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择期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京生 《临床荟萃》2004,19(3):160-161
198 3年Hartzler首次报道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实施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2 0世纪 90年代又进行了十余项大规模临床试验 ,证明了直接PCI的疗效。本文就补救性PCI及择期PCI曾出现争议及近几年的最新进展简述如下。1 择期PCI与补救性PCI的概念1.1 择期PCI的概念 择期PCI是指AMI发病数天后 ,对溶栓治疗后已再通但有残余狭窄的梗死相关动脉 (IRA)或溶栓失败及未行溶栓治疗的闭塞IRA行PCI,目的在于预防缺血复发、挽救存活心肌、改善左室重构及心功能 ,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2 补救性PCI的…  相似文献   

2.
徐广马  林英忠  王风  刘伶  林虹  伍广伟 《临床荟萃》2004,19(11):638-639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最常见的病因。及早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恢复心肌血流灌注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老年人AMI一般病情危重.并发症及溶栓禁忌证较多.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可能是较理想的方法之一,但是老年人IRA病变复杂,病变弥漫.钙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近期与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4例,发病时间均在6小时以内。21例给予溶栓治疗(溶栓治疗组),33例接受直接PCI治疗(直接PCI组)。比较两组患者1年内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除去在直接PCI组Killip≥Ⅲ级患者较多外(27.2%vs4.7%,P=0.038),两组间基本临床资料相似。直接PCI组术后住院期间心肌缺血发生率(3.0%vs23.8%,P=0.018)及1年内靶血管的再次血管成形术率(9.0%vs33.3%,P=0.025)均明显低于溶栓治疗组。死亡及再梗死率亦低于溶栓治疗组(6.0%vs28.4%,P=0.023)。出血率(9.0%vs9.0%,P=0.957)及脑卒中发生率(3.0%vs0.0%,P=0.421)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直接PCI治疗与溶栓治疗相比可显著降低近期和远期的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提高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手术安全性,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远期预后,已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要手段。现将我院支架置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风 《临床荟萃》2004,19(1):2-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45例行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闭塞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45例患者的47支闭塞病变经介入治疗后37支开通,病变治疗成功率78.7%.病例治疗成功率80%(36/45)。血管闭塞时间1个月内的病变治疗成功率为96%,1~3个月的成功率为70%,大于3个月的成功率为50%。A型解剖性病变的成功率为80.9%,B型解剖性病变的成功率为64.3%,功能性闭塞病变成功率为91.7%。结论 冠状动脉闭塞的时间和病变局部形态特征是影响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高原地区溶栓和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旭辉  刘品发  马晓峰  王红  赵爱玲 《临床荟萃》2004,19(23):1344-1345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已进入了再灌注时代。临床研究表明,AMI后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恢复心肌再灌注,是保护左心室功能及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关键。本研究观察高原地区溶栓治疗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AMI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AMI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对两种治疗方法开通IRA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7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不同程度并发症的患者,介入组42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药物组36例常规药物治疗,对比治疗1后年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及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年之后,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介入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与药物组相比,介入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PCI可明显缓解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急诊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近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虹  王风  林英忠  林虹  徐广马 《临床荟萃》2003,18(9):502-504
目的 比较急诊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与静脉溶栓治疗(thrombolysis therapy,TT)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比较39例急诊PCI治疗、58例TT治疗的近期疗效。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梗死相关冠状动脉(infarct—related coronary artery,IRCA)等15个因素对PCI成功、导管室事件的影响。结果急诊PCI治疗AMI30天病死率2.6%、血管再通率94.9%,症状不缓解率0%,心力衰竭发生率7.7%。TT组治疗AMI30天病死率l5.5%、血管再通率66.7%,症状不缓解率6.9%,心力衰竭发生率8.6%。结论 PCI治疗AMI住院病死率低、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疗效优于TT治疗。IRCA是PCI成功、导管室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MI患者PCI最佳时机。方法:选择95例AMI患者分为四组,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6h内行PCI者血管再通率最高,放射性缺损面积最小。结论: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6h内行PCI为最佳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心内科2001-02~2005-02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5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持续胸痛>30 min和心电图至少2个相邻胸前导联或Ⅱ、Ⅲ、aVF导联中2个导联ST段抬高>1 mm同时血清心肌酶超过正常值2倍.其中男43例,女13例,年龄30~72(平均58)岁.发病时间为30 min~23 h;心梗范围:前壁21例,前间壁12例,下壁8例,广泛前壁9例,正后壁4例,高侧壁2例.本组入院后均做急诊PCI,成功者均置入支架.  相似文献   

11.
刘佳  沈杨  罗平 《医学临床研究》2012,(10):1956-1958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治疗的首次急性下壁心梗患者33例,其中17例12h内接受PCI治疗(观察组),16例择期接受PCI治疗(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于心梗后d1、d3、d7、d15、d30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右房室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in)以及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心房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的比值(Em/Am),对右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右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分别于d1、d3最差,d30观察期结束时最佳。观察组Sm最小值和最大值以及Em/Am比值的最大值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Sm值在d7显著增高,对照组则在d15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Em/Am值在d15显著增高,对照组则在d30方显著增高(P〈0.05)。【结论】急诊PCI较择期PCI治疗有利于改善急性下壁心梗右室功能。  相似文献   

12.
对我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PC I)的临床对比观察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将我院2000-05~2006-05住院急性心肌梗死PC I术的患者161例按其血管途径分为股动脉组96例和桡动脉组65例。股动脉组男62例,女34例,年龄(59.32±18.16)岁,高血压66例,糖尿病61例;桡动脉组男43例,女22例,年龄(60.14±7.56)岁,高血压45例,糖尿病42例。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病变程度等均无显著差异。1.2方法器材选择:美国生产OM EGA 9600型800M AC形臂X线机;股动脉组使用6F或7F股动脉鞘系统使用Cord is公司,桡动脉组使用日本…  相似文献   

13.
14.
我院2005—01~2006-03因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CAG)并直接对梗死相关动脉(IRA)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的患者2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使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病死率和远期预后得到明显改善。尽管闭塞血管的再通可挽救顿抑的心肌,但不能修复已坏死的心肌。2001年,纽约医院的Orlic等[1]首次报道将骨髓干细胞移植至梗死小鼠心脏中,证实了骨髓干细胞修复心肌的治疗方法是安全、可行的,但是尚无大规模临床实验证实其有效性,同时,也有一些研究结果对骨髓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持有异议。本研究旨在应用介入的方法经重新开通的AMI相关血管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入AMI的区域,观察其安全性及对心功能的改善情况。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  相似文献   

16.
杜秋波 《临床荟萃》2003,18(9):507-507
观察 42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 ,PCI)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2 0 0 1年 1 1月至 2 0 0 2年 8月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42例 ,男 2 8例 ,女 1 4例 ,年龄 42~ 65(48.7±6 .5)岁 ;单支病变 30例 ,双支病变 1 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1 6例 ,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1 3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7例 ,稳定性心绞痛 6例。所有患者桡动脉搏动好 ,且Allen试验阳性。1 .2 方法 手术前 72小时应用阿司匹林、噻氯匹定 ,术前常规给予镇静剂 ,…  相似文献   

17.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疗效观察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入选标准:年龄75~89(82.8±6.7)岁,无糖尿病、肾功能不全,2 a内无卒中病史,心功能Ⅰ~Ⅲ级,无药物过敏史,无出血倾向及血小板减少。我院2003-01~2005-12收治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635例,符合入选标准,分介入治疗组137例,药物治疗组498例。1.2方法1.2.1围手术期用药对签署介入治疗同意书的ACS患者,PC I(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术前6 h前顿服拜阿司匹灵(德国拜耳公司生产)300 m g、氯吡格雷(波立维杭州赛诺菲公司生产)300 m g(<6 h,加倍),冠脉造影前经动脉鞘管注入普…  相似文献   

18.
庞明杰  张宏  赵燕  王秀琼 《华西医学》2005,20(2):333-334
目的:对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TRApPCI与TFAp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2002年5月至2004年1月,29例诊断明确的AMI患者并同意行PCI者纳入此研究。9例血液动力学稳定、桡动脉搏动良好、Allen’s试验阴性且愿意行桡动脉PCI者为一组,行经皮桡动脉直接PCI术。其他20例患者为二组,即经皮股动脉PCI组。结果:两组插管成功率分别为89%与9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建立动脉通路时间和整个手术时间二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建立动脉通路时间分别为(13.11±5.30)min及(12.63±4.97)min,P>0.05。整个手术时间分别为(59.74±22.66)min及(61.81±27.34)min,P>0.05。出血并发症TRApPCI组为0,TFApPCI组为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0d随访,一组患者一例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结论: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AMI患者,两种入径的pPCI治疗时程和效果相似,但TRApPCI血管、出血、血栓/栓塞并发症少,且有利于有效安全的抗凝治疗,可作为AMI可选择的血管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陈春波  张立博  白广海 《临床荟萃》2003,18(23):1353-1354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冠状动脉经皮腔内成型术后的弹性回缩 ,但是远期再狭窄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有资料证实 :循环中同型半胱氨酸 (tHcy)浓度的升高是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远期再狭窄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补充叶酸 (1mg/d)、维生素B12 (4 0 0 μg/d)以及维生素B6(10mg/d)可以降低循环中tHcy的浓度[1] ,进而使再狭窄的发生率或使再狭窄的程度减轻[2 ] 。我们对 134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进行了跟踪分析 ,观察了口服叶酸 (5mg/d)对远期再狭窄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134例患者均来自我院心内科…  相似文献   

20.
对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的整体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2-07/2006-12我科对19例符合AMI诊断标准^[1]的患者施行直接PCI术,男11例,女8例;年龄42-84岁。其中,右冠闭塞5例,回旋支闭塞3例,前降支闭塞9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