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尹明昌 《光明中医》2012,27(2):380-381
目的 研究烧烫伤药膏的制备及临床疗效.方法 改进烧烫伤药膏的制备工艺,与犬油烧烫伤膏对照观察其治疗I度和Ⅱ度烧烫伤的临床疗效.结果 该制备工艺简单合理,对皮肤无刺激性,治疗烧烫伤具有愈合快、瘢痕轻、色素沉着少、创面疼痛轻、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点.结论 地榆烧烫伤药膏是治疗Ⅰ度和Ⅱ度烧烫伤理想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用.  相似文献   

2.
肖萍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655-655,658
目的研究烫伤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建立烫伤合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的方法,与磺胺嘧啶银冷霜对照观察其治疗Ⅰ度和Ⅱ度烧烫伤的临床疗效。结果该制备工艺简单合理,对皮肤无刺激性,治疗烧烫伤具有愈合快、瘢痕轻、色素沉着少、创面疼痛轻等优点。结论烫伤合剂是治疗Ⅰ度和Ⅱ度烧烫伤理想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从1985年以来,用自制烧烫伤浸膏治疗156例烧烫伤,其中Ⅰ度烧烫伤35例,全优率100%,Ⅱ度烧烫伤109例,全优率93.77%,Ⅲ度烧烫伤12例,全优率25%,并设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对Ⅰ度烧烫伤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对一度烧烫伤病人,疗效欠佳,因病例较少,有待进一步观察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配傣药"烫烧伤散"治疗烧烫伤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傣药"烫烧伤散"外敷治疗烧烫伤106例,治疗期间,不换药仅加敷药粉。疗程:对于早期、及时就诊的烧烫伤,Ⅰ度烧烫伤5~7天痊愈;浅Ⅱ度烧烫伤10~13天、深Ⅱ度烧烫伤15~30天痊愈;重度烧烫伤30~40天痊愈,愈后不留瘢痕。结果:治愈10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傣药"烫烧伤散"治疗烧烫伤具有止痛快、收敛快、生肌快、见效快、不留瘢痕、价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傣医烧烫药对烧烫伤的治疗效果及护理特点。方法:烧烫伤前3天用傣药烧烫伤水涂搽,之后用神药油涂,同时配以抗菌素预防感染。结果:傣医烧烫药对于Ⅰ度、浅Ⅱ度、深Ⅱ度烧烫伤均有较好的疗效。结论:提示对各种烧烫伤均可采取傣西药结合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烧伤膏外敷治疗烧烫伤21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秀玲  应亚云 《新中医》2007,39(6):65-65
目的:观察烧伤膏治疗烧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Ⅰ度、浅Ⅱ度烧烫伤患者采用自拟烧伤膏外敷治疗。结果:21例全部痊愈,治愈时间为3—10天,平均5天。结论:烧伤膏治疗Ⅰ度、浅Ⅱ度烧烫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发明烧烫伤药的配制方法是将地榆、黄柏、榆树内皮和/或枣树内皮、冰片和三七浸泡在酒精中制成。本药用于治疗烧伤和烫伤,其特点是对Ⅰ、Ⅱ、Ⅲ度烧烫伤的治疗效果好,不留疤痕,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灯盏花提取物治疗烧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II度烧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灯盏花提取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和伤口结痂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和伤口结痂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镇痛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提取物治疗II度烧烫伤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麻油双石膏治疗烧烫伤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麻油双石膏治疗烧烫伤的疗效.方法 用滑石粉、石膏粉配制成麻油双石膏,外敷于烧烫伤处,纱布包扎,每日一次.结果 60例烧烫伤患者,Ⅰ度烫伤3 d治愈,浅Ⅱ度烫伤7 d治愈,深Ⅱ度烫伤平均12 d治愈,Ⅲ度烫伤平均35 d治愈.结论 中药麻油双石膏可快速治疗烧烫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无疤玉润烧伤膏对烧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家兔复制烧烫伤模型,观察无疤玉润烧伤膏对深Ⅱ度烫伤、浅Ⅱ度烧伤和Ⅲ度烧伤的影响;结果:创面应用无疤玉润烧伤膏可以缩短家兔深Ⅱ度烫伤、浅Ⅱ度烧伤和Ⅲ度烧伤烧伤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疤玉润烧伤膏组较对照组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疤痕减少。结论:无疤玉润烧伤膏具有改善烧伤创面皮肤的组织结构、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和减少疤痕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寻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取穴规律。方法:检索CNKI、VIP,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取穴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针灸穴位共计72个,使用频次为1005次;所用腧穴归属为督脉、足少阳胆经、经外奇穴、足太阳膀胱经及足阳明胃经频次最多,其累积频率达82.29%;其中风池穴的频率为19.11%;夹脊穴的频率为17.13%;百会穴的频率为12.3%,三穴累积频率达64.28%。结论:针灸治疗本病,以疏通局部经络,调节阴阳气血,临床选取督脉、足少阳胆经、奇穴以及风池、夹脊、百会三穴治疗最多。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诊治不孕症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临床意义和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09年1月入住我院的98名不孕症妇女,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经腹手术组,比较两组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输卵管粘连Ⅰ~Ⅲ级者,不孕时间要短于输卵管Ⅳ级的患者。腹腔镜组术后妊娠23例,其中临床正常妊娠18例,异位妊娠5例;经腹术组术后妊娠13例,其中临床正常妊娠10例,异位妊娠3例。两组输卵管粘连Ⅰ~Ⅲ级的妊娠率均明显高于Ⅳ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诊治不孕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程永 《天津中医药》2012,29(6):552-555
[目的]探讨肩周炎的经筋病机实质与治疗方法。[方法]从《黄帝内经》原文及现代相关文献出发,分析经筋与肩关节的生理解剖联系、肩周炎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结果]生理上,肩关节与手六经之经筋和足少阳、足太阳经筋相联属;病理上,分为"瘀沫期"、"经筋拘急期"、"筋结病灶形成期",但三病理过程相互杂揉与绞结;治疗上,宜遵循"以痛为俞"、采用粗银质针温针治疗,是解除瘀、沫、筋结病灶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认真探讨中医生理、解剖学,有利于中医理论的深入理解及拓展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脘痛证候的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方法对808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从胃脘痛临床症状中提取12个因子,分别代表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气滞、气阴两虚、胃热炽盛、胃阴亏虚、肝胃郁热、脾胃气虚等8个证候,同时对各个证候进行量化。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胃脘痛的常见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胡方林 《中医教育》2010,29(1):37-39
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方剂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试行了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考试成绩由笔试、机试、平时3个方面组成。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带动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重要医学文献,其语言深奥典雅,风格隽秀,是中医古籍中运用修辞的典范。其修辞现象既是文字运用的一大特色,又是翻译的难点所在。故基于比喻、摹声、讳饰、谐韵等辞格角度,探讨如何依据题旨情境,在英译中实现本体与喻体、声象与物象、词形与韵律的有机结合,从而一方面清楚表达语义和逻辑关系,创建合理的结构形态和组织形式,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展示中医内涵与文化意蕴,在译语中构建出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情感意境,实现“形与意”“情与理”的符号转换,具有良好的学理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吴志洲教授运用尿石净汤治疗尿石症的临床经验。方法:确立滋阴液、补肾气、清湿热、排石淋的治则,自拟尿石净汤,方药组成:枸杞子、川牛膝、黄芪、金钱草、冬葵子、车前子、地龙、薜荔、郁金、砂仁。结果与结论:自拟尿石净汤治疗尿石症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经方中细辛减毒增效配伍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有毒中药细辛的毒性特点及其在经方中的减毒增效配伍方法进行了探讨。临床上细辛的配伍应用具有减毒与增效两方面的作用,分析了其配伍应用的合理性与规律性,以及减毒增效的机制,总结出了以收制散、以寒制温、扶正制毒的配伍减毒方式,以及相济相助、相反相成的配伍增效方式。  相似文献   

19.
天然产物合成途径解析既是本草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也是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基石。该文综述了近期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天然合成生物合成途径解析的一般策略:即首先通过同位素示踪实验结果和化学反应原理、已分离鉴定的中间产物等信息推测出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然后利用共表达分析和/或基因簇发掘筛选出途径中的候选基因;最后对所有候选基因进行异源表达和酶活性检测确定参与代谢途径的酶,并可在原物种中进行该酶基因的抑制或过表达研究,进一步确认该酶在原物种体内的功能。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将有助于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为新药研发提供新的化合物来源,并可为中草药的分子育种研究提供"功能性分子标记",加速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动中药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介绍应用三针锁针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股骨颈骨折1856例,治疗优良率达85.19%。并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和分析了股骨颈骨折的穿针部位,进针角度,克氏针型号和有关工具的选择等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