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主要探讨CT增强扫描及术后复查的重要意义。材料与方法:93例123次急性胰腺炎CT检查资料回顾分析。结果:93例中,诊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3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40例,合并胰腺出血2例,合并胰腺脓肿4例,合并假性囊肿8例。93例中,36例经手术治疗,其中2例术后死亡。其余57例经保守治疗,9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并不困难,重要的是对其正确的分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急性胰腺炎的CT征象,并将急性胰腺炎分为单纯水肿型,出血坏死型和合并感染型三个临床类型。结果 57例中,急性单纯水肿型26例,出血坏死型20例,合并感染型11例,31例经手术治疗,其中2例术后死亡,单纯水肿型26例均经保守治疗,55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胰腺炎的诊断并不困难,重要的是对其正确的临床分型,早期发现胰腺的出血,坏死是提高治愈和生存的关键,CT增强扫描不仅可肯定胰腺炎的诊断与类型,而且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及作出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附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CT检查,取层厚5mn,平扫 增强扫描。结果:单纯性14例,坏死性6例,合并出血2例。CT表现为胰腺肿大,密度改变,胰周渗液,并发症。结论:CT是急性胰腺炎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增强扫描对胰腺坏死范围、程度、定量、定性的判断有很大价值,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4.
杨超人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9):1589-1590
[目的]探讨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急性胰腺炎病人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CT表现特征及病变范围.[结果]65例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8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17例,合并胰腺脓肿2例,合并胰腺出血2例,合并假性囊肿1例.[结论]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增强CT,能诊断急性胰腺炎并发现各种并发症,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及作出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性胰腺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手段。方法:对该院1995年以来手术治疗的胰腺感染60例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在发病后3周(11-54天),病原菌以内源性G^-菌为主。根据术前CT扫描确定手术方式:21例网膜囊受累者选择蝶形引流术,39例合并腹膜后间隙受累者选择经后上腰腹膜后引流术。本组死亡率9例(15%),残余感染13例,肠瘘20例,胰瘘22例,经合理治疗均治愈。结论:胰腺感染是重症急性胰腺炎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及时诊断和选择合理的术式对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胰腺坏死的CT征象洪小妮①蒲永林王登堂②邹淑杰③本文通过对7例经CT、手术、病理证实的回顾性分析,着重探讨胰腺增强消失对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胰腺坏死的意义和价值。1材料和方法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8~81岁,平均为53....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证实急性胰腺炎病例的CT资料,观察其CT表现特征及病变范围。结果单纯性胰腺炎10例,坏死性胰腺炎7例。CT表现主要是胰腺的弥漫性增大,密度降低,有2例胰腺内见局限性片状高密度出血影,5例见有不规则低密度区。所有病例均见有胰周积液。结论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增强CT扫描对胰腺的坏死、出血程度以及渗液范围的判断有很大价值,有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评价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64例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0例,CT表现为胰腺肿大,胰周脂肪层模糊或消失,肾前筋膜增厚,部分见少量胸水。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24例,其中坏死型21例,化脓型2例,出血型1例,CT表现为胰腺内点状、片状或大范围无增强效应的低密度坏死灶,胰周间隙渗出及积液,蜂窝织炎,胰内或外出现气体或高密度出血灶。结论 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分型,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判断预后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临床证实急性胰腺炎病例的CT资料,观察其CT表现特征及病变范围。结果单纯性胰腺炎18例,坏死性胰腺炎7例。CT表现主要是胰腺的弥漫性增大,密度降低,有3例胰腺内见局限性片状高密度出血影,7例见有不规则低密度区。所有病例均见有胰周积液。结论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增强CT扫描对胰腺的坏死、出血程度以及渗液范围的判断有很大价值,有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及其在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CT表现胰腺肿胀、蜂窝织炎、点片状低密度坏死区或高密度出血灶、胰管扩张、肾前筋膜增厚;CT增强扫描可分辨水肿性和坏死性胰腺炎。结论 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有效影像学方法,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59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螺旋CT表现分析,进一步探讨2mm薄层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59例经手术病理或CT复查确诊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采用螺旋CT平扫并薄层动态增强扫描。管电流140mAs,层厚2mm,床速1~2mm/s,螺距1/2。结果:CT平扫确定坏死灶17例(34%)。其中10例在薄层动态增强扫描时病灶数量增加,11例病灶范围扩大。全部59例经螺旋CT2mm薄层增强扫描都明确显示出坏死灶的范围、数量及胰腺周围情况。结论:螺旋CT2mm薄层增强扫描能明确坏死灶的部位、范围、程度及胰腺周围病理改变,对CT分级、病理变化、临床诊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BAP)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时机。方法:2005年6月—2008年12月之间收治的143例BAP患者,根据其是否有胆道梗阻及胰腺是否水肿或坏死分为非梗阻水肿型、非梗阻坏死型、梗阻水肿型以及梗阻坏死型4型,对其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非梗阻水肿型BAP93例和梗阻水肿型BAP28例均治愈。非梗阻坏死型BAP11例,治愈10例,死亡1例;梗阻坏死型BAP11例,治愈7例,死亡4例。结论:手术时机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有重大影响,早期宜行积极的保守治疗,根据其具体分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附6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69例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并将其按CT表现分为单纯水肿型(23例),出血坏死型(28例),合并感染型(18例)三个类型。认为正确的临床分型和早期发现胰腺的出血坏死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附114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提高对急性胰腺炎的CT诊治水平。材料与方法:对经临床和手术明确诊断的114例急性胰腺炎CT表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14例中CT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84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30例,其中5例经手术证实,109例经临床、实验室及腹腔穿刺证实。结论: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简便、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增强扫描对鉴别急性胰腺炎的病变类型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值得首选。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评价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4例手术胰腺的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做平扫和增强检查,检查前口服造影剂。结果 水肿性胰腺炎53例,出血坏死性21例,7例病人合并脓肿,5例死亡,按Balthazar分级,A级10例,B级16例,C级19例,D级16例,E级13例,结论 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具有定性诊断价值,且Balthazar分级对临床病理分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的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临床诊断的AP病例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特征.结果:58急性胰腺炎中,水肿型36例,占62.06%,坏死型22例,占37.94%.合并有腹水及少量胸水11例,占18.97%.结论:CT能判断AP类型,估计胰腺的肿大、坏死程度、胰液外渗量和范围、有无并发症,是临床判断病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及准确评估预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合理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2004年收治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1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轻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84例,予早期急诊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均获痊愈;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38例,病情迅速恶化,出现胰腺坏死、感染,予手术引流,痊愈32例,死亡6例。结论: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有胆道梗阻者,早期急诊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可获良好预后;对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出现坏死感染者应及时手术引流,防治并发症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征象、分级与临床分型、预后的关系以及CT对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6例手术病理或复查证实急性胰腺炎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CT分为A、B、C、D、E五级的各组病例分别与血尿淀粉酶进行分析。结果:CT表现胰腺肿胀49例(87.5%),胰腺渗液38例(67.8%),胰腺坏死18例(33%),假性囊肿形成11例(19.64%),合并感染或脓肿形成8例(14.28%)。血尿淀粉酶与CT比较:A级5例(8.92%)血尿淀粉酶轻度升高,B级13例(23.21%)中度升高,C级11例(19.64%)显著升高,D级8例(14.28%)血尿淀粉酶趋向下降,E级19例(33.92%)显著下降。结论:CT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有非常重要价值,应作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