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患者各个阶段恢复影响,指导患者进行营养饮食护理。方法选择18例骨折患者,分析骨折患者各时期的营养需求,并提供饮食护理。结果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日数,节省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
高建辉 《河北中医》2014,(4):534-535
骨折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骨折后大部分患者经正确治疗均能在预期的时间内愈合。而当骨折愈合时间超过平均愈合时间1倍以上时,就称为骨折迟缓愈合,若不及时治疗,会出现骨不连现象,影响患者生活。临床一般采用切开复位、植骨或内固定等治疗,但手术创伤较大,且术后还有可能再次发生迟缓愈合或不愈合,给患者带来痛苦。笔者采用骨愈汤治疗骨折迟缓愈合42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或女性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肌肉骨骼系统平衡功能较差,易摔倒导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问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可减轻高龄患者骨折引起的疼痛,预防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恢复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从而减轻对个人、家庭、社会的负担。我院自2001年至2009年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替换治疗7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14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霞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4):121-122
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的疾病,以老年人多见。该骨折部位特殊,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对护理要求高,难度大。本文试探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护理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5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的2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对其进行疼痛、心理、并发症的护理。经过精心治疗及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均达到临床愈合。出院后随访,19例骨折愈合或基本愈合。疼痛消失,关节活动基本消失,生活能够自理,3例患者发生愈合不良或延迟愈合,1例因糖尿病并发症生活不能自理。及时有效的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预防并发症,增加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焦耿军 《西部中医药》2010,23(10):49-50
目的:观察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保守或手术后的护理质量。方法:对68例外伤后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在手术前后进行护理,关心体贴患者,了解手术部位供血情况、骨折固定的牢固情况及干扰骨痂生长的因素,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结果:经过平均6个月的随访,68例患者中43例未出现任何并发症,21例生活自理,4例有轻度并发症。结论:进行心理护理、指导早期功能锻炼是高龄外伤后股骨颈骨折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手段,可使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许静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69-170
股骨颈骨折是指由于骨质疏松、老年人髋周肌肉群退变、反应迟钝或遭受严重外伤所致的股骨颈断裂。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本病常导致老年患者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院骨科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本病,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尤其加强中医辨证护理,加快了患者术后的康复,减少了并发症。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化高速交通运输及机械化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脊柱损伤,特别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大多数损伤源于交通创伤、坠落伤、暴力或运动伤),对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的同时也对患者的生活和生产能力带来了极大不便,怎样更有效的恢复患者的生产和生活能力给临床医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1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定义及分类脊椎爆裂性骨折是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随CT在临床的应用而逐渐开始了解的,约占脊椎骨折的20%。由Holdsworth[1]于1963年首先提出,是指轴向压力加上不同程度的屈曲或旋转力作用于脊椎,使椎间盘的髓核疝入椎体,导致椎体内压急骤升高而引起椎体自内向外的骨折,即椎体粉碎骨折。脊椎爆裂性骨折最显著的  相似文献   

8.
股骨颈骨折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人群,但以50岁以上老年人为多见,这些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后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已成为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或死亡的主要威胁之一。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较多,由于骨折局部的解剖和血供等问题,在临床治疗中治疗较难并存在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正>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约占全身骨折的10%,女性病人多于男性,常见于老年人群,以腕部肿胀、压痛、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桡骨远端骨折多进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若复位不佳则需进行手术内固定[1];但无论哪种方式均只是为骨折愈合提供复位条件。而老年患者多存在骨质疏松症或骨量减少,骨折愈合时间长,甚至存在骨折不愈合的情况,因此急需寻找加快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0.
殷浩  端木群力 《养生月刊》2003,24(11):495-495
老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占骨折的50%以上,多数患者年龄大,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或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其病因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和积累性劳损。病人骨折后常因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及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角色适应不良而产生焦虑不安、烦躁和抑郁情绪。骨折治疗中因手术、外固定或牵引导致身体不适,恢复期对功能锻炼认识不足或不了解正确的锻炼方法也会影响骨折的愈合。骨折的健康教育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骨折病人的并发症,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的相关因素,以提高此类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综述近几年手法复位小夹板(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相关文献,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失败的关联因素。结果:影响复位原因多与骨折类型、手法不娴熟、外固定欠妥当、患者有骨质疏松、就医从性差、医患对骨折后再移位的认识不足等相关,影响复位因素多基于桡骨远端的不稳定骨折。结论: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工作、运动、骨质疏松程度、外观要求等,推荐个体化治疗方案。对关节外骨折或分型属稳定性骨折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对Cooney2型或AO:C1、2型骨折先行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托固定,在治疗过程中再评估骨折的稳定状况,选择继续保守或改行手术治疗。骨折手法复位标准可结合参考最低标准影像学标准。Cooney4型或AO:C3型骨折直接推荐切复内固定或经皮穿针、外固定架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创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反应和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柱骨折或骨折脱位常合并脊髓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截瘫,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因此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非常重要。现将我科收治的截瘫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手舟骨骨折是运动损伤中常见的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石膏固定治疗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前者因骨折后血运不佳,骨折端不稳定,常有后期舟骨缺血坏死现象,长时间固定也导致腕关节僵硬,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方法。方法:对6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或手术前、术后、饮食、功能康复等进行指导,恢复良好。结果:术后6月至二年随访,患肢功能总体恢复良好。结论:有效的护理方法是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王军 《山西中医》2005,21(2):57-57
骨折以后,由于长时间制动使骨折临近的一个或多个关节僵硬,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挛缩或强直,被动活动时关节疼痛,关节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995年6月至2004年6月,笔者运用自拟中药洗方熏洗治疗骨折后期关节强直、功能障碍437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骨折是指由外伤引起的骨或软骨失去完整性或连续性的损伤,依据骨折线的形状可分为碎形、横形、斜形、螺旋形四种。凡在三周以内的骨折称为新鲜骨折,伤后超过了3周的骨折称为陈旧性骨折,骨折病人若能在手术、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配以合理的饮食,在后期甚或以食疗代替药物治疗,不但无服药之苦,而且能促进骨折愈合,缩短病程。对于那些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患者,饮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骨折后功能锻炼分主动和被动两种 ,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形不动则精不流”的论述 ;唐代蔺道人强调骨折固定后要“或屈或伸时时为之方可。”但必须掌握好锻炼的方法、内容、程序、时机、力量、强度和次数 ,使之形成一整套规范锻炼体系方能达到其目的。为此我们自1998年1月开始 ,对18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施行规范化功能锻炼指导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998年1月~2001年12月 ,共收治此类患者180例 ,男120例 ,女60例 ;年龄20~60岁之间 ;股骨上段骨折48例 ,股骨中段骨折78例 ,股骨下段骨折5…  相似文献   

19.
<正>股骨颈骨折是骨科临床多发病之一,如果复位不良或内固定不牢固,极易导致骨折不愈合,甚至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极大困难。笔者2008年7月—2010年7月运用DHS结合单枚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19例,取  相似文献   

20.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大多同时合并有其他疾病,如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易致多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早期外科干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1996年1月至2009年10月,笔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8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