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型菌是细菌在外界因素影响下而生成的细菌的一种袁型变异类型,特别是细胞壁缺陷,有一定生命力,可回复。1关于命名1935年Klieneberger首先从念珠状链杆菌的培养物中发现一种菌落形态类似支原体的微生物,并以她工作的lister研究所的第1个字母“L”命名为L型。因其主要特征是  相似文献   

2.
清热泻火药可诱导细菌形成L型泗水县第二人民医院(273206)乔尚平乔尚军关键词清热泻火药细菌L型诱导物细菌L型是细菌处于某些不良环境条件下,其肽聚糖的结构遭到破坏或合成受抑出现的一种变异菌,主要特征是细菌细胞壁的缺失。近年来,不少作者对细菌L型的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致病因素对正常高值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20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和对照组120例正常血压水平人群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P〈0.05水平,进入回归方程的相关体质因素有平和型、气虚型、阴虚型、阳虚型,其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902、0.913、0.984、0.501。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医体质危险类型为平和型、气虚型、阴虚型、阳虚型。其中平和型、气虚型、阴虚型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4.
内毒素存在于革兰阴件细菌(G细菌)及其它微生物如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菌体的细胞壁内.在细菌死亡后细胞壁崩解时释出,其化学成分为脂多糖,包括类脂A、核心寡聚糖和O-特异性多糖侧链3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证实药品中细菌L型的存在。方法 采用微生物法定量和定性试验。结果 药品中存在细菌L型。结论 证实了L型细菌在药品中的存在,对其研究将有利于药品质量监督与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医体质分型,并研究不同体质类型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Blood vessel tense element transformation enzyme ACE)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调查表方式,对通过随机方法入选的120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进行中医体质分类,设正常血压值对照组。观察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医体质分型特点。中医体质分型确定后运用PCR-RFLP技术检测2组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体质的相关性。结果: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为平和型、气虚型、阴虚型,占正常高值血压人群比例分别为23%、22%、25%,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高值血压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分布特点与正常血压值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正常高值血压组中不同中医体质组别两两比较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分布频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医体质类型有其独特表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分布与体质相关。  相似文献   

7.
张宪中 《光明中医》2016,(5):614-6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体质分布及中医体质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152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临床调查,运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收集一般情况、体质及危险因素等信息,经统计分析得出体质分布及其与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糖尿病高危人群中医体质分布有其自身规律,体质分布以偏颇体质为主,占到总数的83.68%,其中兼夹体质者35例,占到总数的23.02%;且不同体质与危险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结论通过改善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偏颇体质,增强抵抗能力,从而达到预防糖尿病发病的目的,是"治未病"的核心与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白领人群颈椎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白领人群中1010例作为研究时象,调查一般情况、职业、生活习惯、颈椎病患病情况等。结果:1010例调查对象中,颈椎病患病人数342(33.9%),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O.01)、45岁以上患病率高(P〈O.01)、不运动者高于每周运动者(P〈0.05),有咽喉部炎症的高于无咽喉部炎症者(P〈O.01)。另外“颈部疼痛或僵直”症状:女性比例高于男性(P〈0.01)、年龄45岁以下比例高(P〈O.01)、每日伏案工作超过4h的比例高于伏案少于4h者(P〈O.01),不运动者比例高于每周运动者(P〈0.01)、有咽喉部炎症比例高于无咽喉部炎症者(P〈O.01)。结论:白领人群为颈椎病的高发人群,女性高于男性,中年以后患病率高,不运动者高于每周运动者,有咽喉部炎症的高于无咽喉部炎症者。“颈部疼痛或僵直”成为白领人群颈椎病症状中最常见的症状,并且与性别、年龄、伏案工作时间、咽喉部炎症和是否运动等因素也相关,对于早期预防和治疗颈椎病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反复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细菌分布及主要致病菌种类,以确定细菌L型及复合型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需氧、厌氧菌及L型同步培养法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对检出菌采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细菌L型经返祖后鉴定细菌到种。结果 165例标本共分离出132株细菌,需氧菌占50.0%,厌氧菌占4.5%,细菌L型占45.5%;单纯需氧菌感染占24.8%,40.6%为细菌L型、厌氧菌及混合型感染;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肠球菌。结论反复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呈多元性,同步检测需氧菌、厌氧菌及细菌L型成为防止遗漏、提高阳性检出率的重要措施。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肠球菌感染呈上升趋势,故临床应重视中段尿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壮族与汉族高血压病各证型分布规律及危险因素差异。方法对符合要求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应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统计方法分析壮族与汉族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壮、汉族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在年龄、性别分布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差异性。结果壮、汉族证型分布规律:壮族各证型分布规律,382例壮族人群高血压病各证型分布规律,虚证:阴虚阳亢证﹥肾气亏虚证;实证中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气滞血瘀证。327例汉族人群高血压病证各证型分布规律,虚证:阴虚阳亢证﹥肾气亏虚证;实证中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气滞血瘀证,壮族与汉族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在壮、汉族同性别分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壮族男性与女性高血压病各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6),汉族男性与女性高血压病各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壮、汉族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在不同年龄段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危险因素:汉族人群BMI、甘油三酯、肌酐更高(均P0.05);壮族人群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更高(均P0.05);汉族人群高血压病家族史高于壮族(P0.05);壮族人群与汉族人群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吸烟史及饮酒史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痰瘀互结及肝火亢盛为壮、汉两族的高血压病主要中医证型,壮族与汉族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具有差异性。壮、汉民族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在同性别分布具有差异性,壮族男女性别高血压病中医分布证型无差异性,汉族男女性别之间具有差异性。壮、汉民族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在不同年龄段分布具有差异性。壮族与汉族人群高血压病家族史、BMI、甘油三酯、肌酐、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具有差异性;壮族人群与汉族人群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吸烟史及饮酒史无显著性差异。研究显示壮族地区壮、汉两族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及心血管危险因素有一定的规律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脑卒中高危人群空腹血糖(FBG)水平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及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北京王佐镇、蒲黄榆、方庄、花乡、大红门、东铁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符合脑卒中高危诊断者5 09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颈动脉超声检查、中医症状采集;依据FBG水平分级标准;比较不同FBG水平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不同FBG水平下斑块形成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结果]在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人群间,FBG分级水平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以正常血糖(NFG)为基准,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和影响因素后,空腹血糖受损(IFG)斑块形成风险为NFG的1.352倍[95%C(I1.165,1.570),P0.01],糖尿病(DM)斑块形成风险为NFG的1.552倍[95%CI=(1.328,1.814),P0.01];在IFG痰湿证有斑块例数所占百分比大于无斑块例数所占百分比(P0.05),在DM血瘀证、内火证有斑块例数所占百分比大于无斑块例数所占百分比(P0.05)。[结论] IFG和DM可能都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其他证型比较,IFG人群中痰湿证,DM人群中血瘀证、内火证,可能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具有更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九头狮子草对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作用机理。方法:用负染法和超薄切片法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亚MIC各细菌超微形态结构。结果:各细菌超微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性改变,形成典型的细胞壁缺陷菌(细菌L-型)。结论:九头狮子草具有抗菌作用,其抗菌作用机理在于引起细菌细胞壁的缺损,造成菌体肿胀、溶解而死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中医体质分布倾向,为中医从病因学角度切入2型糖尿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有效病例3364例,分别进行危险因素亚组、危险因素个数分组两个维度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体质分布情况。结果: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亚组与无危险因素人群对照,主要倾向于痰湿、湿热体质;以危险因素个数为分组依据,1种危险因素组倾向于湿热体质,2种危险因素组、3种危险因素组和4种及以上危险因素组倾向于痰湿、湿热体质。结论:痰湿体质和湿热体质在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中分布最多,可能与2型糖尿病发病有关,针对痰湿、湿热体质进行调控,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成药》2017,(11)
目的比较白毛夏枯草不同溶剂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并对其发挥作用的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通过牛津杯法和改良二倍稀释法测定白毛夏枯草的抑菌活性,通过考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细胞形态、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的变化探究白毛夏枯草的抑菌机制。结果水提液的抑菌作用最强,能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MIC为15.63 mg/m L,给药后细菌内碱性磷酸酶和蛋白质大分子外泻,细菌形态改变。结论白毛夏枯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通过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吸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人咽部微生态环境的影响,了解吸烟对COPD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人咽部菌群分布的影响,从而为COPD病原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分别采集COPD稳定期患者(121例)和健康人群(70例)咽拭子,依据其吸烟史分为四组:COPD吸烟组、COPD非吸烟组、健康人吸烟组、健康人非吸烟组,对其咽部菌落进行计数、菌种鉴定。结果 1)全部受检人群中球菌检出率高于杆菌;2)健康吸烟组与非吸烟组人群咽部菌群分布比较前庭链球菌、干燥奈瑟氏菌、溶血性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在构成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OPD吸烟组与非吸烟组咽部细菌分布中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咽部菌群分布是有差别的,且与吸烟相关,这可能为我们进一步管理和治疗COPD提供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与汉族心悸病各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对符合要求的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地区主要中医医院833例心悸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应用单因素方差统计方法分析回族与汉族心悸病中医证型分布,进一步探讨回汉族心悸病中医证型在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性。结果①回汉族证型分布规律:汉族各证型分布规律,384例汉族人群心悸证分布规律,虚证: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心虚胆怯证﹥心阳不足证﹥水饮凌心证;实证中血瘀气滞证﹥痰浊中阻证。449例回族人群心悸证各证型分布规律,虚证中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心阳不足证﹥水饮凌心证;实证中痰浊中阻证﹥血瘀气滞证。②回汉族证型分布组间差异。中医证型在回汉民族同性别分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在回汉民族不同年龄段分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脾两虚证及血瘀气滞证为宁夏地区汉族人群心悸患者的主要证型。心虚胆怯证及痰浊阻滞证为宁夏地区回族人群心悸患者的主要证型。心悸中医证型在不同民族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分布呈现差异性。研究显示宁夏回汉人群的心悸怔型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及特殊性,为中医临床提供辨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适用于产酶耐药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扁桃体炎等中、重度感染性疾病,具有吸收快,血药浓度较高,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耐酶稳定性好,抗菌谱广,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其主要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球菌及放线菌等高度敏感。其抗菌作用主要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既能抑制生长期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又能促使细胞壁的分解,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相似文献   

18.
<正>口服达力新的正式品名为头孢呋辛酯片,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之一,其主要通过抑制敏感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常见的变态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发热及胃肠道反应,罕见的不良反应有多型性红斑综合征及毒性的表皮坏死症,较为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注射用达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蒲黄榆社区、王佐镇、花乡、方庄街道筛查中的脑卒中高危人群8 045例,将人群分为有无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有无斑块形成组,分别对比2组人群存在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根据吸烟、高血压、糖尿病3个危险因素的有无,将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人群分为3组,分别为同时合并3个危险因素组、合并1至2个危险因素组、不合并危险因素组,另外斑块形成人群同上分为3组,依次进行危险因素的相互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斑块形成均与年龄、脑卒中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冠心病、体育锻炼层增厚呈正相关;均与受教育程度、脑卒中家族史、常吃水果呈负相关。另外内膜中层增厚还与TIA呈负相关,与常吃蔬菜呈负相关;斑块形成还与饮酒、常喝牛奶或酸奶呈正相关,与明显超重、瓣膜性心脏病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斑块形成均与受教育程度呈负相关,与年龄、脑卒中、糖尿病病史、吸烟、体育锻炼呈正相关。另外内膜增厚还与饮酒习惯成负相关,与明显超重成正相关;斑块形成与饮用高度白酒呈正相关。中医症状分析:根据危险因素多少分组比较发现多个症状存在差异;中医证型分析:在内膜中层增厚人群的2组比较中,痰湿证、内火证均有差异,而气虚证在同时合并3个危险因素与不合并危险因素的人群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斑块形成的2组人群比较中,痰湿证和内火证均有差异。结论: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多个危险因素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及斑块形成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分析我们可通过控制上述可干预因素达到早期防治脑卒中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吸毒人群不同中医证型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选择吸毒人群AIDS患者139例,收集中医四诊信息并辨证分型,检测各证型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分析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结果 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50~200μL之间时,以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多见;计数在201~350μL之间时,以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肝肾阴虚、湿毒蕴结型多见;计数在351~500μL之间时,以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多见;计数在501~650μL之间时,以肝郁气滞火旺型多见。结论吸毒人群AID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有一定规律,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