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鲨鱼肝刺激物的促肝细胞增殖和抗小鼠急性肝损伤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肝刺激物(hepatic stimulator substance,HSS)是从初断乳大鼠肝和部分肝切除后的再生肝中发现的一种肝脏刺激因子,它存在于新生肝和再生肝的肝细胞胞液中,能刺激肝细胞有丝分裂,促进肝细胞再生和肝细胞DNA的合成.与其他肝细胞因子不同,HSS的作用只有组织特异性,而没有种属特异性,目前已从猪、狗、兔等多种动物的乳肝组织及人胎肝组织提取出HSS.大量研究证明,从哺乳动物提取的HSS对CCl4、D-( )-氨基半乳糖、硫代乙酰胺(TAA)、乙醇造成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2].研究表明鲨鱼组织提取物有可能用于提高和改善人类机体免疫状况[3].本文探讨了其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胎肝提取液含有肝再生刺激因子(HSS),对由四氯化碳及醋氨酚(AAP)所致中毒性肝坏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胎肝来源于引产的胎儿,故难以推广应用。本实验旨在观察可否用新生猪肝提取液(PHSS)替代人胎HSS(HHSS)治疗醋氨酚所致肝坏死。  相似文献   

3.
取成年小鼠肝细胞在RPMI1640培养液中加热60℃胎肝提取液(FE_(60)HSS),加热80℃胎肝提取液(FE_(80)HSS)及加热60℃成年雄性小鼠颌下腺提取液(M_(60)EGF),用I~(125)UdR掺入法测定其肝细胞DNA合成,结果显示FE_(60)HSS为8575±17cpm,FE_(80)HSS为4788±990cpm,M_(60)EGF为4592±1120cpm,和对照组1902±657cpm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值均<0.01)。FE_(60)HSS组对细胞DNA合成较FE_(80)HSS明显,说明HSS对加热80℃不很稳定。  相似文献   

4.
动物胎肝中存在肝细胞生长刺激激素(HSS)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能刺激肝细胞DNA合成[1],促进肝细胞再生,降低转氨酶(ALT),增加枯否细胞的功能,促进病变细胞恢复.肝乐宁是从羊胎肝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临床应用中发现,它能使血中甲胎蛋白(AFP)升高.为此笔者对38例使用肝乐宁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动态观察ALT、AFP与未用肝乐宁的28例病人(对照组)进行了对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肝再生刺激因子(HSS)是一类从幼年动物和动物再生状态的肝脏中提取的蛋白或多肽,具有耐热性,能特异性地促进活体和体外培养的肝细胞的DNA合成和有丝分裂。我们从67%肝部分切除术后大鼠再生肝中提取HSS,利用32%肝切术后30h大鼠肝细胞有丝分裂计数法检测了HSS的活性。 材料和方法 一、HSS的提取 1.肝大部分切除术 雄性SD大鼠,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下,行左叶及中叶套扎切除术(67%肝切)。术后22—23h处死大鼠,  相似文献   

6.
采用改良Labrecque法,从人胎肝提取肝再生刺激因子(HSS),并运用于治疗肝硬化病人(15例),并设对照组(15例)予以比较。结果:治疗组病例在自觉症状、体征及生化指标(r-球蛋白、A/G比值)等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对HSS的制备及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O’Neill等用鼠胎肝细胞体外培养上清液和肝切除后的再生性胞质液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获得满意的效果,说明增生的肝细胞对损伤肝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断乳鼠及人胎肝提取液都含有丰富肝再生刺激因子(Hepatic stimulator sub-stance,HSS)可启动肝细胞的再生。为探讨其应用价值,我们用四氯化碳(CCI_4)复制小鼠中毒性肝坏死模型,观察HSS对鼠死亡率,血清酶及组织学的影响,以评价其对损伤肝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肝再生刺激因子(HSS)不仅能刺激肝细胞增殖,新近认为它还有保肝作用。本文简述 HSS 的发现、提取、生成、理化特性及刺激肝再生的作用外,较详细地介绍了 HSS 的保肝作用及其机制,以及实际应用的可能。HSS 由再生肝细胞生成,又具有抗毒物的保肝作用,这是一个肝细胞保护作用的问题。在肝炎猖獗的今天,HSS 还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将人胎肝肝细胞生长刺激因子(HSS)用于硫代乙酰胺(TAA)引起急性肝中毒的小白鼠,通过观察SGPT及肝脏组织学的变化来评价HSS的治疗作用。预先使用HSS能减轻TAA对肝细胞的损害。预防组与对照组的SGPT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细胞的变性坏死程度亦较轻。将HSS用于TAA中毒小鼠能很快地降低SGPT,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同时可见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逐渐减轻,肝细胞增生象逐日增多。实验结果表明,人胎肝HSS具有保护肝细胞及促进肝细胞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鼠肝刺激因子(HSS)是否有保肝作用?这一问题的阐明不仅有理论意义还有潜在的临床意义。本工作采取初断乳大鼠的肝提取HSS,用CCl_4和半乳糖胺损伤小鼠肝脏,结果观察到:(1)HSS明显降低CCl_4和半乳糖胺所致小鼠血清GPT和GOT升高的幅度;(2)HSS的保肝作用具有量效关系;(3)HSS抗CCl_4损伤肝的时程在72h以上;(4)肝组织切片检查表明,HSS可减轻CCl_4和丰乳糖胺损伤肝的程度。上述生化学和组织形态学的指标表明,HSS对实验性急性肝损伤小鼠确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实验性肝坏死大白鼠研究人胎肝细胞生长刺激物质(HSS)、抗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显示HSS能对抗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引起的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升高,对抗肝糖原、血糖浓度的降低,明显提高实验性肝坏死大白鼠的存活率。实验大鼠血清中葡萄糖醛酸苷酶及肝细胞内酸性磷酸酶活性一致性低下,提示HSS可以稳定溶酶体并对抗肿瘤坏死因子对溶酶体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囊引产眙儿(胎龄4~6个月),提取肝刺激因子(hHSS),用~3H—胸腺嘧啶核苷测其活性,观察到 hHSS 可使34%肝切除的大鼠对~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再生肝 DNA 率明显增加。将 hHSS 预先注入半乳糖胺损伤的小鼠体内,结果观察到:hHSS 极明显地降低半乳糖胺中毒的死亡率(P<0.01),明显地抑制半乳糖胺所致的血清 GPT 和 GOT 的高水平。电镜检查表明,hHSS 可保护肝细胞的超微结构(线拉体、内质网等)免受半乳糖胺的损伤。这些结果证明,从人胎肝中可提取 hHSS,而 hHSS 具有保护肝脏免受肝毒剂—半乳糖胺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者采用D畔乳糖胺(D-GL)制备大鼠急性肝衰竭(FHF)模型,并观察了肝再生刺激因子(HSS)对大鼠FHF的救治效果.结果表明:D-GL诱发Wistar大鼠FHF的最适剂量为1.6g/kg;大鼠中毒后20h经腹腔注射HSS(总蛋白量为26mg)或生理盐水4ml,治疗组(n=12)大鼠2周存活率为33.3%,与对照组(0,n=12)相差显著(P<0.05)。提示人胎HSS可有效地提高FHF大鼠的存活率,有希望成为一种新的治疗FHF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阴光耀 《甘肃医药》1994,13(1):27-28
1975年Labrecque从动物肝脏中分离出肝细胞再生刺激因子(HSS)后,国内陈成伟于1986年首次将胎肝细胞悬液(FLC)用于临床;1988年空军广州医院根据HSS仅有器官特异性而无种属特异性的性质,又用改良Labrecque氏法,首次从兔、SD大鼠及畸形儿的新鲜肝脏(离体6小时内)中,经匀浆、离心、提取、除菌、负压、冷冻等工艺制成肝细胞生长紊(HGF),治疗实验性动物肝功能衰竭和慢性活动性  相似文献   

15.
人胎肝GGT纯化及其抗血清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生化方法从人肥肝组织中提取及纯化人胎肝GGT。用此酶作抗原免疫新西兰兔,满意地制备了兔抗人胎肝GGT抗血清。应用火箭免疫电泳酶呈色法。显示此抗血清与人胎肝GGT抗原及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均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肝刺激因子 (HSS)对人肝癌细胞EGFR/D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双参数流式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肝癌细胞EGFR/DNA的表达。结果HSS下调肝癌细胞DNA表达 ,随时间延长下调程度逐渐增加 ,至 2 4h时DNA表达显著下降(P <0 .0 5 ) ;HSS迅速下调EGFR表达 ,作用 12h即呈现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EGFR/DNA表达的变化可能是HSS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工作观察了大鼠肝刺激因子(HSS)对CCl_4损伤小鼠后,肝组织和血清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及自由基清除剂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HSS(0.1mg/g 体重,ip)可使CCl_4(10%,5ml/kg)中毒后48 h,肝组织 MDA 值的升高幅度明显降低(6.23±0.98/nmol/mg 蛋白vs.4.17±1.67nmol/mg 蛋白,P<0.005),但血清MDA值的下降幅度不明显。同时肝组织GSH含量明显高于CCl_4损伤组(3236±472μg/g vs.2007±589μg/g,P<0.001)。上述结果提示,HSS具有抗氧化作用,降低CCl_4自由基对肝细胞膜的损伤作用,保护受损肝脏。  相似文献   

18.
我们科研组已报道从人胎肝及肝大部分切除大鼠、狗再生肝中提取的肝细胞增殖因子(HPG)能显著提高药物性肝衰大鼠的存活率。根据我们及其他学者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剂具有对抗肝毒性物质所致肝坏死,促进肝细胞DNA合成,改善枯否细胞功能,阻止肝变性坏死发展的作用。很有希望成为治疗急性重症肝炎、迟发性肝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VEGF(内皮生长因子)和PlGF(胎盘生长因子)对小鼠胎肝造血干细胞髓系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13胎肝造血细胞,培养造血集落CFU-GM,观察VEGF和PlGF对胎肝造血干细胞髓系分化的作用,应用Western-Blot检测不同处理条件对胎肝造血细胞Akt蛋白以及p-Akt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用MTT法来评估不同浓度的LY294002(PI3K/Akt抑制剂)对胎肝造血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CFU-GM观察LY294002对VEGF和PlGF调控胎肝造血作用的影响;【结果】VEGF和PlGF均可促进胎肝造血干细胞髓系分化,集落数分别为对照组的141%(P < 0.01)和123%(P < 0.05); PlGF可上调胎肝造血细胞p-Akt蛋白表达,其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143%(P < 0.05);VEGF及其与PlGF联合应用对胎肝造血细胞p-Akt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LY294002可抑制胎肝造血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r = 0.9647,P < 0.01),在LY294002存在的条件下加入VEGF或PlGF,其CFU-GM产率与单独应用LY294002相比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VEGF和PlGF均能促进胎肝造血干细胞的髓系分化;PlGF可通过上调胎肝造血细胞Akt的磷酸化水平调节胎肝造血细胞的髓系分化;LY294002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VEGF和PlGF对胎肝造血干祖细胞髓系分化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低氧培养条件下小鼠胎肝间质细胞中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的表达情况,为其用于脑缺血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取孕14.5 d小鼠胚胎肝细胞进行贴壁培养及传代,生长至次融合状态的第5代细胞在95% N2和5% CO2混合气体条件下培养,在2、4、8、16、32 h时应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bFGF基因表达.结果:在常氧条件下培养的胎肝间质细胞中,bFGF mRNA及其蛋白水平均较低;而低氧培养则可显著提高胎肝间质细胞bFGF基因的mRNA及其蛋白水平.bFGF mRNA在低氧培养2 h时即显著增高,16 h时达到高峰水平.PCR产物bFGF与β-actin信号比从常氧培养的(5.94±2.65)% 增加到(32.86±9.57)% (P<0.01),升高5.52倍;bFGF蛋白在低氧培养4 h时显著增高,16 h时达到高峰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bFGF与β-actin信号从常氧培养的(4.73±2.23)%增加到(23.96±7.83)% (P<0.01),升高5.07倍.结论:低氧可诱导bFGF在小鼠胎肝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提示小鼠胎肝间质细胞在脑缺血中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