 73 2± 11 9) % ,A组为 ( 4 3 4± 10 0 ) % (P <0 0 1) ;在T1、T2、T3组分别为 ( 59 0± 8 1) %、( 57 5± 9 6) %、( 76 2± 2 7) % ,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0 0 1)。C组大鼠EOSbcl 2mRNA的表达率为 ( 4 7 9± 8 7) % ,在A组为 ( 67 4± 7 3 ) % (P <0 0 1) ;T1组的bcl 2mRNA表达率为 ( 57 7± 12 7) %、T3组为 ( 57 3± 6 8) % ,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5) ,T2组与A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 2 )A组EOS凋亡率为 ( 5 3± 2 2 ) % ,而C组为( 15 9± 2 4) % (P <0 0 1)。T1、T3组EOS凋亡率分别为 ( 8 7± 2 9) %、( 9 8± 2 2 ) % ,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5)。结论 哮喘大鼠气道EOS表现为fas、bcl 2基因表达的明显改变及凋亡率明显下降。ABPS可调节EOS上  相似文献   

15.
<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可逆性阻塞性疾病,肺功能检查和峰流速仪监测是哮喘管理中重要的监测方法[1],在《全球哮喘防治创议》[2]和《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及防治指南》[3]中都占重要位置。肺功能仪对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的  相似文献   

16.
哮喘患儿缓解期气道反应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哮喘儿童缓解期气道反应性 ,为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 5 7例缓解期哮喘儿行肺功能及组织胺激发试验 ,测定FVC ,FEV1,PEF ,FEF0 .2 5%~ 0 .75% ,FEF50 % 。结果 在吸入组织胺后 6项指标均降低 ,均值与实验前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再吸入 β2 激动剂喘乐宁气雾剂后均能恢复到实验前数值 ,仅PEF不能完全恢复。激发试验阳性 5 0例 (87.7% ) ,阴性 7例 (12 .3% )。有 4例在长期吸入皮质激素控制发作后10个月和 1年复查仍为阳性反应。结论 哮喘病人症状控制后气道高反应性仍然存在 ,提示早期、长时间吸入皮质激素控制气道炎症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与哮喘的遗传易感性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1亿以上的哮喘患者,很多发达国家哮喘发病率超过10%。在我国哮喘的发病率成人约为1%,1990年全国调查儿童哮喘的发病率为0.91%,2000年上升到1.5%。哮喘是致使成年人生活质量下降及青少年缺课的主要疾病之一。哮喘具有很强的遗传倾向,其遗传度在80%左右,是所有多基因疾病中遗传度较强的,但它的遗传方式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的研究认为哮喘是一种多基因的遗传异质性疾病,即呈现同一临床表现型的哮喘是由不同的等位基因引起,或同一基因座的不同等位基因可以导致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李敏  李兰  宋丽  张蕾 《临床儿科杂志》2008,26(5):430-432
目的 探讨气道反应性检测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38例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年、2年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查,同时吸人浓度倍倍递增的乙酰甲胆碱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最大呼气流量(PEF)、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最(MMEF)及比气道传导率下降35%或以上时吸入乙酰甲胆碱浓度(PC35 sGaw).PC35 sGaw≤8 mg/ml为激发试验阳性,观察随防时间为2年.结果 所有患儿对吸入糖皮质激素 长效β2激动剂(ICS LABA)的联合治疗反应良好,97.4%的患儿达到临床完全控制.治疗后肺功能仅2例存在轻微异常,FEV1、MMEF、PEF随治疗时间的增加明显升高,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道反应性测定在治疗后3个月、1年、2年PC35 sGaw浓度分别为(0.735±0.573)mg/ml、(1.47±1.289)mg/ml及(3.827±2.258)mg/ml,但至2年时仍有57.9%的患儿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均为轻度气道高反应.结论 哮喘临床指标达到完全控制的时间早于气道反应性达到理想水平的时间,气道反应性指标在联合治疗长期随访以及调整治疗方案中的价值优于临床症状和肺功能,PC35 sGaw可作为评价疗效、指导治疗方案调整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辽宁省 0~ 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 结果  辽宁省沈阳市和大连市共调查 0~ 14岁儿童 2 0 0 75人 ,共调查出哮喘儿童 2 41人 ,患病率为 1 2 0 % ,其中儿童哮喘 175人 ( 72 6 % ) ,婴幼儿哮喘 2 1人 ( 8 7% ) ,咳嗽变异性哮喘 2 0人 ( 8 3 % ) ,可疑哮喘 (喘支 ) 2 5人 ( 10 4% )。儿童哮喘和婴幼儿哮喘 196人 ,患病率为 0 98% ,沈阳市儿童哮喘患病率为 0 76 % ,大连市为 0 82 % ,男女患病率为 1 5 0 %和 0 90 % ,两者差异显著。有 74 3 %的患者 3岁以内起病。好发季节以不定期和换季节为主 ,好发时辰以午夜发作最多 ,发作诱因主要为感冒和天气变化。 82 2 %有个人过敏史 ,一、二级亲属有哮喘史分别为 15 8%和 2 6 9%。治疗以口服支气管扩张剂和静滴激素为主 ,吸入疗法应用只占 34 4%。结论  儿童哮喘患病率明显增加 ,注意避免诱发哮喘发作的因素 ,加强对吸入疗法治疗哮喘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20.
正1概况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疾病,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儿童哮喘发病率在3.3%左右,不同研究数据差异较大[1]。我国研究数据表明,近年哮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