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TGF-β1及Smad2/3表达的影响。方法:13.3%的L-精氨酸左下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予相关药物灌胃治疗,2个月后处死各组动物后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胰腺组织TGF-β1及Smad2/3的表达。结果:模型组TGF-β1及Smad2/3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中药对照组及中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的表达低于中药对照组。结论:胰泰复方能降低纤维化胰腺组织中TGF-β1及Smad2/3的表达,有效阻止和逆转慢性胰腺炎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胰腺组织中NF-κB、IL-1的影响。方法:给予13.3%L-精氨酸在大鼠左下腹腔注射,制备慢性胰腺炎模型;10 d后给予灌胃治,两个月后取材,观察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胰腺组织中NF-κB P50、IL-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NF-κB P50及IL-1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中药对照组及中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NF-κB P50及IL-1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中药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泰复方能够有效抑制NF-κB及IL-1的阳性表达,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予13.3%L-精氨酸行左下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10d后给予灌胃治疗,2个月后处死各组动物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胰腺Bcl-2、Bax的表达。结果模型组Bax表达较中药对照组及中药治疗组均降低;中药治疗组Bax高于中药对照组,Bcl-2低于中药对照组,Bax/Bcl-2比值较中药对照组上升。结论胰腺纤维化过程中胰腺Bax、Bcl-2表达增强;胰泰复方能上调胰腺Bax/Bcl-2比值,促进细胞凋亡,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具有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Bcl-x和p5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成4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空白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其余各组腹腔注射L-精氨酸,制备慢性胰腺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各组实行相应治疗2个月。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的Bcl-x和p53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中药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中的Bcl-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中药治疗组中的Bcl-x蛋白表达水平高于中药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中的p5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中药治疗组中的p5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中药对照组和模型组(均P0.05或P0.01)。结论胰泰复方可以减缓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进程,其分子机制可能与Bcl-x蛋白表达上调及p53蛋白表达下调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分成6组:模型组、空白组、清胰利胆颗粒组、胰泰复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其余各组腹腔注射13.3%L-精氨酸,造模后灌胃,各组实行相应干预1个月。干预结束后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胰腺组织超微结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胰泰复方中剂量组胰腺腺泡细胞核略饱满,无凋亡细胞,粗面内质网膜性结构清晰,酶原颗粒明显增多,间质内未见活化的胰腺星状细胞。胰泰复方高剂量组偶见少量内质网崩解,酶原颗粒增多,间质内有活化的胰腺星状细胞。胰泰复方低剂量组胰腺腺泡细胞核变小,染色质边聚,呈凋亡前期表现,粗面内质网弥漫扩张,间质内可见活化的胰腺星状细胞。结论:胰泰复方可防治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胰腺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TGF-β_1/Smads信号通路探讨胆通颗粒对胆汁淤积性早期肝纤维化大鼠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消炎利胆片组、胆通颗粒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大鼠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胆总管结扎方法进行胆汁淤积性早期肝纤维化模型建立。末次造模后第1天开始,模型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消炎利胆片组大鼠灌胃消炎利胆片(研磨成粉,175 mg/kg,温水融化),胆通颗粒组大鼠灌胃胆通颗粒(200 mg/kg,温水融化),均1 mL/100 g。分别于灌胃1,5,10 d后,每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GF-β_1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Smad2、Smad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灌胃1,5,10 d后,模型组、消炎利胆片组、胆通颗粒组大鼠血清TGF-β_1水平及肝脏组织中Smad2、Smad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灌胃5,10 d后,消炎利胆片组、胆通颗粒组大鼠血清TGF-β_1水平及肝脏组织中Smad2、Smad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胆通颗粒组灌胃10 d后血清TGF-β_1水平及灌胃5,10 d后肝脏组织中Smad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消炎利胆片组(P均0.05)。结论胆通颗粒能够通过降低TGF-β_1水平及抑制Smad2、Smad3蛋白表达,从而阻断TGF-β_1/Smads信号通路来实现抗胆汁淤积性早期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以L-精氨酸左下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2个月后取胰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TNF—α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中药对照组及中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TNF—α含量低于中药对照组。结论:胰泰复方能降低胰腺组织中TNF—α的含量,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具有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复方仙草颗粒对IgA肾病(IgAN)肾小球硬化大鼠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切除一侧肾脏,反复尾静脉注射较大剂量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的方法制作比较接近人类IgAN肾小球硬化病变发展过程的大鼠实验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复方仙草颗粒治疗组和蒙诺治疗组,用肾小球硬化指数(GSI)评价药物对IgAN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组织病理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法对比分析各组肾组织TGF-β1、Smad2蛋白及Smad7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3组实验大鼠肾小球均明显硬化,与模型组相比,复方仙草颗粒组和蒙诺组硬化程度明显减轻,GSI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免疫组化病理图片分析可见,复方仙草颗粒组和蒙诺组TGF-β1、Smad2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而Smad7蛋白表达较模型明显升高(P<0.05或<0.01),但复方仙草颗粒组和蒙诺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复方仙草颗粒可通过降低Smads2蛋白、上调Smad7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TGF-β1的过度表达,延缓IgAN大鼠肾小球硬化的持续进展,而这可能是其抗肾纤维化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其在控制IgAN肾小球硬化的疗效与和蒙诺相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方法予13.3%L-精氨酸行左下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10d后给予灌胃治疗,2个月后取血清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SOD的含量。结果模型组SOD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中药对照组及中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SOD含量高于中药对照组。结论胰泰复方能提高血清中SOD的含量,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具有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表达的影响。方法:以L-精氨酸左下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2个月后取血清用生化检测法测定MDA含量,取胰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PDGF-B的含量。结果:模型组MDA、PDGF-B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中药对照组及中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MDA、PDGF-B含量低于中药对照组。结论:胰泰复方能降低胰腺组织中MDA和PDGF-B的含量,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具有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精氨酸左下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2个月后取血清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PⅢN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PⅢNP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中药对照组及中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PⅢNP含量低于中药对照组。结论胰泰复方能降低血清中PⅢNP的含量,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具有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丽娟  姚澜  关璐  闻竹  郑南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3):198-202+277-280
目的 观察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 CP)胰腺纤维化大鼠腺泡细胞凋亡的内质网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Sprague 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清胰利胆颗粒组,胰泰复方低、中、高剂量组与空白组。空白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腹腔注射13.3%L-精氨酸,造模后灌胃给药,各组连续干预30 d取血清及胰腺组织,并观察血清淀粉酶的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和Masson(马松三色)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腺泡细胞中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EBP homology protein, CHOP)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含量。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CHOP及GRP78表达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中组、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相较于模型组血清淀粉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胰泰复方低剂量组(中低组)、胰泰复方中剂量组(中中组)、胰泰复方高剂量组(中高组)、清胰利胆颗粒组(中对组)、空白组、模型组6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13.3%L-精氨酸,空白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造模后灌胃,各组给予相应治疗30 d。治疗结束后血清学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中高组、丙二醛(MDA)。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组SOD水平均有所升高(P0.05或P0.01);中中组高于中高组、中低组(P0.05或P0.01),与中对组无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中组、中对组MDA水平显著下降(P0.01);中中组高于中高组、中低组P0.05)。结论调节氧化应激可能是胰泰复方治疗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通阳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及TGF-β1/Smad7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建立UUO模型。西药组予依那普利溶液0.18mg/mL灌胃,中药组予益气通阳方浓缩液1.188g/mL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14d后心脏取血检测大鼠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处死大鼠取其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Smad7蛋白和m 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明显升高(P0.01),病理改变明显,TGF-β1、F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Smad7蛋白和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血清SCr、BUN明显降低(P0.05),病理改变减轻,TGF-β1、F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Smad7蛋白和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益气通阳方可能通过上调Smad7表达,抑制UUO大鼠肾组织TGF-β1的高表达,进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15.
吴凌康  史亮亮  陈春梅  单国栋  吴峰 《中医杂志》2011,52(12):1046-1049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痰法对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小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大剂量中药组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用56°酒精灌胃[15ml/(kg.d)-1]致肝纤维化。同时,各小、中、大剂量中药组分别以10g/(kg.d)-1、20g/(kg.d)-1、40g/(kg.d)-1益气活血化痰法中药组方灌胃,秋水仙碱组以秋水仙碱灌胃[2mg/(kg.d)-1],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6个月后处死取肝,采用HE染色考察各组大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和Smads3、Smads4、Smads7的核酸水平表达。结果不同剂量中药组及秋水仙碱组的纤维化分期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组及秋水仙碱组的TGFβ-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且大剂量中药组较秋水仙碱组TGFβ-1蛋白显著降低(P<0.01);不同剂量与治疗后TGF-β1、Smad3、Smad4、Smad7各核酸分子的表达水平均有相关性。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能下调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TGFβ-1、Smad3、Smad4 mRNA表达水平并上调smad7 mRNA表达水平,干预了Smads信号通路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排毒保肾丸对5/6肾切除大鼠肾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排毒保肾丸组、尿毒清颗粒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5/6肾切除方法建立肾纤维化模型。排毒保肾丸组和尿毒清颗粒组分别予排毒保肾丸1.0 g/(kg·d)和尿毒清颗粒3.33 g/(kg·d)灌胃,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予2 ml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各组均灌胃4周后处死大鼠,取残肾组织行HE、PAS、PASM、Masson染色病理观察,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Smad7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缺血性皱缩,较多炎性细胞浸润伴轻至中度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排毒保肾丸组残肾组织病变程度减轻。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GF-β1蛋白及其mRNA、Smad2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Smad7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排毒保肾丸组和尿毒清颗粒组TGF-β1蛋白及其mRNA、Smad2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而Smad7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排毒保肾丸有抗肾纤维化的作用,下调肾组织TGF-β1、Smad2的表达和上调Smad7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组织中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腺嘌呤导致的肾纤维化模型损伤过程中的变化与意义。方法:将23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模型组13只,采用腺嘌呤制备肾纤维化大鼠模型;采用RT-PCR检测两组大鼠TGF-β1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Smad2、Smad3、Smad7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a-SMA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TGF-β1mRNA表达增强,Smad2、Smad3水平升高,Smad7水平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腺嘌呤导致的大鼠肾纤维化与TGF-β1/Smad信号通路密切相关,通过调节TGF-β1/Smad信号通路,对抑制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利湿化淤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苯酚胶浆法"造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妇乐颗粒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子宫组织TGF-β1、半定量荧光免疫技术(RT-PCR)法测定大鼠子宫组织Smad3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子宫组织TGF-β1、Smad3mRNA的含量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TGF-β1、Smad3mRNA含量降低(P<0.05),且以中药治疗组疗效优于妇乐颗粒组.结论 以利湿化淤法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可以降低大鼠子宫组织TGF-β1、Smad3mRNA的含量,可以抗组织纤维化、减轻组织粘连,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糖毒清颗粒对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Diabetic renal insufficiency,DRI)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3及Smad4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糖毒清组。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链脲佐菌素+腺嘌呤灌胃制作DRI大鼠模型,糖毒清组予糖毒清颗粒(4.32g·kg-1·d-1)灌胃,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均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2个月。检测肾功能中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指标及肾脏组织学观察,并采用RT-PCR法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3及Smad4的mRNA表达。结果糖毒清颗粒组TGF-β1、Smad3、Smad4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毒清颗粒可明显降低DRI大鼠肾组织中TGF-β1、Smad3、Smad4的mRNA表达,这可能是糖毒清治疗DRI、保护肾功能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软肝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 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105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大黄?虫丸组,软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采用四氯化碳和高胆固醇饮食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制作后,软肝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软肝颗粒混悬液3.600、7.200、14.400 g/(kg?d);大黄?虫丸组灌胃大黄?虫丸混悬液0.180 g/(kg?d);秋水仙碱组灌胃秋水仙碱混悬液0.108 mg/(kg?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均连续灌胃8周。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肝组织TGF-β1、Smad3、Smad7表达,运用 RT-PCR 技术检测肝组织 TGF-β1、Smad3、Smad7 mRNA 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GF-β1[(2.59±0.99)比(0.43±0.21)]、Smad3[(2.56±0.67)比(0.41±0.18)]蛋白及 TGF-β1 mRNA[(2.25±0.21)比(0.71±0.09)]、Smad3 mRNA[(2.34±0.03)比(0.78±0.12)]表达显著升高(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软肝颗粒高剂量组TGF-β1[(1.12±0.27)比(2.59±0.99)]、Smad3蛋白[(1.05±0.34)比(2.56±0.67)]表达下降,Smad7蛋白表达[(2.33±0.62)比(0.36±0.18)]升高(P<0.01),TGF-β1 mRNA[(1.09±0.11)比(2.25±0.21)]、Smad3 mRNA[(1.10±0.02)比(2.34±0.03)]表达下降,Smad7 mRNA[(1.18±0.13)比(0.38±0.11)]表达升高(P<0.05)。结论软肝颗粒可通过下调TGF-β1、Smad3,上调Smad7调节肝纤维化大鼠TGF-β1/Smads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