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胆中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胆药或称利胆退黄药,是指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胆囊收缩,促进胆囊排空的药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黄疸,包括胆囊炎、胆石症、黄疸型肝炎等疾病.根据其作用分类,分为促进胆汁分泌的泌胆药和促进胆汁排泄的排胆药.  相似文献   

2.
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e capillarisHerba)是清热利胆的汉方药。基础研究表明它有解热、利胆、降压、利尿和抗微生物等多种活性。作者在研究四种生药(茵陈蒿、石上柏、白术和山豆根)的水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时发现菌陈蒿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进一步分离得到其有效成分为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即2-(对-羟基苯基)-6-甲氧基-5,7-二羟基色原酮。该化合物曾报道具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抑制肝功能障碍的作用,但未见有抗肿瘤作用。作者指出它在体  相似文献   

3.
茵陈蒿 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为传统中药 ,具有清热燥湿、利胆退黄等作用 ,用于黄疸疾病的治疗 ,具有改善肝功能 ,提高 GOT、GPT等水平的作用。茵陈中的有效成分一般认为是香豆素和茵陈色原酮 ,而这两类物质难溶于水。天津等地以茵陈代茶饮 ,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我们在进行茵陈调血脂作用的研究时 ,首次从中提取出了水溶性多糖 ,并采用改良的苯酚 -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 ,获得满意结果。1 仪器与药品   UV- 75 2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 ,GOA型电热真空干燥箱 (天津市东郊机械加工厂 ) ,RE- 5 2 A型旋…  相似文献   

4.
滨蒿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研究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化学成分,阐明其药理作用物质基础.方法:薄层层析,硅胶反复柱层析,波谱分析技术和理化常数对照.结果:从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7-甲氧基香豆素(7-Methoxycoumarine,Ⅰ),Isosabandin(Ⅱ),6,7-二甲氧基香豆素(6,7-Dimethylesculetin,Ⅲ),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7-Methylesculetin,Ⅳ),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Scopoletin,Ⅴ),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Ⅵ),绿原酸正丁酯(Chlorogenic acid butyl ester,Ⅶ),Isoscopoletin-β-D-glucopyranoside(Magnolioside,Ⅷ),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Ⅸ).结论:化合物Ⅰ、Ⅱ、Ⅵ、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根据HMBC首次对Isosabandin(Ⅱ)和茵陈色原酮(Ⅵ)的碳谱数据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5.
苦黄注射液为苦参、大黄、大青叶、茵陈制成的灭菌水溶液,经大白鼠利胆实验表明,具有促进胆汁分泌和增加胆红素排量的作用,对小鼠机体的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该品具有清热利湿、疏胆退黄的作用,临床上经静脉给药主要用于  相似文献   

6.
肝胆疾病辅助用药本类药物包括治疗肝昏迷药、治疗肝炎肝硬化药和利胆药等。肝昏迷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使用的降血氨药如谷氨酸钠等,对治疗外原性血氨增高所致的肝昏迷有一定效果,而对血氨不增高的肝昏迷则无效。治疗肝炎肝硬化药包括保肝药、去脂药及其他药物。利胆药可分为两类,一类促进胆汁分泌,另一类促进胆囊排空。由于肝胆系统疾病的防治比较复杂,目前尚无确定有效的药物,而上述各类药物仅作为一些辅助治疗措施供临床采用,其作用机制和确实疗效均有待进一步确定。治疗肝昏迷药谷氨酸钠本品静滴后,与血中过多的氨结合为无害…  相似文献   

7.
威灵仙治疗胆囊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者研究了威灵仙水煎剂对动物胆汁分泌、炎症和疼痛及肠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威灵仙单次或多次口服给药可促进大鼠汁分泌,具有显著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8.
茵陈蒿汤由茵陈蒿、山栀、大黄三种药材组成,具有清热、祛湿、利胆、退黄等作用,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有机酸、蒽醌类、萜苞类、鞣质类等,其中茵陈酮、茵陈素等为发挥利胆退黄功效的主要成分。临床较多的将茵陈蒿汤用于黄疸、慢性乙型肝炎等疾病的治疗,不仅如此茵陈蒿汤的其他作用也广泛地应用于l临床,彰显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茵陈蒿含有香豆素类、色原酮和黄酮类等活性成分,除具有利胆保肝作用外,还有镇痛、消炎、降血脂、增强免疫、抗肿瘤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黄对胆囊运动影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B型超声观察了16例健康人饮用大黄煎剂后胆囊面积变化的图象。结果表明饮用大黄煎剂一小时后,胆囊增大,与空腹胆囊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从而说明大黄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金钱草、金银花、茵陈等多味中草药,通过水煎、过滤、制备出金胆康口服液,应用小鼠对利胆消炎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胆康口服液能加速小鼠胆囊的收缩,明显促进胆汁分泌;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壳肿胀有显著抑制现象,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也有较强的抑制现象,说明此口服液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急性毒性试验亦表明该制剂毒性甚低,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自制治肝灵煎剂使正常大白鼠胆汁流量明显增加,能促进四氯化碳肝损伤大鼠胆汁分泌,明显降低四氯化碳肝损伤小鼠转氨酶,并可松弛离体肠平滑肌。此实验为治肝灵临床清热解毒、保肝利胆、泻火退黄等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茵陈蒿汤出自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辨治湿热黄疸证的代表性方剂。茵陈蒿汤组方严谨,用药精简,疗效确切。张仲景根据湿热黄疸形成的机理提出"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热湿在里者,法当下",治宜清热、利湿、退黄。方中茵陈、栀子、大黄均为苦寒之品,寒能清热,苦能泄湿,相辅相成,合为清热泄湿、利胆退黄之剂。茵陈苦平,微寒,是清热利湿、疏肝利胆要药,故以为君;《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茵陈"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栀子苦寒,善于清泄三焦,通  相似文献   

14.
茵陈蒿汤由茵陈蒿、栀子、大黄3药组成,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为治疗湿热黄疸的要方。茵陈蒿汤中茵陈、大黄配伍的核心作用,既能清热除湿,利胆退黄,又可泻热逐瘀,气血同治,通利二便,给湿邪瘀热出路,从前、后二窍分消。茵陈、大黄作为临床治疗肝胆湿热蕴结阳黄为主证的方剂中常配伍的药组,具有很好的退黄作用,其核心作用通过清利湿热,活血化瘀,气血同治,给邪出路,利胆排石等方面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实验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排石汤类药物对狗的胆汁分泌、胆道运动、肠道运动的作用机理,我们采用中西药物对照法进行狗的动物实验,今小结如下: (一)中药方剂的组成及药物制备: 方剂组成:茵陈、金钱草、鲜虎仗、木香、桅子、积壳、大黄、芒硝。药物制备:实验用300%煎剂。 (二)西药:10%去氧胆酸钠。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应用体重10公斤以上的健康犬。 (一)手术方法: 1.术前用3%戊巴比妥钠1ml/公斤静脉麻醉,右上腹肋缘切口,结扎胆囊管,将胆汁抽空,(检查胆汁成分),在胆囊颈部或底部作荷包缝合,切开后插入水囊,结扎固定,外接气泡浮标水压计,描记胆囊运动。 2.暴露胆总管,切开向上插入内径约2—3毫米塑料管深约1.5~2.0厘米,向下用同样内径  相似文献   

16.
茵陈的现代药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茵陈来源于菊科植物茵陈蒿,滨蒿的幼苗或幼嫩茎叶,性平,微寒,味苦,有清热利湿之效。《本草注》称其有:“主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名医别录》称其有:“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痛,去伏瘕。”中医多用以治疗黄疸。现代药理证实,茵陈含有6,7-二甲氧基香豆素,绿原酸和咖啡酸,全草含挥发油。从滨蒿中也能提得对羟基苯乙酮和胆碱等成分。  相似文献   

17.
摘 要:藏茵陈为传统藏药,具有清热解毒、清肝利胆的功效。近年来采用现代中药研究方法,从藏茵陈中分离、提取出许多新的有效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藏茵陈具有保肝、抗病毒、抗菌、消炎等多种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乙肝、急性黄疸性肝炎等疾病。综述藏茵陈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马丁达比犬的肾近曲小管上皮( MDCK)细胞模型研究茵陈中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吸收机制。方法考察时间、药物浓度(12.5、25、50、100、200μmol/L)、温度(4、37℃)和抑制剂(碘乙酰胺、维拉帕米、MK571)对6,7-二甲氧基香豆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浓度,计算出表观渗透系数(Papp),并分析其吸收机制。结果根据Papp得出6,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MDCK细胞模型上的转运量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且不同浓度下的Papp(B-A)/Papp (A-B)≈1,4、37℃和加入抑制剂碘乙酰胺后,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吸收Papp (A-B)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和加入外排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MK571后,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外排Papp(B-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MDCK细胞模型上表现为浓度依赖的单纯扩散。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茵陈有效成分6,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白鼠体内主要代谢产物,寻求机体对此类药物的转化规律.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白鼠,收集空白血样,空白尿样,空白粪样,用导管收集空白胆汁之后,灌胃给予茵陈有效成分6,7-二甲氧基香豆素1%吐温溶液,采集0~3 h内血样,0~10 h尿样、粪样和胆汁样品,进行HPLC分析测定.结果经对动物服药前后的血样、尿样及胆汁进行色谱分析,发现两个主要代谢产物M1和M2,代谢物M1和M2的含量占生物样品中代谢物总量的80%以上,且代谢物M1和M2化学结构很相似.结论茵陈有效成分6,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主要以Ⅱ相代谢产物(硫酸酯结合物)形式存在.且代谢产物M1和M2为同分异构体.  相似文献   

20.
熊胆汁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晓燕  王熙惠  杨杰 《当代医学》2009,15(18):29-29
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胆囊,主产东北及云南等地,以云南产的“云胆”品质最优。主要功效为清热明目,解毒止痉。除此而外,现代药理表明熊胆汁具有很好的利胆作用和溶石排石的效果。 1清炎利胆作用 胆类药物如牛黄、猪胆汁、熊胆等都含有胆汁酸,能促进胆汁分泌,有显著利胆效果。但是不同胆汁酸利胆活性不同,不同胆类的利胆作用也有差异。早年即有报道,熊胆静注可显著促进兔胆汁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