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药面膜联合西药治疗痤疮6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面膜联合西药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6例行中药面膜,口服维胺酯胶囊,外用0.025%迪维霜;对照组60例口服维胺酯胶囊,外用0.025%迪维霜和复方硫洗剂,均治疗8周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0.30%,58.33%,2组之间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7.991,P〈0.05)。结论:中药面膜联合西药治疗痤疮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及中药面膜外敷配合面部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及中药面膜外敷联合面部刺络放血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法和中药面膜外敷法治疗,针刺治疗和午药面膜外敷,3次/周,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面部刺络放血2次/周,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9.4%,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及中药面膜外敷配合面部刺络放血治疗痤疮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维胺酯胶囊联合防风通络汤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方法:将82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维胺酯胶囊50mg3次/d口服,防风通圣汤水煎350m1分三次口服,日1剂。局部外用1%阿达帕林凝胶每日2次。对照组只是同上口服维胺酯胶囊,及外用上述凝胶。每3周复查一次,以观察疗效和副作用,每3周为一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79.0%,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痊愈率70.5%,对照组为47.7%,两组痊愈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维胺酯胶囊联合防风通圣汤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痤疮患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外敷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女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外敷自制痤疮面膜及对其进行针刺治疗,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d,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服组口服维胺脂,25~50mg/次,2次/d,口服。治疗40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0%,对照组总有效率76.7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法治疗痤疮治愈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面膜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自制中药面膜外敷,每周2次,治疗8周;对照组口服罗红霉素胶囊(0.15g/次,2次/d)和外用0.3%维胺酯维E乳膏,治疗8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42.2%,总有效率95.6%;对照组痊愈率15.6%,总有效率68.9%。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面膜治疗面部痤疮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翠月  高征 《新中医》2011,(7):62-63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减结合中药面膜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采用茵陈蒿汤加减内服,结合清热散瘀面膜方外用。对照组内服丹参酮胶囊,加外涂0.3%维胺酯维E乳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5%,对照组89.7%;2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疗效指数治疗组(51.7±17.7),对照组(43.3±10.9),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故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茵陈蒿汤加减结合中药面膜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李怀军  张文宪  江雪冰 《光明中医》2011,26(9):1845-1846
目的观察复方茵陈蒿汤结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每天各两次外涂甲硝唑溶液和达林凝胶,治疗组口服复方茵陈蒿汤,面部外敷中药面膜,同时加以离子喷雾,4周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7.92%和94.8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茵陈蒿汤结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肯定,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内服中药,每日2次,中药面膜外敷,每周3次,阿达帕林凝胶,每晚外用1次。对照组用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所有治疗4周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维生素E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9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予口服中药、外敷中药面膜(自制)联合维生素E治疗,西药组仅予口服维生素E治疗,面膜组仅外敷中药面膜(自制)。3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根据治疗前后皮损颜色评分判断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2个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3.3%和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口服加外敷联合维生素E治疗黄褐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粉刺的新方法。方法:维胺酯结合中药面膜治疗粉刺(治疗组)50 例与单纯口服维胺酯治疗(对照组)50 例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90% ,与对照组有效率 70% 比较, χ2 = 8.39, P < 0.01,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且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结论:维胺酯结合中药面膜是治疗粉刺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百癣夏塔热片联合维胺脂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4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2例,治疗组予百癣夏塔热片联合维胺脂胶囊治疗6周,对照组仅予维胺脂治疗6周,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癣夏塔热片联合维胺脂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超声导入结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53例治疗组患者予中药超声导入结合中药面膜外敷治疗,52例对照组予口服泰尔丝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8.9%、43.4%、77.4%和84.9%,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超声导入结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具有确切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男女的皮肤疾病。易反复发作,影响容颜美观,特别是中重度(Ⅱ-Ⅳ度)寻常性痤疮给患者容貌及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中医外治法对其有较好的疗效。通过介绍毫针刺法、放血疗法、穴位注射、梅花针面部叩刺、中药面膜、中药熏蒸等常用的中医外治方法,进一步探讨中重度寻常性痤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痤疮的中医综合治疗效果观察,以期找到治疗痤疮的合适方法.方法: 对经我院中医科就诊的147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8例):A组(内服组)、B组(内服+外用组)、C组(内服+外用+针灸组).各组采取不同的单一或综合治疗,观察其疗效,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三组比较其近期(1M)有效率分别为:54.2%、77.1%和89.6%,三组比较有差异(P均〈0.05);三组比较其远期(3M)有效率分别为:77.1%、91.6%和93.8%,A组与B、C组比较有差异(P 〈0.05),B、C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痤疮中医综合治疗可以缩短疗程,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是治疗痤疮迅速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滋水清肝法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40例,分别应用滋水清肝饮和清热暗疮片治疗。并选取30例健康成年女性无痤疮者作为健康组。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睾酮水平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睾酮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青春期后痤疮是多因素治病结果,中医辩证以滋水清肝法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至2013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温水熏洗,治疗组术后用中药熏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8.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肛门下坠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便血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能有效地缓解疼痛,减轻创缘水肿等症状,促进创面愈合,缩短疗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红蓝光交替联合口服中药制剂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辨证治疗痤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寻常痤疮患者2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与治疗组(12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口服制剂治疗。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患者经治疗后皮损积分均减小皮损消退率分别为59.21%和38.81%,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2%,高于对照组(74.99%)。结论:采用红蓝光交替照射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寻常痤疮有显著效果,可明显改善面部粉刺、脓疱与结节,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间歇疗法治疗酒渣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服用中成药一清胶囊、雷公藤和西药奥消硝唑胶囊,外用复方氯霉素酊;对照组服用甲硝唑片,外用药及疗程同治疗组,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组有效率分别为85.42%和58.62%,两组有效率统计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间歇疗法治疗红斑、丘疹脓疱期酒渣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敷贴三联疗法对老年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安全性,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中医药综合治疗老年痛风性关节炎寻找理论依据。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老年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组间均衡一致原则,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基础治疗之上,治疗组予中药三联疗法,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口服。检测实验室指标(WBC、N%、ESR、CRP、UA)及采用ELISA法检测IL-1β、IL-18水平,并就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两组在WBC、N%、CRP,ESR方面,组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在UA方面,组内比较治疗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②ELISA法检测IL-1β、IL-18表达:两组组内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安全性监测指标:中药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对照组33.33%。治疗组病例在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统计方面低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