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合并小剂量奥氮平对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7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帕罗西汀组48例及帕罗西汀合用奥氮平组49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三个因子)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后1,2,4,6周末评定副反应。结果合用小剂量奥氮平组疗效显著,两组间痊愈率(48.98%vs22.92%,P〈0.05)、治疗后2、4、6周末HAMD评分及SCL-903个因子评分差异有显著性。TESS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1年内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8.16%vs10.42%,P〉0.05)。结论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可提高疗效,起效快,但不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采用rTMS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度洛西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末采用简易McGill疼痛量表(SF‐MP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SF‐MPQ的PPI总分及 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而且治疗2、4、6周末研究组SF‐MPQ的PPI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末研究组 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TMS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帕罗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各21例,疗程6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治疗后显效率分别为76.2%、66.7%,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第一周末帕罗西汀组评分显著下降,与阿米替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阿米替林组。结论帕罗西汀相对于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度洛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度洛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度洛西汀治疗.疗程8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SCL-90躯体化量表定期评定疗效,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 治疗8周后,研究组显效率90%,对照组显效率63%,研究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x2=23.89,P<0.01).治疗第4、6、8周末,研究组SCL-90躯体化因子分、HAMD评分、HA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良反应较轻,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度洛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独用度洛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2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用帕罗西汀20mg/d治疗,疗程6周。采用疼痛量表(MOSPM)、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MOSPM、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治疗6周,疼痛与抑郁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79.0%和77.4%结论:帕罗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
林卫  刘珊  范勇 《四川精神卫生》2011,24(3):168-169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对照组34例。研究组口服度洛西汀,对照组口服文拉法辛,共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的第2、4、6周采用疼痛量表(MOSPM),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版本)和治疗时出现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组疗效及其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的第2、4、6周MOSPM疼痛缓解率和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于治疗的第2、4、6周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疗效与文拉法辛相当,但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30例,予以口服抗抑郁药物及心理疏导治疗;对照组30例未进行抗抑郁治疗及心理疏导。2组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对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进行评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HAMD和NFDS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BI指数量表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抗抑郁治疗可以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同时促进其躯体功能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以头晕为主诉的无症状脑梗死(SBI)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观察明确为躯体化障碍的患者帕罗西汀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57例以头晕为主诉的SBI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定,并根据ICD-10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躯体化障碍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8周,以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及治疗前后HAMA、HAMD、SSS及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因子(SSS-S)评分来评定疗效。结果 ①通过SSS评定,61.7%的患者存在心理障碍; ②经ICD-10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躯体化障碍患者32例,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后头晕基本消失,临床症状缓解, HAMA、HAMD、SSS、SSS-S及SSS-S中单因子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以头晕为主诉的SBI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障碍,明确为躯体化障碍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后头晕消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抗抑郁药物在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5例脑卒中伴抑郁和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帕罗西汀治疗组(帕罗西汀组)和丙米嗪治疗组(丙米嗪组),动态对比治疗前、4周末、8周末和12周末CNS、HAMA和HAMD评分,用药不良反应等。结果 2组患者在12周末与治疗前对比,P<0.01;在治疗12周末,帕罗西汀组CNS和HAMA评分明显优于丙米嗪组,P<0.01,HAMD评分优于丙米嗪组,P<0.05;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6%低于丙米嗪组18.75%,P<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片和盐酸丙米嗪片均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前者疗效更加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服药方便,药物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抑郁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改变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8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诊断标准的抑郁症首发患者(患者组),给予文拉法辛缓释剂(40例,75~300MG/D)或盐酸氟西汀胶囊(40例,20~40MG/D)治疗,共12周。于治疗基线和治疗末评定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韦氏记忆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并与4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结果(1)治疗后患者组的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或P<0·01)。(2)患者组记忆商数改变与睡眠障碍分改变呈负相关(R=-0·26,P=0·021),短时记忆分改变与HAMD17总分改变、睡眠障碍分改变呈负相关(R=-0·27和-0·34,P=0·017和0·002),语言智商改变与阻滞分改变呈负相关(R=-0·24,P=0·034)。(3)痊愈组(HAMD17总分≤7分)患者的长时记忆分[(41·96±3·77)分]低于对照组[(44·05±5·06)分],症状残留组(HAMD17总分>7分)的记忆商数(107·52±18·12)、长时记忆分[(40·89±5·06)分]、短时记忆分[(60·74±12·58)分]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1·90±11·26)、(44·05±5·06)分和(71·41±8·51)分;P<0·05和P<0·01]。(4)治疗后仍有14例(18%)患者的记忆商数低于正常值范围下界(均数-1·96倍标准差),多于对照组[1例(2%);P<0·05]。结论抑郁症首发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明显提高,认知障碍改善与临床症状缓解存在相关性,治疗后仍有少部分患者的记忆功能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生物反馈仅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帕罗西汀联合生物反馈仪治疗)和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末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评定疗效;Asberg氏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HAMA总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第2周末、第4周末,研究组SCL-90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末开始研究组HAMA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期SE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生物反馈仪治疗躯体形式障碍。起效更快,疗效更为显著,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亦称慢性疼痛,是一种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的持续性严重疼痛。其患病率为0.6%[1],发病原因不清,表现形式多样,长期以来,应用传统抗抑郁药进行治疗,但其严重的不良反应限制了临床应用[2]。西酞普兰是选择性很强的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不亚于传统抗抑郁药,但副作用更小[3]。国外报道西酞普兰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具有肯定效果[4],但国内尚缺乏相关报道。故我们于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西酞普兰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进行了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7例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文拉法辛缓释片纽和多塞平组,分别治疗6周。采用医学结局研究用疼痛量表(MOSPM)、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文拉法辛缓释片组和多塞平组有效率分别为68.6%、71.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6周末文拉法辛缓释片组和多塞平组MOSPM、HAMD及HA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文拉法辛缓释片组在治疗1周末MOSPM评分就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文拉法辛缓释片组药物副反应少而轻,多塞平组抗胆碱方面副作用明显。结论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瑞波西汀和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PS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3例PS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波西汀组(47例)和度洛西汀组(46例),并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应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HAMD-17、HAM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2周末时,瑞波西汀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度洛西汀组,治疗4周末时,瑞波西汀组VAS和HAMD评分低于度洛西汀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时,两组间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周末除了度洛西汀组嗜睡、性功能障碍明显增多外,两组整体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波西汀和度洛西汀组都能明显改善PSPD患者疼痛及情绪症状,安全性好.对于疼痛症状突出者可优先考虑瑞波西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以怕冷为主的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以怕冷为主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20mg.d-1,联合奥氮平5mg.n-1,对照组只给予帕罗西汀20mg.d-1;两组总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作为评定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SCL-90、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1周末开始见效,而对照组在第4周末才显效。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以怕冷为主的躯体形式障碍较单用帕罗西汀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6.
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帕罗西汀组(单用组)和帕罗西汀合用奥氮平组(合用组).共观察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并随访1年,观察其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第8周末,帕罗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组疗效显著,合用组与单用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7.51%和66.66%,差异有显著性(χ^2=9.46,P<0.05);合用组在1周末起效,单用组在2周末起效;治疗后1、2、4周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χ^2=5.36,P<0.05);两组的HAMD因子分在焦虑/躯体化和睡眠障碍方面差异有显著性;TESS评分及1年内复发率无明显差异(χ^2=1.96,P>0.05).结论 帕罗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起效快,克服了抗抑郁药本身起效慢的特点,可提高疗效,并能迅速改善睡眠障碍和焦虑/躯体化症状,对复发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验证氟西汀治疗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镇痛疗效。方法:80例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和安慰剂组,观察8周,采用医学结局研究用疼痛量表(MOSPM)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估氟西汀镇痛疗效。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治疗8周后氟西汀组MOSPM总分降低显著低于安慰剂组。治疗第2周末氟西汀组与安慰剂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氟西汀组患者中,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镇痛疗效较好。结论:氟西汀治疗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有效。  相似文献   

18.
认知行为治疗对伴有躯体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伴有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且躯体不适症状≥3项的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组和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组,使用汉密尔顿抑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精神症状。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8周末,两组间HAMD、HAM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显著低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对伴有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有效,尤其对改善躯体症状效果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伴发抑郁的临床疗效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伴发抑郁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氟西汀组(n=40)和联合组(n=40),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治疗,联合组在氟西汀组的基础上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均服药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抑郁程度,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Barthel指数(BI)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联合组HAMD评分较氟西汀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o CA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Mo CA及BI评分明显优于氟西汀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伴发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抑郁程度,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舒必利合并氟西汀治疗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舒必利合并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发病期时伴有抑郁症状的临床意义。方法72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属于首发或复发病例,具有精神运动性抑制现象,或紧张恐惧、情绪低落等抑郁体验,BPRS评分≥40分,HAMD评分≥24分,且符合舒必利为主要药物治疗指征的门诊患者,在常规使用舒必利基础上随机分为加用氟西汀(20)mg/d和未加用氟西汀进行分组治疗。结果两组在使用舒必利[(728.6±159.7)mg和(776.8±228.5)mg]及合并小剂量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帮助睡眠的基础上,联用组(合并氟西汀20mg/d)6周时较对照组显示了更好的显效率(95.2%和70%,经Ridit分析,u=2.15>1.96,P<0.05),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现恶化病例。通过BPRS和HAMD量表评分也显示不论是精神症状,还是抑郁症状都在治疗2~4周后改善更为明显(P<0.05~0.01)。不良反应中两组基本相似,但联用组心慌不安却显著减少(P<0.05)。结论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发病期若早期使用抗抑郁药后,不论是精神症状,还是抑郁症状都较未加用氟西汀组改善更为明显,并能更快恢复家庭或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