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目的 总结和分析脾切除加门奇断流对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002 年1 月至2006 年3 月间本院急诊门奇断流术29 例和择期门奇断流术20 例的资料,探讨急诊门奇断流术的疗效.结果 本组49 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均停止.急诊手术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再出血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急诊手术的死亡率为6.7%,明显高于择期手术的死亡率0%.结论 急诊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止血效果确切,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朱永强  汪涛  张生 《临床外科杂志》2011,19(10):711-712
目的总结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138例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本组138例,61例因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差而行急诊手术,77例经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行择期手术,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均停止。急诊手术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再出血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急诊手术对术后肝脏功能有一定影响,术后2月内死亡2例,随访5年死亡5例。结论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止血效果确切、手术时机的把握和围术期处理是急诊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黄效廷 《消化外科》2003,2(4):260-262
目的总结急诊青木春夫式断流术治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对31例行急诊青木春夫式断流术的患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手术止血率100%。本组手术死亡1例(3.2%),早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7%,均经非手术治愈。28例获远期随访(3个月—5年)。其中死亡1例(占随访数的3.6%);门脉高压性胃病9例(占随访数32.1%);未见再出血。结论本术式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是基层医院治疗门脉高压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外科手术的96例患者。结果本组手术死亡(术后30d内)的8例患者中有6例肝功能为Child C级。手术死亡率在急诊分流术组为33%(4/12),急诊断流术组为11%(1/9)。累计死亡率与肝功能分级显著相关(P<0.01),与术式选择无相关(P>0.05)。累计术后再出血率分流术组为5%(3/56),断流术组为10%(4/40)。结论决定患者长期生存的最重要因素是患者的肝功能储备而非手术方式。肝功能较差患者的急诊手术应选择断流术。拖延手术(出血至手术时间>24h)是急诊手术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外科手术预防和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都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5.
黄文广 《消化外科》2000,2(2):54-55
目的 经腹吻合器行食管下段横断再吻合之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EVB)。方法 1997年2月至2000年2月对12例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急诊施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及吻合器食管下段横断再吻合术(EST)。结果 1例因肝功能ChildC级术后18d死于肝昏迷,肝肾综合征,6例术后出现少至中量腹水,经用白蛋白,利尿剂后短期内消退。术后无再出血,吻合口瘘或狭窄,膈下脓肿等,术后2周内痊愈出院,12例中8例随访,钡透示食管曲张静脉消失,肝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至今未再出血。结论 本术式是治疗EVB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急诊青木春夫式断流术治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 3 1例行急诊青木春夫式断流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诊手术止血率10 0 %。本组手术死亡 1例 ( 3 .2 % ) ,早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9.7% ,均经非手术治愈。 2 8例获远期随访 ( 3个月 -5年 )。其中死亡 1例 (占随访数的 3 .6% ) ;门脉高压性胃病 9例 (占随访数 3 2 .1% ) ;未见再出血。结论 本术式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疗效满意 ,并发症少 ,是基层医院治疗门脉高压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7.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Donal hypertension,PHT)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极高,各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均不确切,断流术作为预防和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油张破裂出血的主要术式长期受到关注。本文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我院普外科20例急诊门奇断流术病人和6例急诊选择性断流术病人的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7年4月4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急诊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其中18例加行改良Sugiura术。结果45例获随访,平均18(3~24)个月,无术后死亡,无吻合口瘘和肝性脑病,无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和条件允许情况下的改良Sugiura术能有效地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降低术后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青木春夫式断流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46例接受青木春夫式断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诊手术止血率100%。术后并发症率为109%,均经非手术疗法治愈。本组无手术死亡者,46例均获随访(05~11年),再出血2例(44%)。死亡3例(出血、肝癌、肝衰各1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782%,好转率218%。结论 本术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疗效满意,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较理想的手术。  相似文献   

10.
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是酿成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有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 ,而出血原因却来自非静脉曲张破裂并非少见。现就1988~ 1998年 ,我院收治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 15 6例中 ,由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 14例作一分析。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男 12例 ,女 2例。年龄 2 8~ 5 7岁 ,平均 38岁 ,都有肝炎后肝硬变史 ,脾肿大 9例 ,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8例 ,脾切除 1例 ,脾切除加断流术 2例。属大出血 3例 ,中等出血 7例及少量出血 4例。入院时Child分级A、B和C级分别为 3、10和 1例。2 .…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82年9月至1995年9月为60岁以上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46例进行手术,现就其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6例中,男41例,女5例,年龄60~SO岁。其中溃疡病21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2例,胃癌急性大出血13例。急诊手术引例,择期手术15例。其中贲门癌行姑息切除  相似文献   

12.
门静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肝硬变门脉高压症(PHT)的并发症之一。至今仍是外科临床工作中的一大难题。而近年来非曲张静脉破裂引起的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也渐增多。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胃镜检查中近半数来源于此,其意义已等同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故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  相似文献   

13.
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81~1999年收治的60例门静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25~63岁.均为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均采取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本组成功止血率100%,围手术期死亡率6.7%(4/60).其中出血48 h内手术者死亡率2.9%(1/35),并发症发生率34.3%(12/35),超过48 h手术者死亡率12.0%(3/25),并发症发生率80.0%(20/25).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施行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是可行的.早期手术(<48h)比保守治疗无效后再被迫手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门静脉高压症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当内科止血无效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治疗,目前手术方法有门体分流术和断流术.我国主要采用门专断流术.但其复发出血率仍较高。我们在应用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基础上.经临床探索采用经腹经膈进胸的途径行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12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37~62岁.平均45.5岁。均有肝硬化病史。肝功能分级A级3例.B级7例,C级2例。7例择期手术者曾有1~3次上消化道大出血.另5例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时行纤维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4例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再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而经手术或尸体解剖证实2例为“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急性胃粘膜出血;另2例分别为十二指肠活动性溃及胃癌出血。作者等提出对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再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时,应常规作急症术前或术中胃镜检查,以免疫误诊治。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 1987年 6月至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门静脉高压症 96例 ,治疗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现将我科应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全组 96例 ,非手术治疗 2 8例 ,手术治疗 68例。急诊断流止血 3例 ,手术病例中合并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48例 ,入院前已确诊为门静脉高压症但无出血史或以左上腹包块就诊者 2 0例 ,因首次出血但未能急诊断流在近期内死于再次大出血者 7例 ,因术后再出血就诊 5例 ,术后复发出血者均为第一阶段的手术病人 ,均无急诊胃镜检查资料。脾脏不肿大的门静…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肝硬变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时,行卉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用吻合器行食管下端横断再吻合术的疗效。方法:从1991年1月至1999年3月,47例肝硬变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线破裂急性出血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用吻合器行食管下端磺断再吻合术。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10年,随访率100%。术后再出血率为10.6%(5/47),术后食管静脉曲线的消失率为91.5%(43/47),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2.1%(1/47),经引流和肠外营养等治疗后痊愈。术后无吻合口狭窄。32例术后肝功能明显改善,10例腹水消失或减少。术后死亡率为8.5%(4/47),其中死于肝性脑病1例、ARDS1例、食管静脉曲张复发再出血拒绝治疗2例。结论:在肝硬变门脉高压断流术中应用吻合器行食管下端横断再吻合是安全的,且断流更为彻底,从而提高了贲门 周围血管离断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有效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缝合器胃底前后壁横形钉合术及胃去动脉术。结果 本组10例无手术死亡及肝昏迷发生,无胃瘘发生,随访8个月至2年10个月无再出血发生:结论 本术式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理、彻底和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保脾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2013年期间所行的保脾断流术患者进行门诊或者电话随访,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缓解、再出血、生存情况及术后远期并发症。结果共完成保脾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2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23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5.5个月(10~81个月),随访期内有7例发生术后再出血,5例死亡,3例新发门静脉血栓,2例发生食管吻合口狭窄。结论保脾断流术在特定的患者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门奇断流术中胃底环形缝扎方法的改进及其效果。方法:对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而行急诊手术的47例患者,采用不切开胃壁浆肌层的胃底环形缝扎法治疗。结果:术后均停止出血,无膈下感染发生,无早期肝性脑病发生。术后死亡4例,余43例痊愈出院。随访37例,1年内未再出血。结论:改进胃底环形缝扎方法,简单易行,止血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