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总结卢尚岭教授中风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阐述以此为基础的理论研究及临证发挥。1987年卢老提出中风发病责在气机逆乱的病机理论,得到学术界认可;迄今,气机逆乱已被确认为是中风发病的基本病机。卢老倡导调理气机是急性中风证治的基本治则,创制大黄瓜蒌汤、调气息风饮等常用方。基于急性中风以气机升降逆乱为本、痰火瘀滞为标的病机认识,提出急性中风之风火痰瘀证治皆以调理气机为要。基于卢老经验,后学者提出,中风标实常见风火痰瘀,主要责之肝胃;本虚多见气虚、阴虚或气阴俱虚,发病责先后天之本受损,并提炼出邪实治在肝胃、正虚当补脾肾的中风基本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心肌炎发生时,因病毒的侵袭心肌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性改变,病毒的侵袭及其引起的免疫损伤贯穿病毒性心肌炎病程始终。这一现象符合中医温病学中毒蕴日久、痰瘀互结、正气虚羸的认识。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机要素可概括为虚、毒、痰、瘀4个方面:气阴亏虚、毒邪内侵入心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关键;毒蕴心经、伤阴耗气是病毒性心肌炎病机演变的基础;痰瘀互结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机转归。虚、毒、痰、瘀相互促进,互为影响,使本病虚实夹杂,病重难愈。治疗时分清虚、毒、痰、瘀在病毒性心肌炎各病程的主次,以培其气阴亏虚之本,分解其胶结之邪。  相似文献   

3.
张宗奇 《河南中医》2002,22(6):23-23
马云枝教授 ,长期从事中风脑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学验俱丰 ,现就其对面瘫的认识和辨治经验总结介绍如下。1 对面瘫病因病机的认识马云枝教授在历代医学家对面瘫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之上 ,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 ,认为“经络空虚 ,风邪入中 ,痰浊瘀血 ,痹阻经络 ,筋脉失于荣养”是面瘫的基本病因病机。其病位在表、在经络、在筋脉、在皮肤腠理。虚、风、痰、瘀四者为基本病理基础 ,正气虚为病之本 ,风痰瘀为病之标。1.1 正气亏虚是面瘫发病的前提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阳气内虚 ,不能散布于经脉 ,以致经络空虚 ,是…  相似文献   

4.
王光耀  张倩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1265-1267,1280
根据中风病因病机理论多样化的趋势,我们认为中风病急性期是风、火、痰、瘀、气、虚六种因素同时作用于机体,相互影响,于分秒之间病机瞬息万变;虚为中风之本,气机逆乱为中风之基,风、火、痰、瘀为中风之邪,六种病机相兼为病,相互消长;提出“整体性、多元性、一方合多法”围攻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中医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从"卫气布散失常"探讨糖尿病泌汗异常的病因、病机及治法。糖尿病泌汗异常属中医学"消渴汗证"范畴,病机特点为"消渴"与"汗证"并举。阳气亏虚,推动无力,卫气布散乏力;津液营阴亏虚,卫气布散乏源;痰、湿、瘀、热等邪阻滞导致卫气布散不畅,汗道不通等因素均可导致泌汗异常。阳气亏虚,卫气布散乏力者,宜予温通辛散之品;津液营阴亏虚,卫气布散乏源者,宜予轻清生津,补中有行而无滋腻之品;痰、湿、瘀、热等邪阻滞导致卫气布散不畅,宜根据邪实及停留部位不同,因势利导,予祛邪通利之品。  相似文献   

6.
中风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在气血亏虚、脏腑阴阳偏盛的基础上,素有宿痰,遇有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等诱因,产生火、痰、瘀、虚,导致内风、腑实、窍闭而见神昏、口舌歪斜、不语或言语謇涩、半身麻木不遂等中风证候。腑气不通,则火热、痰浊、瘀血之邪无下趋之路,使实邪肆虐更甚;或原有阴虚,因腑气不通,而火热之邪进一步耗竭真阴;或病后肠蠕动减弱、气机不畅,肠内废物留滞过久,加重腑气不通,成为病情加重或再次中风的危险因素。所以,中风形成后,无论是大便是否秘结,均宜在辨证基础上重视通腑醒神。腑气通畅,邪有出路,疾病才有转机。  相似文献   

7.
中风病标实以风、火(热)、痰、瘀为主。其病责在肝胃气机失常;本虚以气阴亏虚为主,病变主要责之脾肾,因此,邪实治在肝胃,正虚调补脾肾便是中风病证治的基本规律。由于标实本虚难以绝对分开,故治肝胃与补脾肾又常相兼并用。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1]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引起,以肾小球硬化为主要病理特征,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肾消"、"下消"、"水肿"、"尿浊"、"肾劳"等范畴.本文就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在以往认识的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基础上,多数医者认为瘀和毒亦为糖尿病肾病的重要病机特点.马东明等[2 ]认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机为肾络瘀阻,消渴日久,致肾之气阴两虚,肾络亏虚,络脉失养,而内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瘀滞在肾络,津凝痰聚,痰瘀郁热,胶结成毒,络毒蕴结,肾络阻滞,诸症丛生.何泽等[3]认为糖尿病肾病中医病机为肾元亏虚,毒损肾络,病性本虚标实、气阴亏虚为本;痰湿、浊毒、瘀血等为标实之证.早期表现为气阴两虚,逐渐肾体虚损劳伤,肾用失司,气血俱伤,脉络瘀阻,湿浊瘀血内蕴化毒;毒邪是主要矛盾,贯穿消渴肾病始终.  相似文献   

9.
杜文婷  何立人  刘萍 《中医杂志》2014,(23):2057-2060
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引起严重的症状和血液动力学障碍,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痰瘀火热之邪兼夹为标,其中气阴两虚、心火扰神为该病的关键病机。临床治疗中应注重益气养阴、清心安神并兼顾其本。临床实践亦表明,采用益气养阴、清心安神法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出血性中风在发病前既已形成瘀血阻滞、脉道不利的病理基础,并贯穿疾病全程。自脑脉破裂、血溢脉外后,出现瘀停脉外、神机失用,内风旋动、风火相煽,血行不畅、痰水形成,诸邪化毒、损伤脑髓等一系列急性期病机变化。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则以精亏髓减、正虚邪藏为病机,不及时医治则有痴呆及复中风风险。  相似文献   

11.
Through summarizing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n brain-activating and orifice-opening acupuncture method and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9 005 patients in 40 years, the basic pathogenesis of apoplexy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stagnant blood, liver wind and turbid phlegm resulting in obstruction of brain orifices, loss of vitality and failure to conduct qi. Therapeutic principles and needling methods have heen devised on that basis. The acupoints in the three yin meridians and the Governor Vessel are mainly selected and standardized quantification of needling techniques emphasized, which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acupoint selection and needling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apoplexy. It is presented as follows.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演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晓斌  孔立 《环球中医药》2011,4(3):201-203
心气虚衰是心衰发病的根本原因,心阳虚衰是心气虚衰发展加重的必然阶段,血瘀是心衰的重要病理环节,痰浊、水饮是心衰发展的最终结果,心阴虚是心阳虚的病理基础.心气虚导致的心阳虚、心阴虚为心衰病之本,由心气虚、心阳虚导致的瘀血、痰浊、水饮为心衰病之标.  相似文献   

13.
黄伟霞  范发才 《河南中医》2020,40(4):506-509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病因可归纳为风、燥、痰、瘀、虚;病变脏腑主要涉及肺、脾、肝、肾;病机关键为风痰伏肺、内外合邪。气阴亏虚是重要病理基础,阴伤气耗、风痰瘀阻络为突出的病理特点。故治疗需重视养阴润肺、补气健脾,同时兼顾祛风化痰、活血化瘀的合理运用,还要注重调理中焦脾胃气机,亦重视肺金的培养,即从肺脾论治肺系疾病,临床可获佳效。  相似文献   

14.
肺系病证瘀热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志英  李向荣  金路 《河南中医》2010,30(11):1047-1048
肺系疾病在病变过程中存在着瘀热蕴结的病机特点。其病因常为邪热蕴肺,蒸液成痰,热伤血脉,血滞为瘀;病理因素主要为瘀热,常兼夹痰热、火热、毒热为患;瘀热相搏,阻于肺络,络伤血溢,可致出血之变;痰热瘀阻,目久可耗伤气阴或正虚邪恋,使病情迁延不愈。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中医杂志》2017,(1):54-55
中医药治疗阵发性房颤效果良好,对于持续性房颤也能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认为心脏的阴阳气血虚衰失调是心房纤颤的基础病因。在阴阳气血亏虚基础上产生阳亢、火旺、痰湿痰热等是扰及心脉的重要病理因素。心身劳累、夜间睡眠差以及失眠、体位改变、情绪激动、胃气上逆、便秘等都是房颤的诱发因素。临床辨证可分为阴虚火旺证,用当归六黄汤和酸枣仁汤加减;气阴两虚证,用炙甘草汤和黄芪生脉散加减;痰热扰心证,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此外,针对诱因调理也可避免或减少发病。  相似文献   

16.
卢尚岭教授结合多年教学和临床体会,通过追溯中风源流,探究"风"的含义,认为风之病即气之病,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异常,提出中风的病机根本是气机升降逆乱,火、痰、瘀等是气机逆乱的病理产物。基于此,卢老提出调气息风为中风治疗大法,在中风各期中,将治疗重点放在调理气机升降、纠正脏腑阴阳偏盛偏衰上,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林兰教授认为糖尿病脑血管病变应归于中医中风、偏枯等范畴 ,并涉及到头痛、眩晕、痰证、血瘀。病机为禀赋不足 ,肾精亏虚 ,劳逸失度 ,肝肾不足 ,饮食不节 ,痰浊蒙闭 ,五志过极 ,肝阳暴张 ,气虚血瘀 ,经脉痹阻。治疗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以临床不同证候辨为阴虚、气虚、痰瘀等。中脏腑又可分为闭证、脱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近10年中医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病因病机的分析总结,认为其发病与年老体衰、久病损伤、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逸失度、体质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衰老是CCCI的发病基础,过用是发病诱因,同时受体质因素影响;其病机以气血亏虚、肝肾阴虚、髓海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四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从痰瘀致毒探讨中风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痰瘀致毒导致中风发生的机制,从痰浊和瘀血的相互关系,痰瘀互结成为中风的病理基础,痰浊瘀血致毒是中风发病的关键,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降痰化浊是临床治疗中风的主要法则等方面加以系统论述.探讨了痰瘀致毒与中风发生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曾梓苑  陈生  黄俊浩  谢纬  胡薏敏  吴戈平 《陕西中医》2022,(10):1442-1444,1448
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复杂,目前病机尚未完全阐明。晁恩祥教授认为本病属于中医“肺痿”范畴,临证时应重视肺肾气阴亏虚、痰瘀阻肺之病机,提出“养阴益气、调补肺肾、化痰祛瘀”治疗原则。晁恩祥教授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