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前C和部分C区基因,快速检测HBV前C终止密码突变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与HBV前C突变关系作了初步研究。6例干扰素治疗后4例HBVDNA转阴,2例阳性者均检出突变株。11例非干扰素治疗者中,检出突变株3例。1例干扰素治疗1个月后HBVe抗累(HBeAg)转阴,优势病毒株已由突变株与野生株共存状态替代原有野生株,提示干扰素治疗后HBeAg转阴并不意味着HBV被清除,而有潜在HBV前C突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国产基因工程干扰素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25例慢性乙型肝炎分三组治疗,A和B组74例配对随机用干扰素α1及安慰剂双盲对照观察,C组151例为干扰素α140微克连用三个月,HBeAg、HBV-DNA、HBeAg和HBV-DNA双转阴率及抗HBe转阳率分别为40.5%、57.1%、39.3%及29.7%,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扩大治疗组结果与A组相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随访半年和一年HBeAg及HBV-DNA转阴率与治疗结束时相似,表明有较持久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52例慢性乙型肝炎 HBV 前C区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了52例HBV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口才的HBV前C区基因突变。结果有前C区突变株感染32例,突变株检出率为61.5%;突变株的检出以慢性下肝炎最高,其次是慢性乙肝重度、中度口才慢性乙肝轻度患者量低;抗-HBe阳性21前C区突变株检出率高于HBeAg阳性患者。表明HBV前C区突变与病情轻重及e系统血清标志有关。  相似文献   

4.
抗HBe(+)慢性乙型肝炎的重组干扰素治疗应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HBe/HBVDNA(+)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干扰素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5例HBe(+)和25例HBeAg(+)CHB患者用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治疗前、后和随访半年后检测HBV及前C区A1896终止变异。结果抗HBe(+)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近期应答率为73%(11/15),与HBeAg(+)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抗HBe(+)组HBVDNA含量明显低于HBeAg(+)组(P<0005);但前C区A1896变异检出率47%(7/15)显著高于HBeAg(+)组的16%(4/25),P<005;4例复发者都是A1896变异感染。结论血清HBVDNA水平可能是影响其应答的重要因素,前C区A1896变异并不影响干扰素的近期应答率,但可能是其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疗法的适应证选择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前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干扰素主要是IFN α,其适应证基本只有一个,即HBV复制活跃的活动性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有经典型(classical)和异型(atypical)之分。经典型的血清病毒学标志特征是血清H BsA g +、HBeAg+和抗-HBc+、血清HBVDNA十,由野生株HBV感染所致,也称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异型的血清病毒学标志特征是血清HBSAg+、抗HBe+和抗HBc+,血清HBV DNA+,主要由前C基因变异株或X区C基因启动子变异株HBV感染所致,也称抗-…  相似文献   

6.
HBV前C区突变株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反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评价干扰素对HBV前C区突变株的应答反应。方法对10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克隆测序和快速检测HBV前C区终止密码突变的方法,共检出21例突变株,其中16例曾应用干扰素治疗;野生株21/25例曾应用干扰素治疗。结果16例HBV前C区突变株对干扰素治疗有应答者6例;野生株21例,对干扰素有应答者9例,二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BV前C区突变株及野生株对干扰素均有部分应答,应答率分别为37.5%和42.9%,二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选取1996-1997年宁波市传染病医院84例住院乙型肝炎患者,按1995年(北京)全国肝炎诊断标准,急性肝炎6例,慢性肝炎轻度22例,中度ZI例,重度22例,慢性重型肝炎13例。HBsAg和HBVDNA均阳性,其中69例HBeAg阳性,11例抗一HBe阳性,对照组11例为健康献血员,HBV血清学标志物均阴性。2.HBV前C区基因1896位点突变的检测:用错配PCR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1]。pCR产物按酶切后DNA条带不同,分为野生株,野生株优势变异,变异株优势变异和…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突变株感染的临床和病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突变株(1896位点G→A点突变)慢性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突变特异性PCR检测108份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前C区突变株,按Knodell方法评价肝组织病理损伤。结累HBV前C区突变株在不同e系统均存在,但HBeAb(+)组中单纯突变株感染或突变株感染占优势的混台感染(14.29%,46.23%)显著地高于HBeAg(+)组(0%,6.45%);突变株感染与肝脏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慢性肝炎重度组检出率(13.64%,40.91%)极显著地高于慢性无症状携带者(0%,10.26%)。5例前C区突变株感染者应用干扰素治疗可产生应答和无应答2种结果。临床症状较轻的HBV前C区突变株感染者的肝脏病理损伤程度无明显加重。结论前C区突变株感染普遍存在,但更常见于HBeAb阳性者。【关键词】##4乙型肝炎病毒;;突变;;病理学;;治疗  相似文献   

9.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动态检测了中老年乙型肝炎病人不同时期的血清标志。结果表明,HBeAg阳性的血清其PCR检测HBVDNA均阳性,两者呈平行关系,1~4w后有20%病人血清HBVDNA转阴,同时伴有部分病人HBeAg消失或HBeAb出现,其他HB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的病人血清HBVDNA阳性率明显低于HBeAg阳性血清,且HBVDNA暂转阴率高于HBeAg阳性血清,HBVDNA转阴的时间也短(1~4w)。动态检测HBVDNA可以动态观察HBVDAN的复制,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α-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前C/C基因突变株感染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清HBeAg阴性、抗HBe和HBVDNA阳性的肝炎被认为与HBV前C/C(preC/C)基因突变株感染有关。患者多表现为重型或持续反复发作型肝炎,病程进展快,对α-干扰素(α-IFN)治疗反应差。系统复习文献后提示,α-IFN治疗HBVpreC/C...  相似文献   

11.
乙肝病毒基因前C区突变株感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突变特异性PCR(mutationspecificPCR简称msPCR)技术对117例142份临床各型乙肝病毒(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进行了HBV基因前c区1896位已知G→A点突变株的检测,发现24例30份标本有突变株感染,检出率为20.51%。其中重肝组39.13%(9/23),慢活肝组19.64%(11/56),慢迁肝组13.33%(2/15),无症状携带者组8.69%(2/23)。分析结果发现HBV基因前C区突变株感染与重肝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对干扰素的疗效似有影响,与年龄,性别差异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2.
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例临床诊断为丙型肝炎患者,研究其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CVRNA的存在及复制。9例患者血清标本抗-HCV及HCVRNA均为阳性,采用高敏感的逆转录一套式PCR法测定其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CV正、负链RNA,结果9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7例HCV正链RNA阳性,3例HCV负链RNA阳性,证实部分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存在HCV的复制,表明肝细胞并非为HCV感染与复制的唯一场所。  相似文献   

13.
利用乙型肝炎病毒DNA开放框架上的BamHI和HpaI位点,酶切消化质粒载体PEcob6(含双拷贝HBVDNA),得到约900bp的HBV-S基因片断。将其插入到噬菌粒载体PBluescriptsk+的SmaI位点上。然后通过体外寡核苷酸介导的人工定点突变获得一系列(共12种)S基因“免疫逃避”突变型。再通过EB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MEP4上的BamHI和Kpnl位点将噬菌粒pBluescripsk+上的S基因突变型片断定向克隆到PMEP4上,从而构建了含乙肝S基因突变型的重组质粒pMEP4HBSM。用其转染人肝癌传代细胞系HepG2,经潮霉素选择,三周后获得抗性细胞克隆。经用抗HBs单克隆抗体(含针对HBsAg“a”抗原决定簇)检测除含变异体145(即145位上甘氨酸为精氨酸替代)外其余抗变异体HBsAg均为阳性。经Westernblot证实变异体145,在分子量约为23KD处有一特异HBsAg蛋白带。  相似文献   

14.
对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进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BV一DNA,并对限阳性者之C基因前C区终28、C区L97位点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同时与无症状HBV携带者9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14例对照。结果显示:31例肝癌患者中11例HBV一DNA阳性,其中终28变异2例,L97变异5例。研究认为一部分肝癌患者不仅存在病毒复制,且与对照组一样有变异毒株存在。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六种CCK-8类似物对豚鼠胆囊肌条的收缩活性,在E050值的基础上与CCK-8标准品比较。结果显示,其活性顺序为:类似物(2)>类似物(1)=CCK一8标准品=类似物(3)>类似物(4),类似物(5)及类似物(6)在剂量高达10-7mol/L时仍未显示其活性。实验表明:脱去N-端氨基的CCK一8类似物即Suc-CCK-7[类似物(2)]较CCK一8活性明显增加,有临床价值,在类似物(3)中,甲硫氨酸被正亮氨酸取代,活性可完全保留,类似物(4)因GLY29被D-ALa取代,活性显著降低,但仍可表现其激动剂性质,当GLY29被β-ALa取代时,即类似物(5)失去了收缩胆囊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日本长耳白兔复制成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模型,利用“盲囊”加压装置形成不同胆道压力(8~20kPa),动态观察其心血管活动变化,结果发现:120分钟内,右内脏大神经放电频率增加(P<0.01),同时血压和心输出量均明显下降(P<0.01),且后二者呈明显相关(P<0.01),其中收缩压下降幅度比舒张压更明显。20kPa(150mmHg)加压120分钟内,血内毒素水平无明显升高(P>0.05),而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幅度超过4kPa(30mmHg);立行胆道减压后,MAP和心输出量逐渐恢复,其中3只(3/12)的血压未能恢复,于实验中死亡。作者认为:胆道压力急剧升高是引起ACST血压下降的重要因素,而心输出量下降是其直接原因,甚至可以造成不可逆性休克。此种影响与内脏神经活动导致交感血管中枢活动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The age dependence of ATP hydrolase activity and oligomycin sensitive passive proton conduction in sonicated submitochondrial particles of rat brain and rat heart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an increase of Vmax of the ATP hydrolase activity and decrease of oligomycin sensitive passive proton conduction with increase of the age of rats from 3 to 6 months. Decrease of ATPase activity and increase of oligomycin sensitive proton conduction occur with further aging to 24 months. Immunoblot analysis shows that both the F(1) and F(0) contents of mitochondria vary with the age of rats, the former exhibiting relatively larger changes.  相似文献   

18.
应用脂质体包埋冬虫夏草多糖口服3个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28例,在治疗前、后第2、3个月分别检测外周血T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和肝功能。结果:①PHC患者外周血CD4细胞比例,CD4/CD8比值、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及经PHA-P诱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的表达,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TFN-γ)的生成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值分别<0.001,<0.01,<0.0  相似文献   

19.
20.
枯否细胞在急性实验性肝功能衰竭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表明,单纯大剂量四氮化碳可严重损伤肝实质细胞,由于对枯否细胞的功能无明显影响,故未形成严重的内毒素血症。在四氯化碳损伤肝脏的同时,用二氧化硅抑制枯否细胞的功能则形成严重的内毒素血症,动物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昏迷与功能性肾衰竭)。从而进步证实了我们提出的肝功能衰竭发病机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这一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