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植物中表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体系和方法,为研究植物乙型肝炎疫苗打下基础。方法 将HBsAg因基转入带有植物特异启动子及潮霉素筛选标记的双元载体pCAMBIA1301中,并将重组的载体转入农杆菌LBA4404,再通过农杆菌浸染的方法转化烟草。对筛选所得的转化株行鉴定。结果 转化株叶片进行β-葡萄糖苷酸酶(GUS)染色呈蓝色,表明靶基因被转入烟草并表达。应用HBsAg特异物引入转化株烟草的基因中扩增出678bp的条带。同时转化株叶片的粗提蛋白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显示阳性结果,Western blot显示24000附近有明显条带。结论 烟草能够成功地表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a”决定簇,方法和结果 采用PCR技术,以HBVayw2亚型为模板,扩增HBsAg“a”决定簇(123-147aa)基因片段(85bp)经HindⅢ酶切后,克隆到质粒载体PMT-hIL3中,成功构建了PMT-a重组质粒,结论 经42℃诱导表达,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28%,分子量16000,具有“a”决定簇抗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融合表达质粒免疫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及其病毒清除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注射以下质粒:A组pcDNA3.1-S 100μg;B组:pcDNA3.1-GM-CSF-S 100μg;C组:pcDNA3.1-S-GM-CSF 100μg;D组:pcDNA3.1-S 50μg pcDNA3.1-GM-CSF 50μg;E组:pcDNA3.1-GM-CSF 100μg;F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μg;G组:pcDNA3.1 100μg;H组:磷酸盐缓冲液(PBS)100μl。于质粒注射前4d肌肉注射0.25%bupivacaine溶液100μl,诱导骨骼肌细胞变性。以HBsAg和GM-CSF的融合乙型肝炎表达质粒免疫HBV转基因小鼠,检测HBV转基因小鼠血清HBsAg表达水平及肝细胞HBsAg的表达,检测脾细胞白细胞介素(IL)-2、IL-4及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水平及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并进行肝组织学检查。结果 质粒加强免疫4周后血清HBsAg检测结果A组为28.28±15.32、B组为10.77±9.18、C组为44.16±8.30、D组为21.93±13.28、E组48.04±3.60、F组为38.3±11.66、G组为47.03±3.96、H组为51.46±4.70,F=11.262,P<0.01,其中B组血清HBsAg滴度显著低于其余各组。IL-2分泌水平(pg/ml)A组为25.5±7.5、B组为48.5±11.3、C组为4.0±2.5、D组为38.0±8.5、E组为3.7±2.1、F组为6.5±23.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阿糖腺苷是否可以有效促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阴转,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准确,简便而又快速地了解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肝病患者的病因,建立了套式和免疫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技术,结合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指标的检测,对HBsAg阴性肝病患者的病因进行了研究,发现套式PCR能将单次PCR的敏感性稳定地提高1000倍;免疫套式PCR可检测到0.1~0.01pg/L水平,检测HBsAg阴性肝硬化22例(A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HBsAg主蛋白对肝细胞中脂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PCR扩增C型HBV主S基因(SHBs)定向克隆至pcDNA3.1(+)载体中,重组质粒pcDNA3.1-SHBs与pcDNA3.1分别转染HepG2细胞,筛选出稳定转染细胞株.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细胞株中脂代谢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差异. 结果 成功建立稳定表达SHBs的细胞株HepG2-pn3.1-SHBs及空质粒对照细胞株HepG2-pn3.1-neo.实时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结果显示:HepG2-pn3.1-SHBs细胞组中基因烯酰辅酶A水合酶、载脂蛋白A、脂蛋白脂酶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低,分别与HepG2-pn3.1-neo细胞组比较(0.161±0.043对比0.210±0.022,t=2.479;0.031±0.007对比0.094±0.055,t=2.752;0.770±0.036对比0.982±0.031,t=10.914),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HepG2-pn3.1-SHBs细胞组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高,分别与HepG2-pn3.1-neo细胞组比较(0.113±0.027对比0.059±0.022,t=-3.757;0.019±0.002对比0.015±0.001,t=-4.330),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肉毒碱脂酰辅酶A转移酶-1、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α的基因转录水平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呈减弱趋势.Westem blot结果显示上述基因蛋白水平的变化趋势与mRNA水平一致.结论 SHBs能改变脂肪酸合成,分解相关基因的表达,但HBsAg是否直接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尚不明确,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原表达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HBsAg、丙型肝炎抗原表达进行了标记和分析,同时检测其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并研究它们的相关性。结果肝癌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在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组中最高,单独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次之,无病毒感染组最低,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BsAg、丙型肝炎抗原表达与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蛋白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0.45、0.46,P值均<0.01。结论肝癌遵循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趋势,有病毒感染的肝癌组织,其血清肝纤维化水平明显高于无病毒感染者。一方面病毒的感染是肝癌发生的原因,另一方面长期的病毒血症会加重肝脏组织病变,所以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干预治疗对肝癌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2,(4):252-256
一般认为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状态(inactive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carriers state, IHCs)患者的疾病进展缓慢, 相对预后良好, 国内外指南均不推荐治疗。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这种状态并非恒定不变, 也可以发展为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或)肝癌。单纯基于丙氨酸转氨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 DNA评估患者是否处于IHCs, 可能会使部分人群错失治疗时机。机体的免疫应答在疾病的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IHCs患者有残余的HBV特异性免疫细胞活性, 采用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的治疗方案可帮助IHCs患者恢复HBV特异性免疫细胞功能, 从而获得更高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干扰素α-8(IFNα-8)与乙型肝炎(HB)病毒(HBV)-S2S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l/IFNα-8-S2S,作为一种高效能HBDNA疫苗的备选对象。方法:以特定引物分别从正常胎肝组织及HB患者血清中扩增出IFNα-8与HBV—S2S基因片段,克隆至相应载体。再以连接引物扩增出IFNα-8与HBV-S2S融合基因片段,并将该基因片段克隆至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VAXl,然后扩增目的基因测序,确认无误后,转染SP2/0细胞,并分别检测目的基因mRNA,了解其短暂表达与稳定表达情况。结果:所构建的质粒经过酶切电泳后证实分子量与预期相符,目的片断IFNα-8-S1S经测序证实IFNα-8序列与Genebank公布的序列相符。HBV-S2S存在3处三联密码子的无义突变。2处有义突变是703~705位CCG突变为CAG,799~801位ATA突变为ATG。表达质粒转染SP2/0细胞后,均检测到短暂表达及稳定表达之目的基因mRNA。结论;经分析表明,HBV-S2S片段存在的两处有义突变并不影响该蛋白的空间构象及关键抗原决定簇的性质。可以认为本研究完成了真核表达质粒pVAXl/IFNα-8-S2S的构建,并成功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为制造高效能HBDNA疫苗提供了新的备选对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干扰素α-8(IFNα-8)与乙型肝炎(HB)病毒(HBV)-S2S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1/IFNα-8-S2S,作为一种高效能HB DNA疫苗的备选对象.方法以特定引物分别从正常胎肝组织及HB患者血清中扩增出IFNα-8与HBV-S2S基因片段,克隆至相应载体.再以连接引物扩增出IFNα-8与HBV-S2S融合基因片段,并将该基因片段克隆至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VAX1,然后扩增目的基因测序,确认无误后,转染SP2/0细胞,并分别检测目的基因mRNA,了解其短暂表达与稳定表达情况.结果所构建的质粒经过酶切电泳后证实分子量与预期相符,目的片断IFNα-8-S2S经测序证实IFNα-8序列与Genebank公布的序列相符.HBV-S2S存在3处三联密码子的无义突变.2处有义突变是703-705位CCG突变为CAG,799~801位ATA突变为ATG.表达质粒转染SP2/0细胞后,均检测到短暂表达及稳定表达之目的基因mRNA.结论经分析表明,HBV-S2S片段存在的两处有义突变并不影响该蛋白的空间构象及关键抗原决定簇的性质.可以认为本研究完成了真核表达质粒pVAX1/IFNα-8-S2S的构建,并成功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为制造高效能HB DNA疫苗提供了新的备选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