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79年9月起,我科银屑病专病门诊应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提供的“乙双吗啉”(AT-1727,已于1980年12月通过鉴定正式投产),对一部分银屑病病例进行了试治,初步观察有一定疗效,现将57例治疗情况报道如下。一、一般临床资料:57例中男性29例,女性28侧,年龄最小13岁,最大69岁,以20~50岁为最多(占82%);病期最短为7天,最长为44年,多数在5~20年之间(占63%);均为寻常型,其中点滴状24例,钱币状7例,地图状9例,混合形17例。除3例为静止期外,余均为进行期。皮损分布除15例较散在和局限外,其余42例均泛发全身,多数病例在服乙双吗啉前曾应用过白血宁、乙亚胺、中药、维生素A、B_(12)等药物。  相似文献   

2.
双内酰亚胺化合物——乙亚胺及丙亚胺(即ICRF154、ICRF159)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型抗癌药物,首由Creighton氏合成。我们实验也证明它们对移植性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能阻止肿瘤周围的血管形成,防止癌细胞转移。但其水溶性小,临床疗效也不够理想;并可产生胃肠及骨髓方面的毒性反应。为了寻找疗效高,毒性较  相似文献   

3.
乙双吗啉(AT—1727)为一双内酰亚胺化合物,属ICRF—154的衍生物。实验证明为一有效的抗肿瘤药物。鉴于乙双吗啉在临床上用药时间长,特进行了本实验。实验表明:给大白鼠连续口服AT—1727 9个月,总量达2,925mg/kg及5,850mg/kg,对动物体重、血象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组织学检查(包括心、肝、肺、脾、肾、肠和胃)未发现病理性改变。  相似文献   

4.
乙双吗啉(AT—1727)是乙亚胺(ICRF—154)的衍生物,为一双内酰亚胺化合物。药理实验证明其对多种动物可移植性肿瘤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以溶血素为指标的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但对以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为指标的细胞免疫则无抑制作  相似文献   

5.
乙双吗啉(AT—1727)是我国生产的一种新药,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科银屑病、眼科葡萄膜炎以及恶性肿瘤。我院收治一例银屑病患者服用乙双吗啉引起严重肝肾损害,并就乙双吗啉的副作用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应用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75例的疗效观察结果,痊愈15例占20%,基本痊愈者23例占30.67%,显效者15例占20%,有效者17例占22.67%,无效者5例占6.68%,总有效率为93.34%。本文对本疗法的疗放和付作用与目前治疗银屑病的常用药物进行了比较。乙双吗啉具有疗效高、付作用少.口服方便之优点,值得今后继续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7.
鳖甲提取物(Triongx Sinensis WiegmannExtracter TSWE)是从鳖甲中提取出来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抗辐射及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过有关报导。本实验主要研究鳖甲提取物对小鼠S_(180)肿瘤细胞DNA合成的影响,从而得出鳖甲提取物对小鼠S_(180)肿瘤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率。  相似文献   

8.
大豆总甙对S180腹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白求恩医科大学应用基础医学研究所孙非张淑芹于起福刘志屹吉林省人民医院支洪峰柴晓梅【关键词】S180腹水瘤细胞大豆总甙(TS)小鼠大豆总甙(Totalsoyasaponin,TS)是从大豆中分离出的一种新的药用有效...  相似文献   

9.
黄连及其复方对人鼻咽癌细胞杀伤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报道黄连及其复方对人鼻咽癌细胞(HNE1)的杀伤作用,黄连单用时作用最明显,半抑制浓度为1:729,具有浓度依赖性特点,与其它药配伍时,其作用稍减弱,半抑制浓度为1:249,兼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两个特点。而去黄连的复方对HNE1只有较弱的杀伤作用。半抑制浓度为1:27,具有时间依赖性特点。  相似文献   

10.
Both dendritic cells(DC) and natural killer T(NKT) cells are small cell populations related to immune regula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se two types of immune cells is a hot topic in current study on immunobiology.Recent data not only demonstrate that DC can influence the activation/function of NKT cells but also suggest that NKT cells can feedback on DC,thus modulating the phenotype and function of DC.This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NKT cells and DC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inkage of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相似文献   

11.
天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是近年来在正常人和鼠体内发现的一亚群淋巴细胞,具有不需要预先致敏就能在体内、体外迅速识别、接触和溶解杀伤肿瘤细胞、感染了病毒的细胞以及某些幼稚细胞的能力。因此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不断地解决NK细胞的分离、纯化,确定其细胞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低渗处理、涂片染色及人工排除腹水等方法,对第4—17天小白鼠肉瘤_(180)腹水型细胞,进行了系统观察。提出将无丝分裂过程分为四期的指标。发现无丝分裂指数随肿瘤天数的增加而明显增高,而有丝分裂指数却逐渐降低:人工排除腹水可使腹水细胞类型“年轻化”。  相似文献   

13.
[~(14)C]乙双吗啉给动物iv后,血中放射性一时间曲线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α=0.16±0.03h,T1/2β=15.1±0.7h,生物利用度为87.3±7.7%。给动物ig后,胃肠道吸收较慢,分布广,以胃、肝脏及肺组织中放射性为最高,其次为肠道、食道、肿瘤、淋巴结及皮肤等组织。连续ig 3天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胸腺。48h 内iv自尿排泄为41.7±4.6%,大便排泄为7.5±1.0%;ig后自尿排泄为52.5±3.1%,大便排泄为7.9±0.3%。  相似文献   

14.
在小鼠的毒性及毒性抑瘤试验表明维生素c对阿霉素有一定减毒作用,但有方案依赖性。先用阿霉素后用维生索c可见毒性减低而抑瘤作用不减。但当阿霉素分别与乙双吗啉、甘草次酸、氯化钴联合用药时,则毒性增加、抑瘤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EC9706细胞NKG2D配体的表达,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CIK细胞对EC9706细胞的杀伤活性,裸鼠体内实验验证CIK细胞对肿瘤的影响.结果:EC9706细胞表达MICA和ULBP2,不表达MICB,ULBP1和ULBP...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临床应用的疗效,采用抗肿瘤化疗药物长春新碱诱导人肺腺癌细胞Anip973进入有丝分裂期,研究LAK细胞对有丝分裂期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肿瘤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后,形态上发生明显的变化,LAK铎有丝分裂期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增高,电镜下,LAK细胞与与有丝分裂期肿瘤细胞以绒毛相接触,呈犬牙交错状,靶细胞死亡形式是溶解坏死和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前抗癌药物在抗肿瘤细胞的同时也破坏增殖旺盛的骨髓细胞等。有趣的是ConA是细胞膜表面某些糖的配体,对肿瘤细胞凝集力强,在体外与肿瘤细胞一起培养可使肿瘤细胞逆转。ConA又是良好的有丝分裂源,能激活再次免疫反应防止肿瘤生长。因而,人们将ConA作为探讨广泛用于免疫细胞及肿瘤细胞膜的结构、功能的研究。期望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低渗处理、涂片染色及人工排除腹水等方法,对第4—17天小白鼠肉瘤180腹水型细胞,进行了系统观察。提出将无丝分裂过程分为四期的指标。发现无丝分裂指数随肿瘤天数的增加而明显增高,而有丝分裂指数却逐渐降低:人工排除腹水可使腹水细胞类型“年轻化”。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不同效靶比例下检测16例手术区引流淋巴结单个核细胞(LNMC)的NK活性,并与自体外周血作了比较;在体外试验中观察了IL-2和IFN_a对LNMC NK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外周血NK活性检测的常规效靶比例(100:1)下,测得的LNMC NK活性甚低(10.30%),远低子外周血水平(50.03%)。P<0.01。随效靶比例增大,LNMC NK活性直线升高,600:1时测得的NK活性达34.11%,接近于外周水平(50.03%),P>0.05。相并分析发现,LNMC和PBMC的NK活性水平呈正相关(p<0.05)。在效靶细胞作用的同时加入外源性Ⅱ-2和IFN_a,能显著性地促进LNMC NK活性(P<0.001和P<0.01)。该试验表明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