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囊隆起样病变53例超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1987年2月-1994年12月超声诊断的53例胆囊隆起样病变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以探讨不同类型胆囊隆起病变的声像图特征。 1 对象和方法 本文53例,男31例,女22例,年龄13-75岁,平均46.7岁。多数病例主诉右上腹不同程度的隐痛或不适。体检部分病例有右上腹轻度压痛外,其余无特殊发现,实验室检查亦无异常。按常规方法空腹进行检查,阳性所见照相记录。 2 结果 53例胆囊隆起样病变的病理结果见表1,超声与病理诊  相似文献   

2.
中老年胆囊息肉样病变术后病理与术前B超诊断的对照分析穆庆霞胡淑芳胡建群张峰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0029)胆囊息肉样病变(简称胆囊息肉)是胆囊粘膜局限性隆起病变的统称。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仪器的不断改进,本病的检出率达100%。现将我院近...  相似文献   

3.
1998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 ,我院对 4 8例胆囊隆起性小病变患者施行胆囊切除术。现对该组病例的术前超声表现与手术及病理结果作对比分析 ,以探讨超声检查对胆囊隆起性小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本组 4 8例中 ,男 2 6例 ,女 2 2例 ;年龄 2 5~6 5岁 ,平均 4 3.2岁。所有病例术前均行超声检查。使用 ATL -HDI30 0 0全数字化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2 - 4 MHz,应用Abdom en软件。患者空腹 12小时 ,取仰卧位和 (或 )侧卧位 ,与肋下、肋间斜切对胆囊进行多切面多方位探查 ,选择最佳切面留图片。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术中对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胆囊良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新疆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良性病变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先行常规低频超声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然后联合高频超声进行检查并记录结果。对比分析常规低频超声检查和联合高频超声检查的病理诊断符合率。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10例患者中,常规低频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合的有83例;联合高频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合有102例,其中胆囊息肉样病变70例(68.63%),胆囊腺肌增生症32例(31.37%),另有8例误诊,误诊率为7.3%;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检查的病理诊断符合率(92.73%)明显高于低频超声检查(7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6,P=0.001)。结论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检查,有利于提高胆囊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二维灰阶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特点。结果二维灰阶超声检查10例、超声造影检查17例发现罗—阿氏窦(胆囊黏膜及肌层过度增生,胆囊壁增厚,腺体样增生的黏膜上皮伸入肌层,形成多数小囊状突出);术前诊断率分别为55.6%、94.4%;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55.6%、94.4%;P均〈0.05。结论胆囊造影更有助于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CEUS)检查诊断胆囊癌的价值。方法 采用CEUS检查18例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的胆囊癌和35例胆囊良性病变患者,分析其CEUS表现特征。结果 18例胆囊癌主要表现为局限性不规则病变11例,弥漫型不规则病变7例;胆囊壁厚度为(27.2±13.1) mm,显著厚于胆囊良性病变【(15.5±1.6)mm,P<0.01】;在增强初期,胆囊癌表现为高增强或等增强,在注射造影剂35s后转为低增强,发生病变处的胆囊壁完整性被破坏;胆囊壁呈不均匀性强化者为83.3%,显著高于良性病变患者的17.1%(P<0.01);本组病例经CEUS检查,术前诊断为胆囊癌17例(94.4%),准确判定良性病变33例(94.3%)。结论 CEUS检查能明确诊断胆囊癌,并与良性病变区别良好,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微探头内镜超声在胃窦小隆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行微探头内镜超声检查的42例胃窦小隆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黏膜下剥离术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诊断为最终结果,分析比较微探头内镜超声及内镜下活检对胃窦小隆起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微探头内镜超声检查在胃窦小隆起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3.3%(35/42),内镜下经活检钳行病理检查对胃窦小隆起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45.2%(19/42),超声内镜的诊断符合率高于胃镜活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镜下活检不能作为诊断胃窦小隆起病变的诊断依据;微探头内镜超声在胃窦小隆起病变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对黏膜下病变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超声内镜与CT仿真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超声内镜(EUS)与CT仿真内镜(CTVE)对上消化道隆起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48例经胃镜检查发现有上消化道隆起样病变的患者(食管癌、胃癌、息肉等病例除外),行CTVE和EUS检查,除9例检查发现为正常脏器外压、2例食管静脉瘤而密切随访观察外,其余均经手术或活检获取病理确诊。将以上三种方法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胃镜、EUS、CTVE对上消化道隆起样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6.7%、89.6%、66.7%,EUS、CTVE与胃镜检查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01);EUS、CTVE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EUS优于CTVE;EUS、CTVE对上述疾病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7%、88.9%和66.7%、66.7%。结论 EUS和CTVE作为新兴的检查手段在对上消化道隆起样病变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且两者有较强的互补性,可作为胃镜较难诊断的上消化道隆起样病变的确诊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内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胆囊内息肉样病变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本组胆固醇性息肉34例(47.2%),炎性息肉6例(8.3%),单纯性腺瘤14例(19.4%),乳头状腺瘤16例(22.2%),肌腺瘤2例(2.9%);胆囊壁有强回声或中等回声团突人胆囊腔内,不伴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呈单发或多发;部分回声团表面不光滑,少数可见有乳头状突起,少数回声团或与胆囊壁以蒂相连。结论多数胆囊内息肉样病变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有助于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断,但超声在判断良恶性病变或对微小病变有无癌变方面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超声内镜可以明确病变的起源层次及性质,也可以鉴别是否为壁外压迫,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特别是对黏膜下肿瘤、管腔外脏器及肿瘤等压迫所引起的隆起性病变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还可以指导选择治疗手段。本文总结了106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及治疗结果,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将其术前超声结果与术后病理作比较,并分析相应声像图特点。结果本组中超声对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94.5%,对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59.8%。有2例未提示良恶性。结论超声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初步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我院自1996~2001年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的胆囊小隆起性病变63例并与手术病理对照,旨在提高超声在此类疾病中的诊断准确率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在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EUS诊断,并接受内镜微创或外科手术治疗后病理确诊为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95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病变的部位、病理结果、EUS特征及比较术前EUS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95例中病变部位以胃底(58.95%,56/95)、胃窦(22.11%,21/95)常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间质瘤(56.84%,54/95),其次为平滑肌瘤(22.11%,21/95)。95例中,EUS诊断起源于黏膜肌层28例、黏膜下层23例、固有肌层42例,层次不清2例,EUS对病变起源层次的诊断符合率为88.42%(84/95)。EUS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0.53%(86/95)。[结论]EUS可较好地对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层次起源、回声特点及病变性质作出准确判断,但对起源于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的低回声病变的误诊率较高,对纤维瘤、脓肿等少见病变的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要】 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有华支睾吸虫感染的214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超声表现,结果感染后的超声表现以胆囊及胆管病变为主,胆囊内出现的絮状弱回声漂浮物具有特征性,治疗后该漂浮物消失。绝大多数患者有胆管回声改变,表现为胆管壁增厚、毛糙,回声增强,治疗后恢复较慢。超声对该病的诊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苏燕波  唐建光  刘晓敏  廖日斌 《内科》2012,7(3):281-283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指导内镜下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普通内镜下诊断为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内镜检查,根据病变的起源层次及性质决定治疗方案,其中23例分别行内镜下高频电切除、黏膜切除术或鼠齿钳钳夹治疗,4例行外科治疗。结果 56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按隆起部位分为食管15例(26.79%),胃34例(60.71%),十二指肠7例(12.50%)。按病变类型分为平滑肌瘤11例,间质瘤8例,息肉7例,异位胰腺6例,囊肿6例,脂肪瘤2例,静脉曲张3例,外压10例,未发现病变3例。内镜下治疗仅黏膜切除术中少量渗血,用氩气或者钛夹即可止血,无其他并发症出现。对27例患者进行内镜下或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与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92.0%。结论超声内镜可显示消化道管壁的层次结构和壁外情况,有利于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为内镜微创治疗选择隆起性病变适应证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部分病变内镜下可安全有效地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EUS)诊断表面光滑型胃隆起性病变的价值。方法胃镜检查发现表面光滑型胃隆起性病变患者548例,行EUS检查并与病理检查比较。结果超声内镜诊断胃息肉321例;胃间质瘤或平滑肌瘤134例,其中起源于黏膜肌层26例,起源于固有肌层108例;胃脂肪瘤38例;胃外压性隆起25例;胃异位胰腺23例;胃囊肿4例;胃底静脉曲张3例。结论 EUS能准确判断表面光滑型胃隆起性病变的起源,并能较好地提示病变性质,对明确该类病变的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胆囊隆起性病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胆囊隆起性病变研究进展深圳市东湖医院(518028)刘艳胆囊隆起性病变也称息肉样病变(GBPL)或称胆囊瘤样病变,是一组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出而局限性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包括肿瘤性或非肿瘤性、良性或恶性病变。近年来,随着B超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这种病...  相似文献   

18.
胆囊腺肌增生症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在1046例胆囊切除术中,对病理检查确诊的23例胆囊腺肌增生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均行超声、CT或MRI检查。结果23例胆囊腺肌增生症临床表现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类似。病变大体形态:局限型13例(均位于胆囊底部)、节段型7例和弥漫型3例。23例均行胆囊切除,合并胆囊结石6例,合并胆囊炎14例。结论胆囊腺肌增生症是一种好发于成年人的胆囊壁增生性病变,此病常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并存,临床诊断困难,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联合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度。目前手术是治疗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检查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OLYMPUS EU-M30,GF-UM200,7.5/12MHz超声内镜对322例内镜提示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部分甚至结合活检仍无法确诊进行内镜超声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32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中,以胃的隆起性病灶最多(198),其他依次为食道(95例)、十二指肠(23例)和贲门(6例)。病变性质以良性病变为主,共检出平滑肌瘤121例(位于固有肌层83例、黏膜肌层38例),其它依次为恶性肿瘤53例、外压性病变50例(其中胃底20例、脾脏外压14例)、未发现病变23例、异位胰腺20例(胃窦15例)、血管性病变16例、息肉11例、炎症9例、消化道壁增厚8例、囊肿与脂肪瘤各5例、纤维瘤1例。恶性病变及部分良性病变获组织学证实。结论:内镜超声检查能贴近病变部位进行扫描,能清楚地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结构,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具有准确的定位作用,并能较好地提示病变的性质。对明确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的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在肌瘤的良恶性判断上存在着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20.
超声内镜检查在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应用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检查在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超声内镜及超声小探头检查126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其中105例行无痛超声内镜检查.结果 息肉13例,癌4例,囊肿13例,血管瘤2例,异位胰腺2例,炎性隆起3例,胃黏膜异位2例,黏膜下肿瘤61例,壁外压迫14例,未见异常11例,均明确了病变起源层次.对部分病例进行内镜下或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与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92%.结论 应用超声内镜检查可以明确上、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起源(定位)和初步诊断,对隆起性病变的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