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和现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人体十二经脉和脏腑的相互联系中,肺与大肠-阴-阳,一表一里互相交合,联系极为密切。而且源于《内经》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得到充分证实,并经过后世医家不断发展,该理论已成为中医脏腑表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从祖国医学理论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现代进展等方面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研究状况,以期对该理论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胆囊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属祖国医学上的“胁痛”范畴。本病早在《内经》已有记载 ,并明确指出“胁痛”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肝胆。如《灵枢·五邪》篇曰 :“邪在肝 ,则两胁中痛。”《灵枢·胀论》云 :“胆胀者 ,胁下胀满 ,口中苦 ,善太息。”祖国医学认为肝与胆相表里 ,肝之余气疏泄胆汁。胆为中精之腑 ,肝的疏泄功能亦包括胆汁的疏通畅泄。六淫七情、饮食不节等可导致肝胆气滞 ,湿热蕴结而发病。临床上中医对胆囊炎按4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1辨证施治1 1肝郁气滞型1 1 1主证右胁上腹部胀痛 ,痛及肩背 ,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 ,胸脘…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认为:“耳司听觉,主平衡”,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清窍”之一。《灵枢·口问篇》中说:“耳者宗脉之所聚”。由于全身各大脉络聚会于耳,使耳与全身各部及脏腑均有密切的联系,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常循经脉反映于耳;相反,耳发生病变,亦会循经脉波及所属脏腑。  相似文献   

4.
耳朵是人体五官之一,是人听觉和位觉(平衡感觉)的器官。祖国的传统医学历来对耳朵十分重视,认为它是全身经络汇集之处,并将它作为健身的重要部位之一。 耳朵与肾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灵枢·脉度》云:“肾气通于耳。”肾气充足,则听觉灵敏。《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则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经典著作皆认为:人体各部(包括内脏)通过经络都与耳朵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体各部也都在耳朵上有着自己的投射区。用句现代科学语言来说:三寸耳朵,有着人体的全息投影。  相似文献   

5.
王豪 《家庭医学》2021,(4):52-53
习惯性便秘属于中医“脾约”“阴结”“阳结”“大便燥结”等范畴.中医学认为,便秘的基本病变虽属大肠传导失常,但与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脾虚传送无力,糟粕内停,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成便秘;胃与肠相连,胃热炽盛,下传大肠,燔灼津液,大肠热盛,燥屎内结,可成便秘;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之燥热下移大肠,则大肠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学对霍乱的研究和其它疾病一样是具有高深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早在公元前2690年前即有有关“霍乱”的记载,如灵枢五乱篇曰:“气之乱于臂、心、肺、头五处也,唯乱于胃汤则为“霍乱”。又曰:“霍乱者,挥霍燎乱也”。素问气交大论曰:“岁土不及,民泄霍乱”。又曰:“太阳所致为中满,霍乱吐下”。灵枢经脉篇亦曰:“足太阳厥气上逆为霍乱”。毫无疑问,古人对霍乱一语的命名是很早的。而且已明确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主要通过3条途径。一是古代的解剖分析。例如《灵枢·经水》说 :“夫八尺之士 ,皮肉在此 ,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 ,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 ,腑之大小 ,谷之多少 ,脉之长短 ,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二是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三是反复的临床实践总结。三方面相互结合 ,解剖是生理的结构基础 ,病理反证生理 ,治疗能验证对生理病理的认识。这样长期反复相互认证 ,产生了对正常人体的理论知识。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主要包括脏腑、气血津液、经络和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4部分内容。1脏腑脏腑是内脏的…  相似文献   

8.
《长寿》1995,(12)
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疾病、寿夭与五脏六腑的关系非常密切,正如《灵枢》指出的“五脏坚固,血脉和调……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可见“脏腑坚固”是防病治病、养生长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原文:“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此寿命之本也。”“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人闭九窍,外雍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黄帝曰:营气之道,内[纳]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黄帝内经·灵枢·营气第十六》“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第三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相似文献   

10.
10月的一个周末,记者走访了近期在中国保健.美容市场很火爆.又很古老的火龙点经保健·美容新技术的发源地——中国沈阳火龙点经保健研究所.就此采访了所长杨晨光先生。据杨所长介绍,“火龙点经中医保健,美容自然疗法是中国首家火龙点经保健研究所根据:(一)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王焘著《外台秘要》、《灵枢·官能》篇:“阴阳皆虚”,火自当之; 结络坚紧.火所治之。”《灵枢·刺节真邪》篇:“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 弗能取之。”  相似文献   

11.
早在《灵枢·动输》篇中就有“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末”即四肢,说明四肢是人体阴阳经脉之气血会合联络之处,人体脏腑组织各部位通过十二经脉气的散布,在手部有其相应的反应点,因此,按摩手部的穴位,可治疗全身各部位的疾病,以达到强身祛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针灸、按摩、敷贴、药熨、气功等方法所以能防病治病,就是基于经络具有传导感应和调整虚实的功能。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又是联系全身的径路,经络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经气,因而经络传导感应的功能也是经气的活动。《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故防治疾病的关健也在于“调气”。经气调和则经络就能发挥协调阴阳的作用。《灵枢·宫能》篇说:“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强调了“调气”要明确经络的重要性。针刺  相似文献   

13.
人活着总要交朋友,古今中外无不如此。朋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大司徒》,内有“五曰联朋友”之句。后来郑玄作注说:“同师曰朋,同志曰友。”再后来人们就朋友泛称相交好的人。朋友在《易经》中又称作“朋”。 朋友中有一种是年辈不相当的,人们称之为忘年文。《南史》  相似文献   

14.
煤工矽肺是一种混合性尘肺,兼有矽肺和煤肺的病理特征。是我国煤矿矽肺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咳嗽、痰饮、胸痛、肺胀、肺痰、肺痨等症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与肃降。所以《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皆属于肺”。乃外邪(二氧化硅粉尘)长期侵入肺,引起肺络瘀阻,气机不畅,肺气不足,宣发无力,肃降紊乱,日久肺络受损所致。  相似文献   

15.
“筋”是中医学的一个概念. “筋”是什么 中医学认为筋的生理功能有三:首先具有“束骨”即连接和约束关节的作用.如《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其次,“筋为刚”,归于“五体”之一,就是说筋是构成人身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人体内脏的功能.《灵枢·经脉》载有:“人始生,先成精,筋为刚,肉为墙.”明确提出了筋具有刚强的生理特性.其三,筋与肝的功能密切相关.《内经》认为人体脏腑通过经络系统和四肢建立了密切联系,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肝主筋.”进一步论述了肝与筋的关系.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可引起爪甲的变化,因此有“爪为筋之余”之说.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学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慢性、非化脓性、闭塞性动、静脉疾患。祖国医学称之为“脱疽”或“脱骨疽”,远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本病,并有详细描述,《灵枢·痈疽》篇中记载:“发于足趾、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提示本病及时手术是可以存活的。到了汉代“华佗神医”曰:此病发于手指和足趾之端,先痒而后痛,早见黑色,  相似文献   

17.
张帆 《健康必读》2008,7(3):107-107
1概述 急性肾炎是内科、儿科临床常见病,本人在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发病率居泌尿系疾病之首。属于中医学的多种疾病范畴,如“急性肾风”、“风水”、“水肿”、“血尿”等,也是肾之本气自病。祖国医学文献中有类似记载,如《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庞然如有水状……病生在肾,名为肾风。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灵枢·水胀篇》有:“水之始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指出水病的特点,及开始眼睑水肿阶段类似急性肾炎的水肿。《金匮要略》中有风水、皮水的记载,亦与本病相似。  相似文献   

18.
·懒· 古人曰:“懒者逸也,不理事体,拒大小劳作”。所以人们一般是把懒惰与好逸恶劳视为同类。祖国医学认为:饥、饱、劳、懒四者致病。现今,生活水平有很大改善,人们住讲舒  相似文献   

19.
病机病理早在二千年以前,《灵枢·水胀篇》有“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的记载,类似肺心病心力衰竭、颈静脉怒张、下肢浮肿、腹水等症状。《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篇》:“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相似文献   

20.
十二经脉之一。《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腑外前廉,上肩,出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