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配合中药烫熨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60例予半夏泻心汤加味并配合予中药烫熨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配合中药烫熨治疗慢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胡丽娟 《新中医》2012,(7):45-46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型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本病,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型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50例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2%.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能有效改善胃脘部痞满疼痛,嗳气或呃逆,食后饱胀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给予半夏泻心汤加昧治疗(处方:半夏、黄芩、川黄连、干姜、柴胡、党参、炙甘草、大枣等)每日一剂,分三次服,十天为一疗程。结果:治愈15例,好转10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89.3%。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四逆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9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采用中药四逆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1个月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i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四逆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半夏泻心汤加昧治疗反流性食管炎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华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10):602-603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半夏泻心汤加味为基础方,对照组服用多潘立酮、雷尼替丁、盖胃平。两组连服6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辨治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张力 《国医论坛》2012,27(2):10-10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服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0例服吗丁啉合硫糖铝治疗。均以10d为1疗程,一般治疗3个疗程,观察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二者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半夏泻心汤加味)和对照组31例(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胶囊)。对两组的症状积分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加味。结果观察组治愈15例,显效27例,好转19例,总有效率为93.84%;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20例,好转25例,总有效率为84.62%。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配合西医可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结果31例中治愈21例,好转5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83.87%。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减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60例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门诊及住院的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以加减半夏泻心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对照组60例以常规口服三九胃泰。两组同服1个月,参照判定标准,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胃痛、脘腹胀满、嗳气反酸和大便稀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减半夏泻心汤用于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疗效显著,积极推广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给予45例患者服用半夏泻心汤,并配合推拿治疗,观察其I临床疗效。结果:痊愈25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结论:推拿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化裁方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小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化裁方加减,对照组口服盐酸依托比利片加硫糖铝。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0%,而对照组仅为66.76%,两组比较,P〈0.01;且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P的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化裁方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原方治疗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医诊断为胃痞的患者,服用半夏泻心汤,1剂/d,3次/剂。结果:患者服药2d后症状缓解,四周后临床治愈。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方法]对65例门诊患者使用半夏泻心汤(半夏10g,黄连3g,黄芩10g,干姜8g,党参12g,川朴6g,炒二芽各30g,陈皮6g,炙甘草6g,痞闷重加枳壳、佛手各10g)肝气不舒加郁金10g,柴胡6g;胃阴亏虚加石斛10g,北沙参12g;气滞血瘀疼痛加元胡10g;噫气较频加旋覆花15g,代赭石20g;泛酸明显加乌贼则骨12g,煅瓦楞子30g。1剂/d,水煎取400mL,分2次早晚2温服。连续治疗1月为1疗程。服药期间忌烟酒,辛辣,生冷,油腻,坚硬食品;并增加室外体育活动;调情志,适寒温。观测临床症状、胃黏膜状况、幽门螺旋杆菌。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25例,显效30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85%(61/6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肯定,经济实用,患者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黄芩、干姜、黄连、甘草、大枣、党参)配合西药治疗5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胃镜、病理组织学方面改善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柴枳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组45例口服柴枳半夏泻心汤治疗,对照组45例服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与不良反应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总有效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不良反应率少于对照组。结论:柴枳半夏泻心汤能通过多因素,多层次,整体调节功能性消化不良,不过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中心在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三九胃泰口服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不良反应情况及HP转阴率。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2%,显著高于对照组75.5%,P〈0.05。实验组的HP转阴率为89.8%(44/49),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6/49),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可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发挥抗炎作用,有效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泛酸、嗳气、胃脘疼痛等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加味半夏泻心汤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的前后顺序进行划分,前3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进行治疗,后3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证候积分.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制酸,护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味半夏泻心汤口服。两组均7d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实验室指标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改善症状,实验室指标亦有显著疗效(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与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